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2012.03.04 01:43 am
沒有為政策辯護的能力,一向是馬英九團隊的重症。
國光石化如此,核四如此,美牛也是如此。這類案子皆事關重大,卻極具爭議性。有些案子,如國光石化,馬政府在大選壓力下,無能也不敢為政策辯護,遂以棄守收場,貿然就將整個石化產業來個大轉彎。這究竟是「政策」不值得維護,或只因無能辯護,而葬送了「政策」?另一些案子,如核四及美牛,不知吵了多少次,照理說,每吵一次馬政府的因應及溝通能力皆應有所長進,但奇怪的是,卻從來未見馬團隊在下一次的辯護能力比上一次有什麼精進,反而是愈吵愈胡塗,主政者始終不能發生影響輿論的作用,以致無法建立起為政策辯護的話語權。
台北捷運淡水線、中和線分流一案,即是一個眼前的例子。其實,兩線分流原是二十幾年前就存在的規劃,但主事者卻未能善用長期漸進「循循善誘」的手法與民眾溝通,而竟選擇在總統大選的敏感時刻,以「突襲」的方式宣布考慮「分流」,且在說明的技巧上又相當拙劣。結果,被「民意」一陣猛轟,北捷立即縮了回去。
到了選後,北捷日前再次宣布,兩線確定於九月分流。這一次,特別強調只須「水平轉乘」,亦即下車後在同一月台走到對面列車上車即可,只消十五秒鐘;北捷且主動提供車站場景圖,說明「水平轉乘」的實況。此種溝通方式推出後,可以感受到「民意」已逐漸轉為「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
北捷分流案的教訓顯示:一誤於未能善用長期的緩衝時間,二錯在不識宣布時間的敏感性,三敗於溝通手法只強調台北車站擠,而不知凸顯古亭站「十五秒水平轉乘」的便利。這一誤二錯三敗,總而言之,皆在「沒有為政策辯護的能力」。
再說核四。無可諱言,核能是長期能源政策,主政者口裡說「非核家園」,卻無法承擔廢核的後果;但是,長期以來,當局也未能在核能政策上建立穩定的社會信任與支持,這正是「沒有為政策辯護的能力」。因而,既然整體核能政策亦無社會共識,像核四這樣的個案,也就陷於議論的漩渦,愈攪愈渾。更奇怪的是,核四今日困境明明是陳水扁及民進黨所造成;但馬政府如今面對民進黨百般將核四問題政治化,竟亦儼如無言以對。這無論從核能專業的社會溝通能力看,或從政治角力言,皆是「沒有為政策辯護的能力」。
美牛也是已多次端到檯面的爭議。主政者不願揭露自己的政策觀點,而想用「沒有預設立場」、「沒有時間表」來遠離砲火;於是使得激烈的流派爭議看似十分「民主」,卻大多流於「民粹」,一直無法形成任何交集。
其實,馬政府對美牛的政策傾向是欲蓋彌彰的,否則何必推動這攪動一池渾水的辯論?既如此,馬政府的角色至少應當是政策形成的參與者,不應故做只是傾聽民意的局外人狀。應知,明明有政策傾向,又偏偏做出一切由「民意決定」的姿態,等到民意的撕裂對立愈來愈明顯,主政者將不易再回到主導者或仲裁者的角色。
政治是一種「可能的藝術」,由於「至善」(The Best)可望不可即,現實政治便往往只是一種追求「亞善」(Second Best)的工程。甚至可以說,多元社會中其實絕無「至善」的政策,一切政策皆有相對的缺陷,因此也就更需要有「為政策辯護的能力」。
從兩岸政策到是否徵收資本利得稅,皆只有「亞善」,沒有「至善」。一場大選否決了國光石化,如果因此毀了整個石化產業鏈的遠景,那即是損失了「亞善」;其實,「至善」無須辯護,因此在愈有爭議性的「亞善」政策上,在民主政治中,愈須政府拿出為政策辯護的能力。馬政府難道竟不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