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消費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年後物價看漲 要有心理準備
 瀏覽3,169|回應29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社╱台北 5日電】 2011.02.05 12:12 pm 
 
許多民眾可能感受到「這裡漲、那裡漲,就是薪水沒漲!」泡麵廠商預告年後調漲;學者認為,資金氾濫,能源、原物料價格高漲,今年物價一定會比去年高。

有媒體指出,今年將是「五漲年代」,包括匯率、利率、物價、股市、薪資。民眾可能尚未感受到薪資和股市上漲帶來的好處,就要先承受物價上漲的壓力。

泡麵廠商已在年前預告,年後將會調漲售價,調幅在10%左右,後續可能會有其他民生物資喊漲。經濟部也決定年後邀集廠商,道德勸說別漲。

主計處官員表示,國際原物料價格已上漲一陣子,全球都在關心糧食問題,台灣自產蔬菜、水果及稻米,所以糧食不受影響;但穀類以進口為主,前幾個月國際穀物行情大漲,穀物行情值得注意。

官員指出,雖然國際原物料已漲一陣子,但年前民生物價「還沒有全面感受到」,只有少數商品反映出來。

官員表示,「市場競爭激烈,過年前廠商還不會有太大動作,大賣場會進行促銷。」過完年後確實需要注意物價部分,如果年後國際穀物價格上漲,直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機會比較大。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官員也表示,今年物價問題須注意,全球物價沒有太大漲幅,但「少數農工原料漲幅很明顯」,新興國家漲幅更大,如印度、中國大陸物價非常高,原因包括已開發國家長期用寬鬆貨幣政策、天候異常、新興國家成長快速、美元貶值、投機炒作。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資金氾濫,國際原物料、能源價格上漲,今年物價將比去年來得高。不過,新台幣升幅大,再加上台灣是開放經濟、廠商競爭激烈等因素,國內物價比較沒有上漲壓力。

此外,主計處將在9日公布今年1月物價指數,由於去年春節落在2月中旬,受季節因素影響,今年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會較去年來得高。

  楊家彥指出,1月CPI應該會比上一個月(即去年12月)的1.25%來得高,但不會增加太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88391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熱門話題-平抑物價 先嚴查囤積客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3-01 中國時報 【蔡佳憲/高雄市(自由業)】

     國內油價目前每周調漲,雖然減半調漲,但幅度可是愈來愈大,已經直逼二年多前的新高價位,再加上全球糧食和農作物歉收,也帶動了物價漲風,泡麵想都想不到比便當還貴,沙拉油、麵包、糖、奶粉等都是漲價的急先鋒,這些用品都和庶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政府卻至今拿不出一點對策,只能叫國營事業凍漲,筆者覺得想要平抑物價就必須先嚴查囤積。

     前一陣子在非颱風侵襲期間,各式蔬菜全面漲價,且持續好一陣子,讓家庭主婦和小吃店苦不堪言,這就是有人在囤積的結果,且在同時也有許多民生用品都漲價,幅度不小,漲價後迄今很少再回跌。

     身為小民的我們,景氣復甦難已感受,薪水還是不見起色,政府應即時處理「物價飆漲」這個民生問題,別等到民怨的怒火燎原,後悔莫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6252
平抑物價 政府介入供貨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王永傑/退休(高雄市)】 2011.02.27 01:59 am 
 
開春以來物價蠢動,庶民薪資不漲,痛苦指數高於往昔,政府主管部門為平抑物價,軟硬措施齊下效果卻不彰。

自由經濟,「價格」由市場供需雙方決定,干預只會造成扭曲致使陰奉陽違、偷斤減兩或是要漲價能奈我何。坦白講,泡麵一包漲五元,沙糖一包漲十元或麵包縮水,承受力最弱族群是收入中等以下家庭,政府大可針對性從操之在我部分積極任事,而非推諉於供應商。

