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諾恩斯 2010/02/05
被問到人在一生中做出最持久的承諾為何時,我們自然而然就想到婚姻和配偶。雖然這樣想很浪漫,但某些傢俱業主管表示,事實常不是這樣。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餐桌可能是跟著我們最久的東西,我們在買第一棟房子時買的那張餐桌,現在有特殊聚會時可能還拿出來用。
【前言】
經由長期大規模消費者研究,目前大眾市場的消費層次,其實比傳統中產階級高出許多。這些消費大眾雖非鉅富,卻有足夠的購買力,而且嚴重消費不足。他們構成一個重要市場勢力,並影響著你我未來的消費世界。《新大眾市場行銷》是對全球各地行銷人士與企業主管強有力的號召,這本書說明正讓市場產生戲劇性改變的一個現象,也透露企業要了解此現象並從中獲利,必須怎麼做。
婚姻的承諾最持久? 餐桌可能更耐久
被問到人在一生中做出最持久的承諾為何時,我們自然而然就想到婚姻和配偶。雖然這樣想很浪漫,但某些傢俱業主管表示,事實常不是這樣。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餐桌可能是跟著我們最久的東西,我們在買第一棟房子時買的那張餐桌,現在有特殊聚會時可能還拿出來用。這項藝術品居然比許多婚姻更耐久。國際傢俱零售商宜家家居的外部行銷經理克莉絲汀‧馬蒂厄(Christian Mathieu)告訴我們:「我們發現,人們擁有配偶的數量,跟擁有餐桌的數量一樣——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人們在一生當中,平均約有一‧五個配偶和一‧五張餐桌。」
統計數字進一步地支持馬蒂厄的論點,說明消費者不在乎持有負擔,對家庭用品有這種依戀不捨的傾向。根據一項調查估計,一般來說,消費者沙發用了八年才丟,臥室傢俱用了二十年才換,餐廳傢俱則二十幾年才更新。國際家庭用品協會(International Housewares Association)發現,這種監管傾向也適用於許多小型家庭用品。消費者每十年買新茶壺,每三十年換新的麵包盒子。相較之下,婚姻關係平均只維持七年。
乍看之下,持有某項物品幾年——甚至幾十年——似乎是一項實用又有效率的決定。但是這樣做通常對企業和消費者都不利。對企業不利,很容易了解,因為購買次數少,讓營收受限,也減少顧客終生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不過,持有物品太久也對消費者不利。宜家家居行銷經理馬蒂厄認為:「我們透過內部訪問發現,大多數人就算不喜歡傢俱,也不會把傢俱淘汰換新。這些物品不但無法表達持有者的個人風格,通常也不再具有實用功能。」
這種行為反映出持有週期出現故障。儘管富裕者買得起新品,但他們卻繼續保有並再使用某項產品,就算不符合投資效益也沒關係。馬蒂厄對這種消費行為做出部分解釋:「這是一項不理性的行為。有時候,人們只覺得物品舊了,有古典風味,具有一些祖傳家財或情感價值。但是,這也跟恐懼改變有關。消費者可能心想,『我如果把沙發換掉,那麼家裡還必須做什麼改變?』」
利用提供誘因讓消費者更頻繁購買這種方式,重新界定產品/服務,就能創造新的營收機會。不過,這些新產品/服務必須先破除消費者覺得保留原有物的義務。目前在某些類別,這種長期持有的觀念已經開始改變。裝潢業中「定期更新裝潢者」這股趨勢就能佐證,據估計在所有買家中這種人占四○%,他們定期以最新款式的必備物品,汰換原有物品。在消費者定期拆建房屋的情況下,連住家都變成愈來愈容易處置的東西,以往屋齡超過三十年且面積不到二千平方呎,而且超過百萬美元的住宅,才會重新拆建,但現在情況卻不是這樣。沒錯,這些拆建案很多都是位於黃金地段,急忙蓋好跟周遭環境一點也不搭調的新豪宅。這種現象只強化人們對於住宅的看法,已經從考慮耐用性,轉變成消費考量。而且可能還有更多這類轉變會陸續出現。
我們認為下列五項有效做法,能縮短持有時間,把各項做法組合運用效果更佳。行銷人士可以
— 教導消費者,要求從購買中獲得持續價值。
— 加速類別的創新步調。
— 較不常使用的物品,就提供訂製服務。
— 縮短商品上市時間和存貨周期。
— 讓處置產品變得更容易、也更迅速。
(本文轉載自保羅.諾恩斯、布萊恩.強生新書《新大眾市場行銷》,中文譯本由大塊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