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教育校園科技文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國語日報12名董事發聲明 批董座林昭賢藉故拖延
2017/06/08 11:20 瀏覽3,002|回應12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語日報12名董事發聲明 批董座林昭賢藉故拖延

2017-06-08 09:46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即時報導

國語日報董事長林昭賢。 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日國語日報傳出因董事會未如期改選,教育部不排除解散董事會、接管董事會甚至廢止其許可登記。國語日報社19屆12名常董、董事今天發出聯合聲明,認為現任董事長林昭賢藉故拖延,拒不改選,也不主持會議,甚至逕自離席,只好推派代表擔任主席選出第20屆事會,相關文件與紀錄將文送至教育部核備。

聲明指出,任期屆滿,就應改選,這是國語日報董事會章程規定。而林昭賢藉故拖延,拒不改選,也不主持會議,甚至逕自離席,在場其餘董事只好推派代表擔任主席,依教育部指示,主持董事會改選事宜,選出第20屆董事會。相關文件與紀錄,將送教育部核備。

聲明也反駁昨天林昭賢說的「國語日報的人、機器及資產都是教育主管單位捐助」並強調,國語日報歷史公開而透明,自民國37年10月25日創刊以來,從未接受官方資金捐助,完全獨立營運至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654378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國語日報風波 教部將抗告:不是無的放矢
2018/01/05 12:32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語日報風波 教部將抗告:不是無的放矢

2018-01-05 00:22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張錦弘/台北報導

國語日報社董事會對外發言人洪國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去年向法院聲請解除國語日報社全體董事職務,並要求法院指派臨時董事,昨遭駁回。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黃月麗昨說,待收到法院正式裁定書後將提出抗告。

國語日報社董事會對外發言人洪國樑指出,尊重法院裁定。國語日報產業工會理事長王福鈞則說,希望風波就此平息,讓報社回歸正常運作,教育部未來只要善盡監督之職即可。

國語日報社董事會去年因未依章程完成改選,引發內訌,教育部隨後以曾捐助國語日報為由,出手介入媒體董事會改選,去年十月甚至向法院聲請要求解除國語日報社全體董事職務;原本不願離開的前董座林昭賢則在去年十二月卸任。

教育部昨強調,交給法院的六十五項證明文件中,均可證明國語日報社為教育部捐資成立,鐵證歷歷,不懂為何有此結果。黃月麗說,民國四十四年時,十七名董事曾共同簽署「國語日報社財產管理人公約」,等於自認不是捐助人,僅為管理人,對於法院裁定國語日報公司是由全體股東捐資成立,認定屬於私人成立,她認為不合理。

黃月麗表示,教育部在整起事件中「並非主動介入、不是空言主張,更不是無的放矢」,過程教育部多次向外界說明國語日報社的成立過程,並從歷史資料中舉證。

黃月麗說,基於主管機關立場,仍堅持國語日報社就是政府捐助成立的法人,否則很難向社會大眾交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46592
國語日報內部改選紛爭落幕 前董事長林昭賢低調卸任
2018/01/05 12:2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語日報內部改選紛爭落幕 前董事長林昭賢低調卸任

2018-01-04 19:43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即時報導

國語日報前董事長林昭賢於去年12月低調卸任。報系資料照
國語日報社去年因內部改選紛爭,鬧得沸沸揚揚,連帶掀起與教育部的主導權之爭。教育部去年向法院聲請解除國語日報全體董事,台北地方法院今天傍晚公布裁定結果,確定駁回教育部聲請。但也因此意外發現,國語日報前任董事長林昭賢已於去年12月低調請辭,目前由原任董事的蔣竹君暫代董事長兼社長。

國語日報董事會去年鬧內鬨,2014年就任的前董事長林昭賢,因中研院院士曾永義等4名董事未出席開會,認定其喪失董事資格,作成決議不符程序;而另一方則認為,林昭賢早已於2月任期屆滿,卻遲遲不願改選,強占董事長一職,雙方因而對簿公堂,曾永義等人遭判敗訴。

