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四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大陸天軍對美軍構成威脅
 瀏覽8,050|回應59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01-21 00:53 旺報 【曾復生】

     大陸日前公布2011年航天白皮書,計畫未來五年將發射空間實驗室,實現「長征5、6、7號」運載火箭首飛,並發射「神舟9、10號」太空船,為太空站的建設做技術準備。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航天問題專家艾立信教授表示,「中國發射載人太空船、增加火箭推進能力,以及部署應用衛星等項目,是建構航天大國的關鍵」。

     衛星系統三步走

     大陸組建天軍是由戰略導彈部隊(二砲)負責,並以代號「921工程」為執行單位。共軍在2012至2016年的「十二五規劃」期間,將進行100次火箭發射、100顆衛星升空,並保持100顆衛星在軌道上穩定運行,所以在近5年內,平均每年要實施20次左右的航天發射活動。

     大陸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大陸北斗衛星系統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在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大陸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是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2012年左右形成覆蓋亞太部份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則是在2020年左右,建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形成全球覆蓋能力。屆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可以增強共軍所屬彈導飛彈和巡弋飛彈的攻擊能力及準確度,甚至還可以擺脫美國衛星導航系統的控制。

     此外,大陸的太空科技研究院已經成功開發出「陸基型」和「太空基地型」的雷射武器,用來打瞎敵國的人造衛星。由於大陸軍方已經能夠成功地把太空人送到太空,並安全返回地球,一旦大陸的天軍能夠把人送上太空軌道上的太空站,或者藉太空船在軌道上運行的時刻,親自操作已經部署在太空船或太空站上的「雷射武器」,並對敵國的通訊衛星、雷達衛星或者導航衛星等,進行直接的攻擊,而其所造成的殺傷力及攻擊效果,將遠遠超過地面上的「雷射武器」。

     太空作戰新奇兵

     整體而言,中共的載人太空船發射成功、「神舟8號」太空船與「天宮1號」目標發行器,兩度順利對接,以及各項「反衛星武器」的相繼露臉,已經顯示大陸天軍的作戰能力,將會登上一個新的台階。這種天軍發展能量,已經進一步刺激美國,積極從事於兩手的防範措施,一方面提升太空作戰能力的準備;另一方面則是強力要求歐盟,禁止對中國大陸輸出先進的太空科技相關武器和技術,以延緩大陸方面在太空軍事能力的發展。

     不過,從客觀的形勢發展顯示,大陸軍方已經把組建太空作戰能力的天軍,視為抵銷美國在軍事科技上大幅領先優勢的「奇兵」,因此,其勢必會以更積極的作為,繼續推動天軍的發展。現階段,共軍運用太空科技發展的軍事能力項目包括:(一)太空資訊戰;(二)太空反衛星戰,以雷射攻擊衛星或運用電磁波摧毀衛星中的電子設備;(三)太空反飛彈武器;(四)運用太空武器攻擊地面、空中或海面的重要軍事目標。

     據瞭解,共軍正積極規畫在2015年完成天軍的組建部署,把太空科技與軍事力量結合起來,打造陸、海、空、天、電磁頻譜,以及網路空間的六維兵力結構。至於歐盟國家是否能夠抗拒美國的壓力,解除對中共的高科技武器和技術禁運措施,並協助大陸提升天軍戰力,則是另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重點。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77877
 回應文章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大陸一次成功發射22顆衛星 創新紀錄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一次成功發射22顆衛星 創新紀錄

2022-02-27 14:06 火箭
大陸一次成功發射22顆衛星,創新紀錄。環球網

中國大陸今早(27日)成功一次發射22顆衛星,創下中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最高紀錄。

綜合央視和環球網,大陸在早上11時06分於文昌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以「一箭22星」方式,成功將泰景三號01衛星、泰景四號01衛星、海南一號01/02星、文昌一號01/02星、吉林一號高分03D10-18星(9顆)、吉林一號MF02A01星、巢湖一號衛星、創星雷神號衛星、天啟星座19星、星時代-17衛星(大運號)、啟明星一號衛星、西電一號衛星,共22顆衛星發射升空。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些衛星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訊息、海洋環境監測、森林防火減災等服務。

此前,大陸的最高一箭多星紀錄是在2015年9月20日由長征六號運載火箭創造,該型號火箭當時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

