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經觀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馬英九的戰略、戰術與戰鬥
 瀏覽65,772|回應51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8.07.08 06:11 am
  
輿論將當前的政局形容成「馬英九vs.國民黨」,這是一個馬英九與國民黨雙輸的局面。馬英九看國民黨,覺得自己是面對「兩個反對黨」,沒有執政黨;國民黨看馬英九,則覺得自己的處境是「兩個在野黨」,也沒有執政黨。

政治有如戰爭,不外「戰略/戰術 /戰鬥」三個層次。馬英九總統的「退居第二線」,在戰略思維及戰術、戰鬥的操作上,皆有重大瑕疵;這是形成今日亂局的主要原因。

戰略層次的根本錯誤,是在於馬英九的「防火牆思維」,公開宣示「退居第二線」及「不兼任黨主席」。如今的問題,其實不在於馬英九在實際操作上「退居第二線」或「不兼黨主席」;而是他公開宣示了「退居第二線」及「不兼黨主席」。也就是說,馬英九其實不必公開宣示這兩個自訂的「天條」,但他可在實際操作上體現這兩個原則;倘係如此,馬英九仍可維持「一線/二線」的調度空間,及保有「黨政聯結/黨政區隔」的出入彈性。但是,馬英九如今公開宣示了這「兩大天條」,非但引發「防火牆」的社會譏評,更且作繭自縛,甚至隨時皆會陷於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質疑;因為,在實際政務上,總統怎麼可能永遠站在「第二線」,而總統又豈能與執政黨脫鉤?馬總統公開宣示這「兩大天條」,最直接的政治效應是:黨內及社會對馬英九的領袖地位及領導能力產生質疑。

其實,倘若馬英九「站在第一線」或「兼任黨主席」,就憲法的規範言,或就李登輝、陳水扁的成例言,或就社會的期待言,皆無違反。也就是說,這兩大政治工具,既合憲法,又不違輿情;因此,可以不用,但不必也不宜輕易宣示拋棄;就猶如在戰爭中不宜宣示自己絕不使用戰略武器一般,亦猶如在海難中不宜宣示自己絕不使用救生艇一般。

政治有如戰爭,瞬息萬變,成敗殊途;馬英九輕率宣示「退居第二線」、「不兼黨主席」(被解讀為與國民黨切割),這不僅是拋棄了極為重大的政治工具選項,且在現實政治上立即產生了「自我邊緣化」的效應;但是,一位直選總統既想領導國家,又想躲在「防火牆」後,在實務上卻根本做不到。未來八年,馬英九能永居第二線嗎?他與國民黨能完全區隔嗎?目前這一切的亂象,可謂皆出自此種「防火牆思維」的戰略偏差。

再論戰術與戰鬥層次。總統府處理莊國榮事件,非但違反了「退居第二線」的戰略原則,而且不經由行政院的途徑進行善後,卻竟然舉行記者會逕指政大教評會「已逾比例原則」;此例,正是戰術與戰鬥層次的失敗。馬總統的總統府團隊,在戰術與戰略部分的病弱,主要呈現在兩方面:

一、溝通能力拙劣:此次監院人事出現巨變,正是緣於馬英九的思維理念未能說服及感動立院黨團;於是出現「邱毅比馬英九更具道德感」的錯覺,造成遺憾。倘若仔細思量,馬英九其實迄今並未讓這個社會真正瞭解他;有些民眾支持他,未必是真正被馬英九說服,而是憑民眾自己的善意想像,對馬英九的形象加以補綴填充所致;如今倘若連國民黨團都不能理解馬總統提名沈富雄及尤美女的用心與境界,可見馬團隊的溝通能力確實大有問題。

二、操作人才不足:政治有如戰爭,戰略與戰術的推演,最後皆要在戰鬥層次落實並接受考驗。馬英九的貼身幕僚,皆是「宅男型謀臣」(謀出了「退居第二線」?),卻幾乎完全不見能夠決勝戰場的操作戰士(是詹春柏嗎?);再者,國民黨黨團的操作,已至「生雞蛋無,放雞屎有」的地步;至於幾名所謂「馬團隊」的立委,實在太無長進,連炒冷飯的能力都沒有,遑論為馬主持公道?於是,上了戰場,操作的槓桿就把持在吳伯雄、王金平等人手中,甚至落到邱毅之輩的手上。後果如何,有目共睹。

