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搶救出版業 圖書擬「統一定價」
2016-06-07 03:06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文化部長鄭麗君昨在立法院報告「台灣出版市場的困境與突破」。 記者屠惠剛/攝影
分享
台灣出版業有多慘?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昨赴立院報告「台灣出版市場的困境與突破」,指出台灣出版產值近四年平均每年少四十億元、實體書店每年消失一百家。她研議圖書統一定價制度、藝文消費體驗券等政策,希望從改造產業結構做起。
鄭麗君指出,出版產值從二○一二年的三百五十二億元下滑到二○一四年的兩百四十三億元,作家和出版從業人員的薪水也低,作家出版一本新書,一年版稅平均不到新台幣十萬元。出版社編輯五年以上年資,月薪平均不到五萬元,行銷人員不到四萬元。
如何讓出版業的惡性循環進行「質變」?鄭麗君表示,文化部去年曾提出「出版振興方案」,向行政院提出每年編列三億元預算。但她覺得這些方案缺乏「對症下藥」,「必須更有決心」。
鄭麗君針對產業結構「對症下藥」的政策,包括圖書統一定價制度、買書抵稅、藝文消費體驗券、公共圖書採購採最有利標等,但目前都還在「研議」中。
這些政策其實都是出版界討論多年的舊案,或缺乏共識、或涉及修法、執行不易而擱下。如圖書統一定價制違反公平交易法,必須立院修法;國外也有以色列、墨西哥推動此制後,反影響民眾購書意願,圖書銷售大減三、四成。
鄭麗君表示,若要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度,必須有配套措施,如鼓勵圖書消費才能實施。目前正請學者做產業評估,打算九月月開公聽會,聽取消費者、出版業者的意見。
立委吳思瑤質詢時表示,根據資料,台灣實體書店以一年少一百家的速度消失中。她還秀出一張「台灣書店消失地圖」,發現書店消失最多的地方,竟然是台灣擁有最多藝文資源的兩都:新北市與台北市。
鄭麗君回應,這應跟兩都網路發達、影響紙書銷售有關,會更注意協助兩都書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