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社會團體【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失業悲歌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通路劇變 壽險業爆失業潮
 瀏覽901|回應2推薦0

tb00893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孫彬訓/台北報導

金管會眼中保險業的資優生「大都會人壽」,昨(十九)日無預警宣佈,將裁撤所有的業務員部隊人員及部分內勤人員,轉型成為以銀行保險、直效行銷通路為業務主力的公司,直接影響員工高達五一五人,接近公司人數近半,震撼保險業界!這也是五年多來,紐西蘭商康健人壽賣掉在台業務員體系後,外商保險業者再度出現的第二次大規模裁員計畫。

保險業者表示,壽險業目前經營的確艱辛,如加上明年度外商壽險公司搶進銀行通路、產險最快七月起可以經營健康險等變數,大都會人壽此舉可能只是前奏曲,另一波的壽險業失業潮「明年絕對看的到」。

從二○○二年以來,壽險從業人員就持續減少,四年間蒸發六.四萬人,但值得注意的是:保經保代人員卻持續增加,四年多來增加了四.一萬人,不過整體來看,從事保險業的人員還是不斷失血,約減少了二.二萬人。

明年度英國最大保險集團英傑華(AVIVA)與香港最大金融集團匯豐(HSBC),都將來台申請設立分公司,但對保險從業人員來說,並非喜訊,因為兩家公司都是鎖定銀行保險,加上大都會將轉型至銀行保險,明年度壽險市場將有更多透過銀行通路銷售的保險商品,分食傳統業務員的市場。亦即新種商品搭配銀行通路的櫃員,要繼續吃下傳統壽險業務員的業績。

銀行保險在台灣近年來發展快速。保險業高層表示,國內最積極衝刺銀行保險的佳迪福人壽,主要倚賴銀行端及本身的電話行銷人員衝業務,總員工數僅有三百多名,與動輒上千名人員的業務型壽險公司相比,成本負擔輕的多。因專注於銀行保險,現在佳迪福成為銀行的保單製造公司,最快只要兩個星期,就能製造出一張新保單。

在台營業十八年的大都會人壽,其實二○○○年時才將在台分公司升格為子公司,沒想到市場變化太快,雖二○○三年稅後淨利二.二億元,去年甚至由盈轉虧為二.四億元,但此紀錄在今年前三季就被刷新,虧損金額高達三.一億元。

大都會目前有效保單張數四二.五萬張、保戶三十五萬名。裁撤五一五名人員後,公司剩下五七三位員工,其中電話行銷二七五人。裁撤的員工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的退休金,包括今年年終獎金在內。

大都會人壽總經理布瑞克(Curt Breckon)強調,公司轉型是因新契約保單銷售七五%來自直效行銷與銀行保險通路。而大都會在台首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業界第十九名,單看電話行銷領域,則躍居第二,因此決定轉型深耕這塊利基市場。

2006.12.20 工商時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2000682
 回應文章
銀行通路 壽險業生存萬靈丹?
推薦0


tb00893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記者 蔡靜紋
 
「沒想到這麼快!」大都會人壽在年底前裁掉台灣的515名業務員,讓壽險同業感慨不已,部分業者說:「還以為會晚一點。」

其實,大都會人壽裁員,反映以業績目標掛帥的外商壽險公司,不堪長年虧損,眼見以銀行通路為經營型態的壽險同業連年賺錢,不得不調整經營策略。

進入台灣市場18年的大都會人壽,選在年底斷臂求生,是否引發其他保險公司的骨牌效應,值得觀察。

回過頭來看,難道「養」壽險業務員真的是導致壽險公司無法賺錢的原因?銀行通路又真的是壽險業生存的靈丹妙藥?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資料顯示,國內29家壽險公司中,2005年只有13家賺錢,當中有外商色彩的壽險公司占了六家,分別是南山、三商美邦、ING安泰、統一安聯、康健、佳迪福。後三家是壽險市場的後起之秀,都以銀行、電話行銷為銷售通路。

近幾年國內利率環境在低檔擺盪,傳統保單保費高漲、銷售不易,反倒是投資型保單靠著連結海外投資市場,受到客戶歡迎。由於銀行急著消化手上過多的資金,加上認為投資型保單相對傳統保單好賣,幾家「投資型保單專賣店」的壽險公司趁勢崛起,大舉利用銀行通路銷售保單。其實,這種作法等於是放棄自身的品牌。原因就在於銀行銷售保單時,消費者認定保單是銀行賣的,而非是哪家保險公司賣出來的。

對壽險公司來說,另一個缺點是銷售投資型保單,絕大多數的保費還是轉到資產管理公司,本身無法累積資產,保險公司形同相當於大型保險經紀商。優點則是初年度保費收入高、公司容易獲利,經營成效可獲得外國總部肯定。

【2006/12/20 經濟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2000740
歐巴桑不敵新通路
推薦0


tb00893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彭禎伶

「壽險業務員會越來越難存活!」大都會人壽宣佈裁掉壽險部門,未來專攻銀行保險與電話行銷保險業務,反映的是:在通路多元化、產險業者亟欲分食市場的夾擊下,壽險市場漸趨飽和,保單銷售利潤越來越低,只會或只想賣保險將是一條走不通的路,歐巴桑拉保險打不過新型態的銷售方式,若不朝向多功能的理專轉型,保險業務員等著被裁員將是早晚的事。

儘管舊有的業務員不斷「脫落」,近四、五年來,壽險公司登錄的業務員已少了近六萬人。但還是出現壽險業者宣佈大裁員的案例,這口飯愈來愈難吃,壽險業務員何去何從益發值得關心。

目前壽險公司中,以業務員為主流銷售通路的業者,仍有國壽、新壽、南山、ING安泰、保誠、台壽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保障型商品越來越難賣,市場近年來都是熱銷投資型保單、利變年金、利變壽險等商品,在此情況下,講求投資報酬率及定存利率的銀行理專,反而占盡優勢。

此外,以銀行通路為主的銀行保險,銷售金額越來越高,法商佳迪福人壽、統一安聯等外商幾乎都以銀行通路為主,大都會也直言將朝此方向轉型;本國壽險公司在此情況下,更不得不推出投資型保單或其他以報酬率為主的商品,進行市場區隔,如國壽、新壽等公司,還必須更進一步,去專門設計業務員賣的投資型保單,維持業務員的數量,並慢慢要求業務員朝向理專轉型。

以新壽來說,目前要加入新壽的業務員,至少要有壽險、產險及投資型等三張證照,且每個月要有一定的保費量,如果生產力低的業務員,很快就會離職。

大都會無預警的裁員行動之外,其實國壽、新壽、南山等老公司,以往資深績優業務員光靠續期保費,不用行銷新保單都能生活的情況,也開始逐漸起了變化,新進的業務員更是不容易維持生計,尤其在近來投資型等佣金較低的保單掛帥,續期保費也持續降低下,純壽險業務員早晚要走入歷史,盡快轉型已是當務之急。

2006.12.20 工商時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5272&aid=200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