本報周日《黑白集》說:馬英九「退居第二線」,但站上第一線的不是劉兆玄,而是邱毅還有……等等。問題的嚴重性是:議題的道德性由邱毅等主導,議題的操作力又由吳伯雄等把持,馬英九可謂在「戰略/戰術/戰鬥」三個層次皆遭挫敗,豈不是茲事體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36983
 回應文章 頁/共5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觀察站/馬總統,抓出病根了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特稿】 2012.07.13 03:08 pm 
 
馬英九的處境,已是內外交煎?林益世涉貪已然是重創,但這把火卻差點燒到吳敦義,幸好長崎核彈只是虛驚。就在此時,同黨的國會議長竟然夜奔敵營。目不暇給的戲碼,讓人頓覺,這時的馬英九,跟當年被紅衫軍團團圍住的陳水扁,好不了多少。

這種景況底下,馬英九豈會好過,甚至馬英九恐怕比當時的陳水扁更加不如,因為扁當時尚有深綠群眾做為鐵衛隊,可以發動綠衫軍對抗紅衫軍,紅衫軍想要遍地開花,但到了南部,反而陷入泥淖,那麼,馬英九的鐵衛隊在何處?甚至,在敵營包圍之時,藍軍竟然是投入批馬的行列,是可忍、孰不可忍?

很顯然,馬英九現在碰到的,是內敵甚於外敵。這個內敵一則可能是實在的一號人物,但更棘手的,則是已被利益腐蝕的一個逐利集團。

而這兩種內敵,又可能直接、間接地結合,形成一個隱約的反馬聯盟,這個聯盟中,有人可能是利益的驅使,也有人可能是過往的恩怨,甚至,若干人尚且是未蒙關愛眼神後的由愛生恨。

就何妨參照一下當年蔣介石的智慧,當年面對毛澤東流竄的紅軍,又看到日本關東軍步步進逼,蔣介石仍堅持,「攘外必先安內」。馬英九若不能剿滅或平撫內敵,安能號令全軍奮勇禦敵?恐怕,不是未戰先屈,就是率部倒戈。

馬英九必須下定決心,將內部徹底清理,若有涉弊者,由授權檢調全力糾察、肅清,而若已在與外敵暗通款曲,也應施展鐵腕,劃清界線。若仍是庸庸懦懦,只不過讓內敵更為猖獗,最終整支國民黨的艦隊都將沈入海底,成為不戰而亡的歷史恥辱。

馬英九必須認清此刻的危殆,清楚劃清敵我,當然,在舉事之前,也應深自反省,究竟自己的領導風格,是否就是樹敵不斷的根源?抓出病根,好自施為,是反敗為勝的關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6135
南方朔:馬英九的10個恐懼領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財訊 2012/07/10 
 一個統治者的內心是很恐懼的。他今天被人喜歡,但人心如流水,明天可能就不喜歡他;他控制偌大的一個組織和政府,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怎麼知道這些人個個忠心耿耿、不會出他洋相?  
 
【作者/南方朔(評論家˙財訊專欄作家)】
近年來,世界的學術界多變。變化得最大的,乃是過去最重要的政治學和經濟學已日益沒落,不能再算是一種「社會科學」,學科的重心也向企管學院轉移。

其中最明顯的乃是領導學的變化了。從古希臘的柏拉圖開始,他們在討論政治時,都會把領袖的角色放在重要地位,政治學重視領袖的傳統,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的啟蒙時代到二十世紀的中葉。

但二十世紀中期以前,由於現實政治上,德國出了個希特勒,俄國出了個史達林,他們都毫無疑問的是壞領袖,於是政治學術界遂閉口不敢再談領袖問題,如果談領袖問題,就會被人說成是在鼓吹人治、鼓吹權威,當政治學不敢再談領袖這種大問題,政治學當然愈來愈膚淺無趣,於是領導學的研究遂你丟我撿的轉到了企管學院。