另外,大陸也在今早7時44分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L-SAR 01組B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於對地質環境、山體滑坡、地震災害等進行有效監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7158438
發射快速、價格低廉 快舟11號年內首飛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發射快速、價格低廉 快舟11號年內首飛

2018-03-07 02:33聯合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研製的固體燃料運載火箭「快舟十一號」將在今年首飛,準備以快速發射、低廉價格搶攻每年有數十億美元的商業太空發射市場。

新華社報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科技委主任胡勝雲5日指出,快舟十一號的起飛重量為78公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1.5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噸,主要承擔400-1500公里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小衛星、微小衛星單星及多星組網發射任務。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副院長、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鏑此前指出,快舟十一號的發射準備工作已完成,計劃2018年上半年首飛,將採用「一箭六星」方式發射,也就是一發火箭一次發射可滿足不同軌道用戶需求。

張鏑指出,快舟系列的發射成本已經降至一公斤5000美元(約新台幣14.6萬元),遠低於國際同類商業發射的價格。國際商業發射中,小型運載火箭發射報價一般為每公斤2.5萬至4萬美元。

陸媒21世紀經濟報導,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發布的最新行業報告估計,目前全球太空市場產值約為35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估,40年後將會突破上兆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65065
農曆年航天收官 長征火箭送北斗用北斗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農曆年航天收官 長征火箭送北斗用北斗

2018-02-13 16:10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3日電

位於四川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2日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將北斗三號導航衛星以「一箭雙星」的形式送入預定軌道。據悉,今年長征系列火箭高密度發射,此次是2018年以來,長征系列火箭完成的第七次成功發射。43天7次發射、平均每次不到一周。

新華社報導,此次成功發射的是第5、6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這是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的第三次發射,也是農曆雞年中國航天的「收官之戰」。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共黨委書記董重慶表示,「至此,我國所有的北斗衛星都是從西昌飛向太空的,成功率達到了100%」。

據公開資料,遠征一號上面級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是在火箭上增加的獨立的一級飛行器,一次可發射一顆多顆航天器。

香港大公報報導,發射後約3個半小時,作用如「擺渡車」的遠征一號上面級把兩顆北斗三號衛星送入目標軌道。

據介紹,後續將進行集成測試與試驗評估,並與此前發射的四顆北斗三號衛星進行組網運行。

報導指出,此次發射的特別之處在於,除了將「北斗」送上太空,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也用「北斗」。從2017年11月起,長三乙/遠征一號火箭執行北斗三號組網工程中使用兼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三模接收機,以提高火箭入軌精度及節省燃料。

中央社報導,根據計畫,2018年年底前後,中國將發射18顆北斗三號衛星,且全部由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來發射完成,而此次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火箭,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重要成員。

目前,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是發射中高軌道衛星次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岑拯表示,長三甲系列火箭在今年的14次發射任務裡,有8次將是以「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北斗三號衛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58476
中國火箭遭美獵鷹碾壓 習近平赴西昌打氣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火箭遭美獵鷹碾壓 習近平赴西昌打氣

2018-02-12 22:30中央社 北京12日電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特地在春節前,於10日赴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望科研人員,原因是中國火箭日前遭美國的獵鷹重型火箭「完全碾壓」,且今年發射任務繁重,必須親自加油打氣。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特地在春節前,於10日赴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探望科研人員,原因是中國火箭日前遭美國的獵鷹重型火箭「完全碾壓」,且今年發射任務繁重,必須親自加油打氣。圖擷自環球時報

美國矽谷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7日凌晨成功發射目前全球運載能力最強的「獵鷹重型」(Falcon Heavy)火箭。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當天上午,立即以微信公眾號「耿直哥」發表文章。

這篇名為「在中國人都在睡覺時,美國人完成一項遠遠把中國拋離的壯舉!」文章稱,「真正讓中國人震驚的是:我們國家不僅目前根本沒有這種量級的火箭,且距離造出這種量級載荷的火箭還要大概10年之久」。

耿直哥表示,「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要拼命追趕的居然還是美國的一家私人企業,說得再直白一點,這次美國人是用純粹的實力告訴了我們中國人,為啥他們仍然是全世界最強的國家,以及我們與他們的差距還有多麼巨大…」。

