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四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聯合筆記》進退不得的台商
 瀏覽58,470|回應417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華英惠】 2007.11.17 03:30 am 
 
近來,中國大陸的幾件事吸引全球的注意。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赴東莞演講,創下「一字千金」的天價紀錄。大陸的玩具、食品屢成西方國家的目標,引發限制出口風潮,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成長,其許多產品也成為全球的公敵,面對四面八方設下的貿易障礙。

大陸十月的貿易順差又創下新高,一至十月的順差並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額。為抑制貿易順差的快速成長,北京當局自七月起針對二千八百多項商品採取出口退稅調整措施,由於主要是針對服裝、鞋帽等傳統產業項目,抑制出口的效果已在九月顯現,不少台商首當其衝。

受次級房貸影響,全球經濟波動,美國明年經濟將走下坡,唯中國仍將一枝獨秀,仍可望維持兩位數的高成長。但隨著經濟發展的轉型需要,中國大陸作為廉價勞工供應地的條件已不如以往,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土地利用的成本也在急劇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移往大陸的台灣傳統產業,若不能提升生產效能及技術水平,即將成為這一波中共產業政策調整下最大的受害者,且很快將遭到淘汰。

事實上,不僅台商如此,先前移往大陸的日本及南韓傳統產業,受到北京新政策的影響,漸感難以為繼,今年已出現大批撤出的現象。如何安排這些撤退的傳產找到新的出路,應該在國家層級作整體經濟戰略思考,而不是任由個別台商自生自滅。

目前,日韓政府及產業界都在作類似的戰略轉進調整,在台灣,經濟部門雖提出鼓勵台商回流措施,但實務面仍缺乏積極有效的作法。以電子產業為例,整個產業鍊都已外移大陸,孤鳥勢難單飛返台,即使回台也難以找到適合的投資項目;以致回流資金大量投入房地產,帶動房地產價格不合理飆漲。如此一來,非僅無助於產業發展,反造成島內民眾的荷包縮水,使社會兩極化愈發嚴重。

除了推責任、噴口水,請政府想辦法做點實在的事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08828
 回應文章 頁/共4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台商:團體優惠價啦別亂抹紅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陳東旭、吳學銘/台北報導】2008.02.0403:13am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質疑大陸台商返台機票降價,是中共背後暗助國民黨,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昨強調謝搞不清楚狀況,任意抹紅台商,惡劣心態令人不齒。張榮恭說如此心態,讓人怎麼相信他在當選後會有誠意來推動兩岸包機?

台企聯副會長、新聞發言人葉惠德昨天表示,優惠機票適用對象是所有在大陸的台灣民眾,購票的台商不特定、也沒特定候選人,說走路工太沈重。

葉惠德指出,台企聯推動的三月返台投票優惠機票是團體優惠價,根本沒有政府介入,這樣的價格(上海往返台灣,含稅費2700人民幣)是因三月是航空淡季,台企聯早在幾個月前就跟大陸幾家航空公司談妥。

他說,目前春節包機要4500人民幣,是因春節期間為旺季。他指出,台商支持藍綠陣營的都有,台企聯提供的優惠票價也沒限定誰可以買、誰不能買,更沒指定要台商投給誰。

目前人在上海、專門承攬票務的一位台灣旅行業者表示,今年大陸的台資企業聯誼會是和各航空公司洽談優惠機票,並沒有談到包機,而到目前為止,只有澳門航空答應以2700元人民幣(約11880元台幣)承攬上海到台北的航班,這與目前旅行團使用的團體票價格差不多。

若和平常散客票價3300至3500人民幣(約台幣14520元至15400元台幣)相比,降幅約兩成,並非謝營所指的四成。

至於春節包機,本來就應比平日的票價更高,約為4600至4800人民幣(約20240元至21120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12553
謝營:選舉包機優惠中共操控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2008.02.0403:13am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陣營昨天舉行記者會,質疑中國提供近四成優惠機票鼓勵台商回來投票,發言人沈發惠痛批此舉已涉及干預台灣選舉,是中國版的「走路工事件」。

謝營出示今年一月廿八日「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公告」,內容指出,平日上海經港澳到台灣的機票要一萬八千元,選舉包機只要12150元,其中近四成折扣價差,由中國國營的內地航空公司吸收。