如果我們注意,當可發現領導問題轉到企管學院的初期,實在卑之無甚高論,由於缺乏了思想方法論的訓練,他們的研究都是成功的企業家就講成功的理由,失敗的就講失敗的理由。但隨著企業方面領導學的發展與進步,新的領導學已趨成形。

政治學倒退 新領導學帶來啟發

(一)新的領導學已不再只是研究企業現象,已開始返回去研究政治上的領導現象。

(二)政治學以前研究領導問題,由於意識形態的限制,會把傳統領導與民主領導分開而論,而疏忽了領導問題所有的共通性。特別是近代其他學科如心理學、病態精神現象的發展,新的領導學對領導的病理研究已大有進步。

(三)近年來,由於各國都政治倒退,很自然的,領導學又開始變得重要,特別是評論界受到新領導學的刺激,對各種領導學的病理有了更多理解,據我所知,平庸問題的研究、壞領導的研究、對作秀政治的研究,甚至對領導者偏差性格的研究已增加。

也正因此,受到近代領導學的影響,我發現政治學其實已沒有什麼好讀的,政治學的退步已成了一種危機。相反的是,當代的新領導學反而能給我們許多啟發。舉例而言,稍早前我曾讀到當代管理顧問專家瑪蘭德蘿(Loretta Malandro)所寫的《無懼的領導》一書,就認為這本討論領導病理的著作,很可以用來分析我們今天的馬政府。

研究政治的都知道,當一個領導者雖然有了權力就可享榮華富貴,他的任何事情也可成為鎂光燈焦點,但一個統治者其實內心是很恐懼的。他今天被人喜歡,但人心如流水,明天可能就不喜歡他;他控制偌大的一個組織和政府,卻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怎麼知道這些人個個忠心耿耿、不會出他洋相?他手下一堆奇才異能之士,要怎麼樣才可免於被這些人看不起?這些人今天就心懷二志,等到他下台,誰敢保證這些人不會翻舊帳。

一個領導人單單想這些,就已恐懼得寢食難安。

林益世弊案 危機連環爆的開始

早期的專制研究者就認為,專制者所以會專制,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恐懼。研究國民黨歷史的也發現,當它的危機感愈強,就愈會全部都用嫡系親信,這是由於恐懼而造成的領導風格,古今並無兩樣。

瑪蘭德蘿在《無懼的領導》一書中也明言,當一個領導者恐懼,他就會出現十種盲點行為:(一)獨斷獨行。(二)對影響到了別人無感。(三)對任何事都以為自己知道。(四)不和別人做深度困難的溝通。(五)喜歡把責任推給別人和環境。(六)對承諾喜歡隨機的開支票。(七)認為別人都在搞陰謀。(八)對任何事都淡定。(九)決策反覆都不講清楚。(十)總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瑪蘭德蘿所講的十大領導問題,簡直就是在說台灣的馬政府。

今天的馬政府已陷在一種亂即亂到底的困境中。他一開始連任就獨斷獨行,人民強烈不滿,他為了顏面也不願意找個下台階自動下台,反而一直祭出黨紀,要勉強立委黨員闖關。由於立委有苦衷,闖關不成,他的恐懼就更深了。不但把責任賴給民進黨的陳水扁時代,也開始搬出親信人馬要占住台灣的關鍵位子,這是要把權力馬家軍化;而於此同時,則是由於他對台灣並無真改革,它的體制內爆也開始出現,林益世案即是國營特權體系弊案的內爆。這種弊案絕非個案特例,而是馬政府危機連環爆的開始。

因此台灣最近這一連串的問題相繼發生,乃是領導危機的深化,人們真的要用當代領導學的病態領導理論來加以分析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402期;訂閱財訊雙週刊電子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4941
馬政府抓到問題核心了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12.07.09 02:23 am 
 
馬政府上周六召集府院執政團隊舉行「廉政座談」,副總統、總統府秘書長與所有內閣閣員全數到齊。據媒體報導,馬總統在座談開始與結束時分別致辭,強調自己對林益世涉案的痛心與其清廉反貪的決心,態度非常坦誠。對於馬團隊大集結誓師反貪的努力,我們能夠感受其用心,但是馬總統究竟有沒有掌握林益世事件的關鍵、究竟能不能由此案做出整肅官箴的改革,我們心中卻有個不小的問號。

