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出手4個必須…數十年來多少數字密碼 兩岸步步驚心
2019-01-02 08:00聯合報 記者
林麒瑋╱報導
蔡英文總統(左圖)昨對兩岸關係提出「四個必須」,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圖)今將發表對台談話回應。 圖/記者陳柏亨攝影、新華社
連兩年取消元旦談話後,總統蔡英文昨於總統府發表「2019新年談話」,其中提到基本工資提升、減稅和創新產業等多項政策,同時也與中國大陸對岸喊話,在堅守台灣民主和主權的立場持續溝通,針對兩岸關係提出「四個必須」、「三道防護」。
盤點政治圈中,不論是政黨或部會單位,特別是兩岸,皆喜歡發明「數字」,兩岸關係向來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從過去至今,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各重要首領代表,提出過不少兩岸的原則、宣示或政策,幾乎每一個重要談話,都伴隨數字,成為兩岸研究的一個特殊現象。
一:一個中國、一中各表、一中同表
數字「一」最有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一個中國」,而我方則衍申為「一中各表」。2000年我國首次政黨輪替,陳水扁當選總統。國安會前祕書長蘇起,在當時提出九二共識,用來取代「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國共會談;但在於台灣內部,則稱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1993年4月27日辜汪會談,雙方都同意一個中國。 (觀察者網)
數字二最有名的是「兩國論」。是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關係現狀的一個主張,由前總統李登輝於1999年7月9日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提出,即1991年修憲後,我國政府已將國家領土範圍限定於台、澎、金、馬,正副總統與國會議員也僅由台灣選出,並也承認中共在大陸的合法性。
李登輝於1998年8月,成立「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召集多位年輕法政學者參與研究。研究報告於1999年5月完成。報告提出該如何實現維護台灣主權的整套計畫,包括修憲、修法與廢除國統綱領,此思想也是台灣獨立運動一大流派之一,不過並未脫離「一個中國」的法理現狀,使部分台獨人士也表態反對。兩國論後來對兩岸關係陷入低潮,以及李登輝被尊為「台獨教父」,都有莫大影響。
李登輝於1999年7月提出兩國論,震撼台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蔣經國的舊三不、馬英九的新三不、蔡英文的三道防護網
●舊三不
「舊三不」指得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為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中期的大陸政策。為1979年美國與中國大陸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後,為先總統蔣經國對中共採取的政策。
1979年中共發表第五次《告台灣同胞書》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來取代原有「解放台灣」的口號,積極對台灣展開「和平統一」的攻勢。對此,蔣經國在同年4月4日國民黨中常會中,「提出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此一政策一直延續到李登輝時期。
蔣經國堅持三不政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三不
「新三不」指的是不統、不獨、不武,是由前總統馬英九於2008年總統大選中提出,作為政見,也是其任內的兩岸政策原則之一,相對於蔣經國提出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又稱新三不政策。
馬英九提出「新三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三道防護網
「三道防護網」為總統蔡英文於2019年元旦在總統府發表「2019年新年談話」內容,其內容主要是為守護台灣安全,蔡英文提出為兩岸交流建立三道防護網,包含針對非洲豬瘟肆虐,恐影響民生消費和食品安全的「民生安全」;打擊來自中國大陸假消息的「資訊安全」;確立台灣主權獨立的「強化兩岸互動中的民主」。
四:胡錦濤的胡四點、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蔡英文的四個必須
●胡四點
胡四點是2005年3月4日,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前總書記江澤民發表的江八點之後,發表了新的對台工作的四點「絕不」,包括「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絕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絕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絕不改變、反對台獨活動絕不妥協」。
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發表了「胡六點」,具體闡述其對台政策理念,並取代2005年所提的「胡四點」,成為當時總統馬英九執政、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後,中共對台政策最高綱領。
中共前國家主席胡錦濤。 (歐新社)
●四不一沒有
前總統陳水扁於2000年5月20日第十任總統的就職典禮上發表的演說內容,四不包含「不宣布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一沒有是指「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此內容為陳水扁總統任內,我國針對兩岸關係的重要言論,也是對中國大陸就兩岸立場的明確表態。
陳水扁於2000年520就職典禮上提出「四不一沒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四個必須
四個必須為總統蔡英文於2019年元旦,在總統府發表「2019年新年談話」內容,主要是對中國大陸喊話。蔡英文說,「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必須尊重2300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我們之間的歧異、必須是政府或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蔡英文呼籲,兩岸應坐下來談這四必須,才是兩岸關係是否能夠正向發展的關鍵基礎。
