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 2007/08/23
新時代的中小企業之能夠生存和發展,乃由於它擁有某方面專精知識和能力,這種「小而美」或「小而精」的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是經由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合作型態所達成。
【文/許士軍】
新時代的中小企業之能夠生存和發展,乃由於它擁有某方面專精知識和能力,這種「小而美」或「小而精」的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是經由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合作型態所達成。
強韌而有彈性的中小企業,一向代表台灣經濟特色和優勢所在。據知,多年來,台灣做為APEC組織的一員,這種中小企業特色每每成為其他組織成員國觀摩和學習的對象。然而依照最近中小企業處發表的統計,儘管國內中小企業家數占全國企業家數之比重仍然高達九七.八%以上,但中小企業占全國銷售額和出口額的比重卻呈現減少的趨勢。
以銷售金額言,這種比重由一九九五年的三六%降至二○○五年之二九%;同樣地,出口金額所占比重也由一九九七年的二六%降至二○○五年的一七%。這種趨勢引起國人重視,是否代表中小企業在我國產業中所占地位已有降低之情勢呢?
在此所要討論的,並非這些統計數字本身,而是在今後全球化和網路化的世界中,中小企業的意義和價值所發生本質上的蛻變。傳統上,人們對於中小企業之認定乃基於「規模」觀念;此種規模一般係以資本額、營業額或員工人數做為衡量標準,基本上採取這種量化標準乃配合行政機關之需要,做為輔導或規範對象之依據,有其明確和方便之優點。
但若要進一步追問,為什麼各國政府要對中小企業給予特殊之扶助與輔導?其主要理由應非出於這類企業規模較小,而是基於這類企業對於一國經濟與社會之價值與重要性。
一國經濟活力源自中小企業
譬如在二十世紀最後十年中,世界上如歐、美、日各經濟先進國家,眾多被視為一流大企業在經營上發生重大挫折,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IBM、Philips、日產、富士通等。人們探尋其原因,發現當時此等企業由於規模龐大以至於面臨外界環境巨變時,反應遲鈍、缺乏彈性、活力和主動創造精神,以至於陷入經營危機;相形之下,面臨相同情勢的中小企業,除了有維持性成本較低的優勢外,更由於決策快速、變更容易,與顧客關係密切而直接,顯得生氣蓬勃。使得策略大師波特在一次訪台的談話中,指出「在創新、彈性和網絡化的潮流下,小而精的企業愈來愈有優勢,大型企業反而會很吃力」,這種觀察也同樣出現在像杜拉克、韓弟這些管理大師的言論中。由此可見,世界各國政府之所以重視中小企業,即在於中小企業做為一國經濟之活力來源。
在此引申出的一個政策涵義是,政府對於中小企業所採用之輔導政策,乃是為了在一國經濟中注入這種企業所能產生之活力,而非祇因為它們是中小企業就不加考慮地給予協助;後一做法極可能使得它們成為溫室中的花朵,反而失去其強韌的生命力。依靠這種條件存活的中小企業,對於一國經濟和產業,不但沒有貢獻,反將成為負擔。更具體地說,一國所需要的,乃是中小企業這種性質的企業,而非每一家特定的中小企業;前者屬於宏觀層次,而後者屬於微觀層次。
再進一步思考,在一個以知識為價值創造來源的時代環境中,仍以「規模」做為辨認中小企業的標準是否有意義,本身極有商榷之餘地。
大企業的「中小企業化」
一方面,如約翰.奈思比在其《全球吊詭》一書中所稱,在當前劇變的世界中,「大公司如ABB、AT&T、GE、Coca Cola、Johnson & Johnson、British Petroleum、Honda等,為求生存,已紛紛重組新的組織架構,將公司解構為大量自負盈虧責任的個別單位,再相互結合為網絡」。同樣又如傑克.威爾許所稱,他在奇異公司內「想盡辦法,要在龐大的企業體系中,納入小公司的精神和速度」「把奇異公司塑造成由小企業所組成的團隊,以便既能掌握大公司的優點,又能享有小公司的敏捷。」在這種趨勢下,所謂的大公司,將如韓弟在其名著《大象與跳蚤》中所稱,它們「要變成像一把大傘,傘下有各自獨立自主的創業團隊,彼此基於自願基礎(非聽命和接受上級的指揮)相互往來合作,信任取代權威和監督」。這樣一來,使得許多規模宏大的企業,實際上乃由眾多自主團隊或小企業所組成,如ABC的CEO Percy Barnevik,對於這一跨國公司的描述:「我們不是全球企業,而是一群緊密協調的地方企業組合」。
這種趨勢背後的原因,在於進入一個無疆界的經營環境中,企業必須經由這種組織蛻變,才有辦法將各種專精的知識和能力,配合不同的情境狀況加以靈活結合,以滿足顧客需求。否則,仍然維持傳統中的那種由中央集權掌控的層級結構,顯然成為一種為人所垢病的笨「大象」,這種趨勢可以稱為大企業的中小企業化。
中小企業的「網絡生態化」
然而在另一方面,傳統的中小企業也脫胎換骨,它們不再是一種靠著吃苦耐勞和低成本換得生存的邊緣性機構。新時代的中小企業之能夠生存和發展,乃由於它擁有某方面專精知識和能力,這種「小而美」或「小而精」的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不同於工業經濟,並非來自規模。
在這新時代中,我們不能將這種中小企業單獨地看待,它們並非靠著單打獨鬥而生存,事實上,它們彼此之間必須做到相互配合和合作,才能發揮整體力量。關鍵在於,這種合作型態,其運作並非像傳統組織中那種由部門或層級所組成的機械體系,而是一種開放性的生態體系。表面上,它們似乎是各自獨立運作,然而事實上,它們有如是一家大公司內的自主創業團隊。不同的是,它們之間不是靠命令和控制綁在一起,而是經由相互信任和支持。
事實上,目前國內眾多的中小企業就是以這種型態形成合作體系,它們兼具靈活和規模的兩方面優點。這種趨勢可稱為中小企業的網絡生態化。
從以上兩種發展方向看來,傳統那種依照規模來區分企業的做法,其界線已經愈來愈模糊了。如果我們不能認識這種變化,仍然抱持原有中小企業的觀念和模式,極有可能導致由此所產生的思維和政策,距離現實愈走愈遠。果係如此,則本文開頭所稱代表中小企業重要性的統計,究竟代表什麼意義,恐怕也會由於它們建立在這種分類基礎上而無法反映真實狀況了。
(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講座教授、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