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5 【經濟日報社論】
日前本報社論提出「高科技產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其關鍵在於目前高科技產業在台灣產業實際的投資、生產活動中,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先進國家的OECD組織裡,把製造業區分為高科技、中高科技、中低科技及低科技產業,其中高科技產業的項目包括有製藥、電腦與OA設備、電子與通訊設備與航太產業;而這些項目之所以會被歸類為高科技,主要的依據是這些產業所需要的研究發展費用遠高於其他的產業項目。
為何我們會說高科技產業仍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觀察;從資源投入面來看,台灣高科技產業仍是最積極從事研發活動的產業,其研發經費占整體台灣研發支出的68.8%,而近年來的重大投資也都集中於電子零組件產業;從產出面來看,無論是專利或是實質生產產量的產出,高科技產業均是增加最多或成長最快的產業;以生產指數來看,電子零組件產業從2001年至今,五年來所生產的數量便增加了一倍,而在台灣占全球第一產量的14項產品中,有十項是屬於資通訊領域。
也因為這樣,國際媒體如美國商業周刊,把台灣由內湖至新竹的這一段高速公路,譽為連結世界工廠中國大陸與世界市場的全球IT高速公路。而也因為如此,日前美國在台協會楊甦棣處長在美國商會的演講中,提到台灣有兩方面的經濟成功,為許多國家所欽羨,而其中一項便是高科技產業的成就。
雖然這些實質生產的快速增加,讓台灣高科技產業載譽全球,但殘酷的數據卻也反映出台灣高科技產業無力創造相稱的名目附加價值。台灣資訊電子業從2002至2005年,以固定價格計算成長了五成,但以當期價格計算,卻反下降了14%;這樣的現象道盡了在面對產出價格下降,但卻需同時面對中間投入價格無法下降的挑戰的痛苦,反映出來的便是附加價值率快速下降。
但為何美國與日本的資訊電子產業並沒有發生附加價值率快速下降的走向呢?那是因為美、日資訊電子國際大廠雖無法扭轉低價化的趨勢,卻可以壓低其中間投入成本,也就是製造代工價格,以維持其一定的毛利率或附加價值率;而被壓縮的代工價格,便反映出台灣資訊電子業產出價格不斷下滑的現象。面對產出價格的下滑,台灣廠商卻只能以更細密的海外分工,求取降低生產成本,以致附加價值率快速下降。
簡單地說,台灣資訊電子業被牢牢地鎖定(lock-in)在國際分工的體系裡,雖無可取代,但也無力創造價值,因為關鍵的參與者及分工價值的分派者,是國際大廠而非台商。不過,這樣lock-in現象,是否意味著台灣資訊電子業毫無翻身機會,未必然。當品牌及通路的毛利率遠高於代工生產者時,便會有新的實驗模式產生;試想當許多美、日資訊電子大廠的毛利率均猶能超過20%,而台灣的代工廠商還為了5%的毛利率在奮鬥時,宏碁高唱利益分享品牌策略,便能獲得代工廠商及顧客的共鳴。
另外,超低價電腦的藍海市場,也是台灣資訊電子代工廠商殺出血路的契機。在大部分的廠商生產成本都壓到最低,中間投入成本幾乎呈現向下的僵固性的情形下,200美元以下價格電腦的所產生的毛利,並不足以支付國際品牌大廠的高薪資及管銷費用;但對台灣代工廠商而言,這200美元電腦所產生的毛利率可能遠高於其幫國際大廠純代工的5%。
總之,當台灣資訊電子產業選擇以代工型態介入國際競爭時,雖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衝出產量來,但也注定了往後的低附加價值率的現象。這時候來爭論是否放棄資訊電子製造業務是絕對不智的,明智的因應之道是鼓勵或支援其勇於挑戰國際大廠或開拓藍海新市場。
【2006/11/25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