國語日報社常務董事陳清溪指出,蔣竹君在報社有54年資歷,夠了解報社運作及組織,因此被常務董事推選出來暫代董事長,至於何時才會進行正式改選,決定新任董事長,他表示後續將會再討論,因報社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包括人員組織、報社運作及定位等都待確認,最近又碰上裁定結果出爐,若確定國語日報社並非政府捐資成立的財團法人,預計能加快腳步進行內部整合。

去年10月,蔣竹君等12位董事曾於6月2日向教育部檢舉林昭賢董事長違反民法、報社章程、非訟事件法,以及不遵主管機關監督命令等。前董事長林昭賢於2014年5月上任,去年12月25日低調請辭,由被董事群推派出的蔣竹君出任暫代職務迄今。據了解,蔣竹君曾任國語日報社副社長兼總編輯,去年9月曾針對董事紛爭一事以「讓國語日報為社會留一塊淨土」一文投書《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46591
教育部聲請遭駁回 北院:國語日報非政府捐助法人
2018/01/05 12:25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部聲請遭駁回 北院:國語日報非政府捐助法人

2018-01-05 00:22聯合報 記者王聖藜/台北報導

教育部去年向法院聲請解除國語日報全體董事職務;台北地院認為國語日報社並非政府捐助法人機構,昨天裁定教育部敗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語日報社董事會去年未如期改選,教育部依審查教育事業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向法院聲請解除全體董事職務,指派臨時董事協助社務運作;台北地院認為,國語日報社並非政府捐助的法人機構,教育部空言撥資金協助營運,昨天裁定教育部敗訴,但可抗告。

去年九月,教育部去函要求國語日報修正捐助章程、改選董事,經國語日報董事會否決,「請官方拿出捐助五成以上的證明」,教育部不回應,但在十月向法院遞狀聲請解除十六名董事職務,主張「國語日報屬於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

法官調查,國語日報源於一九三八年六月,由教育部給資一萬「金圓券」而開辦,籌備期間,購買廠房一間,並自教育部於一九三七年在大陸北平創辦的「國語小報」移交取得印刷機,再向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教育部轉借五號注音國字銅模運作。

不過,發行創刊號後,營運無法維持,國語日報出售廠房、遣散員工,教育部不再提供經費;一九四九年九月,國語日報成立董事會,推傅斯年為董事長,再向銀行貸款購買台北市長沙街的三層樓房供作社址,成立公司,向法院公證;一九六○年一月,國語日報公司解散,登記成立國語日報社。

裁定書指出,國語日報縱使源自教育部所挹注資金,並由政府提撥器材而成立,但一九四九年間已將全數資產清算,用於清理債務及資遣員工;國語推行委員會遷址後,即未再借用政府房地,那時起的國語日報,就未接受教育部的經費或補助,也未使用任何政府的資產。

裁定書認為,教育部空言主張國語日報公司、國語日報社資產是由教育部撥給的原始資本發展而成,卻未舉證國語日報於清算後,有編列預算或給予補助協助營運,因此,教育部以國語日報社違反監督要點主張解除董監事職務,沒有理由,不應裁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46589
駁不實報導 國語日報籲教部勿透過媒體誤導社會大眾
2017/11/28 22:40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駁不實報導 國語日報籲教部勿透過媒體誤導社會大眾

2017-11-28 22:03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即時報導

今日有媒體以「國語日報炒股拖累 連8年虧逾千萬」為題報導,國語日報社晚間發出聲明表示,教育部主張國語日報社屬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等相關情事,已進入司法程序,應靜待法院判決,並呼籲教育部勿再透過媒體散播片面資訊,誤導社會大眾。

國語日報表示,基於安全可靠原則購買金融商品,屬於長期投資,而非投機炒股,符合「教育部審查教育事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第12條第4款規範,且相關的管理機制,都遵循內部作業程序援例辦理,歷年財報皆呈報主管機關教育部。

