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4年搞定…這一晚,賴揆版的遷都夢 變大或變小?
2018-04-03 08:00聯合報 記者
黃國樑/台北報導
廿年前的凍省,讓曾是全台示範城區的中興新村快速凋敝,面臨如何重生的抉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賴清德趁著春假,選了6日周五走訪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夜宿中興新村,這一動作馬上被媒體解讀是要就「遷都」議題進行研議,釋出這個訊息的是國家通訊社,雖然相關人士事後澄清,賴清德不是要談遷都,而是首都減壓,但遷都議題仍被熱議。
看看這二十幾年來國內多次浮現的遷都說法,很難把它和選舉期間的議題炒作切割,始終未見真的要規劃;而上世紀到這世紀,中國大陸設首都副都心,以及德國與南韓的遷都,看看別人的魄力,可作為我們的借鏡。
大陸經驗
北京減壓 副都心說動就動
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的北京副中心首座變電站動工,標誌著北京城起飛。 新華社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在2014年提出為首都減壓的構想。因為首都所在的北京,已經承載不起人口持續增長帶給這座城市的負荷。
大陸國務院去年九月批覆同意「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將設在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方向,明確定位為行政辦公、高端商務、文化旅遊三大功能。
位於北京市中心東邊廿三公里的通州,將扮演起北京城的副中心角色,以紓解首都日益稠密的人口、嚴重堵塞的馬路交通。北京則繼續保持首都功能。
按計畫,去年底北京市級各大機關和部分市屬行政部門就已率先啟動搬遷。預計到明年底,會有四十萬人遷往通州 。從構想到實行前後只花4年多的時間。當然,這一超高的行政效率,和大陸的集權體制有關,這在民主體制的台灣,幾乎是不可能。 此次賴揆的「首都減壓」是否會淪為空談,且拭目以待。
德國經驗
柏林圍牆倒塌 德國喊遷都
1989年11月9日,兩德民眾在東柏林邊界宣布開放後,爬上柏林圍牆慶祝。 路透資料照片
柏林在二次大戰前就是納粹德國第三帝國的首都,但隨二戰敗北,蘇聯紅軍攻進柏林,希特勒自戕後,德國分裂為東、西德國,柏林也一分為二,位於東德境內的成為孤島的西柏林不能再作首都,西德將首都遷往波昂,但1989年民主浪潮的吹拂下,柏林圍牆一夕倒塌,次年東德併入西德完成統一,德國總理柯爾在1991年的4月前往柏林,在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大會上,首次對統一後的德國應建都波昂或柏林發表意見,他宣告,德國政府應遷回柏林。
但遷都行動要十年或十五年後才會實現,這個宣告似乎只是空想,當時的財政部長懷格爾說,遷都費用可能花費數百億美元,國庫難以支付。反對黨也認為,遷都之舉給予歐洲鄰邦錯誤的訊號,因為柏林曾是希特勒第三帝國的首都。
於是,主張建都波昂或柏林兩派展開激烈辯論。然而,不到兩個月後,德國眾議院經過11個小時的激辯,以337票對320票的些微差距通過還都柏林。柯爾甚感滿意,認為這是個正確並且攸關德國前途的決定。
政治侏儒蛻變成經濟巨人
「德國是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前聯邦總理施密特如此說過。戰後的西德在老阿登諾爾總理的帶領下閉門思過,懺悔納粹的罪孽,遷都萊茵河畔一個小城波昂,幾乎不過問政治,只專注經濟,過了40年偏安的「萊茵共和國」歲月,「政治的侏儒」也就成了施密特的感嘆!