林益世收賄是在其立委任內,索賄是在其秘書長任內;外界皆看到了「大官貪瀆」的醜態,但馬總統的見解卻不能如此浮面,一定要掌握這收賄索賄背後的重要癥結,才可能做出正確的變革。否則,此類座談與誓師不但未必有效果,反而有招致社會嘲笑的副作用。以下,試作臚列討論。

一、馬總統與陳冲院長在座談會中要求強化政風人員的功能、落實遊說法等法規。但整體而言,政風與遊說法比較能夠著力的是機關內的事務官;一旦民意代表直接向機關首長施壓,則機關內的政風幾乎不可能去調查民代。此外,這些設計也只能規範法律界定清楚的案件;但當民代施壓的標的不是案件而是政策,則政風就恐怕全無置喙餘地。是以,對於大多數民代給首長的壓力而言,政風單位根本無能為力。

二、林益世在錄音帶中直言,他可以用不斷退公文等完全合法的行政手段,逼迫各單位就範其要索。這種陳述所凸顯的,其實是現行體制中某些有利貪腐遂行的死角。假如經濟部政策或下屬單位人事案一再受到可疑的刁難,經濟部長恐怕很難據此類「可疑案件」向院長舉發其幕僚長;這就是死角之所在。在制度上,若是機關首長遇上各種來自極高層的刁難,他們能怎麼辦?馬總統有想過嗎?

三、一般而言,民意代表較容易在選民服務的冠冕堂皇理由下涉入利益,而這也是民代出身的林益世轉任秘書長的「先天風險」。由林益世案及陳水扁案,皆可看出選舉文化是汙染官箴的巨大缺口漏洞。然而在馬政府中,由多屆民代轉任行政的超大官員絕不止林益世一人。吳副總統、曾秘書長等,也都有相同的先天風險因子。外界傳言,各部會首長所經手萬千案件中,也有來自比林益世官階更高的可疑壓力。果如此,要如何才能讓部會首長願意講出來?如果座談會不能延伸個案為一般性思考,卻只是視林益世為「非典型個案」,那麼座談有什麼意義?

四、行政院說,林益世過去六個月處理的公文沒有異常,那恐怕也讓外界有負面觀感。看看高雄市環保局與中鋼的公文吧,都是四平八穩的「正常」公文。魔鬼與天使不論如何交戰,公文上都不會留下證據。若政院真有整肅官箴、不怕家醜外揚的決心,就不該、不會講出「公文無異常」的癡語,而馬總統也不能讓行政院此種敷衍輕鬆放過。

五、外界事前未必知道林益世貪污,但許多與其接觸者都了解其行為跋扈、言語囂張。所謂「觀其眸子、視其所以、察其所安,人焉廋哉」,馬總統的識人能力與資訊管道,為什麼與社會平均有這麼大的差距?我們還是想了解,哪些人向馬推薦過林?又有哪些人向馬批評過林?馬總統若不能檢討其用人決策過程,承認自己對於忠奸判斷的失能,那麼人民要如何相信將來不會再有其他「林益世們」呢?

誠如馬總統所說,林案是危機也是轉機。但是,歷史上絕大多數的危機都無法成為轉機,就是因為主事者不能掌握關鍵、切入核心、迎合民意期待、扭轉當前形勢。其實,台灣人民對於馬總統的清廉堅持應無懷疑,但是對於他解決問題的判斷與能力,卻有揮之不去的陰影。這一次林益世案的處理,究竟是會加深抑或減少人民的疑慮,我們深懷憂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4325
王健壯:政務官不是小學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王健壯】 2012.07.08 02:14 am 
 
小學生偷錢被逮,老師召集全班同學訓話告誡,也許尚符教育之道;但內閣秘書長涉貪,總統卻召集四十多位部會首長聽訓座談,不但把政務官當成了小學生,也讓憲政退回到訓政。

試問:能做到政務官的人,有那個人不懂貪瀆的定義?那個人不知道貪腐是人民對政府信賴的腐蝕劑?又有那個人需要總統精神訓話諄諄告誡執政不能貪汙?類似這些「至理名言」,林益世過去不但知之甚詳,他自己還寫過幾篇文章宣之揚之,但結果呢?他卻成了國民黨政府的頭號貪瀆犯。

