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eTag上路,爭議頻生,但這波爭議,恐怕等到年中4G上路,情形還會更嚴重。前國家通訊委員會(NCC)委員翁曉玲指出,目前eTag採用高功率的RFID技術,且感應讀取器(reader)架設在閘門上,高度愈高,涵蓋影響面積愈大,未來行車上路的乘客,若正在使用4G手機,恐怕難免發生斷訊的情況。
翁曉玲並指出,當初高公局遞交的申請文件中,是以計次收費進行測試,而非如今上路的計程收費。因此,究竟計程收費上路前,高公局或遠通是否測試完備,NCC是不得而知。她語帶玄機地說,如今問題頻生,顯示測試可能並不周全。
台大電機系教授、消基會副秘書長林宗男也說,正因為國道電子收費系統的功率高達2瓦,才會發生自小客車行駛於平面道路,也被架設在國道上的感應讀取器偵測,產生烏龍扣款現象。未來若4G服務上路,一般民眾在車內使用手機,收訊品質極有可能受到影響。
攸關遠通電收的爭議,還不只消費者權益一樁。翁曉玲表示,國道計程收費明明是由遠通經營,當初卻是由高公局提出申請,由於政府機關使用費率有打折,推估遠通BOT契約自2012年起至2025年止,共計14年期間,國庫實際短收將高達1億1955 萬餘元。翁曉玲痛批,這是高公局和遠通故意走巧門,罔顧全民福祉。
林宗男更指出,由於NCC授權頻段使用的主體是高公局,換言之,遠通和NCC不具有管轄關係,倘遠通違反頻率使用規定,NCC「也拿它沒轍」。林宗男說,國道電子收費適用的922~926MHz,只能用於高速公路,但去年就曾傳出遠通要用於停車場扣款,消息見光後才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