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交、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冷戰
 瀏覽27,256|回應188推薦5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CHARLIE
沙包
Chocola
貓喵XD
古士塔夫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31/content_6181913.htm

新華網莫斯科5月31日電(記者劉洋)俄羅斯總統普京31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嚴厲抨擊國際秩序單極化主張和國際政治中的單邊主義。

    普京說,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某些國家試圖建立單極化世界,並希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所有其他國家,甚至不惜破壞國際關係及國際法準則。他說,在處理國際問題時,用“政治合理性”標準取代國際法準則的做法“非常有害而且危險”。 

    普京指出,何謂“政治合理性”?這種合理性由誰裁定?他強調,鑒於“政治合理性”可能被歪曲和濫用,基於這種標準的外交做法“無異於獨裁和帝國主義”,俄羅斯對此明確表示反對。 

    由於美國在攻打伊拉克、部署反導系統等問題上一貫堅持單邊主義立場,俄羅斯領導人近期多次對美國政策提出批評。今年2月,普京在德國慕尼克安全政策會議上猛烈抨擊美國“幾乎無節制”地濫用武力,“差不多在所有領域都超越界限”,“總試圖用各種手段來實現政治觀念”,並認為美國領導的“單極世界”不可接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238666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俄羅斯國防部長視察北方四島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俄國防部長訪爭議領土 日本不滿
 

日本外相前原誠司預定下周訪問俄羅斯進行雙邊外長會談,但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Antoly Serdyukov)4日視察日本主張的「北方領土」,日本政府加以責難。

日本媒體報導,謝爾久科夫4日訪問日本主張領土主權的「北方四島」之中的擇捉島和國後島,視察空軍基地和砲兵等部隊。

俄羅斯軍方重視遠東地區的重要性,計畫加強靠近日本的太平洋地區的軍力,國防部長訪問日本北方領土,顯示對軍事面的重視和強調領土主權。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下午召開記者會,對俄羅斯的作法深表遺憾,指出已經由外交管道表示抗議。前原指出,俄方這項作法對日本有意和改善關係潑冷水。

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去年11月訪問國後島之後,俄羅斯高官跟進,接二連三訪問日本的北的領土,本周俄羅斯政府代表團剛進行訪問,呼籲海外進行投資。

前原預定11日在莫斯科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會談,今後這項會談的動向受到注意。

日本主張的「北方領土」是北海道根室半島外海的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群島。日本在1945年8月14日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投降後,舊蘇聯軍於同年8月28日至9月5日登陸4島加以占領至今。

【2011/02/04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486853
如殺無道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如果不相信"風行草偃"或是"軟權力"等神話,那討伐無道以就民主自由,豈不很當然嗎?何虛偽之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74713
軍事化 是美國外交特色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沙包

軍事化 是美國外交特色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122900178,00.html

2010/12/29 中時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Kristof)在十二月二十六日題為〈巨大的(軍事)禁忌〉專欄中,痛批美國天文數字的國防預算太離譜了,他也抨擊民主、共和兩黨都是沆瀣一氣,什麼都刪,就是不敢刪國防預算,而使軍費變成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sacrosanct)怪物。 

     紀思道引述波士頓大學歷史及國際關係教授安德魯.巴塞維奇(Andrew D.Bacevich)近著:《華盛頓主宰一切:美國邁向永久戰爭之路》的數據和分析說:一、美國的軍費等於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總和;中國的軍費僅次於美國,但美國的軍費比中國多六倍;二、美國在全球維持五六個軍事基地,有些基地已有六十五年歷史;三、美國情報單位龐大到不像話,有權利閱讀「極機密」資料的人比首都人口還多;四、美國今年花在阿富汗的戰費(五百五十億美元)超過獨立戰爭、一八一二年戰爭、美墨戰爭、南北戰爭和美西戰爭的總和;五、歐巴馬要求國會增加今年軍費百分之六,而達到九千億美元。 

     出身西點軍校和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的巴塞維奇說,共和黨為打仗敲邊鼓而獲得選票,民主黨認為如不附和共和黨則將失去選票。軍費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增加、一代又一代猛漲,美國就如此日月陳兵海外而走向永無止境的永久戰爭。巴塞維奇在七年代初打過越戰,具有實戰經驗;他的兒子也是西點畢業,三年前以中尉排長身分陣亡於伊拉克。巴塞維奇說他自己退伍後思想傾向保守派,不但訂閱《標準周刊》和《國家評論》等保守派雜誌,還常捐款給他們。幾年後自己的思想逐漸成熟了,對美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的觀察和了解更深入了,終於恍然大悟主流保守派和主流自由派輪流掌控美國政治、外交和軍事,並由他們來界定政治與社會議題。巴氏又認識到,儘管主流保守派和主流自由派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南轅而北轍;奇怪的是,他們各自提出的解決方案和結果卻常大同而小異。 