針對該媒體未經查證及平衡報導,國語日報社予以嚴正駁斥與譴責,並保留法律追訴權。教育部主張國語日報社屬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等相關情事,已進入司法程序,應靜待法院判決,國語日報呼籲教育部勿再透過媒體散播片面資訊,誤導社會大眾。

全文如下:

國語日報社聲明

11月28日自由時報「國語日報炒股拖累,連八年虧損逾千萬」之報導,相關訊息與數據不實,本社特予澄清說明如下:

本社基於安全可靠原則購買金融商品,屬於長期投資,而非投機炒股,符合「教育部審查教育事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第十二條第四款規範,且相關之管理機制,都遵循內部作業程序援例辦理,歷年財報皆呈報主管機關教育部。

對於自由時報未經查證及平衡報導,本社予以嚴正駁斥與譴責,並保留法律追訴權。教育部主張國語日報社屬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等相關情事,已進入司法程序,應靜待法院判決,並呼籲教育部勿再透過媒體散播片面資訊,誤導社會大眾。

本社創立近70年,始終是獨立經營的媒體,長期致力語文教育,推動讀報教育,關心偏鄉教育,也積極培育兒童文學寫作人才,熱心桌球運動扎根,提倡運動風氣。本社今後仍將以追求社會公益、關懷兒少教育為使命,敬請所有讀者繼續支持《國語日報》。

「國語日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30706
斬草除根!國語日報董事會批教部包庇董事長、介入媒體
2017/10/18 13:27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斬草除根!國語日報董事會批教部包庇董事長、介入媒體

2017-10-18 10:20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林良齊╱即時報導

國語日報董事會因未如期改選及董事不當支領車馬費等,日前遭教育部向法院聲請解除16名董事職務,12名董事上午發表聯合聲明,指控教育部黑手介入國語日報社董事會改選紛爭,強奪人民財產。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語日報董事會因未如期改選及董事不當支領車馬費等,日前遭教育部向法院聲請解除16名董事職務,國語日報12名董事上午發表聯合聲明,指控教育部黑手介入國語日報社董事會改選紛爭,強奪人民財產之事實,如下:

針對教育部認定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以下簡稱本社)係政府捐助成立、董事會不能依期完成改選、董事不當支領車馬費等事,向法院聲請解除本社16位董事職務,並追繳董事已支領車馬費。本社12名董事聲明如下:

一、董事會改選紛爭,責任在教育部及林昭賢董事長,與其他董事無關。

蔣竹君等12位董事曾於6月2日向教育部檢舉林昭賢董事長(以下簡稱林昭賢)違反民法、本社章程、非訟事件法及不遵主管機關監督命令之行為,例如:藉故拖延新董事之改選..等,以達成其續任董事長至80歲之企圖。請教育部向法院聲請解除林昭賢的董事長職務,教育部卻置之不理,包庇縱容林昭賢違反法令或章程之行為,未善盡主管機關監督之責。

二、教育部違法認定本社是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強奪人民財產。

教育部9月5日函文本社指稱,本社經認定屬於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教育部之行政處分已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客觀注意原則及調查義務,形同於欠缺法律明確規定之情形下,對於報社財產進行實質徵收,對人民受憲法保障之財產權,構成直接重大之侵害,並危及作為媒體之新聞自由。本社不服,已依法向行政院提起訴願,但教育部居然在收到訴願書後,即用迅雷不及掩耳、斬草除根的不當手段,向法院聲請解除16名董事職務。

三、教育部要求本社修改捐助章程及向法院聲請解除本社16位董事職務,指派 臨時董事,形同接管社,掌控董監事人選,已介入新聞媒體經營。

教育部9月5日函文要求本社修正捐助章程,已悖於法律保留原則之要求,教育部僅調查不利於本社之事證,要求本社自行提出對於有利之具體反證,顯已違反行政程序法第9條及第36條所揭示之客觀注意原則與職權調查義務。況且本社現狀並不是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教育部要推翻現狀,認定是政府捐助成立的,自應提出捐助本法人50%之資金證明,遺憾的是,迄今教育部提不出證據來。教育部要求本社修改捐助章程,不符法律規定,並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因此,本社董事自無遵從之義務,董事並無違反法令或章程處。本社董事,除上述林昭賢構成解除董事長職務外,其他人並無違反法令或本社章程之情形。教育部依民法第33條規定,解除本社全體董事職務,恐亦將違反憲法第172條與行政程序法第4條法律優位原則及法律強調之公平原則、比例原則。