公告中沒有鼓勵台商回來投給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字眼,不過沈發惠表示,連春節包機都沒有這種優惠,中國此舉顯然有「投票傾向暗示性」,若發生在台灣,已違反選罷法。

發言人鄭文燦表示,選舉包機背後有中國政府影子操控,集體性、組織性動員干涉台灣大選。他強調台商都有自主性,中國應尊重台商自由選擇。

媒體詢問此優惠是否是國民黨、共產黨聯手?發言人徐國勇表示,他沒有指國共聯手,但「希望沒有國共問題存在」。

謝長廷陣營昨天原本要繼續批馬誠信問題,但因馬英九岳父舉行告別式,徐國勇表示為了尊重台灣習俗,暫不向馬英九提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12551
當台商的亞太營運中心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陳富寶】 2008.02.03 03:41 am
  
近年來經濟不振,讓台灣成了漂流在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島。 每回經過新竹科學園區,不由懷念起李國鼎當年的高瞻遠矚,他所籌設的竹科讓科技業開枝散葉, 成就了台灣往後一、二十年的經濟榮景。1990年代成功整救IBM的執行長葛斯納曾說過「IBM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願景」,不過,台灣現在最需要的卻是願景。

針對台灣的下一步該如何走,國內學界主張全球化策略者最眾,問題是,台灣有幾家企業有足夠的條件去師法擁有百年以上歷史、數十年國際市場征戰經驗的美國跨國企業擴張模式?

除了新加坡、香港、大陸, 少有台商可以搞懂海外市場當地語言,而語言又常挾雜著民族情感、文化偏好及生活習性, 商業的決勝點永遠是與消費者接觸的那「最後一哩」, 台商若只是做代工生意還可以, 若要進軍主流的消費性產業,則勢必事倍功半。

此外,海外市場的當地大企業,可以好整以暇迎戰台灣企業的進犯。即使是可口可樂、雀巢等世界級企業進軍台灣,碰上以逸待勞的味全及統一等本土大廠,還是不免事倍功半。

近年來三星成功在全球攻城掠地,給台商帶來不少激勵及啟發,不可否認的是,三星的全球化,部分可歸因於南韓政府的全力扶植,以及各地南韓外交單位的奧援。而且,三星較有斬獲的市場還是以亞太地區為主。

台灣企業比較務實的下一步,不是全球化,而是區域化,尤其是掌握近在咫尺的大中華市場。就商業價值而言,中國大陸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洲,或是四分之一個地球,大陸都市地區的人口,就不比美國總人口少。

歐美企業在大陸扎根相對不深;在民族情感上,台灣企業比日、韓企業佔上風;多數大陸本土企業也未成氣候,讓台灣企業等於是站在同一起跑點競爭, 這無疑是老天為21世紀的台商生存發展,開了一扇窗。

再者,台商擁有先天上同文同種的文化優勢,在人員素質及經驗上,台灣和大陸之間又存有互補的雙贏效果。當年,美國企業如沃爾瑪進軍海外市場,也是優先進入英國、加拿大等英語系國家。

至於政府則應扮演好台商進軍亞太區域市場的最佳後衛, 何不先把台灣定位為台商的「亞太營運中心」或「大中華營運總部」。 政府應以正面誘導取代負面管制,提供關鍵資源、設施及租稅優惠,以吸引台商根留台灣。一旦成功之後,自然會近悅遠來,讓台灣升級為外商的「亞太營運中心」。

(作者是Nirvana 掄元品牌顧問執行長,http://tw.myblog.yahoo.com/nirvana-bob/profile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10901
台商「出中國記」:小廠轉進東南亞大廠加速全球布局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財訊月刊2008/01/30
十五年前,台商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推升力量;十五年來,中國成為台商最重要的投資市場,然而如今台商在中國的地位已大不如前。面對中國改革開放將近卅年來最劇烈的一波招商引資政策大調整,恰巧成為「被調整」主角的台商將何去何從?

