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07.11.16陳慈幸、胡書原
貴報焦點報導「三萬學童搶包營養午餐養家」,忽感當今社會變遷與經濟狀況,已讓孩童提早步入人生的現實,對孩子影響深遠。這樣的報導讀之令人鼻酸。
多年前,英文新名詞「brunch」出現,說明早午餐一次解決的社會現象,伴隨資本主義社會的風華,已蔚為潮流。相對於「brunch」,如今我國社會的狀況,似又可發明一個新英文詞「lunner」,來代表以營養午餐來支持晚餐的情境。只是,「brunch」與「lunner」字彙的背景,卻兩相迥異,亦即從代表純粹社會前衛時髦,成為某種程度的社會不堪。
對於小學生而言,午餐時間本應是愉快的用餐時刻,亦是求知過程當中,一個與同儕互動、學習最佳良機。今部分學童卻須狼吞虎嚥,搶先其他同學一步,才能讓家裡其他「嗷嗷待哺」的成員,共同享用營養午餐的餘蔭。
這種現象,果真為一個兒童成長過程當中,所必須歷經之坎坷?或者,已可預測此種情形對兒童生、心理之成長,將導入相當程度負面因子,因而導致成年後對於各種事物的認知,有著不同層面的負面價值觀。
M型社會,在多數報導與研究中,似已定著於當今我國的一種社會現象,而這篇報導中懵懂無知學童搶奪營養午餐的微型戰爭,或足以印證M型社會已在實際社會脈動中形成某個程度的動態現象。這種搶奪營養午餐行為是否會正面影響孩童之身心成長,就目前實證而言尚無法確知,但就犯罪學理的「衝突理論」,似可預測,令人憂心。
衝突理論中,人類對於資源的掌握,為造成彼此團體間互相攻訐的緣由,將導致衝突產生,而造成社會的流動。雖不至於如馬克思思想中階級鬥爭,會點燃下層階級的革命烽火,但誠如荷蘭犯罪學家龐格所主張,孩童在學校裡雖不會如同階級鬥爭般,為了資源的爭奪,造成孩童間的衝突革命,但對於孩童將來的健全身心,似已埋下慾望的種子,將隨時間而成長茁壯,侵擾著我們下一代。另一個角度看,有如生物學認為生物為了遺傳而會有利他行為的舉動,但若現實當中,孩童過早面臨己身無法溫飽之窘境,成長後,又豈有人會將餘力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對於兒童與少年的權益,現有「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而為保護,但小小法規,究竟對於兒少的愛護,似無法完全涵蓋。除因應時代社會變遷,兒童所需要的愛護亦應隨而改變外,兒少福利正如同其他社會福利工作一般,為目前現代民主社會的繁複工作。實際而言,每位社工皆背負著數百個個案,但每個社工人員擁有的一天光陰,等同常人的二十四小時,相對於繁複的工作內容與短暫的光陰,如何以主觀觀點苛究社工人員每個個案需徹底而為?
相較於他國,我國兒少福利相關法規已頗具完善,重點是如何落實。而除了政府、社福機關、團體應有的持續努力之外,一般民眾給予該法之支持力量太少,民眾對於自身的力量無法深刻體會,也讓問題加重。
需知道,來自社會各階層的關懷仍是凌駕法律外的最大動力,於是,報導當中的兒童福利聯盟的「經濟弱勢家庭物資補給行動」就有參與的甚大價值。以先前報導的「食物銀行」為例,已有眾多基金會、社會團體參與,杯水車薪的資源,集腋成裘。因此,我們所殷殷企盼者,除中產階級多方貢獻己力外,處於M型社會頂端的族群,若能伸援,回饋予社會者,將會更為巨大。
浩瀚人世,多少貧困嗷嗷衝擊社會,「lunner」這個字彙,希冀不要成為我國社會現象的定調,畢竟,再多付出那麼一點點,就會多那麼一點點燭光。
(陳慈幸為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胡書原為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