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民2006/09/05
籌措子女教育金是一項長期投資,以定期定額共同基金來存子女教育金,是一個簡單又方便的方法...
即將進入九月開學潮,根據統計,若一個小孩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念的都是公立學校,不上安親班、才藝班以及補習班,費用至少要70萬元,如果一路都念私立學校,加上才藝班、安親班及補習費,費用可能高出好幾倍。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為人父母對子女最大的盼望,面對這麼龐大的一筆教育費用,父母親該如何籌措,才不必年年依賴就學貸款?建議在籌措教育基金計劃前,先想想下面兩個問題,以了解本身的財務狀況與孩子的教育資金需求。
問題1.未來需要多少錢?
也就是從子女目前的年齡,到未來完成大學(甚至國內外研究所)學業,經過通膨計算後所需要的教育金有多少?同樣籌措孩子的大學基金,假設一個今年剛出生、另一個已經10歲,兩者距離上大學的時間不同,所需要的教育基金就會不一樣。基本上,籌措教育基金的計劃是愈早準備、負擔越輕。
問題2.用什麼投資工具?
籌措子女教育金有以下幾種工具可選擇,包括股票、債券、共同基金、定存及互助會等。銀行定存是國人最習慣的理財方式,不過用零存整付來累積子女教育基金,無法對抗通膨的侵蝕。而股票投資的困難度較高,風險性也大,因此替子女存教育金的理財工具,必須要符合安全、穩定與具成長性兩大原則。
由於籌措子女教育金是一項長期投資,以定期定額共同基金來存子女教育金,是一個簡單又方便的方法,也符合安全、穩定與具成長性的原則,主要是定期定額具有平均成本的優勢,可在市場高檔時,一筆錢買到的單位數較少,但是在市場位於低檔時,同一筆金額則可買到較多的單位數,長期下來,基金的平均購買成本就會降低,以「日積月累、聚沙成塔」的方式達到累積子女教育金的效果。利用這個特性,購買共同基金便不必在乎投資時點,家長們可以維持平時的生活作息與步調,輕輕鬆鬆地讓投資融入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