【文/田習如】
「這半年來大家碰面都是在訴苦,」一位大陸台商嘆著氣說。事實上,從二○○五年中共宣布十一‧五經濟計畫以來,台商就逐漸感受到政策變化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去年中共加緊推出各種新措施,直到今年元旦正式實施勞動合同法,帶來最大震撼,台資、外資甚至中國內資企業紛紛出現嚴重的勞資糾紛。海基會一位官員形容中共近年招商政策的改變是「溫水煮青蛙」,加工出口型台商在加溫的鍋子裡占最大一塊,如今「水燒開了」。

原本利用中國低成本優勢從事加工出口的台商,目前面臨三股強大壓力,可說遭到美、中「夾殺」:一、美國景氣下滑,出口市場萎縮;二、中國投資環境丕變,包括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漲,以及中共為調控過熱經濟而升息、限制銀行放款,去年十一月以來業者就感受到這股收緊銀根的陰霾罩頂;三、中國調整產業結構及財富分配的連串收傘政策,剛好都打到了以加工出口、勞力密集為主的台商,海基會官員私下估算,若把所有不利因素相加,幾乎沒有一家台商能夠獲利。

中共「煮蛙水開了」台商苦日子來了

胡錦濤主政開啟了中國從世界工廠邁向世界市場的大轉彎,也點明了高耗能、高汙染產業,以及過去是「出口創匯」、現在是「引起貿易摩擦」的出口業紛紛被打入冷宮,代表政策包括連續兩年調降台商原本視同收入的出口退稅,以及要求廠商投入資金防汙等。根據前東莞台商協會會長、家具業者郭山輝估算,一七%的出口增值稅在去年七月退稅率被調降到九%(家具業、自行車業等)後,將使業者利潤減少近六%。有色金屬加工、染料化工等汙染性產品更被完全取消退稅。

一面打擊汙染、壓抑出口,另一面則是拉抬內需、降低貧富差距,從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轉回頭造福共產黨建政基礎的工農大軍,這部分可用勞動合同法和即將在今年公布草案的工資條例為代表,「形成一整套有史以來最照顧勞工的法律,等於用行政手段強力將財富移轉給勞工,並以全球僅見的細節程度介入資方的勞動管理權,」誠泰創意管理公司莊景泰律師分析。

一般認為,受勞動合同法衝擊最鉅的首推珠三角一帶的勞力密集型企業,因為相較於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方政府過去對勞動法中已規定但無罰則的社會保險金較為「放水」,如今勞動合同法明定資方不為勞工繳納社保金的處罰,還有經濟補償(類似台灣資遣費)、試用、培訓等各種利於勞方且鼓勵勞工爭權抗議的規定,估計可使企業用人成本增加二至四成不等。

一位傳產台商表示,八九年他決定從台灣移到東莞設廠時,台灣的工資約占總成本一三%,而東莞只占三%,如今東莞工資漲到也占成本一二、三%了;勞動合同法一旦落實,新增成本更將占掉產品售價的四%,對薄利產業絕對是雪上加霜。台灣工銀證券更評估,雇用最多陸勞的鴻海將因此侵蝕淨利率一○%。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發展內需將帶動服務業,而台灣人在此領域頗有機會;中經院研究員史惠慈也認為台幹將因勞動合同法而受益,因近年漸採管理幹部當地化的台商,發現用陸幹成本上升、勞資關係易緊張後,「比較好講話」的台幹可望重新吃香,如果三通就更有利於台灣人赴大陸任職。可見,順著中共的產業轉型思維來投資,台商仍可找到不少機會,不過對許多傳產、雇用大量勞力業者而言,眼前如何應付新政已夠傷腦筋,往中國內陸遷移,或乾脆離開中國、把生產重心逐漸挪移到東南亞,成了兩大應變之道。

中國政府除了挑選高科技等產業續予優惠,並以加高規費等行政手段試圖打散科技業台商聚落,讓分散的台商必須釋出技術給中國本地的配合廠之外,另一面也試圖引導傳產台商往內陸設廠,複製華南、華東的引資發展模式,因此相較於沿海省分土地等優惠不再,內陸仍提供兩免三減半及低價能源等誘因。然而,特別對出口業來說,內陸運輸成本是沿海的好幾倍,且許多台商也認為中國此番政策調整終將一體適用,移往內陸頂多是再撐個兩三年。目前內移的台商多半是轉進江西、湖南等較中間地區,以高耗能、勞力密集但組裝簡單的初級加工等型態較為有利,如鞋業代工大廠寶成已在江西設廠、台達電最近則伸腳到安徽蕪湖。