借鏡澳洲政府作法,在市場裡看得到的民生必需品,如米麵、油、奶製品、飲料等,由政府介入委託商家製造標示Home品牌於各量販店流通,由於包裝陽春、廣銷成本省略,售價通常低於市價二到三成(如家樂福自有品牌商品)且品質有保障。

如此在消費者各取所需下,也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或可人人滿意、政府加分也無須道德勸說等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2824
打擊物價 部會聯手抓囤積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2011.02.25 03:06 pm 
 
法務部上午召開「防止非法囤積、哄抬物價協調會議」,決議建立跨部會聯繫窗口,各機關將密切合作,以共同打擊犯罪。

針對重要民生物資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行為,法務部相當重視,上午邀請經濟部、財政部、公平交易委員會、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經濟建設委員會召開「防止非法囤積、哄抬物價協調會議」,由政務次長陳守煌主持,期能結合跨部會的力量,有效穩定物價。

會中做成3項決議,一、建立查緝非法囤積與聯合哄抬物價跨部會聯繫窗口,加強聯繫,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職掌協助勾稽重要民生物資進銷貨數量,於發現有疑似非法囤積情形時,立即與高檢署的窗口聯繫,協助司法機關共同打擊犯罪。二、請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實依行政院「穩定物價之取締囤積方案」,注意民生物資價格有無不當波動,並協助查明有無非法囤積或聯合哄抬物價之行為。三、呼籲生產及銷售業者,對平抑物價善盡其社會責任,不得非法囤積或聯合哄抬價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0927
吳揆:三招 穩定物價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楊毅/台北報導】 2011.02.22 02:45 am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21)日表示,因應全球性通貨膨脹,政府有營業稅減徵或免徵,國營事業減少漲幅或自行吸收,和必要時暫停出口等三個政策工具,相關部會會適時推出所有能夠動用的政策工具。

立法院第七屆第七會期今日開議,國民黨昨日召開立法行政部門議事運作研討會,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總統、立法院長王金平、行政院長吳敦義、黨籍立委,和部會首長都出席。

吳敦義說,政府穩定物價的政策工具有三,一是調降關稅、貨物稅、減徵或免徵營業稅;二是國營事業站在庶民經濟的觀點,如已達成預算目標就不要火上加油,配合政府政策減少漲幅或自行吸收成本;三是國內供應匱乏導致漲價時,暫停出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30970
進口雜糧 政府擬控管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湯雅雯/台北報導】 2011.02.21 02:38 am 
 
全球氣候變遷導致的糧食危機,台灣政府現在也將主動出擊。除了在本周召開第二次「跨部會糧食安全專案小組」會議,還將研擬一套「監控措施」,未來飼料玉米、大豆、小麥等進口雜糧,都擬由政府出面監控,甚至不排除將部分雜糧存貨,拿來當作「安全存糧」。

此外,糧食危機提高到國安層級,連鄰近的日韓兩國也因為今年冬天大雪不斷,蔬菜大缺貨,跑來台灣「搶菜」。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許漢卿說,結球萵苣、高麗菜、花椰菜、洋蔥等,廣受日韓買家喜愛,出口價比國內賣價多了三到五成,也意外打開日韓市場。

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表示,目前有關政府將如何監控與規範糧食安全的措施,將在本周召開的跨部會專案小組會議中討論;包括「何時向國外標購、向哪些國家購買、一年分幾次、購買數量多寡」等,都將訂出一套明確規範,避免進口糧食不斷飆漲導致的糧荒。

根據農糧署統計資料顯示,進口大豆及飼料玉米的漲幅,跟去年同期相比,已漲了逾兩成,繼二○○七年糧食價格飆漲後,再度「漲聲響起」,農委會除了鼓勵民眾多吃米,現在也推出契作獎金,補助農民改種雜糧,減少對進口雜糧的依賴。

不過農糧署指出,國內生產雜糧和進口相比,仍相差甚遠。以目前台灣一年進口的飼料玉米高達五百萬噸來看,國內玉米一年僅生產三萬噸,若進口飼料玉米價格不斷飆升,國內原物料價格就會受到波動。

