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 2006/10/23
結合歷史文化的形象,則是萬寶龍最令其他精品大廠望塵莫及的競爭力。走進萬寶龍位於漢堡郊區的全球總部辦公室,到處都可以感受到文化藝術的氛圍。
【撰文/王一芝】
贊助藝文,華麗藝術添加深度
(攝影/王一芝)
結合歷史文化的形象,則是萬寶龍最令其他精品大廠望塵莫及的競爭力。
走進萬寶龍位於漢堡郊區的全球總部辦公室,到處都可以感受到文化藝術的氛圍。
像一樓陳列品牌歷史的博物館、走廊各國現代藝術家以品牌六角白星為靈感創作的畫作,員工餐廳前還貼滿英國知名服裝設計師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好萊塢老牌演員克洛斯(Glenn Close),和多位名人明星親手握萬寶龍鋼筆寫下的心情故事。
「筆是傳承文化藝術最好的工具,」透過贊助文化、藝術活動,萬寶龍借力使力推廣品牌。例如,1992年為藝術家設立「國際藝術贊助大獎」、1995年為德國愛樂提供獨家贊助,甚至2002年還專為中國藝術家設立「卓越藝術大獎」。
以行銷見長的韓悟夫,更主張從推廣贊助戲劇、繪畫及音樂領域汲取靈感,為萬寶龍每一件商品,注入獨特的藝文氣息。
從路易十四、彼德、凱薩琳等君王系列,到音樂贊助系列伯恩斯坦、卡拉揚、蕭提等大師,甚至是大文豪系列伏爾泰、狄更斯、塞凡提斯,萬寶龍的限量筆系列,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文化藝術史。
也難怪,很多向來對奢侈品敬而遠之的人,很難拒絕擁有一支萬寶龍鋼筆,就是不同於其他精品強調持有者的尊貴,萬寶龍則是聚焦對文化的關切。
第2次冒險〉從手指商品到手腕精品
多角經營,創造M型生活模式
在柏拉特讓萬寶龍振衰起蔽之後,馬上著手進行下一個品牌改造,也就是多角化經營。
那時很多幹部質疑柏拉特,既然全世界已有近千萬人使用萬寶龍鋼筆,市占率高達70%,而且年銷售成長5%,為何還要冒著品牌印象混淆的風險,進行品牌多角化?
「謹守傳統固然是好事,但品牌不能永遠停滯不前,」柏拉特告訴他們,良好的品牌不僅建立在令人印象深刻的單一產品種類上,而是創造一個符合目標消費群眾生活風格的情境,然後持續擴張產品線。
1997年在日內瓦製錶年度大會上,剛在瑞士以1906萬美元,購併老字號製錶工廠的萬寶龍,宣布進軍利潤比鋼筆高上15至20倍的高級手錶市場,引起現場一片譁然。
「沒有製造手錶經驗的你們,如何跨入這個高技術門檻的行業?」一位資深鐘錶記者當場舉手發問。
面對記者不可置信的眼神,及咄咄逼人的態度,陸貝慈為身旁的柏拉特捏了把冷汗,但柏拉特仍以他一派輕鬆、不緩不徐的大方態度回答,「我們會把穿越世代和熱情的製筆精神,複製到腕錶上。」
事實上,萬寶龍和其他轉戰機械錶的同業一樣,捨棄耗時費力的機芯研發過程,轉而委由製錶大廠執行,「希望五年內手錶的營收能超過鋼筆,」柏拉特發下豪語。
其實聚焦手錶之前,萬寶龍早在1993年就已跨足皮件,甚至效法其他精品業者開發香水、袖扣、太陽眼鏡等新商品,擴大非筆類的產品線。
2001年,柏拉特為集團創立產品總經理的角色,找來當時國際時尚品牌紀梵希(GIVENCHY)的行銷主管龐揚瑪(Jean-Marc Pontroue),要借重他在時尚品牌工作長達15年的經驗,整合集團內非筆類產品的設計風格。
六角白星,指引品牌路線
「『Less is more』是萬寶龍一貫的設計風格,」智威湯遜大中國區策略總監陳倩如觀察,六角白星和黑色搭配的設計風格,讓人一看到,馬上就知道是萬寶龍產品。