大台商加速全球布局小台商成風暴核心

此外,雖然中央政策強力調整,傳產外商聚集的深圳、東莞等地方政府卻也擔心外資出走。當地機構統計,○六年深圳就倒了七百家、東莞更關了上千家外資企業,○七年數字更會增加。台商透露,為了留住他們,東莞勞動局甚至指導外商一些規避新勞工法令的方式,暗示政策執行「上緊下鬆」,不過,台商是否願把前途繫於地方政府的「善意」也很難說。

於是,東南亞,尤其當紅的越南,成了台商逐低成本而居的遷廠或擴廠首選。電機電子公會副總幹事羅懷家表示,中國新政策促使台商必須建立第二個出口基地、加速全球布局腳步,像緯創到蘇比克灣、仁寶到越南,就是應外國客戶要求,分散在大陸的風險;即使中國官方想引導台商往西部移動,人民幣的升值也會使台商考慮離開中國。

人民幣從○五年九月起漲至今,對美元已升值約一三%,今年更挑戰七元大關,「一百萬美元的生意,一年就少收十幾萬元,」一位出口型台商抱怨,經歷一九八六到八八年台幣升值衝擊出口的噩夢,如今又在中國重演。

其實,八○年代中期以來的台幣升值、勞基法實施、環保標準趨嚴……,使台商大量外移東南亞,如今中國隨著經濟發展進程而重演類似情況是很自然的事,何況「中國已有實力承受產業調整的代價,」中國台商投資經營協會理事長陳明璋指出。只是,相較於歐美日等企業在中國布局是著眼內銷市場,台、港、韓等企業重兵則擺在加工出口,成為被淘汰、壓制的一群。南韓皮革業在近來強調環保的青島就傳出倒掉四成,珠三角也傳出一萬多家港商關門大吉,甚至中國本地傳產業也難倖免,台商轉進東南亞的同時,韓、港、中加工貿易業者也沒閒著。

台商因中小傳產業是在中國投資的主力而成為風暴核心,未來半年將是關廠潮擴大程度的觀察期,尤其中共實施新政欠缺緩衝期,常使業者措手不及。雖然大企業較有重整生產線、改變成本結構的調適能力,不過若上游配合廠受新政衝擊大,也會帶來供應鏈中斷、停工待料、無法準時交件的連鎖衝擊,使生產流程中的不確定性大增。

歸納起來,台商目前主要態度是一腳留在原地觀望、另一腳往外伸,雖然心知中國「輕外重內」的大政方針已難扭轉,但仍期待一些減緩衝擊的措施(例如香港商界就爭取到海關進料保證金可改由中國銀行出具保證函代替,此緩衝亦適用於台商);另就長期而言,台商也明白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的優勢日減,尋找新天地已是勢在必行了。

相關內容:
-再見!中小企業台商的黃金年代
-台灣電子製造業該跟大陸分手了嗎?
-新興市場,何必單戀中國?

【更多內容,請見財訊月刊2月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09581
台商第二代:兩岸人才差距大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琮盛/東莞報導】 2008.02.01 03:09 am
  
兩岸人才的競爭態勢愈來愈明顯,身為大陸台商企業的第二代,他們在大陸打拚更能感受兩岸人才的差距。

有台商企業第二代認為,台灣的年輕人的抗壓性低、過於安逸、危機感不夠,是最大的隱憂。

最近為了出貨,常拚命到凌晨2、3點的慶樺皮具第二代王裕鈞說:「我每次回台灣開國小或國中同學會時,都會發現我和其他同學似乎是兩個世界的人。」

百和集團第二代,25歲的總經理特助鄭程嘉表示,在大陸工作一年所學的東西,可以抵得上在台灣3、5年的工作經驗,「我來這裡上班第二天,就被丟到跟一堆官員談事情」。

鄭程嘉說,來大陸工作後,被逼著學習很多事,如要迅速解決事情、想到下一步怎麼走,及如何領導統御。「不像在台灣,不願意作的事情,還能把球踢給別人接。」

每天工作14個小時的鄭程嘉也認為,年輕台幹到大陸工作,抗壓性都不足。格局視野,也是台灣年輕人所匱乏的。去年7月就在國外跑業務的鄭程嘉也認為,透過跟國際市場接軌,更能清楚掌握世界的脈動。