游勝鋒指出,一旦進口雜糧價格飆升,影響到國內物價波動超過一定範圍,政府將出面與民間企業斡旋溝通,將部分進口雜糧存貨,拿來當作國家安全存糧;不過具體措施仍由經濟部統籌規畫,農糧署負責執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25477
看懂經濟學/通膨聲近怎因應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 2011.02.20 02:06 am 
 
國內物價蠢動,食、衣、住、行、育、樂喊漲聲此起彼落,政府則急忙推出一連串因應措施,祭出降稅、凍漲、道德勸說等各種方案。民眾宜有對短期內可預見的通膨隱憂,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熱錢、農產欠收 主因之一

造成這波物價上漲的原因很多,包括歐美國家長期實施寬鬆貨幣政策,致使市場上熱錢流竄;氣候異常造成農產品歉收嚴重,供需出現龐大缺口;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快速,對原物料需求節節攀升;還有美元長期走軟,使得油金價格居高不下等。

綜上所言,影響這回通膨出現的關鍵因素,全非「操之在我」,政府想要明顯平抑物價,手頭上足以奏效的政策工具其實相當有限。

降稅查緝哄抬 杯水車薪

觀察目前已經宣布的相關措施,調降大宗物資關稅稅率;加強查緝哄抬、囤積行為;盡速增加糧食供給等,都是鄰近國家因應物價上漲時的常用手法,雖非無用、但頂多也只有「杯水車薪」的效果。

根本解決之道 Fed升息

想要解決這一波的通膨壓力,最有效者當屬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由「罪魁禍首」美國回收近3兆美元的市場流動性,才能使國際熱錢頓失炒作動能,讓商品價格回歸正常軌道。

不過,這不表示台灣政府可袖手旁觀,只需坐待美國訴諸行動。經濟成長原本就會帶動溫和的物價上漲,如何教育民眾消除預期心理、嚴緝不當囤積居奇,並積極平均所得分配,讓民眾不以溫和的物價上漲為苦,絕對是政府應該且必須努力的施政方向。

政府別亂下藥 干擾市場

更重要的是,政府切勿胡亂下藥,動輒以行政干預、凍漲、補貼等方式破壞市場機制。這些做法,即使可發揮穩定物價的短期效果,但「壓得愈久、反彈愈大」,解禁之後的反噬力道恐怕更加驚人。

以油價凍漲為例,如果全由中油吸收成本,將會喪失「以價制量」的功用,用油者沒有減少用油的誘因,反而形成國庫補貼用油者的畸形現象。更何況,用油大戶多半都是高所得者,這樣的政府補貼無異是「劫貧濟富」。

以史為鏡,可以發現政治性干預終究無法凌駕市場經濟法則。過去,台灣在石油危機時曾祭出嚴格的物價管制措施,但干預越久,整體社會所承擔的後遺症越大。

像是石油危機時的管制措施解除後,隔年(民國63年)的物價上漲率竟高達47.47%,就是政府胡亂干預後的慘痛下場。主政者宜戒之、慎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23777
日韓買家登台 穿梭各地搶菜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2011.02.20 02:47 pm
 
今年氣候異常,北半球鬧雪災,農作物生產大受影響,日韓買家近來積極來台搶購台灣蔬菜,出手相當大方,意外為台灣農業帶來新商機。圖為萵苣採收狀況。
農糧署/提供

今年冬天氣候異常,北半球鬧雪災,台灣蔬菜在國際間趁勢崛起。農委會估計,今年冬天蔬菜出口量達1萬6000公噸,比去年同期成長兩成。特別是日本、韓國買家,近兩個月穿梭在農糧署及各農會間「搶菜」,出手相當大方,認為台灣蔬菜品質好、具競爭力,大雪意外為台灣農業帶來新商機。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許漢卿表示,這幾天農糧署忙著接待日本連鎖超市買家,統統都是來台灣「買菜」的,特別是台灣的高麗菜、大白菜、花椰菜、胡蘿蔔、洋蔥等,全是國際買家喜歡的品項。