四、教育部追回第十九屆董事任職期間已支領之車馬費,違反法律溯及既往原則, 並且無法律依據與授權,此行政處分自屬無效。

本社董事支領車馬費係依據本社章程第14條之規定。教育部106年5月22日函及106年6月1日函要求第19屆董事繳回任職期間已支領之車費,已違反法律保留原則、溯及既往原則,嚴重侵害董事受憲法保障之財產權,且第19屆董事任職期間,已履行董事應盡之義務,並由本社依章程規定發給董事車馬費,此乃合法所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15242
教育部擬解散國語日報董事會 工會:不排除上街抗議
2017/10/14 17:02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部擬解散國語日報董事會 工會:不排除上街抗議

2017-10-13 12:07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即時報導

教育部昨天赴法院遞狀聲請依民法33條解散國語日報董事會,此舉引發董事會成員及內部員工不滿,國語日報工會理事長王福鈞也說,教育部此舉做了最不好的示範,未來不排除發動抗議、上街遊行等方式表達訴求。

昨天下午教育部委任律師依民法第33條第2項規定向法院聲請解除國語日報社全體董事職務,並依非訟事件法第64條第1項規定請求指派臨時董事,協助修正捐助章程及改選新一屆董事與監察人,以期該社運作早日步上軌道,保障員工權益。

對於教育部突如其來的舉動,國語日報董事洪國樑表示,十分不解,因為教育部的來函還說如果不符可以提起訴願,但沒想到教育部使出殺手鐧,走上法律途徑,現在也只能用法律來解決,請法院公平裁決。他認為,教育部可能是看到訴願書的內容才決定要出這招,「如果訴願結果與法律判決不同要怎麼辦?」董事會將會委任律師來處理。

國語日報工會理事長王福鈞說,教育部的心態還是一樣要硬吃國語日報,即使董事會正常運作還是一樣要吃,如果車馬費要繳回的話董事也願意繳回,「教育部操之過急」,其實內部員工大多也有心理準備,如果依法歸於教育部的話沒有話講,但用這種方式讓許多員工憂心,不排除率領員工上街抗議,表達心聲。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在立院備詢時表示,這是要透過董事會改組,讓國語日報恢復正常,還是回歸到法人性質,教育部不會干預媒體自由,也不會接管財產,這些是基於維護公益的屬性,教育部依法來做監督跟依法處置。他強調,教育部不會干預董事會運作,也不會干預媒體,特別是接管財務,一切都會按照私法人性質,希望未來國語日報能依照政府捐助章程,將各項業務財務透明化,早日回到正常運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13915
【重磅快評】搶攻國語日報 教育部戰力不輸黨產會
2017/10/14 16:51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重磅快評】搶攻國語日報 教育部戰力不輸黨產會

2017-10-13 16:47聯合報 主筆室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教育部不會干預國語日報,也不會接管財產。記者徐偉真/攝影

一月半月前,教育部司長黃月麗和國語日報董事們開會,說是聽取意見,昨天教育部突然向法院聲請解除國語日報16位董事職務,可謂是霹靂手段;高醫大董事會與校方爭議數年,教育部始終未積極處理,還被監察院糾正,兩相對照,讓人懷疑難道教育部行事有兩套標準?

