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 簡國帆】 2010.04.19 03:57 am
今日的職場文化要求多數人熟悉壓力症狀,透過運動、放鬆及節食來對抗壓力。如果處理得當,壓力還可以化為助力。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組織心理學與健康教授庫柏(Cary Copper)指出,壓力不見得只會帶來壞處,要先學會區別心理負擔(stress)與壓力(pressure)之間的差異。壓力可視為是「有益的負荷」,「能激發我們的動機,讓我們更具生產力」。他說:「但若壓力超出我們的處理能力,我們就處於負面的心理負擔狀態。」
健康顧問機構Vielife公司產品經理柯琳說,我們應先學會找出自己是否出現心理負擔的早期徵兆。這些徵兆可能是易怒、頭痛或突然缺乏自信,但許多人不擅於評斷自我,因此可請朋友或家人協助。
庫柏指出,工作的不安全感、上司脅迫、缺乏自主性、長時間工作或「細節管理」(micromanagement)的文化,都會讓人陷入情緒低潮,他說:「過去企業裁減職缺已造成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們也對在工作時間離開崗位而感到罪惡。」
柯琳特別強調,心理負擔常來自我們應付職場壓力的過程,而非來自壓力本身。
心理負擔會變成惡性循環,應找出心理負擔的起因來打破這個循環,而不是更加強工作。橫衝直撞的工作方式很難產生好結果,所以應找出時間整理思緒、計劃工作、並消化身邊發生的事。
例如,若老是長時間加班,就該強迫自己準時下班,庫柏說:「把這當成一種情緒練習,就算你熱愛24小時工作,長期而言這並非好事」。
若老闆強調細節管理,或工作量太大,就和老闆談談;若擔任管理職,謹記高壓可能會減少產能。
心智健身房公司(Mind Gym)創辦人布雷克說:「我們要知道心理負擔確實存在,並將它轉化為正面事務。我們也可自問,我們仰慕的人會如何處理壓力環境。」
布雷克指出,重點在於讓壓力保持在足以驅動自己前進、卻又不會淹沒自己的程度,「找尋事物的正面意義、將心理負擔化為助力,我們都是靠克服難關和挑戰進步」。
(取材自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