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球點滴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08中國年 躍登世界舞台中央
 瀏覽50,568|回應346推薦4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一杯飲料
大同
藍海翔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7.12.25 03:06 am 
 
廿四日上市的美國新聞周刊以「中國崛起」(What's Next: China)為封面故事,指出中國成為全球超級強權不再是個預測,而是事實,中、美兩國必須妥為因應此一事實。

北京奧運 等待已久的派對 

新聞周刊在「一個強悍又脆弱超級強權的崛起」的專文指出,2008是美國總統大選年,但大部分國家地區則視2008為中國躍登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年,奧運會是中國等待已久的亮相派對。

中國去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已大,是自1930年以來,首次超過美國的國家;不論在貿易、暖化、蘇丹達富爾或北韓問題,中國變成一個新關鍵因素,缺了它就不可能達成永久的解決方案。

蘇珊‧謝克最近在新書「脆弱的超級強權」中指出,一般美國人不認為中國是脆弱的,反而中國人並不自認為是超級強權。但中國兩者都是,且其脆弱與崛起有直接的關係。

地方坐大 政治改革很重要 

北京政權主要的問題是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權,中央的指令常被各省忽略,貧富懸殊也加大。解決之道在於政治改革,但高層對改革仍莫衷一是。

世界秩序 很適合和平崛起

有專家指出,歷史上新強權的崛起會引起國際秩序失衡,造成強權之間的衝突,甚至戰爭,因而中美衝突不可避免。但也有專家表示,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權時,並未引起戰爭。中美兩國經濟領域的衝突和競爭無可避免,但是否會惡化,主要取決於華府與北京未來十年的政策選擇。

普林斯頓大學的艾肯貝瑞指出,目前的世界秩序是整合、有規則、基礎深廣,非常適合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也可在參與此秩序中獲得經濟利益。

中美之間存在和平與合作的條件,但也有製造對立的因素。中國的力量增長,民族主義情緒也在高漲,這將在奧運充分展示,北京權貴認為美國希望中國不利,慣於獨霸的美國也不習慣與人分享權力,或遷就另一個強權的利益。某些引爆點,如人權、台灣問題或一些不可預見的事件,在互不信任和兩國人民都有意表示強硬的氣氛中,可能擴大。

如何因應 美國嚴肅的一年

新聞周刊表示,2008年是中國年,也應該是美國制定出嚴肅的長期中國政策的一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94961
 回應文章 頁/共3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擠下美國 大陸出口額冠全球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11.04.09 03:32 am

圖/聯合報提供
 
世界貿易組織(WTO)7日公布各國去年經貿統計數據,中國大陸的商品貨物出口額超越美國,高居世界第一位。台灣的出口額名列世界第16名,進口額則是第17名。
世貿組織的資料顯示,去年全球商品貨物前10大出口國,分別是:中國大陸、美國、德國、日本、荷蘭、法國、韓國、義大利、比利時與英國。

中國大陸的出口量占全球10.4%、出口總額1兆5780億美元,比前年成長31%。美國出口占全球8.4%、總額1兆2780億美元,與中國大陸差距3000億美元。德國出口總額1兆2690億美元,占全球8.3%。排名第四的日本出口額為7770億美元,占全球的5.5%。

中央社報導,日本3月11日發生地震和海嘯災難,世貿組織評估,今年日本的出口量恐將衰退0.5%至1.6%。

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去年出口總額為466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七,領先歐洲的義大利、比利時與英國。香港居世界第11,出口總額4050億美元。新加坡和台灣分居第14及第16,出口總額分別為3520億美元及2750億美元。

在商品貨物進口方面,美國以進口總額1兆9680億美元名列第一、占全球12.8%,中國大陸以1兆3950億美元居次、占全球9.1%。新加坡與台灣則分居第15及第17。

世貿組織表示,去年全球經濟強勁復甦,貿易量比前年成長14.5%,今年受中東、北非地區動亂和日本天災影響,全球貿易量的成長率將僅約6.5%。

日本天災對於全球經貿的影響目前還難以評估,但是就中長期來看,應該不至於會造成太大影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93863
大陸 蟬聯全球再生能源投資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11.03.30 04:12 am 
 
華府智庫Pew慈善信託基金會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大陸蟬聯全球最大再生能源投資國的寶座,也是世界頭號風力發電機及太陽能模組的製造國,並且拉大與第二名德國的距離。

