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杜英宗】 2008.11.07 02:34 am
此次金融風暴不僅使金融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摧殘,造成全球經濟景氣萎縮或蕭條,也改變企業的經營模式(Paradigm shift)。當然,各企業所遭遇的影響會因產業及其經營方式而異,但企業經營者在經歷震撼、目瞪口呆之餘,也需要開始檢討企業的經營模式,以適應因風暴而大幅改變的經營環境︰
一、原物料價格激烈震盪,改變企業經營模式。自從去年開始,石油、金、銅、鋼、穀類等大宗物資價格急遽升高,至歷史高點。而後因為金融風暴,經濟景氣變壞,價格又快速下跌,達近幾年的新低。這種價格激烈的震幅不僅使企業活動受挫,更使得企業經營者無所適從,難以決定該買、該賣、還是要在何時以何種價格避險。而且,原物料價格的大幅波動,也無法及時轉移到購買意願大幅下跌的消費者身上。企業界不僅面臨成本及銷售價格的高度不確定性,以前奉行的一些管理章法也不再適用,不得不調整。
以航空業為例,去年原油達到147美元一桶時,各種研究報告紛紛預測油價將繼續上揚,航空業者開始透過各種衍生性商品避險;如今油價跌至60幾美元,避險操作遭受嚴重損失,航空業者不知道這時是否要繼續以避險工具鎖住油價。另一方面,景氣低迷,搭飛機的人驟減,航空業者也不敢減價。
航空業者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因而才有達美與西北美國兩大航空公司的合併。又以建築業為例,鋼價已較去年腰斬,業者不知道是否要預訂鋼材,或是預期鋼價繼續下跌。而且,要出售的房屋是要以何時的鋼價為基礎來決定售價?各項建材如水泥等,也面對相同的問題。
這種原物料價格的大幅波動,也影響到製造業的供應鏈。企業不願囤積存貨,以免遭受跌價損失,因價格波動產生的損失很難轉嫁出去;企業計劃生產常用的「Just In Time」存貨管理制度,會因為供應商不願承擔存貨風險而變得很難執行,導致將來生產會變成「Just Real Time」的管理制度,企業只能接小額訂單,現買現製,以避免跌價損失。這對於一些以大量生產為主的產業經營,會產生根本上的改變。
二、各國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出口商面臨壓力。除了美元與日圓以外,全球貨幣相繼貶值。這種貨幣大幅波動的結果,對全球資本與貨物的流動會漸漸產生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在將來三至六月間會變得很明顯。
對企業而言,這種幣值的變化對其售價及成本結構,會產生很大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就台商而言,出口的最大競爭者為日本及韓國。韓元至今已貶了60%,對台灣的DRAM與面板廠商產生很大的壓力。就成本而言,許多重要原材料從日本與美國進口,成本就提高很多,除非能轉嫁給客戶,否則利潤會被壓縮。
三、契約對方的風險(Counter-party risk)提高,墊高商業活動成本。這次金融風暴的特色是金融業對「契約對方風險」意識的提高,因此紛紛購買CDS(Credit Default Swap)以保障對方違約的風險。這個現象也波及到產業界,連全球知名的GE有一陣子CDS都達到500-600個基本點之高(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因此企業界人人自危。
例如全球的進出口業,以往運用信用狀的只有10%,最近因為「Counter party risk」的提高,已增加到20-30%,也導致進出口成本的提高。企業在簽訂較長期的契約,如貨櫃船的租賃及辦公樓的租約等,開始要求對方提高保證金的百分比,以免對方違約時,損失太大。這些都使得各項商務活動的成本提高,改變商業行為。
四、資金成本(Cost of capital)的提高,影響企業投資與未來景氣。全世界主要中央銀行相繼降息,企業的資金成本不降反升。一方面銀行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大幅提高,缺乏承擔風險的意願,另一方面,全球金融機構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皆需瘦身,降低其資產或舉債比率,授信不僅成為稀有物,貸款利差也增高很多。此外,由於全球股價振幅屢創新高,股市的Beta值已升高一倍以上。這表示每一企業的資金成本因風險的提高而增加,一般甚至估計資金成本已提高一倍以上。
由於資金成本提高,企業的各項擴充計畫或資本支出,相對也要提高其報酬率。經濟不景氣已使企業投資以及面臨的種種不確定性遽增,資金成本提高,更逼使所有企業的投資轉趨極端保守,大幅降低承擔風險的意願,進而使全球經濟更加不景氣。
(作者是台灣花旗環球財務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