同樣是身為台商第二代的張原瑞指出,台灣年輕人安逸現狀、對大陸的認識受到扭曲,對自身的競爭力也缺乏危機感,「有些年輕人侷限自己,開小吃店、咖啡店就滿足了」。

甚至,有朋友反問他:「何必來中國大陸,日子過得去,錢夠用就好。」張原瑞認為,台灣年輕人在這樣下去,會很可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07931
洪奇昌:人力土地融資 台商回流關鍵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08.02.01 03:09 am
  
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昨(31)日指出,引導台商回流的三大關鍵因素是人力、土地和融資政策。不少有意回流家鄉的台商近來也頻頻詢問,台灣還有那些地方即將誕生新的工業園區。

大陸投資環境惡化,迫使不少台商轉移投資陣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上周才剛前往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考察台商外移情況,海基會董座洪奇昌近來也積極走訪了國內15個工業區,密切關注台商回流台灣情形。

洪奇昌表示,大陸勞動合同法和新稅法上路後,壓縮不少台商生存空間。多數的中大型上市櫃台商應變能力較好,有一些紡織、電子業台商開始轉進印度等新興市場,但中小型台商可應變的選項不多,多考慮轉往越南或回流台灣。

洪奇昌在和園區內台商深入訪談後發現,決定台商回流的關鍵在於人力、土地和融資政策,其中前兩者的影響力最大。目前最受中小型台商回流的工業園區,則包括了高雄岡山本州工業區、彰濱工業區和宜蘭的利澤工業區。

他表示,多數台商關注的人力問題,不只是外勞和本勞脫鉤的問題,更關心中高級人力問題,「在訪談中,有台商認為台灣的教育鮮少培育出,台灣產業需要的人才;也有台商希望政府更放寬大陸中高人才來台受訓和工作。」

依照現行「大陸人士來台從事商務活動許可辦法」規定,年度營業額不超過3,000萬元的國內企業,每年最多可邀請15 位大陸人士來台受訓。跨國企業則可出於「內部調動」因素,調度大陸籍幹部來台,但一般國內企業則因政府未開放大陸人士來台工作,無法聘請大陸員工來台工作。

洪奇昌也說,經濟部提供的「006688」專案效果不錯,不少台商幾乎都可以便宜價格取得工業區土地,「只要有土地,就有廠商願意回流」。

目前國內幾個台商熱門回流的工業園區,像是利澤工業區,現在都滿了,因此有很多台商紛紛探尋,未來還有那些新的工業園區可供進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07928
爭取回流》台商2,000億融通門檻 降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台北報導】 2008.01.31 04:18 am
  
爭取台商回台,經濟部大端優惠配套措施。包括提供「006688」土地優惠、放寬台商資金融通門檻、放寬台商科專申請門檻到協助回台廠商的產業升級轉型等,全方位協助台商回流。

經濟部今(97)年再加碼50億元,擴增中小企業信保基金規模,預估至98年可提供1.6兆元資金。為提高台商申貸率,放寬保證規定,包括(一)對資本性支出信用保證成數由原來五成大幅提高至七成;(二)設立未滿一年之一般事業及設立未滿半年之生產事業,只要取得政府機關、國營事業或上市櫃公司訂單,則可向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申請承保,信保基金不准拒保。

政院提撥2,000億元台商專案融資基金,放寬台商融通門檻。經濟部指出,每一申請計畫最高不得超過2億元,利率按中長期資金利率加碼機動計息,銀行加碼以不超過1.5個百分點為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04930
財訊月刊》中共「溫水煮青蛙」 台商出走漸增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理財網╱財訊月刊/提供】 2008.01.29 02:15 pm
  
根據《財訊月刊》2月號311期<台商出中國記>報導指出,原本利用中國低成本優勢從事加工出口業的台商,目前面臨三股強大壓力,一、美國景氣下滑,出口市場萎縮;二、中國投資環境丕變,包括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漲,以及中共調控過熱經濟而升息、限制銀行放款等;三、中國調整產業結構及財富分配的連串政策,剛好都打到了以加工出口、勞力密集為主的台商,台商出走中國的情況愈來愈明顯。