文章還採用「完全碾壓」一詞,並以數據對比解釋說,2016年11月中國才首飛成功的「長征5號」,只能把25噸重貨物送到近地球軌道,而美國「獵鷹重型」的近地球軌道載荷為63.8噸,其抵達火星的載荷則為16噸,中國的3倍。

耿直哥指出,中國計畫在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計畫,但需要由尚在規畫中的長征9號超級火箭才能達成,還需要12年之久,但美國人想重返月球的話,現在就可以實現,且SpaceX的夢想,可是要登陸和殖民火星呢。

事實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前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梁小虹1月間演講時曾透露,2017年7月2日發射失敗的長征5號遙二型火箭,是用了10年時間研製的中國最大火箭,其失敗對探月工程、太空站任務造成重大影響。

梁小虹還感慨說,「在美國的SpaceX,讓我非常敬佩,他們那麼一點人,卻做了那麼多事情」。但現在是體制的問題。要努力地改革我們的體制、機制,讓我們體制內的生產力也得以充分爆發。

事實上,獵鷹重型火箭成功發射後,中國媒體的報導十分詳細,發射現場畫面、特斯拉(Tesla)跑車上的太空人,甚至連中國與世界各國運載火箭對比圖都有,呈現出一股吹捧美帝私人企業好棒棒的詭異轉文風氣氛。

獵鷹重型火箭完全由私人企業出資研製,且SpaceX公司成立於2002年,迄今僅16年。相形之下,中國以舉國體制方式研製重型火箭,科研人數更多、經費更充裕、經驗積累也更豐富,但結果卻被完全碾壓、完全打趴在地。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常講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與文化自信,然Space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對中國來說,卻是個成功的「否證」。另一壓力是,中國今年的火箭發射任務繁重。

梁小虹日前透露說,今年要完成35次發射任務,一個月要打近3發,若有1次失敗,全部計畫都得推後。這也是習10日需舟車勞頓,前往高原深山裡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因:加油打氣豎立信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58473
中國火箭總設計師:正研製比獵鷹重型更強火箭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火箭總設計師:正研製比獵鷹重型更強火箭

2018-02-08 14:13中央社 台北8日電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設計師龍樂豪昨天表示,中國大陸正在緊鑼密鼓研製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未來將實現近地面軌道有效載重140噸,遠超過美國剛發射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

環球網報導,龍樂豪指出,長征九號的預先研究工作、技術攻關、方案論證都在進行中,只待國家立項後,「10年之內研製成功是完全可能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去年曾宣布,長征九號計劃於2028年至2030年首飛。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 X)的新型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6日發射升空,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載火箭,其近地面軌道有效載重超過14萬磅(約64噸),進一步實現該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夢。

報導指出,獵鷹重型發射成功後,外國與中國大陸媒體均不吝讚美之詞,稱其為「太空奇蹟」、「壯舉」、「改寫了歷史」。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7日也發文指出,獵鷹重型的載重量遠超過中國目前最強的長征五號(近地面軌道有效載重25噸),和美國人比航太,「我們仍然還是學生」。

不過擔任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的龍樂豪說,獵鷹重型的發射難稱「壯舉」,甚至算不上「重型」。他指出,起飛重量2000噸以上、近地軌道有效載重在100噸以上的火箭才算重型運載火箭。

他說,美國上世紀的土星5號,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18噸。此外,前蘇聯研製的能源號運載火箭也屬於重型運載火箭,「獵鷹重型還不夠格」。

龍樂豪並指出,獵鷹重型另一個受到關注的技術細節是其裝備的27台引擎同時點火,連馬斯克本人都表示,這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發動機台數過多不一定是好事,火箭的可靠性會受到影響,因為複雜的系統不如簡單的可靠。」

龍樂豪說,獵鷹重型的最大意義在於推動大型運載火箭向低成本發展邁出重要一步,也開闢了運載火箭不同於航天飛機的重複使用新途徑,兼具可靠性和性價比,其開闢的道路是值得稱贊的。

龍樂豪並表示,重型運載火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中國已有較好的運載火箭技術基礎,雖不如美國雄厚,但兩國的差距在縮小。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設計師龍樂豪昨天表示,中國正緊鑼密鼓研製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未來將實現近地面軌道有效載重140噸,遠超過美國剛發射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57593
陸國防部宣佈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成功 核戰先發制人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陸國防部宣佈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成功 核戰先發制人

