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是很記得那個季節。
我想,應該是秋天,但也說不定是夏天。或者在秋天與夏天之間。
那一年,懷抱著滿心的期待,參加了青年服務社『寫作班』的進修課程。那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寫作班,前一次還因此與同班的文學愛好者一起辦了份文藝小刊《青年寫作》。
青年服務社的這個『寫作班』,一向是由熱心培植優秀文藝創作青年的寫作協會作家所支持而開設。像班主任便是當時任職《幼獅文藝》主編的小說家段彩華老師以及資深作家葉蔭先生。同時經常蒞臨授課的還有知名作家司馬中原、朱西甯、張曉風、羊令野等等。
而再次參與寫作班心裡當然也是充滿期待。在正式開課後,我又接下班代表的職務,專責與上課老師作課程聯繫,同時幫同學們作提供相關資訊的服務。在課程開始後的第二週。那時透過窗戶,仍然常常可以看見天空閃爍著斑爛的季節光。某一夜班上來兩位佳賓,是甫於前一年創立『鳴蛹寫作研習社』的楊社長及陳副社長。
『鳴蛹寫作研習社』(簡稱鳴蛹社)是以寫作班結業成員為班底所成立的社團,社員們平日忙於各自的工作,但定期舉辦各種研習活動與出版創作季刊,成員們寫作的範疇也相當廣泛,並不宥限於特定文體。社務的推動則主要集中於正副社長與活動組及季刊輪值主編群,我則在加入『鳴蛹社』後成為主編群的一員。而社員當中其實還真不乏寫作能手,譬如經常發表散文創作於報紙副刊的廖宏文、在詩領域時有佳作的毛襲加、鹿泠等,而陳副社長則特別鍾情於小說。但這當中最令人格外感佩的還是社長楊富永先生,大凡我們所習見的文學創作團體,其主要發起人或是社長、主編等,往往是屬於創作領域裡先驅型的人物,但楊社長卻是我所見最為特出的人。平日經營印刷公司的事業,夜裡則化身為熱心不落人後的文藝人,他的公司在每個星期四晚上,成為社團聚會、編輯季刊與研討社務的場所,但在創作上,除了偶而季刊上的社論,卻絕少看見他純粹的創作。但這對整個『鳴蛹社』而言卻無損於社長之名,相對的,他就如同一位令人敬佩的長者般,永遠執著於在文學路上作無私的付出。譬如他可以自掏腰包邀大家去文藝中心欣賞名劇『全本鐵公雞』,卻只為了能與大家分享他所熱愛的國劇。在社務推動上亦復如是,他總是鼓舞著身後這一群熱衷於文學的朋友。『鳴蛹社』在經過之後幾年的蓬勃發展,取得寫作協會與青年服務社的支持,正式更名為『中國青年服務社寫作聯誼會』。
大部分文藝社團在推動上,最怕的還是既有成員的熱情消退,與新成員及支持社務的財源無以為繼。『鳴蛹社』自也無能例外,幾年之後,在經過了鼎盛的社務高峰,由於無人能承舊啟新的情況下,泰半的成員也都到了人生抉擇的路口,事業、家庭、文學路又豈是兩難而已,『鳴蛹』終於得在眾人的惋惜聲中吹起熄燈號。在此同時我則只好與若干好友相約~詩壇見,而那則是文學路上另一個新頁的開始。也是『薪火詩社』誕生前的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