     巴塞維奇在五年前出版的《新美國軍國主義:美國如何被戰爭引誘》中,就指出美國已陷入不斷地增添軍費、不停地擴大軍力的漩渦裡而不克自拔。更悲哀的是,拒絕自拔。為什麼不願意自拔,原來軍費上升和軍力擴充直接關係到美國必須保持「世界第一」的帝國觀念和「例外主義」的意識形態、美國人民不願看到別國力量超越美國的狹隘心態、軍火工業和政客(包括退伍將領)勾結而形成巨大的遊說勢力以及九一一事件後的「永久危機意識」等因素。 

     外交史家華特.米德(Walter R.Mead)把美國傳統上的外交政策分成漢彌爾頓主義、威爾遜主義、傑佛遜主義和傑克遜主義等四大學派。目前仍主宰美國外交思維而常被討論是以提倡和平為基調的傑佛遜主義(Jeffersonism)以及好戰黷武的傑克遜主義(Jacksonism)。很顯然地,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只是把傑佛遜主義當招牌,口號和幌子,一旦認為赤色武力擴張危及到美國所支持的政府,美國就會毫不手軟地出兵或由中情局發動改變以維護美國的勢力與權益。 

     負責主管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事務的外交家郝爾布魯克死後,美國公視時事訪問節目主持人查理.羅斯即於十二月十四日晚上邀請和郝爾布魯克具有公私情誼的三位老友暢談美國外交與郝氏貢獻。三位友人之一是曾任職國務院、五角大廈、《紐約時報》和外交事務協會並且是當年〈五角大廈文件〉主要擬稿人之一的雷斯利.蓋布(Leslie Gelb)。蓋布曾提到美國外交政策「軍事化」的問題,他說這是一項嚴肅又嚴重的問題,郝氏生前即一直關切此課題。但因人多口雜和時間關係,當晚節目並未加以深論。一百多年來,美國外交政策軍事化就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特色,有時外交與武力並行,老羅斯福的「胡蘿蔔和大棒」即為一例;有時外交先行、武力隨後;有時武力先發制人,外交聊備一格。 

     九一一事件後,布希政府為軍事化外交政策找到了藉口和護符,他以反恐和國安為出師之名,欺騙聯合國安理會、美國人民和全世界,以武力解決海珊。現在輪到歐巴馬來收拾阿富汗殘局,大家擔心的是他會不會變成越戰時代的詹森?在最近朝鮮半島危機中,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雖馳往黃海耀武揚威,但歐巴馬政府深知朝鮮半島危機絕不是依恃武力即可解決,難題是外交解決危機的途徑亦無從尋覓。中國有北韓這個惡鄰兼窮友雖至感頭疼,但平壤卻為中國擋住了美國勢力延伸至鴨綠江邊。六十年前爆發的韓戰一直沒有簽署正式的和平條約,而只有美國、中國和北韓三邊簽定的停火協定,這或許是半島危機迭起的原因之一。 

     美國立國精神與現實一開始就出現矛盾與虛偽,一面高唱「人生而平等」一面蓄養黑奴。外交政策亦復如此,一面高喊民主自由,一面討伐非我族類。美國外交政策軍事化的後果就是出現了美國的新型軍國主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71474
2010 美國批准美俄新裁核條約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沙包

http://www.bbc.co.uk/news/world-us-canada-12066501

The Senate approved it by 71 votes to 26 after months of wrangling.

"Thi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rms control agreement in nearly two decades and it will make us safer and reduce our nuclear arsenals along with Russia," Mr Obama said.

He said the vote also showed that the US political process was not doomed to "endless gridlock".

"The strong bi-partisan vote in the Senate sends a powerful signal to the world that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stand together on behalf of our security," he said.

Thirteen Republican Senators voted with the Democrats during Wednesday's vote.

However top Republicans, including Minority Leader Mitch McConnell, John McCain and Jon Kyl, had opposed ratification saying the treaty could compromise security and the US missile defence strategy.

Russian 're-set'

Correspondents say the ratification will be seen as a foreign policy success for Mr Obama.