2018-02-06 10:59聯合報 記者戴瑞芬╱即時報導

「薩德」(THAAD)飛彈系統引發中國強烈抗議,大陸國防部今日宣佈,已經成功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GMD),戰略意義在於一旦面臨核戰,GMD除了防禦,必要時也可作為進攻手段先發制人。

大陸國防部網報導,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GMD)系統龐雜、技術難度極高。此前,世界上只有美國進行過研究試驗,中國是第二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國家。

人民日報報導,美國在2010年1月宣佈將向台灣出售「愛國者」導彈系統,有專家推測中國開始進行導彈試驗很可能和美國向台灣軍售有關。但中國外交部稱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報導指,美國大力發展TMD和NMD導彈防禦系統,進行多目標攔截試驗取得部分成功,這進一步刺激了同為核大國的中俄兩國。

中國2007年開啟首次進行反衛星導彈試驗,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認為,中國的反衛星導彈針對美國軍事通信、導航以及太空衛星。 從這個意義上看,中段反導技術是一種防禦措施,必要時也可作為進攻手段先發制人。

中國積極備戰更新核武庫,去年進行最新型東風-41型洲際導彈的試射,包括研發新一代的潛射戰略導彈;另一方面,在時隔三年後再次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更顯示出增強戰略盾牌的決心。

新華網報導,中段反導攔截是一個實戰系統,不僅有導彈,還要有強大的預警和監測網路。

因為彈道導彈從發射到進入中段飛行的時間很短,如果想要在中段實施攔截,就要提前發現對方發射的彈道導彈,同時進行跟蹤、計算飛行彈道,計算出最佳攔截點,緊接著將中段攔截彈發射到攔截點的位置,釋放攔截彈頭。而構成這個預警監測系統的核心就是導彈預警衛星,還要輔助遠端測控雷達,同時還要有高效、快捷指揮系統。

大陸國防部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GMD),新疆網友拍到的試驗形成的夜光雲。/取自中國氣象愛好者
大陸國防部宣布,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GMD)系統龐雜、技術難度極高,中國是第二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的國家。國防發布截圖
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GMD)系統龐雜、技術難度極高。取自大陸國防部網
大陸國防部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GMD),新疆網友拍到的試驗形成的夜光雲。/取自中國氣象愛好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56489
長征11號火箭「1箭6星」發射成功 首次全商業發射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長征11號火箭「1箭6星」發射成功 首次全商業發射

2018-01-19 16:57聯合報 記者林庭瑤╱即時報導

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今天(19日)中午成功發射搭載6顆衛星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其中吉林一號07、08視頻衛星和4顆小衛星已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這亦是長征十一號火箭繼早前連續發射「一箭四星」、「一箭五星」成功後,再一次突破多星發射,同時這也是其首次「全商業發射」。

中新網報導,此次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所搭載的6顆衛星分別是長光衛星公司的吉林一號07、08視頻衛星、長沙天儀研究院的「湘江新區號」衛星、「全圖通一號」衛星,零重空間的「淮安號」衛星和1顆加拿大小衛星,這亦是中國固體運載火箭首次向國際用戶提供發射服務。

據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火箭總設計師彭昆雅指出,這次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固體運載火箭商業小衛星高密度組網發射的序幕。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火箭總指揮楊毅強也表示,長征十一號火箭所發射的6顆衛星涉及4家用戶和多種用途,由於發射用戶多且發射服務樣式複雜,這次任務的成功意謂長征十一火箭的商業發射服務流程和服務配置進一步提升。

此外,楊毅強也指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最短發射時間已突破24小時大關,遠超美國同類火箭3天的最短發射準備時間,成為世界上發射準備時間最短的運載火箭之一。

而此次「一箭六星」的發射亦首次實現了運載火箭的全箭整體儲存、星箭快速對接、環境自主保障、高效快速發射,並進一步提升了火箭多星發射能力。

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搭載6顆衛星的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央視微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52611
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 可監視美艦介入台海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 可監視美艦介入台海