1992年德國發生歷年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的公務員大罷工,緊接著冶金工會也宣布全面大罷工。據估計,自1990年7月兩德統一後,每天約五百位東德人往西德跑,造成大量失業人口。據估計,當時失業人口已有兩百萬人左右。力主還都的柯爾成了罪魁禍首,不少人上街頭示威大喊:「不要柯爾,要麵包!」德國當時流行的問候語是:「你的飯碗還在嗎?」
柏林負債累累 又爆出走潮
但柯爾的意志毫不動搖,1992年8月他簽署一項協定,把聯邦政府從波昂遷到柏林。他在簽署儀式結束後發表談話:「今天不但是柏林的重要日子,對德國亦然。」這項協定成了德國政府遷移的法律基礎。
1993年,原以為從此没落的波昂,卻因統一前已敲定20億馬克興建計畫,使波昂開始脫胎換骨。反觀柏林,按照計畫應已開始興建的行政中心,還停留在紙上作業階段。已負債420億馬克的柏林,因東柏林經濟破產、西柏林物價飛漲,製造商紛紛出走,喪失了15萬個工作機會。
但這一年10月內閣會議卻敲定遷都日期,在2000年前將首都從波昂遷回柏林。而德國總統魏玆塞克在隔年1994年1月11日更將總統府由波昂遷至柏林,希望加快遷都的進度。1995年柏林開始生氣勃勃,包括地下交通通道、各國大使館及商業辦公中心陸續興建,德國斥資3000億馬克建設大柏林。
但並非所有政府部門都得遷往柏林,一定得搬去柏林的行政單位包括國會、總統府、總理府、外交部、內政部、財政部、法務部、經濟部、交通部、建設部及家庭與歸女部,而留在波昂的行政單位仍有廿、卅個。
德國總理施洛德(左)在柏林召開黨領袖會議時的檔案照。 歐新社資料照片
搬家大軍啟動 最後一哩路
1998年,選民選出左派的社民黨總理施洛德,激進的綠黨也囊括許多選票和席次,兩黨組成執政聯盟,但換黨換總理沒有改變遷都議程,施洛德11月就在柏林召開了內閣會議,這一天德國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首次在柏林舉行內閣會議,會議地點就在前東德頭子何內克辦公室所在的建築內。
1999年4月,滿載檔案與辦公器材的貨櫃裝上一列向東駛的火車,200名內政部員工開始在柏林河岸的新址上班。搬家列車持續一整年,政府各部門一個接一個進行這趟耗資200億馬克(110億美元),長達600公里的遷都旅程。遷都工程浩大,光把696名國會議員及3300多名幕僚搬到柏林,就要搬動38公里長的檔案、2萬8千箱書、1184台電視、1300台電腦和837台冰箱。
4月19日國會在重建的國會大廈首度開議,這意味德國的「柏林共和國」時代就此來臨。施洛德完成最後一哩路。
南韓經驗
漢城甩重 燕岐成新都主角
首爾逾千萬人口形成首都極大負擔,遷都之議不時響起。 新華社資料照片
2004年,南韓研議花費450億美元將首都遷離擁擠的漢城,當時被選中取代首爾的是南韓中部縣城燕岐。這一切都是因為當時的總統盧武鉉在競選期間保證,一定會將首都遷往南韓中部地區,國會在2003年通過遷都計畫。
盧武鉉計畫遷都在2007年展開,然而原稱漢城的首爾聚集超過千萬的人口,從14世紀開始就是韓國首都。首爾官員批評遷都計畫勞民傷財,並發生一萬多位市民聚集在市政府大樓抗議的場面。
當時仍是漢城市長的李明博受訪表示,基於經濟、政治和外交等理由,他「基本上反對」遷都。
逾半韓人 硬槓政策反聲起
反對派將遷都案提上憲法法院,但盧武鉉的總理李海瓚不顧一切發布南韓政府最終確定距漢城約160公里的忠清南道燕岐—公州地區為新行政首都建地,其實,不只是人口稠密的壓力,首爾一直面臨近在咫尺的朝鮮安全威脅,早在朴正熙執政時就已規劃行政首都遷至燕岐—公州地區。
然而,各項民調都顯示逾半韓人反對遷都,盧武鉉面臨巨大壓力,但官方規畫委員會規畫,新行政首都占地約71平方公里,設計人口50萬,預定2007年展開闢建工作,2030年前全部竣工,總經費估計約390億美元。外交、財政、國防、教育、統一等中央部會預定2012年開始遷往新都。
就算違憲 擋不了遷都腳步
南韓忠清南道燕岐金伊村的空中鳥瞰圖。 路透資料照片
但到了10月,南韓憲法法院裁定遷都案的法源依據違憲,理由有二,一是遷都與國防、統一等事涉國家安全,須透過公投決定;二是依歷史慣例,漢城為首都達600年之久,自應肯定漢城的地位,此一計畫因此暫擱下來。
反對遷都的大國家黨李明博上台後,總理鄭雲燦提出遷都修正案,即刪除政府部門遷往已由燕歧改命名為的「世宗市」的新都,但撤銷遷都案因同黨的朴槿惠帶頭跑票,未獲國會通過,鄭雲燦因此向李明博請辭。
盧武鉉規畫把南韓中央政府15個部級單位中的9個部和4個附屬機關遷到世宗市,李明博只好繼續進行遷都計畫。世宗市2012年年中正式啟用,總理府9月率先遷入,11個中央部會於年底進駐,其餘部會亦陸續遷往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