中國「十一五」計畫宣告了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邁向世界市場的政策大轉彎,也說明了高耗能、高污染產業,以及過去是「出口創匯」的出口業紛紛被打入冷宮。例如前東莞台商協會會長、家具業者郭山輝估算,17﹪的出口增值稅在去年七月退稅率被調降到9﹪(家具業、自行車業等)後,將使業者利潤減少近6﹪。有色金屬加工、染料化工等污染性產品更被完全取消退稅,利潤大幅降低。

再如勞動合同法,衝擊的是珠三角一帶的勞力密集型企業,珠三角地方政府過去對勞動法中已規定但無罰責的社會保險金較為「放水」,如今勞動合同法明定資方不為勞工繳納社保金的處罰,還有經濟補償(類似台灣資遣費)、試用、培訓等各種較為照顧勞方且鼓勵勞工爭權抗議的規定,估計可使企業用人成本增加二至四成不等,此將對薄利產業帶來重擔。

換個角度來看,順著中共的產業轉型思維來投資,台商仍可找到不少機會。中國政府也試圖引導台商往內陸設廠,複製華南、華東的引資發展模式,因此相較於沿海省份土地等優惠不再,內陸仍提供兩免三減半及低價能源等誘因。然而,特別對出口業來說,內陸運輸成本是沿海的好幾倍,且許多台商也認為中國此番政策調整終將一體適用,移往內陸頂多是再撐個兩三年。

另一方面,雖然中央政策強力調整,傳產外商聚集的深圳、東莞等地方政府卻也擔心外資出走。台商透露,東莞勞動局甚至指導外商一些規避新勞工法令的方法。不過,台商是否願把前途繫於地方政府的「善意」也很難說。電機電子公會秘書長羅懷家表示,中國新政策促使台商必須建立第二個出口基地、加速全球布局腳步,像緯創到蘇比克灣、仁寶到越南。即使中國官方想引導台商往西部移動,人民幣的升值也會使台商考慮離開中國。

台商因中小傳產業是在中國投資的主力而成為風暴核心,未來半年將是關廠潮擴大程度的觀察期,尤其中共實施新政欠缺緩衝期,常使業者措手不及。雖然大企業較有重整生產線、改變成本結構的調適能力,不過若上游配合廠受新政衝擊大,也會帶來供應鏈中斷、停工待料、無法準時交件的連鎖衝擊。思考是否撤離中國,尋找下一個落腳地,是目前許多台商最重要的課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02500
何美玥:在哪鬆綁 才是重點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陳秀蘭/台北報導】 2008.01.29 04:17 am
  
對於台商建議設立境外經濟特區,經建會主委何美玥昨(28)日表示:「沒有聽說!」她認為,問題在制度面的設計,重點不是成立什麼特區,而是「在哪裡鬆綁」,若陸委會在兩岸經貿部分考慮鬆綁,可在自由貿易港區與加工出口區中馬上做。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訪視東南亞國家後,帶回台商建議成立境外經濟特區的想法,長期參與特區規劃的經建會並不感到意外。何美玥表示,設立特區要看「加上什麼元素」,陳明通主委並未跟她談過類似的想法。

經建會官員表示,從亞太營運中心到自由貿易港區設置,境外經濟特區的想法對行政部門而言,並不是新點子,設置特區的目的不外乎要解決現階段兩岸經貿限制,以及引進成本低廉的勞工。但這個核心目的卻往往不為政治現實所接受。何美玥表示,特區的重點在軟體制度面,而不是硬體,目前自由貿易港區可以進口限制輸台的2,000項大陸物品,加工後再出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99434
新聞辭典》經濟特區 多種型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 2008.01.29 04:17 am
  
各國設立經濟特區,目的是為排除現行法令,讓資金、貨品以及人員往來能自由暢通,區內貨物稅、營業稅以及關稅全免。

經濟特區有各種不同型態,中國大陸為發展市場經濟,曾設立四個經濟特區;目前我國四個海港、一個空港的自由貿易港區,同樣是經濟特區的一種。

美國紐約港、洛杉磯港附近,都有自由貿易港區,貨物可自由進出;新加坡全國是一個大的自由貿易港,韓國釜山近年也設置自由貿易區。這些自由貿易區的特色是鄰近港埠,讓人流、物流及金流自由流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99432
頁/共4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