2017-12-26 12:26聯合報 記者賴錦宏╱即時報導

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日凌晨(26日)成功以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一枚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衛星目前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近期頻頻發射衛星的行為亦引起外界關注,有指這枚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可與中方早前發射的遙感三十號01組、02組衛星一起採用多星組網模式,或可組成類似美軍的海洋監視衛星系統。

大陸央視報導指出,此次發射的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展開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報道並強調這次發射是中國航天2017年的「收官之戰」。據早前報導,中國此前已曾多次發射同類型的衛星,當中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今年的9月29日和11月25日已分別發射遙感三十號01組和遙感三十號02組衛星至太空,當時官方同樣表示兩組衛星均用於電磁環境探測研究。

不過,據親中共的多維新聞引述分析指出,上述的遙感三十號01組、02組、03組衛星可能類似美軍的海洋監視衛星系統(NOSS)。分析指出,中國就能夠近乎實時監視美軍大型海上艦艇編隊的行動,特別是當美軍未來打算介入朝鮮半島及台灣等地的局勢問題時。

除遙感系列衛星外,中國還分別在今年11月3日和12月23日在酒泉基地成功發射陸地勘查衛星一號和二號。官方稱,該類衛星均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陸地勘查衛星一號和二號很可能類似美軍的「鎖眼-12」偵察衛星,分辨率接近0.2米,主要用於偵察陸上各類軍事設施。中方近期密集發射疑似軍用衛星的行為亦引起外界關注,猜測中方此舉是否在為一場高科技戰爭作準備。

(新華社照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41563
天舟一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二號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舟一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二號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

2017-09-13 09:11聯合報 記者林克倫╱即時報導

天舟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示意圖。圖擷自騰訊太空
新華社報導,9月12日23時58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天舟一號是中國首艘貨運飛船,4月20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於去年中秋夜升空。

此為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後,組織實施的系列拓展試驗專案之一,目的在驗證貨運飛船的快速交會對接能力,進一步發揮任務的綜合效益,為中國空間站工程後續研製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技術基礎。

報導稱,試驗開始前,地面科技人員對天舟一號先後實施了4次軌道控制,保證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快速交會試驗的初始軌道條件,完成了相關試驗準備。

9月12日17時24分,地面判發指令,控制天舟一號轉入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分遠距離自主導引和近距離自主控制兩個階段實施。在遠距離自主導引段,天舟一號自主導引至遠距離導引終點;在近距離自主控制段,天舟一號在天宮二號的配合下,利用交會對接相關導航設備,完成與天宮二號交會。

之後,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機構接觸,完成對接試驗,整個過程歷時約6.5小時。後續,天舟一號還將視情開展第三次、也是離軌前的最後一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05299
陸長征火箭今年進行海上發射試驗 明年接國際訂單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陸長征火箭今年進行海上發射試驗 明年接國際訂單

2017-09-04 19:33聯合報 記者汪莉絹╱即時報導

大陸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披露,長征火箭今年將進行海上發射的關鍵技術試驗,預計2018年就可以接國際訂單。屆時,長征火箭可將500公斤的衛星送到軌道傾角為0到10度,高度為500公里的軌道。

澎湃新聞報導,近年來,許多地處赤道地區的國家對發射近赤道、低傾角度衛星需求越來越旺盛。發射這類衛星離赤道越近,發射能力損失越小,發射成本越低。在靠近赤道的海上進行火箭發射,成為許多航太強國爭相開發的一種發射模式。

針對國際商業使用者的需求,目前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的長征火箭,正在開發海上發射技術。

大陸長征系列現役火箭當中,具有小型化、低成本特點的長征六號和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是長征火箭進軍商業航太的主力構型。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是大陸首個通用性固體運載火箭,憑藉快速靈活的發射方式,目前已經斬獲十幾億元的商業發射訂單。對於海上發射,大陸目前已有明確計畫。

報導稱,海上發射在技術上並不困難,海上發射平台可由萬噸級的普通貨船加以改造,火箭則採用對發射設施依賴較少、目前技術較成熟的固體火箭。

今年,長征火箭將進行海上發射的關鍵技術試驗,預計2018年就可以面向國際商業使用者提供這種發射方式。屆時,長征火箭可將500公斤的衛星送到軌道傾角為0到10度,高度為500公里的軌道。

大陸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圖/百度百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02990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