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2007.10.02 02:20 am
勞退新制上路兩年,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昨天公布調查,高達7成6勞工認為新制退休金無法成為主要退休收入來源,且有超過半數勞工不知道勞退新制帳戶由政府投資管理、並保證相當兩年期的定存投資收益。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昨天發表「勞退新制下勞工自行選擇投資標的之調查分析」報告,委由政大民調中心調查,調查時間為今年7月16至27 日,有效樣本1,207分。
調查發現,76.7%勞工認為新制退休金將低於其退休所得的30%,無法成為主要退休來源。另外,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新制退休金有「保證收益」這回事。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王儷玲分析,廣大勞工對新制的漠然反應,不僅代表勞工認為市場利率走低、政府保證機制、投資風險等因素會影響投資績效,也表示勞工對政府提供的退休金缺乏信心。
調查發現,有超過半數勞工認為,退休後要維持適當生活品質,每月僅需2萬-4萬元,甚至有32%認為僅需2萬元以下。王儷玲擔憂,雖然大多數勞工對退休生活的要求不高,但不少人未將通膨、長壽風險考慮在內,低估退休需求,晚年發生重大疾病,可能會出現醫療費用無法負擔的隱憂。
勞保、勞退制度外,絕大多數民眾會以基金、存款等方式儲存退休金,選擇股票、傳統保險、投資型保單者也超過2成比重。
調查指出,有超過7成勞工贊成開放自選投資標的機制,且有7成勞工會選擇民營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標的與基金,但仍有3成勞工寧願選擇留在政府的保證收益基金中。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表示,國內參加勞退新制勞工高達440萬人,但其中卻只有不到1成者願意在雇主提撥退休金外,再自行提撥,顯示勞工普遍認為政府提供的保證收益率實在太低,沒法存到足夠的老本。
邱顯比認為,目前勞退監理會資金操作策略偏向保守,較適合50歲以上的人口,無法全面適用到所有參與新制者,呼籲政府應盡快開放勞工自選投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