剛開始,這些超市老闆不敢買多,沒想到日本蔬菜因大雪大缺貨,台灣菜竟成了超市中的銷售主力,且品質極好,深受日本消費者喜愛,讓日本商社大老闆們不得不在年後二度來台採購。

許漢卿說,過去台灣大宗蔬菜外銷,大多鎖定香港與新加坡,但這兩個市場競爭激烈,台灣蔬菜即使外銷,價格不一定具優勢。但因為今年氣候異常,北半球雪災頻傳,意外打開日韓市場,蔬菜出口價比國內賣價多三到五成,日韓商人「搶菜」的大手筆,令人吃驚。

根據農糧署粗估,光是做生菜沙拉用的結球萵苣,今年冬天就賣了4000公噸,一公斤外銷價格1美元 (約29元台幣);日式炸豬排必備的高麗菜,也可望賣出2000公噸。還有單棵300公克重的青花椰菜,一個月的訂單有十多公噸,每公斤售價高達38元;體型較小但甜度極高的紅蘿蔔與洋蔥,都是今年國產蔬菜外銷主力。

許漢卿表示,往年冬季是台灣大宗蔬菜最盛產的時候,前幾年蔬菜量多到價格幾乎崩盤,需要辦理耕鋤,即便是最近,高麗菜、大白菜國內的平均批發價也僅5元左右,菜價仍低迷。所幸有外銷日韓的新管道,紓解生產過多問題。

官員認為,全球氣候異常,世界糧食價格飆漲,米糧、蔬果都非常珍貴,日韓商人來台搶購蔬菜,不僅意外拉抬台灣蔬菜的價格,也開拓了台灣農業新商機,未來農委會將加強開拓這類新市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23767
漲風中,何不推出「免驚」商品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11.02.19 02:21 am 
 
物價吹起漲風,經媒體大肆報導,更讓人感到勢頭洶洶。為此,政府急忙展開調查,並約談八大公會祭出道德勸說;連馬總統都親上火線,硬是壓下了國營事業糖、油、電等具有「點火」作用的物資及能源價格。在這種氣氛下,企業及小店經營者要如何聰明地反映成本,才不會直接碰撞社會「反漲」的矛頭?

這波物價上漲,主要是國際原物料上揚所帶動;再加上全球天候異常,預估來年農糧產品將嚴重歉收,更加深了投機客對大宗物資的價格炒作。必須提醒的是,與舉世各主要國家相比,台灣的通貨膨脹問題其實相對輕微,去年至今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僅百分之一點一,穩定度在全球僅次於瑞士,民眾毋需過度擔憂。這不能不歸功於新台幣先前一波的升值策略,有效抵銷了進口物資約一成的漲幅,這顯示央行的先見之明奏功。

物價蠢動,政府當然不能坐視。對連鎖效應高的進口物資,可透過降稅、增加進口等手段來緩解衝擊;對於不肖商人囤積居奇,更是不能放鬆監督。但除此之外,一味對廠商訴諸道德勸說,未必能收功效;訴諸超乎法令及市場法則的行政干預,更可能對企業經營造成困擾,不應便宜行事。也因此,政府日前對企業進行勸說時,台灣食品龍頭的統一企業即揚言其泡麵將照漲不誤,並說政府應宣導民眾因應全球趨勢改變生活方式,並教大家「少吃、少用」,才是正道。

統一企業的反嗆,道出了廠商在全球化競爭下的市場難題,也暴露了政府干預籌碼有限的真相。其實,當大生產商都說出民眾該「少吃、少用」的話,這對整個社會「過度消費」的現象,不也是一記當頭棒喝?反過來看,台灣的通膨問題遭到誇大是事實,政府的長期宣導不夠也是事實,但企業面對社會這樣沸沸揚揚的「反漲風潮」,除了援用自由市場的企業經營理論呼喊「反映成本」外,恐怕應有更好的藍海戰略吧?