彭博資訊與路透報導,Pew慈善信託基金會在最新發表的「清潔能源競賽贏家誰屬?」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去年大陸在這類能源的投資創下歷來最高的544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39%,並使其拿下美國在已安裝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王座。

2009年美國將再生能源投資金額的龍頭地位,拱手讓給中國大陸,去年德國又以412億美元的投資金額,超越美國的340億美元,成為新科亞軍,美國變成第三名。

基金會指出,近年中國大陸之所以能快速超前,與中共官方將再生能源視為優先政策有很大關係。

Pew慈善信託基金會清潔能源計畫主持人克提諾(Phyllis Cuttino)說:「中國的急速成長非常了不起,美國應該要非常擔心才對,因為才三年前我們(美國),還是第一名。」

此外,中國大陸與德國都設定使用替代能源的最低目標,這是推動兩國這方面投資額大增的重要原因。

基金會顧問兼美國密西根州前州長葛蘭爾摩(Jennifer Granholm)說:「以前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崛起得這麼快,是因為勞動成本比較低。這其實與勞動成本無關,而是因為有政策。」

大陸媒體曾報導,根據「十二五」能源發展規畫,到2020年太陽能與水力等非化石能源占全大陸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15%左右。

再者,中共官方設定2020年的太陽能發電量要達到2萬MW(megawatt,百萬瓦)。

基金會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吸引龐大的再生能源投資,已使其在這方面成為貨真價實的全球超級強權。

2005年中國大陸的再生能源投資額不到30 億美元,但2009年即以391億美元拿下世界第一,成長幅度驚人。

此外,去年大陸的再生能源投資額544億美元,相當2004年全球這方面的投資總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82952
科學論文數量 中國居全球第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北京29日電】 2011.03.29 03:06 pm
 
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昨天公布一項報告,中國在國際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的數量排名,躍升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法新社報導,排名前十名幾乎都是主要的西方強國,當西方各國研究論文發表數量下降之際,中國、巴西和印度的論文發表數量日益增加。

中國在國際科學論文的排名由1999年至2003年間全球第六名、論文數量占全部論文4.4%,躍升到2004年至2008年間全球排名第二,論文數量占全部論文10.2%,緊次於美國,超過日本。

報告指出,「中國排名躍升,相當引人矚目」。

報告表示,「中國大量投資在研發(R&D)上,從1999年起,每年研發投資增加20%,迄今一年研發投資已超過1000億美元」。

根據這項報告,最新研究論文發表數量排行榜前十名依序是:美國、中國、英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義大利、西班牙、印度和俄羅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82950
中國超越美國 重登製造業王座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外電】 2011.03.15 03:25 am

中國踢下美國,恢復十九世紀之前的地位,再度成為全球製造業產量最高的國家。
(新華社)

中國已把美國趕下雄踞110年的最大商品生產國寶座,恢復十九世紀之前的地位,再度成為全球製造業產量最高的國家。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根據美國經濟諮詢機構HIS「環球透視」14日公布的研究報告,估計去年中國占全球製造業產量的19.8%,略高於美國的19.4%。

牛津大學經濟史學家艾倫指出,中國奪回製造業龍頭,顯示「經濟史上一個500年周期的完成」。

中國在1850年左右曾是全球最大商品生產國,工業革命後被英國迎頭趕上,而英國則在50年後被美國後來居上。經濟史學家普遍認為,中國在1830年占全球製造業產量近三成,1900年降至大約6%,1990年進一步降至約3%。此後中國靠低廉勞動成本吸引製造業向中國轉移、以及大量外來投資,加上經濟快速擴張,開始極力追趕美國。

美國「競爭力協會」主席史密斯表示,美國從1895年起雄踞的寶座被中國奪走,值得憂心。未來美國的競爭力不在商品製造,而在追求創新和新服務。

但HIS世界工業服務部主管季利昂表示,美國製造業不必灰心,雖然去年製造業產量略低於中國,但美國製造業只有1,150萬工人,而中國製造業僱用了1億人。

而且,中國製造業產量有一大部分來自美國企業的中國子公司,而且使用美國技術,在電子等領域尤其如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64753
東方巨龍 改寫世界貿易版圖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1.03.13 04:03 pm