美國行銷專家芮斯(Laura Ries)在她所著《名牌的起源》(The Origin Of Brands:How Product Evolution Creates Endless Possibilities For New Brands)一書中指出,最好的品牌就是能令消費者直接聯想到某一特定商品,沒有疑問,沒有模糊地帶。
「品牌最怕品牌形象混淆,」台大國企系教授湯明哲也說,品牌輕易擴張的結果,常常會反過來傷害品牌,稀釋品牌價值。
不過,對於品牌往多元產品發展,韓悟夫頗有自信,「我們不會輕易破壞萬寶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他堅信,當品牌為它的歷史添新章節時,只要循著同樣的主軸在走,不至於傷及品牌核心價值。
有趣的是,在眾人一片不看好的聲浪下,現在萬寶龍非筆類產品,已超過總營收的四成,其中表現最突出的莫過於皮件,10年就躍升為世界第二大品牌。
在百年品牌下,問世才短短九年的手錶,成績更跌破所有人眼鏡。身為高級錶新手的萬寶龍,營收名列全球30名內,甚至還高於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兒(CHANEL)等時尚大牌。
「光在香港地區,我們一個月可以賣出122支手錶,」陸貝慈得意地說。
一位時尚產業分析師解讀,萬寶龍成功把可靠、手工打造的製筆品牌魅力,加持到其他不同產品類別,並被消費者所接受。
第3次冒險〉從男性到另一半世界
性別進化,用珠寶打動女人
幾乎每隔10年,就進行一次品牌冒險的萬寶龍,過去2/3世紀,都是服務男性顧客,去年卻開始把腦筋動到女性身上,推出珠寶和她們打交道。
對於一個一貫開拓男性精品市場的品牌而言,跨入女性珠寶,是一個再危險不過的殺手級品牌冒險。
「一向傾心於時尚品牌的女顧客,能不能接受男性品牌推出的女性珠寶;原本死忠的男顧客,又會不會因為形象變柔性而移情別戀?」像這樣的傳言和質疑,一夕之間甚囂塵上。
「對我們來說,這不是革命,而是進化,」韓悟夫說,儘管大多數人至今仍認為萬寶龍是充滿男人味的品牌,但並不代表萬寶龍只鎖定男性顧客,其實萬寶龍的女性客層也占了40%。
他進一步表示,與其告訴男性,萬寶龍不再是他們專屬品牌,還不如讓女性知道,萬寶龍為她們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商品,「萬寶龍的價值不是男性或女性,而是品質和形象。」
任誰也沒想到,才短短一年,萬寶龍竟在女性珠寶上得到初步的勝利。
「我們目前有16%的營收來自女性珠寶,」陸貝慈說,萬寶龍品牌裡的女性角色,開始從幕後走向台前。
百年大計,繼續挑戰白朗峰
另外,陸貝慈也觀察到,占全球銷售量近六成的亞洲市場,有愈來愈多女性顧客對萬寶龍的珠寶感興趣。
但如果現在就評定萬寶龍已成功跨越性別限制,未免也太早。
絕大多數女性,還是偏愛駐足在蒂芬妮(Tiffany)、迪奧(Dior)、卡地亞或喬治傑生(Georg Jensen)等典雅精緻的品牌旗艦店裡。對她們而言,萬寶龍的珠寶太中性,很難讓她們墜入浪漫的愛情幻想中。
為了吸引女性顧客在店面停留,這一年來,萬寶龍密集在大中華區新增了35個門市,包括9月底在新竹新光三越重新裝潢的專櫃,它們的共同特色是,擁有女性專區。
在這裡,不再只有萬寶龍的標準色黑色,整個空間被精緻優雅的白色包圍,還有柔和的燈光、舒服的沙發和局部產品放大鏡,讓女性顧客只要踏進店面,都能感到無限的愉悅。
今年3月,萬寶龍在日內瓦錶展最後一晚舉行的百周年派對,現場布置成白朗峰頂,象徵萬寶龍繼續向顛峰挑戰的決心。
走過一世紀的輝煌,萬寶龍下個百年,將把重心轉移到女性。萬寶龍這一場華麗的冒險能不能成功?投資人、競爭對手,甚至是各行業的品牌經營者,大家都想知道答案。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