國語日報董事會遲未改選並鬧出雙胞,引起教育部的注意,稱國語日報有早年政府捐助性質,董事會內要有主管機關指派二分之一以上董事,八月底才派司長和董事們禮貌性座談,但事後卻搞突襲,這次連

二分之一席次也不談了,乾脆聲請法院解除全部董事的職務,可謂一次斬草除根,被形容粗暴。

教育部舉措可議之處,除了突襲、粗暴外,在程序正義上也是失分;因為8月30日雙方座談後,教育部9月5日曾發函國語日報,稱國語日報若不服可提訴願,國語日報乖乖的在規定時限內提出訴願,但還沒等到訴願判決,教育部又再出招,聲請法院直接解散董事會,過程猶如諜戰情節,讓人對教育部的戰力不得不刮目相看,似已不在黨產會之下。

教育部處理國語日報的出發點雖具正當性,作為卻很容易被解讀成就是不擇手段想拿下國語日報;教育部長潘文忠雖稱不干預媒體,也不會接管報社,但大搞突襲,又提不出政府捐助國語日報「累計超過50%的財團法人」的證據,真要讓人心服口服,教育部還是要先做做功課,讓證據來說理,何況國語日報坐擁龐大的都更利益,教育部插足其間,難道不應該多想想嗎?

今天另有一批高醫大師生校友到教育部陳情,帶頭的高醫轉型正義促進會召集人陳永興指出,高醫大董事會濫權干預學校人事權及採購權,甚至還要把創辦人從杜聰明改為陳啟川,讓校友及學生不滿,要求教育部解散董事會。

不管事實為何,「小高醫,大陳家」的紛爭確實糾纏高醫多年,監察院歷經7年調查,審議51件陳情案後,提出八大疏失,認定教育部確有怠失,今年八月對教育部提出糾正,教育部高教司在高醫大校友陳情後表示「並無不處理的情況、已組調查小組云云」,聽來又是一番官話,對照國語日報的案例 ,外界不免好奇教育部內部的「輕重緩急」標準到底在那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13913
直言集/政府介入媒體 手法粗暴
2017/10/13 09:35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直言集/政府介入媒體 手法粗暴

2017-10-13 00:39聯合報 本報記者許俊偉

即便是教育部有再多站得住腳的法令理由,足以用主管機關之姿「介入」國語日報董事會改選,但國語日報畢竟是「媒體」,政府「出手」要求媒體修改章程、改選董事,恐須更加謹慎。

尤其,民進黨政府一貫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教育部雖稱不介入經營,國語日報仍會是獨立法人,也不會接收財產,只協助改選董事會、回歸正常運作,但國語日報修改章程後,教育部可指派至少二分之一以上董事、設監察人等,並報送年度預算書至立法院審議,也應建立組織、人事、會計及內部稽核等制度,外界如何相信政府真的會「置身於外」。

國語日報董事會爭議,肇起於今年初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應完成改選,卻疑因內部糾紛,遲未完成改選。董事長林昭賢隨後發函給教育部,以國語日報當初是政府捐助設立的財團法人為由,盼教育部以主管機關身分協助處理。

教育部隨後雖認定確實為政府捐贈的財團法人,要求國語日報召開董事會修改章程和改選董事,但遭董事會決議拒絕並提出訴願。教育部昨再援引相關法令,向台北地院聲請解除全體董事職務,並請求指派臨時董事,但教育部強勢要求董事會改選的作法,已引發外界非議。

後續法院判決若「不給力」,教育部粗糙介入之舉恐深陷兩面不是人的尷尬局面;且後續國語日報完成改選,但教育部指派二分之一以上董事後,如何「善後」、如何讓外界信服政府沒有介入媒體,恐是另個燙手山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13506
國語日報:已和教部沒關係
2017/10/13 09:32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語日報:已和教部沒關係

2017-10-13 00:39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林良齊/台北報導

國語日報社董事洪國樑昨天強調未領年終獎金,並指政府援助金額早歸零,「教育部扶養的孩子已經死了」,報社已與教育部脫離關係。 本報資料照片
國語日報董事會因屆期未改選,教育部以法人主管機關名義,要求董事會修改章程、改選董事,昨並向法院聲請解除全體董事職務,並追討董事五百餘萬元違規款項。對此,國語日報董事長林昭賢未接電話,董事洪國樑反駁,未領取年終獎金,並指教育部援助金額早已歸零,強調國語日報已與教育部沒關係。