事實上,馬政府在林益世貪瀆醜聞爆發後,火速召開廉政座談會的決定,就跟馬英九與陳冲等人在案發後的一連串道歉、反省與澄清一樣,都是「有其形但無其神」,都是說了等於白說,都是快則快矣卻失焦又失準。

以行政調查為例,如果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南韓青瓦台秘書長、英國首相幕僚長或美國白宮幕僚長涉貪,這幾個國家的首相或總統,一定會下令展開行政調查,與司法調查、國會調查三途並進,絕不會棄行政調查不為,而美其名為全力配合司法偵查。

以英國為例,梅鐸的《世界新聞報》爆發竊聽醜聞後,由於案情牽涉政媒非法勾結,其中包括警察接受媒體賄賂、首相幕僚涉案以及首相個人是否犯了「用人不當的災難性錯誤」等等,卡麥隆在司法偵查體系外,另外下令成立了一個屬於行政調查的「李威森調查委員會」(Leveson Inquiry),委員會成員由首相任命,主席是上訴法院法官,其餘成員均是夙具社會聲望的民間專業人士。

「李威森調查委員會」除了對「竊聽門」個案進行調查外,對政媒關係也將提出通案檢討建議,更重要的是,卡麥隆決定成立這個委員會,目的是為了展現他對杜絕非法政媒關係的態度,用水門醜聞的術語來形容,這個態度就是:對醜聞,他絕不「用石牆阻隔」(stonewalling),真相絕不會埋在「六噚深」(deep six),委員會一定會讓事實「全部晾出來」(Let it all hang out)。

相對來看,行政院在林益世涉貪醜聞爆發後,在短短幾天內就表示「林益世秘書長任內公文,經查並無異樣」,而且認為「行政院是否成立專案調查小組並非重點」,但問題是:林益世經手公文何止成千上萬,短短幾天怎能查核完畢證明毫無異樣?更何況,行政調查是行政院對秘書長涉貪的負責任態度表現,態度決定負責任的程度,怎能以並非重點棄而不為?

可以想見,馬政府對林益世涉貪的處理原則是快刀斬亂麻,快速與林益世切割,快速將證物移送特偵組,然後快速把這個案子丟在腦後;在這個原則下,他們當然不願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進行行政調查,否則豈非治絲益棼、自找麻煩,讓醜聞愈拖愈久,甚至愈拖愈大?

但不自找麻煩並不代表麻煩就會減少,醜聞發展有個定律:醜聞祇會變得更大更多,絕不會變得更小更少,醜聞不但可能從最初的一人一案變成一人多案,甚至會變成多人多案;尼克森的水門醜聞如此,陳水扁的貪瀆醜聞如此,英國的竊聽門醜聞如此,林益世的貪瀆醜聞當然也不可能例外。

馬政府與其去辦形式性、道德性的廉政座談,何不爽快成立特別委員會展開實質性的行政調查?畢竟,涉貪的人並非小咖,而是A咖級的內閣秘書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4202
馬總統的宣示不足回應社會期待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12.07.06 02:08 am 
 
受林益世貪瀆案影響,馬總統原已捉襟見肘的聲望再受重挫,民意支持度已降至一成五之新低。儘管特偵組偵辦行動連日皆有斬獲,但馬政府若要扭轉頹勢,勢必拿出更具說服力的實際行動,才能重新凝聚民心、振作國家士氣。

林益世以行政院祕書長之高位涉貪,旋即遭到羈押,顯示司法之獨立性已日漸建立。但從政治面看,馬英九過去對林益世的不次拔擢,助長其驕恣氣焰,實難脫「識人不明」及「易受欺矇」之譏,這恐非一句「一切交給司法」即可交代。亦即,此案表面上是林益世個人操守問題,但在馬政府施政連連失利之際,這對執政團隊的領導威望及人民望治心切之情都是雪上加霜,這才應是主政者面對此一危機的著眼點。