蔡總統呼籲,兩岸應坐下來談「四個必須」。 記者陳柏亨/攝影
五:連胡會五點共識、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
●五共識
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到中國大陸進行的私人參訪,當時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談,並達成五點共識,在當時是自國共內戰以來,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之間首次最高層次的會晤,連戰成為1949年後第一位踏上中國大陸的國民黨最高領導人。
五點共識包含「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促進恢復兩岸談判;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促進兩岸在經貿交流和共同打擊犯罪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推進雙向直航、三通和農業交流;促進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談判;建立國共兩黨定期溝通平台」。
2005年連胡會。 (新華社)
●施明德等人提五原則
《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為2014年5月27日,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國安會前祕書長蘇起、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海基會前副董事長焦仁和、現任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外交部長前程建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等七人在其共同發表的宣言。施明德等人希望用這個架構來取代一中原則。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六:胡錦濤的胡六點、鄧小平的鄧六條
●胡六點
為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藉北京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的機會,發表了《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公開講話,提出了六點對台政策方針,被視為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時期後中共對台政策的新綱領。
六點內容包含,「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維護國家主權,協商對外事務;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等。
●鄧六條
為1983年6月25日,當時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會見美國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時,所提出的解決台灣問題的六條方針,其方針思想大致與一國兩制構想相同。
六條內容包含,「台灣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和平統一已成為國共兩黨的共同語言;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贊成台灣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兩個中國」,而不是一個中國,自治不能沒有限度,不能損害統一的國家的利益」等。
鄧小平(右)提出解決台灣問題的六條方針,左為美國前總統卡特。 (新華社)
七:錢其琛的錢七條
為中國大陸已故前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於1995年發表有關《香港涉台問題基本原則與政策》,簡稱「錢七條」。
錢七條內容包含,「港、台兩地現有的各種民間交流交往關係,包括經濟文化交流、人員往來等,基本不變;鼓勵、歡迎台灣居民和台灣各類資本到香港從事投資、貿易和其他工商活動。台灣居民和台灣各類資本在香港的正當權益依法受到保護」等。
錢其琛(右二)在1995年發表有關《香港涉台問題基本原則與政策》,簡稱「錢七條」。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八:蔡政府的八大強台政策、江澤民的江八點
●八大強台政策
為2018年2月北京當局發布對台31項措施後,由行政院所提「八大強台策略」作為因應。八項政策包含,「成立重點研究中心,提供博士就業機會,提高待遇;鼓勵新創事業;政府鼓勵獎勵員工;優化醫療人工作環境;保護營業秘密;強化產業升級,讓企業根留台灣;啟動股市動能,擴大資本市場規模;加強發展影視產業」。
●江八點
為1995年1月30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為《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談話,其中提到關於發展兩岸關係、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而前總統兼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於同年4月8日對江八點作出正式回應,稱為李六條。
江八點包含,「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包括台灣當局關心的各種問題」等。
中共前總書記的江澤民(後)。 (美聯社)
九:葉劍英的葉九條
為198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長葉劍英向新華社記者提出「有關和平統一台灣的九條方針政策」,是中國為防止美國售予台灣FX戰機所提出的和平攻勢。葉九條也被認為包含由中國大陸前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基本意涵。另外也是回應蔣經國所提的「蔣三不」。
1981年,中共人大委員長葉劍英(右)提出「葉九條」。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九條方針包含,「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黨可以對等談判;統一後的台灣可保留軍隊,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特別自治權;台灣政界領袖可擔任全國性政治機構領導,參與國家管理;台灣地方財政有困難時,可由中央政府酌予補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