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1【民生報社評】
近日教育部又有了一些引發爭議的措施。一是遠距碩士在職專班準備開辦,二是九五暫行綱要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
所謂遠距教學碩士在職專班,是說利用目前已開設的在職碩士專班,增開一種以遠距教學為主的碩士班,學生不必到校去上學,只消通過網路,進行「數位學習」,即可獲得學分及學位。目前已有十四所大學申請開辦十七個班,預計教育部會核准十三班。
網路教學之爭議,由來已久。過去教育部堅持網路課程不得超過三分之一,後放寬到二分之一,現在又再放鬆,逐步退守,不知理由何在?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問題不在升學管道不寬不暢。大學聯考不到一百分就可以上大學;過去未有機會入研究所深造者,現在也是MBA、EMBA、在職專班等,到處等著學生上門。開放網路教育之碩士學位課程,在開拓升學管道方面,可說意義甚小。教育部云此舉可便利台商或上班族;但若上班族連在職專班都懶得去上,網路學習又能有多大效果?台商,政府若要示惠,開放採認大陸學歷顯然更為實際。
我們的高等教育,問題恰好不是入學不易,而是教學品質與內容不斷下降。招學生時就放水,千方百計,讓學生怎麼方便怎麼好地入學;入了學,又千方百計,讓學生怎麼容易怎麼好地拿到學位。碩士在職專班,就是個典型的例證。其教學或畢業生品質,都距正規碩士教育一大截。如今還要再開便利之門,讓學生縮短年限、少修學分、或只須上網便可取得學位。這種政策再施行下去,非拖垮高等教育不可。
相較於放水開綠燈的高等教育,教育部對中學教育卻又另一付思維,非令教師與學生倍增其困擾不可。這不是要讓教師和青年學生大傷其腦筋嗎?教育部在此,又能否高抬貴手,饒了他們呢?
【2006/08/21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