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前瞻軌道建設的商機與挑戰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已在立法院初審通過,但朝野鬥法絲毫沒有停歇,近日全台飽受水患之苦,也引來治水與軌道何者迫切的爭論。其實,前瞻建設有三大推動原則,「必要性與急迫性」分居前二項,第三是乘數效果(包括經濟效果、所得效果與就業效果)。就以預算占最多的軌道建設為例,若能認真思考其創造經濟產值的可能性,進而找到共同努力的方向,應有助於消弭歧見。
首先,在前瞻軌道建設4,241億元的特別預算中,攸關台鐵升級與軌道連網的建設費用約占四分之一(1,066億元),台鐵優化工程最符合「必要性與急迫性」,幾無爭議;都會區鐵路立體化約需1,125億元,也占四分之一,但其「必要性與急迫性」在部分縣市仍有不同的聲音;而占近二分之一預算的各都市捷運,則面臨能否創造乘數效果的質疑,也是朝野的熱戰區。
我嘗試提出前瞻軌道建設創造經濟產值的四個可能方向,供大家思考:
一、軌道工業:是機遇,也是挑戰
由於幅員受限與法令綑綁,長年來從台鐵、捷運到高鐵建設,均無法創造足夠的軌道市場規模,以扶植自主性的軌道工業,於是從列車採購與維修,到關鍵零組件的生產供應,均受制於外國廠商而任人宰割。因此,未來八年前瞻建設所帶來的軌道產業鏈商機,將是政府扶植自主性軌道工業的最佳機遇。當然這背後也充滿各種挑戰,包括列車製造商的生產力與國際競爭力、相關研發能量的升級與創新等,但這絕對值得我國軌道關聯業者奮力一搏。
二、軌道本業:是責任,也是義務
各都市新增捷運建設,多面臨乘客在哪裡的質疑,因此,努力爭取工程預算的地方政府,也應拿出培養未來客源的決心與創新。現在就開始精進各種大眾運輸的品質,優化不同運具之間的轉乘服務,並限縮私人運具的成長,合理反映其持有與使用成本,以創造軌道事業永續經營的條件。績效相對好的台北捷運公司也應提供經營軟實力的經驗傳承,以降低未來出現「蚊子捷運站」的疑慮。
三、軌道附業:要創意,也要創新
全世界的軌道公司幾乎沒有完全仰賴票收來賺錢的,而是在「人潮帶來錢潮」的百貨業鐵律下,靠車站商場、聯合開發等延伸附業達到財務自償或獲利,東京、香港、新加坡都是典型的案例。可惜台灣現有各種軌道車站均欠缺商機嗅覺,以致仍過度依靠運輸本業的支撐。為了緩解新增軌道系統「易生難養」的憂心,未來負責籌備的「業者」不只要做好運輸服務的品質,更要發揮創新創意能量,讓車站不只是車站,而也是民眾樂於惠顧的生活空間。
四、軌道興業:要升級,也要突破
當全球各國為了節能減碳的普世價值,紛紛投入軌道建設之際,相關資通訊科技的加入,更為傳統的「軌道工業」找到晉升為「軌道科技業」的契機,可謂如虎添翼。其中,軌道工程建設最基本的路軌、橋梁、隧道、車站、調車場、變電所等,都是建置「鐵道物聯網」的基本元件,正可帶動物聯網延伸商機。而因應工業4.0與人工智慧的科技發展,軌道興業可望帶來科技產業升級與突破。具有前瞻高度的軌道興業,非但不是保守過時的舊思維,並且可和無人自駕車等車聯網科技「殊途同歸」。
(作者是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