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技」窮百萬大學生前途茫茫
 瀏覽853|回應1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筆記阿本

2006.12.22 中國時報  韓國棟/調查採訪

編者按:教育部剛完成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在學的大學生人數已逼近百萬,處於高學歷高失業率的台灣,國家每年培育那麼多大學生,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根據教育部新近完成的「九十五學年度大專院校學生人數初步統計」,目前在學的大學生人數(包括科技大學和技術學院)已高達九十六萬六六二三人,若再加上碩士班(十六萬三三九九人)和博士班研究生(二萬九八三九人),大學以上在學生人數已超過一一五萬人。和廿年前台灣經濟正高度成長之際相較,足足成長了四倍。

再從「大學淨學率」(大學適齡人口中就讀大學的比率)的角度看,七十四學年度,十八至廿一歲人口就讀大學的「淨在學率」為十三.八八%,推動教改之初的八十四學年度,提高為廿七.七九%,教改十年之後的九十四學年度竄至五八.三二%,每十名大學適齡人口中,就將近六人在讀大學。

高學歷失業率逐年攀高

高等教育人數快速成長,表面看來,顯示國人的教育水準普遍提升;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量的快速竄升,卻造成質的嚴重下滑,大學以上學歷人口失業率逐年攀高,平均受雇薪資逐年下滑。

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資料顯示,民國八十三年,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為二.三八%,九十四年攀升為四.二三%。大學以上學歷受雇就業的每月平均收入,從民國八十九年的五一三七五元,減為九十四年的四六三六二元,逐年下滑的很大原因是被社會新鮮人拉下來的。許多沒有特別證照及技能的大學畢業生,受雇月薪只有二萬多元。

前教育部長吳京說,「如果我們都很有錢,社會又能夠接受大學畢業生去當理髮師、清道夫、開計程車……做什麼職業都可以,那就沒話說,但事實上是如此嗎?」

高不成低不就畢業即失業

一名大學老師說得露骨,大量招收大學生,「解決了大學老師的就業問題,卻製造了學生的失業問題!」十年教改的成敗得失,各界已經討論許多,各說各話,現在執政當局幾乎避而不談,但教育關係台灣的未來,我們的教育政策應該重新認真省思了。

前輔仁大學校長、現任聖約翰大學校長楊敦和說,「說實話很得罪人,但我還是要說,大學以上學歷失業率攀升,受雇薪水萎縮,固然和國內產業外移有關,但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他更不客氣地說,很多大學生怕「畢業即失業」,只好「延後畢業」,去考研究所,如果這些人也計入失業率,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應該超過五%!

一技之長思維漸壓過文憑

前年大考進某私立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哲仁說,讀了一學年之後發覺,即使大學四年後能順利畢業,甚至順利進入研究所,離開學校後能做什麼?他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學術研究工作,於是今年七月毅然決定辦理休學,進補習班準備重考中醫或中藥等畢業後能擁有一技之長的校系。

目前在桃園竹圍漁港賣生魚片的許添萬說,十幾年前從國中的A段班畢業後,因為家境不好,白天和哥哥殺豬,晚上讀高職夜校,後來學切生魚片。學會選魚、切生魚片及做生意的技術後,雖然在魚市內只有一個小小攤位,而且每天工作長達十二、三小時,但辛苦經營幾年下來,有了穩定的客源,夫妻倆現在每月的收入遠遠超過大學以上學歷的平均受雇月薪,生活充裕無虞。阿萬說,他很滿足了,早已不再想著進修取得大學文憑的事了。

近幾年,每年暑假期間都有反高學費團體到教育部抗議高學費。其實他們抗議的,一方面是薪水沒有增加、學雜費卻不斷提升,另方面則是花了四年、甚至更多時間,以及四年下來五、六十萬元的就學貸款負債,卻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投資報酬不成比例。

台灣地小、天然資源貧乏,最大的資源就是人才,而且要「人盡其才」。民國七○、八○年代,台灣創造經濟奇蹟,靠的就是人才。反觀今日台灣,年輕人一窩風往大學擠,企業界高喊基層技術勞力欠缺,培育那麼多大學生,他們的未來在哪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2003892
 回應文章
吳京:美開始檢討重視技職教育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12.22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我們推動教改,學的是美國廣設高中大學的現況,但我們有沒有想過,美國人心中想要的,可能正是我們推動教改前的體制。」任內提出「三條國道」、積極推動技職教育的前教育部長吳京說,十年前推動教改時,他對教改會提出的增加高中大學招生容量,並不十分認同。

吳京說,當年行政院教改會提出這項教改建言時,他就很直接的問教改委員,「你們有沒有和美國的教育主政者談過,美國人的心裡到底想要怎樣的教育體制?他們滿意他們的教育現況嗎?」

「真可怕!」吳京說,教改會完全沒有和美國的教育主政者談過,完全不思考美國人到底滿不滿意他們的教育現況,就把他們的制度搬到台灣來了。

十年後的今天,仍十分關切台灣教育的吳京指出,美國這幾年因國力衰退,也開始檢討教育,結果發覺美國高中生的輟學率竟然高達卅二%,也就是說,有三成二的高中生沒有拿到畢業文憑;另一項令人驚訝的數字是,美國高中生直接讀大學的只有四成,比我們想像的要低很多。換句話說,接受十二年國教的美國高中生,最後只有四成直接進入大學,另外六成(包括三成二的中輟生)則投入職場。

既然有高達六成的高中生直接投入職場,高中教育何不設計一些技職課程,讓這些學生習得一技之長?吳京說,他最近看到一份美國加州進行教改辯論時所提出的一項資料,這份資料建議將美國目前的高中調整成以下三種類型:California HS(Academic)、State HS (All-Around)、Community HS(Vocational)。上述三種類型高中,豈不很類似我們的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和高級職校?

除了美國之外,日本作家村上龍出版的《工作大未來─從十三歲開始迎向世界》(時報出版社剛發行中文版),也開始挑戰日本傳統的「終身雇用制」觀念,銷售突破了一二○萬冊。

村上龍指出,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時期,幾乎所有大企業都是高獲利,一旦進入一加公司工作,就要投注一輩子的時間在該公司;但現在的日本,一旦進入大公司後就不愁吃穿的時代過去了,即使大企業,也有不少公司面臨倒閉,免於裁員命運的人,薪資也縮水,甚至退休金都可能拿不到。

村上龍認為小孩子都有好奇心,而且好奇心是一個人長大成人後能賴以獨立生存的技巧之一,因此面對一位十三歲左右的小孩時,最重要的莫過於能讓他時常抱持著好奇心,或儘可能的讓他去尋找自己有興趣的對象。

但前行政院教改會委員、前教育部長、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則不以為然的說,「我想不出增加高中大學招生容量有什麼問題?」他說,當前大學教育的問題是「質量失衡」,教學品質確實需要提升,但台灣當前高學歷失業率的問題是社會問題,是產業大量外移造成的,與教育無關。

他以簡單的邏輯推論說,社會所需的就業人力是固定的,如果我們為了降低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而將大學的招生名額減少一半,高中職學歷的失業率豈不要大幅挺升?他說,如果我們要快速而有效的提高國內大學生的就業率和薪資水準,「乾脆就落實台聯的主張,不准產業外移,不准輸入外勞!」

黃榮村說,大量培育大學生是世界趨勢,和國際相較,我們的大學淨在學率也只是中上水準而已,高職生的比例仍名列前茅。現在比較重要的教育課題,應是如何將大學生的素質拉起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200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