然而,從馬總統連日對內對外的因應,人們卻看不到他展現雄心、力挽狂瀾的方法。第一,他最初得悉雜誌將爆料弊案,僅要求林益世開記者會說明,顯得輕信而被動。第二,他其後連續公開道歉都顯得誠意不足,包括要求執政團隊「記取教訓」,語意失準,彷彿自己還可以置身事外。第三,他回應外界質疑始終缺乏力量,反覆宣示幾句「清廉執政」口號,至少暴露其心餘力絀。

尤其,在此危機四伏、國事如麻之際,馬總統照舊每天進行一些非關緊要的儀式性參訪行程,到處致詞演說,包括頒發中常委證書給從政同志。不把寶貴的時間用來思考國是,為治國大政沉澱心志,卻穿梭在細瑣的行程中虛耗時光,馬總統如何挽回他失去的民心?

這並不是說總統不該參加民間活動,而是必須權衡輕重緩急而有所選擇。如果國家政經大計正待全力衝刺整合,而領導人卻把時間和心思花在一些行禮如儀的事務上,每天發表一些無足輕重的演說,如何號召全民行動?

為什麼一個貪瀆跋扈的林益世,竟被當成政治金童重用?從上屆任期開始,輿論要求他擴大選才圈及決策圈的建言即不曾間斷,包括應多聽取資政、國策顧問乃至社會賢能之士的建言,但馬總統樂在小場合演說的習慣始終未改。請問馬總統:你上一次聽到諫言是什麼時候的事?你又記得誰的什麼忠告?

馬總統是個廉潔、正直的人,這點毋需懷疑。但無論如何,廉潔正直只是個人修養的範疇,這和在公領域成為一個好的國家領導人還有很大的距離,那正是馬總統必須設法填補的差距。其中有三個重要關鍵:一,是要將領導的心志具體化為「行動」,不能停格在「宣示」的層次。馬英九的從政訓練導致他過度倚賴宣示,行動力和執行力相對不足;這點,在第二個四年任期不能再含糊以對,否則將一事無成。二,要有時間的迫切感。台灣陷於內耗多年,必須要強而有魄力的領導,才能帶國家走出泥淖;馬總統必須加快腳步打破僵滯之局,否則社會一直被無力感糾纏,人民將噩夢不斷。三,要有分享及下放權力的氣度。國家發展不可能只靠元首一人,他必須超越黨派格局善用人才,若局限在小決策圈中反覆用同一套思維處事,將難有轉機。

不可諱言,馬總統過度循規蹈矩的作風,多少拘礙了他力圖改革的腳步,也因此不易推動開創性的決策。更遺憾的是,林益世的貪瀆弊案,不僅重創了馬團隊形象,也暴露了馬總統的昧於知人,這是他的黨、政雙危機。因此,馬政府若只是重申反貪宣示,或在那裡消極坐待特偵組的調查,皆不足以回應社會大眾的憤怒和失望。面對這樣的迎頭痛擊,馬總統若還不知道要拿出行動挽回聲望,那還能奢談歷史定位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3321
聯合筆記/數字中的暗語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雷光涵】 2012.07.03 01:53 am 
 
馬政府提倡「節能減碳」,公布府內的「四省專案」(省電、省水、省紙、省油),一年節省了七百多萬的支出。各部會的節能競賽拚到白熱化之際,有公務員在辦公室裡熱到昏倒,基層公務員桌邊常備電風扇。有報導說,大家搶送公文到涼颼颼的長官辦公室。

數字,讓人民「有感」。不過,讓公務員在充滿汗臭的環境下工作,效率可想而知。部分機關矯枉過正的節電,只為奉上「數字績效」,取悅長官。

近年我國的外交工作也有新的「數字迷思」。馬總統最常對外宣傳的有感數字是,國人獲得一百廿七個國家地區給予免簽或落地簽待遇,是他上任之前的一倍多。

確實,馬政府上任後,我國爭取到英國、愛爾蘭、歐盟申根、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地的免簽待遇,是成功的外交突破。但一百廿七個國家中,不乏大規模開放邊境、只是將我國包含在內者;也有像紐埃(Niue)、波奈(Bonaire)等島嶼國,國人會用到免簽的機率極低。