答案必須從社會趨勢和企業倫理中去探尋。台灣和許多國家一樣,都進入了貧富懸殊化的年代,許多人對物價上漲未必有所知覺,但對於中低所得乃至失業家庭而言,那卻是難以承受的負擔。因此,企業不妨拉大產品線的差距,針對下端消費者設計若干平實無華的平價產品,完全只反映成本,甚或由高端產品代為吸收其一部分的成本。如此,透過上下彌補的方式,企業在產品線上可有足敷底層消費者選擇的生活物資,使他們免於在物價漲風中擔驚受苦。對廠商而言,透過這樣成本轉嫁的設計,既能維持應有的盈利,又可化解外界「奸商」的批評,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實為明智的策略。

以泡麵為例,熱銷口味產品要因經營成本及利潤考量提高售價,外界難以干預;但如果能同時推出名為「抗漲麵」、「划算麵」之類的產品,提供民眾另一種低價選擇,民眾反漲的聲浪勢必會降低許多,社會反商的印象也可消解不少。不僅大企業,小商店也能設置平價區販售當天的「免驚商品」,來安頓底層消費者的心;一則能讓鄰里間需要的人得到實惠,再則能杜民眾悠悠之口,何樂而不為?

溫和的物價上漲,其實有益於經濟的成長和繁榮,人們毋需視之如蛇蠍;以台灣的現狀,更沒有恐慌的必要。無論如何,要避免通膨飛車失控或漲價風潮遭到惡意渲染,政府和企業都有各自的責任必須承擔。如果企業能更清晰地將社會意識及企業倫理納入其經營,不投機、不囤積,並透過產品設計把漲價的壓力分配給那些更有能力的人承受,社會對漲價的反感與疑慮自然會降低;如此,政府即不必動輒干預或作無謂的勸說。

全球化年代,企業除了追求利潤,也要善於回應社會人心。設計具有社會關懷意義的平價產品,是企業最強固的道德防火牆,也是現代經營者必須在效益和倫理間探索的交叉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20355
聯合筆記/別讓泡沫化重演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許玉君】 2011.02.18 03:07 am 
 
國內物價上漲的消息連日攻占媒體版面,「輸入性通膨」的疑慮甚囂塵上,搞得人心浮動,人人都要開始一場「保衛荷包大作戰」。

這一波通膨危機其實醞釀已久,國際大宗原物料價格去年即已陸續起漲,今年的報價不是逼近歷史天價,就是刷新歷史紀錄。由於這些商品多屬初級原料,且國內自產比重甚低,國內業者苦撐待變近一年後,終於擋不住巨大壓力,陸續宣布春節後調價計畫。

物價上漲,未必一定不好。只要經濟有正成長,自然會帶來相應的物價上漲。去年台灣經濟成長達百分之十,主計處預估今年物價上漲百分之二,實不足為奇。問題在,如果經濟成長果實未能讓民眾雨露均霑,這種「物價驚漲、唯薪水不漲」的相對剝奪感,就令人難以忍受。尤其這波通膨壓力,幾乎全集中在民生用品,路邊小吃攤、巷口麵包店、樓下珍珠奶茶都在漲價,民怨才會來得又急又快。

通膨只是初期現象,因國際市場熱錢氾濫,加上氣候異常提供投機客炒作題材,又帶動人為的原物料暴漲。下一步,如果熱錢前進新興市場炒房、炒股、炒匯,引發的資產泡沫危機更教人擔憂。

回顧上次台股飆上一萬兩千點,當時時空背景是美國總統雷根實行大規模的赤字預算政策,為美經濟創造榮景,連帶使得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台、日等國快速累積外匯存底,導致股市與房市泡沫化,最終以貨幣升值與景氣衰退收場。

這一回,歐巴馬釋出的資金規模更大、時間更長。上次經驗告訴我們,大泡沫從開始到破滅不超過一年半;台灣股市與房市早已起漲,這回泡沫破滅也許不需等上一年半。有過上次「泡沫化」災難的經驗,能再讓舊事重演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18176
糧食大作戰的大戰略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2.18 03:07 am 
 