中國經濟勢力崛起,改寫了全球貿易的版圖,甚至扭曲許多國家的經濟結構。圖為深圳貨櫃場。
新華社

十年前,世界20大經濟體 (G20)當中,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首要貿易夥伴是中國。如今,中國已是澳洲、日本、南韓、印度、俄羅斯與南非等六國的最大貿易國,而且取代美國,成為巴西最大的出口市場。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不僅改變世界貿易版圖,也讓曾經擔任哈佛大學校長與歐巴馬首席經濟顧問的桑莫斯感嘆說:「50年或100年後人們寫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時,著墨的焦點可能不會是2008年的大衰退或是美國2010年代面對的財政難題,而是歷史舞台轉向中國之際,全世界如何自我調適。」

報導指出,中國的崛起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感受得到。雖然不是每個國家都樂見這樣的結果,中國的貿易實力仍然重塑了其他國家的經濟結構,讓生產主力從製造業轉回原物料的供應,帶來不樂見的貨幣匯率動盪,甚至讓美國人憂慮他們的薪資調升。

10年前,日本最大營建設備製造商小松製作所的營收,只有2.3%來自中國,如今這個比率激升到19%。公司的新進雇員現在必須上兩周的中文速成課程,取代了以往實施的英語課程。

南非一半的成衣與三分之二的玩具來自中國,而中國的消費者也樂於享用來自埃及的柳橙、迦納的可可與南非的葡萄酒。

巴西首富巴提斯塔斥資26億美元,在里約熱內盧北方興建一座超級碼頭,以方便開往中國的巨型貨輪的裝卸作業。

巴西與拉丁美洲鄰國多年來一直致力提升本國工業,並培育相互補償的區域市場,希望能共同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如今,對中國出口的蓬勃景氣卻把巴西帶離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重新投入大宗商品的生產。

這樣的轉變讓許多經濟學家心懷憂慮,前巴西財政部長李庫培洛就說:「中國是重要的市場,但巴西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2000年時,巴西只有不到2%的出口品是銷往中國,到2009年時,比重已升高到12.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62684
中國營建投資 去年全球第一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11.03.03 03:13 pm

中國房地產漲勢凌厲,全國各地都可以見到建築工地,使得中國擠下美國,成為全球營建第一大國。
美聯社

在漲勢凌厲的房地產推動下,中國去年的營建支出超過1兆美元,使中國擠下美國,成為全球營建第一大國。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造成需求增加,推高原物料和勞動成本,2010年中國的營建支出隨之飆升。

而在太平洋另一端,美國營建價格在經濟衰退期間持續下降,美國在營建工程的投資降到9830億美元。

中國去年GDP超越日本、晉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又成為全球營建龍頭,突顯近10年來的消長趨勢。

全球營建重心從美國、日本和西歐等成熟市場,轉向中國、印度及其他較小的新興經濟體。

2日發表的一份新報告預測,2020年時,中國將占全球營建支出的五分之一,高於目前的14%。

中國去年的營建支出有57%來自住宅。隨著中國政府逐漸加強「打房」,預料中國住宅建設的成長速度在未來10年將減緩,因此中國營建支出成長的主力可能是政府在新建鐵路、公路和電力基礎設施的投資。

未來10年,全球營建支出可望達到97.7兆美元。雖然中國份量不小,印度也將大力投資,預料印度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的營建大國。

中、印營建活動成長為兩國營建集團帶來利多,而國際水泥和混凝土公司也大力投資搶商機。

以產量而言名列全球前兩大水泥廠商的瑞士霍爾希姆 (Holcim)和法國拉法基(Lafarge),各有五成以上營收來自中國、印度和一些較小的開發展中經濟體。

中國最大的三家營建設備製造商徐工 (Xugong)、中聯重科(Zoomlion)和三一重工 (Sany Heavy),將在未來數周發布上年度財報,預計去年獲利成長多達60%至100%。中國的起重機、水泥攪拌機和推土機大多是這三家公司的產品。

產業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占全球營建重機械銷售額的比率約43%,遠高於2002年的18%。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49437
中國超越 日GDP跌至全球第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社╱東京14日專電】 2011.02.14 10:16 am 
 
日本內閣今天發表的統計資料指出,去年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達5兆4742億美元,雖然成長1.8%,但低於中國,全球排名由第2跌至第3,是近43年來首次排名下跌。

統計顯示,日本去年的GDP比前1年雖成長1.8%,但低於中國的5兆8786億美元,全球第2的排名被中國取代而跌落至第3。

日本GDP在1968年取代西德而躍居全球第2,僅次於美國,隨後還渡過2次石油危機,都維持第2的排名。但在1990年的泡沫經濟崩潰後,持續出現通貨緊縮,加上少子高齡化的長期經濟低迷,經濟規模終於被中國取代,退至第3。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07214
申請專利 大陸躍全球第四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綜合報導】 2011.02.11 03:34 am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9日在日內瓦宣布,2010年大陸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明顯成長,達1.23萬件,比2009年成長56.2%,已躍居全球第四大專利申請國。