馬總統另一自豪的「外交數字」,是他上任後維持廿三個邦交國,無一斷交。

馬政府欲擺脫過去為人詬病的金錢外交政策,改採活路外交、外交休兵戰略,默許中國大陸以貸款、投資、貿易等方式,與我邦交國保持親密接觸。與此同時,我國因業務需要而新設代表處的規畫,則顯得謹慎保守,擔心激怒對岸。

新的不能來、舊的當然不能走。為維持廿三個邦交國的數字,對友邦的無理行為,持續吞忍。也因此,巴拿馬總統馬丁內利半年不接受我國大使「到任國書」的無理欺壓,外交部卻以「誤會」及「內部政爭波及」解釋,而拿不出更積極作為來維持國家尊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2246
綠營批馬:置身事外還評論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2.07.03 04:32 am  

「偵辦別護航」 綠委要馬站出來 / 林怡妘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說,馬總統「一副置身事外,還當起評論員的樣子」,這種態度會讓人民對馬政府感到失望。

蘇貞昌昨晚受訪表示,現在執政者是馬英九,現在政府是馬政府,馬英九是這個團隊的領導人,在他的團隊中,這麼重要的官員涉及重大貪瀆案件,「馬英九總統應該要立刻處理」。

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說,馬總統除了向國人道歉,還應負起政治及道德責任,調查清楚馬團隊裡還有多少個「林益世」?「難道林益世只犯下這麼一個案子?馬團隊裡只有一個林益世嗎?」

民進黨立委鄭麗君說,馬團隊的清廉形象已破功,出現貪腐閣員,希望政府應有具體行動、立刻清查,否則將令人民失望;她呼籲馬總統、行政院長陳冲要站出來負責,進行行政調查。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也在受訪時回憶,他與中研院許多人都有相同的感覺,提到林益世都覺得「非常頭痛」。他也說,「中鋼等(單位)以前就有很多烏煙瘴氣(的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2224
藍委籲馬:用人圈子要擴大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 2012.07.03 02:34 am 
 
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昨天坦承涉貪,重創馬政府清廉形象。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說,這件事讓林益世一刀畢命,馬總統則是遭受重傷,馬過去用人打年輕化、學者化這兩張牌,「遇到前所未有困境」,國民黨在南部的選情「雪上加霜」。

國民黨立委羅淑蕾呼籲,馬總統這次應該要放手讓行政院長陳冲自己決定秘書長人選,別再替陳冲挑人了。

立委陳學聖表示,這件事對國民黨在南部的選舉布局「實在很傷」,將影響到二○一四,甚至是二○一六,「講到阿扁時,林益世會被拿來相提並論」。

國民黨立委丁守中說,馬總統決策圈太小,識人不明,建議馬總統未來在用人方面,要兼聽各方聲音,用人範圍和決策圈都要盡量擴大,兼聽則明。

蔡正元表示,馬政府清廉牌已經破功,馬總統未來用人應該更小心謹慎,「有些不喜歡的人未必難用,喜歡的人則不一定適用」。如果不解決用人危機,造成崩盤效應,將連帶影響黨的形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2218
陳揆人事權 馬總統該放手了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 王光慈】 2012.07.03 04:24 am
 
編輯台時間(4)清廉招牌重創 馬面臨執政危機? / 彭芸芳
林益世收押禁見,馬英九總統昨天一早主動道歉,要求執政團隊記取教訓。執政團隊的領導就是馬總統,馬政府深切檢討之餘,當初力舉林益世出任行政院秘書長的馬總統,已責無旁貸。

政壇皆知林益世是馬總統一手提拔的新生代政治人物,兩人共騎一輛機車在大街小巷拜票的印象猶新。如今子弟兵索賄,馬第一時間震驚無言,「清廉」招牌被愛將一手砸毀,即使總統府不斷切割、撇清、最後由馬道歉,但這記重錘還將一路重擊。

總統府在此事上撇清過頭,卻引人反感,「希望執政團隊記取教訓,用人更為謹慎小心」這句話,最該送給馬總統自己。馬的小圈圈用人一向為人詬病,此時卻又彷彿立場超然,置身事外。總統此時若不表現擔當,並適度授予政院人事權力,想在當前朝野對立氛圍中推展政事,勢將難如登天。

