【經濟日報╱吳嵩浩】 2010.09.06 03:59 am
人手一機的時代,國內行動廣告的接觸率已和電視媒體並駕齊驅,專家建議,行動廣告要設計相關機制,讓消費者根據需求主動搜尋或索取資訊,再讓廣告蘊含其中,此時的廣告將不再是廣告,而是即時、有用資訊,有助促發採取進一步行動,提高廣告溝通效益。
據統計,行動廣告接觸率已突破八成,心占率和促購率更超過二成,原本預估行動廣告在2013年將達135億美元的目標也可能再上修,幾乎證明廣告媒介生態正在驟變。
廣告主已不能再忽略行動廣告的威力,但並非所有的行動廣告模式都能被消費者接受,廣告主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充分發揮行動廣告的效益。
加強溝通 拉住顧客視線
由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的科技化服務價值鏈研究與推動計畫的統計,發現電視仍為國內的強勢媒體,但包括網路、手機和戶外看板等數位媒體已迅速攻占消費者的心,無論在接觸廣度或溝通效度上,都超越傳統的廣告媒體。特別是消費者在新興第五媒體「手機媒體」的接觸經驗和使用行為已非常明顯,業者應及早布局廣告商機。
國內行動廣告的接觸率已和電視媒體並駕齊驅,並達到83.7%,表示在人手一機的時代中,行動廣告已趕上過去由電視媒體主導的時代,成為到達率最高的媒體之一。
在心占率部分,有23.2%的消費者對行動廣告內容有印象,消費者對這些廣告的記憶度已超越網路、看板或報紙。
至於廣告主最關心的廣告能否直接回饋在銷售量問題部分,行動廣告促購率已達20.6%,也僅次電視和網路。
雖然行動廣告逐漸成為媒體廣告主流之一,但消費者對廣告模式與行為也絕非照單全收。
地緣關係 最具參考價值
資策會創研所研究員李雅萍表示,從消費者對各類型行動廣告的接觸經驗中發現,消費者認為有參考價值為的行動廣告,是「和地點相關」的內容,例如消費者主動索尋適地性廣告(Pull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和被動接收的適地性廣告(Push LBS),前者被認定的價值達到43.3%,後者則為29.8%。
所謂「主動索尋的適地性廣告」,是指使用者開啟手機GPS功能,主動搜尋所在位置附近的商家資訊,對廣告主而言,只須保持資料庫與訊息,接下來就等著消費者「自己上門」。而「被動接收的適地性廣告」,則是指當使用者到了特定位置,被動地接收到廣告主發送廣告,這個模式則需要廣告主站在主動端,提供適地性的資訊,但不至於「大海撈針」,因為接受到訊息者,實際都在業主鎖定商圈內。
相對的,消費者對於非適地性的廣告,多半都容易起反感,其中又以干擾式廣告為主。三成消費者對於濫發式的文字或圖片簡訊感到反感,當他們上網瀏覽資訊或玩遊戲時突然跳出的廣告,同樣也不受歡迎。73.6%民眾對於手機網頁橫幅廣告沒有感覺,內嵌於應用程式的廣告也有67.2%不受關注。這說明內容是廣告成敗關鍵,設計和消費者相關的廣告,將是廣告主最有力的賣點。
訊息內容 貼近顧客生活
李雅萍表示,適地性廣告可擄獲消費者的心,因為這些內容讓消費者無論身處哪裡,都能隨時查看週遭發生什麼事,或在自己的生活空間內有什麼新鮮事正在發生,從中如果出現即時需求,還能自己搜尋服務,這種「寓廣告於服務中」的作法,讓消費者難以抵擋。
消費者希望面對廣告時也能奪回主導權,決定何時看、看什麼、怎麼看、如何分享。李雅萍建議,行動廣告要設計相關機制,讓消費者根據需求主動搜尋或索取資訊,再讓廣告蘊含其中,此時的廣告將不再是廣告,而是即時、有用資訊,能成功促發採取進一步行動,提高廣告溝通效益。
行動廣告在發展初期,無論廣告類型或遞送方式都很多元,使得行動廣告效益指標分歧。資策會FIND建立一套廣泛效益評估指標,從消費者接觸到行動廣告的流程和互動深度,將效益指標分為「接觸率、閱讀率、回應率、推薦度與購買率」流程。
結果發現,SMS(Short Message Service)仍是目前主流行動廣告,有效閱聽眾也最多;而適地性廣告的溝通效果最好,享有高閱讀率和促購率,產生購買的慾望或行為甚至高達23.6%,對廣告主而言將是最有效、也最重要的廣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