洪國樑說,「教育部一再強調國語日報是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五成的財團法人,到底證據何在?」董事集體開會後對此不予同意,要求教育部出示捐助五成以上的證據,但教育部對此卻不予回應。

他說,教育部九月五日來函指不服可提訴願,董事會才在函文規定時限內提出訴願,沒想到還沒等到結果判決下來,教育部就直接採取司法途徑,要求法院解散董事會,「那提訴願還有意義嗎?」

對於遭指不當車馬費,洪國樑強調一切依法行事,若教育部認為違規就依法繳回,但法應不溯既往,等待法律公平判決。另他也反駁澄清董事並沒領年終獎金,只有年底舉辦晚會時摸彩的不定額獎金,以及每人兩百元安慰獎。

洪國樑說,政府當初捐資後在民國卅九年錢都用完了,報社面臨解散,是後來部分董事另起爐灶,甚至還有教授賣書來付錢,「教育部扶養的孩子已經死了」,現在的國語日報和教育部財團法人毫無瓜葛,將靜待法院裁示,再研究下一步動作。國語日報董事長林昭賢昨則未接電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13505
教部突襲 解職國語日報16席董事
2017/10/13 08:1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部突襲 解職國語日報16席董事

2017-10-13 00:39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林良齊/台北報導

教育部向法院聲請解除國語日報社全體董事職務,另查出該報社董事不當支領車馬費、年終獎金共515萬元,未來將一併追討繳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語日報董事會今年二月底任期屆滿,迄今未完成改選;教育部九月初認定國語日報為政府捐贈的財團法人,要求召開董事會修改章程未果,昨以不遵從主管機關命令為由,向法院聲請解除全體十六名董事職務,追繳董事不當支領車馬費及年終獎金,每人五一五萬餘元。

國語日報董事洪國樑駁斥,未領取年終獎金,並指教育部援助金額早已歸零,強調國語日報已與教育部沒關係。

教育部九月五日去函,要求國語日報社修正捐助章程、改選董事。但該報社十九日召開會議,廿五日拒修章程,並將決議送至教育部,同時提起訴願。但教育部認定,國語日報屬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昨以法人主管機關角色,向台北地院聲請解除全體董事職務,並請求指派臨時董事協助國語日報回復健全運作。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黃月麗說,國語日報董事會延宕逾半年未改選、未修改章程及提出明年預算書,還有違規支領車馬費等情形,因此依民法第卅三條聲請解除國語日報社全體董事,並依非訟事件法第六四條請求指派臨時董事。

據教育部調查,國語日報董事會除有按次的三千元車馬費外,還有按月支領的車馬費,董事長最高每月可支領三萬元、其他董事月領五到七千元,每年還有年終獎金一個月,三年任期估計支領五一五點五萬元。一○三年經檢舉後,教育部迄今去函四次,直到今年五月才停領。

黃月麗說,一般董事的車馬費均以次計,按月計算實屬罕見。依照國語日報章程第十四條規定,該財團董事應屬無給職,國語日報董事每月固定領款及年終獎金,將依照《教育部審查教育事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要求新任董事會向舊董事追繳。

教育部強調,國語日報從民國卅七年的「自組董事會」到成立「公司」至「財團法人」,均由政府提供機器設備、經費及人力資助辦報,確屬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現有董事共十六名,另有一名退休未補,今年八月三十日的說明會中,有十二名董事提出不服聲明,但查不出具體反證。至於國語日報社留存的一三三冊資料,皆可證明報社由政府捐助成立。

黃月麗說,依過去解散私校財團法人的經驗,解散董事會約需三個月至半年,期間不影響員工權益,也不會導致裁員,未來國語日報社仍屬獨立法人,教育部會讓報社的業務及財務更公開透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1348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