隨著民調持續低迷,黨內同志對馬早無選前的忠誠與服從;林益世貪腐,重創馬的領導威信,馬將陷入更孤立的領導困境。黨令無法貫徹,更不利政務推行。總統念茲在茲的證所稅案與美牛案首當其衝,想在臨時會闖關更形艱難。

林益世案也衝擊府院關係。廿七日晚間陳冲受訪時強調「相信」林益世清白,幾小時後就改口還發新聞稿澄清,只怕被指與府不同調。陳冲的狀況外更讓人覺得林益世是國王人馬,即使閣揆也沒有置喙餘地;府籲外界勿過度解讀府院關係,更欲蓋彌彰。

陳冲的安心內閣上路不到半年已千瘡百孔,除了時不我予,馬總統未能充分授權也是主因。民選總統為向人民負責,對各項政策、人事自會處處關心,但執行主力仍在行政院。既萬中選一任命閣揆,就該下放行政權力;最基本的就從閣揆的幕僚長、行政院秘書長人事案做起,讓外界感受到馬總統改造馬團隊的誠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2214
馬英九的公平正義 脫離現實社會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潘襎/佛光大學亞洲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宜縣礁溪)】 2012.07.01 02:01 am 
 
馬政府以清廉自許,標榜這是與扁政府的最大不同處。林益世事件,卻使之搖搖欲墜,也充分反映馬政府的困境所在。

馬第二屆任期開始之前,就高舉「公平正義」大旗,希望展開多方面作為,結果卻遭到挫敗。其敗,不在在野黨的焦土政策,而是執政黨內部意見紛歧,漠視民意的結果。選後點燃戰火,何以兵敗連連呢?問題還是在馬英九本人。

首先,馬以道德意識治國,強調「公平正義」;卻忽略數十年來,台灣內部不斷自我調整的多元社會價值觀。他以一種未經普遍社會認同,自認理所當然的「公平正義」,強加諸於社會。這是為什麼證所稅缺乏說服力的原因。並不是群眾不知公平正義,反而是政府忽視課稅原則之一在於「穩定經濟」,進而促進社會發展。

問題無他,馬英九所理解的「公平正義」,只存在他的理想道德意識中,不存在於現實社會,他們期望透過道德意識來強化政策,卻忽略社會的道德意識,都是透過現實社會的公民,不斷對話與深化的結果。

其次,馬有傳統「內聖外王」思想,他高舉廉潔,即是這種心理的反應。然而在美牛問題上,遭遇國際貿易與國民健康難兩全時,卻說:「我們沒有時間表,沒有壓抑。」他不去說服群眾,反而採取不沾鍋策略。

儒家追求理想人格與理想政治,故而將道家無為而治的「內聖外王」理念據為己用。殊不知,台灣政治體制移植自西方,治權來自於受統治民眾,統治者的理想人格,必然受限於現實政治制度。因此,為政者必須使其人格,具備積極領導社會的動力。

然而,今日馬政府許多政策出台,恐怕都是出於仰望領導者的理想政治下的產物。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教育界,吵得沸沸揚揚的十二年國教上面,反對者眾,政府卻一意孤行,恐怕都是這種只重理想,而不問現實所使然。

最後是,馬的第二任任期,存在著空泛的歷史定位假象。他忽視民主社會不是英雄主義,也非寡頭決策;歷史定位的機會,已經在前四年充分給了他。

馬英九不類齊威王,具備大開大閤的人格特質,不足以「一鳴驚人」。他循規蹈矩,故而容易錯失主動性,高度標榜道德意識,則容易麻痺官員現實感。於是,為博得大眾認同,馬英九強調數據管理,卻不知數據是該事項的問題點,不是結果;這是學過統計學的社會學者所知的尋常學理,卻被無限上綱。整個國家陷入追求數據治國的迷思,忽略治權的來源在於人民感受。於是,整部行政機器,落入形式主義的困境。

賢而無能的政府,或者能而不賢的政治,都是人民所難以忍耐的。身為國家領導者,必須注意人民的普遍感受,其中包括富者、貧者、強者、弱者,每個人都是治權的來源。

為政者須以整體老百姓感受為念,為貧而撻伐富,為弱而凌強,都只是政治的左右派之別,遺憾的是,我們的政治正陷入這種執著與危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841406
頁/共5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