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即陷入通貨膨脹捲土重來的陰影;先是油價,去年底已近100美元大關,緊跟著小麥、玉米、黃豆等基本糧食價格也節節升高,最近更一舉重回金融海嘯前的高峰;加上棉花、銅等原物料價格暴漲,全球各國都屏氣凝神,密切關注物價情勢,也祭出各種抗通膨政策嚴陣以待。

但若將這一次物價波動設為通貨膨脹,而以傳統手段對治,恐怕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因為對大多數國家而言,除糧、油與若干原物料價格外,其他物價迄今仍稱平穩;且傳統的通膨多因經濟過熱,尤其是貨幣與信用過度擴張所致,因而常見的對治手段就是收緊銀根、削減政府支出,以釜底抽薪。然而這樣的投藥若碰上所謂「成本推動性的通貨膨脹」,有如1970年代因油價大漲而使百物騰貴,則將治絲益棼,即使勉強壓制物價漲幅,也會以更嚴重的經濟停滯與失業率升高為代價。

這一次物價走揚,比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更可怖,因為油價遽升只是成本升高的一個環節,基本糧食倍數漲價,才更關鍵性。事實上,糧價騰貴原本就比油價上漲更值得重視,因後者主要影響運輸、生產成本與石化業的原料價格,而糧食則攸關貧窮人家的生死存亡,並且無他物可以取代;至於一般非關性命又非必要物資的商品漲價,更難以相提並論。因此,這次面對的問題不只是通膨的壓力,而是比通膨更可怕的糧食危機,不僅不可掉以輕心,應對的策略也全然不同。

此波糧價上升,直接原因是澳洲、巴西等產糧大國慘遭天災為禍,供給大受損傷,加上四處橫流的熱錢助紂為虐,藉此題材大肆炒作,令情勢加速惡化。但最根本的原因一如金融海嘯前,是逾50億人的落後國家人民經濟條件改善,飲食習慣漸向歐美看齊,大量以肉類取代直接取自基本糧食的熱量與蛋白質;但以牛肉為例,同樣1單位的蛋白質,要以16倍的植物蛋白質為代價。當50億人的部分糧食轉為消耗16倍基本糧食的肉類,則小小的地球如何能承擔對地球資源數倍以上的需求?

氣候異常或有了時,熱錢氾濫則可能更快消退,超過地球負荷極限的需求則只會變本加厲,因而隨著全球經濟復甦,糧食問題也愈演愈烈。台灣大部分糧食仰賴國外,國內糧價自然與全球亦步亦趨;預期再過一段時日而情況未解,產糧國家恐將紛紛管制出口,屆時高糧價已不足慮,花錢買不到糧食才更讓人不寒而慄。

高糧價對不同的國家與不同的家庭,衝擊大為不同。首當其衝的,是所得中大部分用於食物的家戶,其在窮國固然比比皆是,即使在台灣這樣的富裕國家,也所在多有。富裕人家的購買力雖小有傷損,但照樣可以大啖牛肉,萬千貧戶則在糧價倍增之後,全部所得已不足以養家活口,糧價再往上漲,就是逼入死路。因此,

面對此問題,抽緊銀根無濟於事,硬逼新台幣升值,也只能緩和問題於一時,而凍漲糧油糖價或全面查價,更只是杯水車薪;至於營業稅,即使大宗物資全額減免,等糧價再向上倍增時,也成徒然。

目前有兩個面向是當務之急;其一是以相對價格為誘因,引導民眾減少進口糧食、飼料及其產品如牛肉的需求,儘可能代之以國內尚可生產的稻米等,並以價格引導閒置土地儘可能投入糧食生產,再輔以擴大安全儲糧,應可使問題略微緩和;其二則是針對貧窮人家,以具體作法保證其基本食物供應無缺,子女營養不虞不足,而且不會因糧食重擔難以負荷而嚴重影響家計。有學者提議發放國外行之多年的食物券,主管部門切莫河漢斯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17978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