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07.02.26 喬慧玲/專題報導
庇護工場型態主要分2種,一是以店面模式經營,另一種則是針對中重殘身心障礙者設計的代工、清潔等職種。有鑑於部分庇護工場營運狀態不理想,台北市勞工局試辦「輔導團」實驗性方案,由專家為體質不良的工場進行診斷,找出生存之道。
為改善庇護工場營運績效,以自立為最終目標,「輔導團」機制結合企管行銷、市場營運、商品設計各領域專家,對庇護工場進行相關營運行銷諮商與輔導。該方案去年上路,勞工局開放30個名額供團體申請,8個接受診斷的單位反應雖不錯,「但申請結果差強人意,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勞工局身心障礙就業補助股長朱明珠表示。
庇護工場由社福團體經營,幹部多社工出身,不具商業背景,長期來面臨最大的瓶頸在於商品行銷管道凝滯、產品品質缺乏市場競爭力、受限於成員能力,難以量產等,政府不得不祭出「配額令」,要求公家部門每年採購商品預算至少6%應用於庇護商品。
朱明珠指出,輔導團立意雖佳,但機構不見得接受,原因複雜。庇護工場由勞工局身心障礙就業基金補助,有的團體擔心專家診斷時「知道太多」,恐影響下一年度的補助申請,躊躇不前。
庇護工場畢竟和一般職場不同,也有團體自認為是「做好事」、「弱勢」,大眾「理應」贊助購買商品,阻礙了庇護工場成長。
最令勞工局頭痛的還是機構負責人的心態,尤其團體愈小者愈難溝通。曾有輔導團與機構協談,也擬好未來營運方針,但最高層的一句話就將全案否定;因此,這項方案要求,申請單位除要有改善的強烈動機外,主管必須出面與專家對談,以免最後又功虧一簣。
庇護工場轉型,遇到最大阻力多非來自外界,而是主事者和家長心態保守,或太「堅持理念」。曾有個庇護工場瀕臨關門,輔導團建議配合附近消費者習慣改變營運時間,但協會堅稱工場是為讓學員有消磨時間的地方,只要孩子快樂就好,非為「牟利」,不願改變。就業補助組執行長吳明珠說,工廠營運得下去,學員才有地方可去,這是相輔相成的,最後主事者體認到現實,願意修正太過極端的想法,店面總算重新出現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