He has argued that ratification of New Start is vital to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made the agreement a key plank of the president's much-heralded "re-set" of relations with Russia.

After the vote,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said in a statement: "A responsibl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world's two largest nuclear powers that limits our nuclear arsenals while maintaining strategic stability is imperative to promoting global security."

The New Start treaty, which will replace its lapsed predecessor, Start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was signed by the two presidents in April 2010.

It trims US and Russian nuclear arsenals to 1,550 deployed nuclear warheads - a cut of about 30% from a limit set eight years ago.

The treaty would also allow each side visually to inspect the other's nuclear capability, with the aim of verifying how many warheads each missile carries.

A previous inspection regime - part of the old Start treaty - expired a year ago.

In addition, there will be legally binding limits on the number of warheads and missiles that can be deployed on land, on submarines, and on bombers, at any one time.

Strategic Offensive Reductions:  Under the Treaty, the U.S. and Russia will be limited to significantly fewer strategic arms within seven years from the date the Treaty enters into force.  Each Party has the flexibility to determine for itself the structure of its strategic forces within the aggregate limits of the Treaty.  These limits are based on a rigorous analysis conducted by Department of Defense planners in support of the 2010 Nuclear Posture Review. 

Aggregate limits:

  • 1,550 warheads.  Warheads on deployed ICBMs and deployed SLBMs count toward this limit and each deployed heavy bomber equipped for nuclear armaments counts as one warhead toward this limit.
    • This limit is 74% lower than the limit of the 1991 START Treaty and 30% lower than the deployed strategic warhead limit of the 2002 Moscow Treaty. 
  • A combined limit of 800 deployed and non-deployed ICBM launchers, SLBM launchers, and heavy bombers equipped for nuclear armaments.
  • A separate limit of 700 deployed ICBMs, deployed SLBMs, and deployed heavy bombers equipped for nuclear armaments. 
    • This limit is less than half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nuclear delivery vehicle limit of the START Treaty.

Verification and Transparency:  The Treaty has a verification regime that combines the appropriate elements of the 1991 START Treaty with new elements tailored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eaty.  Measures under the Treaty include on-site inspections and exhibitions, data exchanges and notifications related to strategic offensive arms and facilities covered by the Treaty, and provisions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national technical means for treaty monitoring.   To increase confidence and transparency, the Treaty also provides for the exchange of telemetry.

Treaty Terms:  The Treaty’s duration will be ten years, unless superseded by a subsequent agreement.   The Parties may agree to extend the Treaty for a period of no more than five years.  The Treaty includes a withdrawal clause that is standard in arms control agreements.  The 2002 Moscow Treaty terminates upon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New START Treaty.  The U.S. Senate and the Russian legislature must approve the Treaty before it can enter into force.

No Constraints on Missile Defense and Conventional Strike:  The Treaty does not contain any constraints on testing, development or deployment of current or planned U.S. missile defense programs or current or planned United States long-range conventional strike capabilities.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58769
歐洲柔道協會榮譽主席普京與俄國選手練習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58752
在中國的軌道內
推薦1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韓國《朝鮮日報》11月22日載文《“西方時代終結,美國難阻中國崛起”》,摘要如下:

  “長達500年的西方時代正在落下帷幕,世界將迎來中國時代。”

  哈佛大學經濟史學家尼爾-弗格森20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他的這篇題為《在中國的軌道內》(意譯)的文章中,就西方國家在過去數百年主宰世界的原因以及今後世界中心將轉移到中國乃至亞洲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西方主宰世界500年的六大秘訣

  弗格森將原因歸納為6個。①競爭②科學革命③法治和代議制④近代醫學⑤消費社會和工業革命⑥勞動倫理和資本積累。亞洲國家也走上西方的老路,並實現了發展。

  但亞洲不知道什麼是核心秘訣。日本模仿了壽終正寢的帝國主義,而印度學習蘇聯式社會主義制度。

  上世紀50年代後,一些後起國家和地區又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他們拋開競爭和代議制,聚焦科學、醫學、消費社會和勞動倫理。新加坡、台灣、韓國、中國取得的發展就是其結果。 

 
中國再也不是見習生

  尤其是中國的發展令人矚目。在經歷工業革命的國家中,中國的經濟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在世界製造業比重中,中國已超越日本和德國,正在追趕美國。高盛集團預測,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2027年追上美國。

  美國警告說可能會與中國發生匯率糾紛,並強調“命運共同體”,但處於優勢的反而是中國。中國的國家生產比金融危機前增長20%以上,而美國仍低於2%.

