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北京報導】 2008.09.29 03:45 am
台灣「食品衛生專家團」昨天與大陸食品專家座談,交換食品衛生安全檢查檢疫意見。海基會副秘書長張樹棣表示,專家團會將大陸方面提供各項數據與資料帶回台灣,重新釐清再提出完整報告。
張樹棣說,此行最大收穫是建立兩岸食品安全聯繫機制,若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可立即交換意見。另外,未來台灣若有消費者因毒奶粉受害,可透過海基會向海協會轉有關方面求償。但目前海基會尚未接到台灣消費者的求償案例。
昨天上午兩岸專家代表座談後對外公布會談成果,台灣方面由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蕭美玲說明。台灣媒體提問重點在山東都慶公司產品檢驗結果,為何與台灣檢驗結果不同?蕭美玲強調,此次座談係針對兩岸食品衛生問題作通盤性的探討,不對個案做細部說明,結果引發台灣媒體輪番質問,問題也愈來愈尖銳,場面十分尷尬。
張樹棣補充,專家團並非隱瞞開會內容與實際情況,而是要有更完整的數據才能做出專業判斷。都慶公司人員參加座談會,是以食品衛生的案例,是藉個案來檢討整個食品衛生監管監控問題。
大陸中華醫學會理事王立基在座談會後,總結這次此次座談達成的共識:
一,雙方同意今後加強食品安全的交流和溝通,對重點食品監控與監測,雙方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食品監督部門都要加強合作,在食品生產、加工等方面多加溝通。
二,雙方同意在兩會框架下,建立食品安全聯繫機制,分成兩層面,一是在兩會框架下進行食品安全溝通,二是在食品安全監管業務上,由兩地衛生檢驗檢疫部門直接溝通,由兩岸各自提出聯繫人,提出運作辦法。回去後第一步就針對奶品汙染事件優先處理,納入正常運作,常規檢查。
三,在兩會框架下,建立兩岸專家和技術層面交流,定期舉行兩岸食品研討會,對食品安全情況、訂定食品安全事件標準,縮小兩岸食品標準的認知上差距,推動兩岸食品貿易發展與管理素質,提升兩岸人民衛生標準與健康。
雙方還相互介紹兩岸食品衛生的法律、法規、條例,讓兩岸專家認識兩地在食品衛生檢驗檢疫,包括進出口商的監測、行業的管理等不同處理模式。
145合格證明 衛署發出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蕭美玲昨天下午越洋接受訪問時表示,未來兩岸的窗口,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對大陸的質檢局,或是衛生署對大陸衛生部,都會指定專人處理,返國後,就會儘快確定人員名單。
至於三聚氰胺檢驗標準,蕭美玲說,因時間有限,無法討論到細節。山東都慶公司負責人昨天也提出該公司產品生產品管相關說明,初步看來,都未檢出三聚氰胺。她說,由於時間倉促,沒時間細看,會把相關資料帶回台灣研究。
此外,衛生署昨天也核發六和公司進口的奶精、黃豆蛋白、蛋白粉等廿一張合格證明,即日起就能恢復販售。累計昨天下午為止,衛生署已發出包括家樂福、台糖、立頓、麥斯威爾、雀巢、真鍋在內共一百四十五張核可證明,民眾可上衛生署食品資訊網(http://food.doh.gov.tw)毒奶粉處理專區查詢詳細的產品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