國際專利申請量前四名國家依序為美國、日本、德國和中國大陸。新華社報導,本次大陸除全國申請總量躍升世界第四名,尚有二家大陸企業進入全球國際專利申請榜前10名。分別是中興通訊以1,863件國際專利申請總量,排名由2009年第20位躍居第二位;華為以1,528件專利申請排名第四。

但在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50名的大學排行榜中,沒有大陸的大學入圍。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指出,受到金融危機和研發投入降低等因素影響,歐美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表現停滯,美國和英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甚至是連續三年下降。東北亞的國際專利申請,則呈現強勁成長態勢,除大陸外,2010年日、韓的國際專利申請量,分別成長7.9%、20.5%。

大陸近年開始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概念,大力提倡發展自主知識產權,除國際專利申請量大有斬獲外,國內專利申請也大幅成長。中新社指出,2010年大陸年度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00萬件、達到122.2萬件,授權量為81.5萬件,分別比2009年成長25.2%和40%。

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出,隨著大陸企業研發能力與智財權意識增強,已扭轉過去國外企業申請量超越陸企的現象。大陸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已達整體的59.3%。此外,2010年大陸境內發名專利申請案件,企業申請案件為22.4萬件,占總量76.5%,顯示大陸企業開始重視由企業為主體的專利申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500386
全球貨櫃吞吐量 上海居首釜山第5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社╱首爾24日專電】 2011.01.24 11:05 pm 
 
據韓國貿易協會今天公佈的2010年世界10大港口貨櫃吞吐量統計資料顯示,上海超越新加坡,躍居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南韓釜山則仍排名第5。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引用貿協資料指出,上海國際標準貨櫃吞吐量去年達2907萬TEU,超越新加坡的2843萬TEU,稱冠全球。

據南韓貿協資料,上海超越新加坡,主要歸功於歐美地區經濟復甦和國際海運中心建成,吞吐量比2009年猛增16.3%。新加坡卻因中轉貨物增幅下降,吞吐量僅增加9.9%,退居第2。

排名第3至第5的是香港、深圳、釜山,吞吐量依次為2363萬TEU、2251萬TEU、1428萬TEU。

寧波-舟山港(1314萬TEU)、廣州(1212萬TEU)、青島(1201萬TEU)、杜拜(1150萬TEU)、鹿特丹(1110萬TEU)則居第6至第10。

南韓貿協預估,上海和新加坡貨櫃吞吐量今年可望突破3000萬TEU,深圳很可能會超越香港,躋身前3;天津則可能超越鹿特丹(第10),進入前10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49996
陸企海外併購 全球第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邱莞仁/綜合報導】 2011.01.25 02:21 am 
 
相較歐美國家投資規模在金融海嘯後明顯萎縮,滿手現金的大陸企業卻逆勢成長,逐漸變成海外市場的收購主力。根據中國社科院統計,在國有企業帶頭下,2010年上半年,陸企併購額僅次於美國,躍居全球第二。

專家預估,若以年成長30%的速度保守推算,到2015年,中國每年對外投資額將高達3, 507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的對外投資大國。

中國青年報報導,這份由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公布的「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指出,近兩年,陸企擴張海外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特別是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以發展能源產業為主的企業。

事實上,包含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近年已開始由過去資產被收購角色,轉變成海外市場的主要收購方。

根據摩根大通日前公布的一項統計顯示,在2010年上半年,中國作為收購方的海外併購交易額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其中,如浙江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收購瑞典富豪(VOLVO)即是去年最具指標性的收購案。

如果從2003年開始算起,當年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只有28億美元,不到十年內,此規模已達到400多億美元,每年平均成長速度高達70%,相當的驚人。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金傑預估,在陸企加快併購海外市場下,未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兩者間的規模,將逐漸達到一比一或相對平衡的階段。

不過,由於陸企國際化的程度目前仍遠低於西方跨國公司,在整體經營規模和企業績效上存有差異,也缺乏對外投資及跨國經營的經驗,張金傑認為,陸企在短時間內形成角色轉換,更須注意投資風險,避免重演2009年中鋁併購澳洲力拓的失敗覆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449952
頁/共3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