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康榮寶/政治大學會計系副教授】 2011.02.11 02:14 am
翻開近日財經版新聞,物價是一個熱門議題。
金融海嘯後,全球所採取的貨幣環境寬鬆政策,本來就會創造通膨的環境。防範未然,台灣政府早已在打壓房地產價格,最近更準備透過降低關稅、釋放農產品庫存的方式,來因應全球物價上漲的問題。
其實,全球經濟刻正處於失衡狀態,台灣無力影響全球經濟的失衡,若能獨善其身,例如,透過氣候研究,有效掌握未來農產品的生產,善用商品期貨工具避險,將可有效提升對抗物價的實力。
金融海嘯後,不但區域經濟的發展失衡,世界各國無法同心攜手合作,解決金融海嘯問題,也是經濟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上全球性氣候變遷,惡化農產品生產環境,讓全球經濟失衡所帶來的物價問題,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台灣是一個海島型國家,資源稀少,固然無法置身世外,但也可善用商品期貨市場等工具,提升抗物價能力,獨善其身。
後金融海嘯期間,歐洲受困國家債務風險問題、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致經濟復甦緩慢。反之,亞洲地區在中國大陸地區高經濟成長的帶動下,儼然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支柱。這種區域經濟的顯著性對差,是全球經濟失衡的基本狀況。
歐美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博奕,沒有同心協力解決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全球經濟問題,也創造另一全球經濟失衡的因素。
美國聯準會在去年實施第二次量化貨幣寬鬆政策,引導熱錢向亞洲移動,並且看準中國世界工廠對原物料的需求,透過美元貶值、原物料價格高漲來逼迫人民幣匯率上調。可是,中國利用主權意識抵抗人民幣升值,更加深全球經濟失衡。
全球天候異常,創造農產品價格狂飆,或高物價水準的有利環境。去年底、今年初,澳洲嚴重洪水、美國天氣酷寒、中國大陸北方旱災,引導農產品價格嚴重上漲。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二月八日公布一項報告指出,中國的旱情、美國最近的酷寒天氣、蘇俄在森林大火、澳洲的洪水、乾旱和氣旋等惡劣天氣,在在都導致目前小麥、玉米、燕麥、稻穀和大豆的價格狂飆。
全球的經濟失衡所創造的高物價環境,是必然現象。台灣並無足夠條件影響全球經濟失衡,台灣政府除了透過台幣升值、升息等傳統貨幣與匯率政策外,目前台灣政府已實施打壓房地產價格、降低農產品關稅、釋放農產品庫存等政策,直接間接影響物價水準。
可是這些措施仍然不夠直接,其實,台灣應透過本身擁有的優勢農業技術,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增加供給。
此外,台灣應該開始重視氣候的相關研究工作,有效掌握氣候變遷對全球農產品供給與價格的影響。
最後,政府可善用全球商品期貨市場,從事與原物料、農產品相關的避險工作。據此,至少台灣將可以有效控制所需原物料、農產品的供給與需求,進而有效對抗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