中國的新戰略

  可以將中國的新戰略歸納為“四多(four more)”。即,多消費、多收入、多向海外投資、多變革。

  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充滿活力的新興市場。因此朋友遍布天下。中國為確保原材料的供應,正在全方位加大海外投資。而且以保護海上運輸為由,擴充海軍力量。

  如果僅把中國視為廉價的製造工廠,那是謬誤。2007年中國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已追上德國。

  弗格森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面對勢力交替惶惶不安,但無論是從經濟學還是從地緣政治學看,東方的挑戰都是不可避免的現實。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亞洲世紀都已經到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287968
馬丁•沃爾夫的文章,題為“中國的崛起將是和平的嗎?
推薦1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英媒:中國崛起 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3 10:05:00  


  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新華國際消息,英國《金融時報》16日發表馬丁•沃爾夫的文章,題為“中國的崛起將是和平的嗎?”文章摘要如下。

  我正在中國古都西安撰寫此文。這裡是著名的兵馬俑的發現之地,他們默默地見證著古代中國之規模、資源和組織力量。西安地處中國中部,有800萬人口。從機場到市區,沿途滿是在建的高樓大廈,體現著近年來西安工程建設的繁榮。經濟轉變是切實可見的——在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處處都是如此。

  中國是個新興的超級大國。根據大企業聯合會發布的一個令人驚嘆的統計數字,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美國的80%。在1978年,中國人均GDP僅為美國的3%;到2009年,這一比例已接近20%。

  按照當前兩國的相對增長速度,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到2014年,中國經濟的絕對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就算按市場價格計算,中國的GDP在本十年內似乎也幾乎肯定會超過美國——部分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總之,不管以什麼方法衡量,中國不久都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從大約1890年以來,美國就一直把持著這個位置。就此看來,這一轉變的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高盛在其著名的首份“金磚四國”(BRIC,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報告中所做的預測。

  此外,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國(按總量計算),大概也是世界最大的淨債權國,儘管相關資產幾乎全都投資於低收益率的發達國家政府債務,尤其是美國國債。

  我在此想要探討的問題是,這一劃時代的轉變對世界將意味著什麼?

  先來說說不會意味著什麼。在相當長時期內,中國仍將是中等收入國家,平均生產率遠低於美國及其它領先的高收入國家。

  美國在今後幾十年也必將保持世界科技領先地位,儘管由於其現行的教育、科技和移民等政策,這種優勢的持久性已無法保障。另一方面,中國在科技領域最終能否趕上美國,仍然值得商榷。

  由於技術差距等因素,中國的軍力(就全球勢力範圍和技術能力而言)在未來幾十年內仍將落後於美國。至於這是否會成為中國的一大障礙,有些人可能看法不同,但我的個人觀點是:美國當前大量的軍事開支不僅僅是浪費資源,也會誘人幹蠢事。

  此外,中國今後在政治、知識和文化方面所能施加的影響力,似乎不太可能趕上過去60年的美國。美國的流行文化仍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我仍然相信這一點,儘管我承認美國在現實中的做法與其理想經常相去甚遠。“酷刑總統”小布什(George W. Bush)在任期內對美國的影響力和聲望造成“大規模破壞”時,我就是這麼想的。金融危機更有甚之。美國過去享有至少知道如何管理現代資本主義的聲譽。如今這份聲譽已隨著2008年吹過華爾街的寒流而逝去。但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所以希望美國總有一天會走出當前的政治和經濟泥潭。

  簡言之,至少在未來幾十年內,中國不會成為美國那樣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的強國。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必須認清中國崛起的明顯意義。

  首先,我們不僅正在目睹美國自詡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短暫時期的結束,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我們也正目睹延續多個世紀的西方主導地位的終結。今後幾十年內,相對衰落的西方將不得不與世界其它地區合作。這是好事,但也將帶來許多重大挑戰。

  其次,中國不僅是“非西方”的,也具有截然不同的歷史、文化和政治體制。後者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和一個政府不信任本國人民的國家維持信任關係是很困難的,和一個不能接受法治基本原則的政府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同樣困難——根據法治的基本原則,人民對政府,具有和政府對人民一樣的約束。

  第三,我們必須認識到,權力更替總會引起重大摩擦。老牌大國試圖維護它們所認為的“自然”秩序,而新興大國則不滿它們不斷上升的實力和地位總是遲遲得不到承認。

  但我們也必須理解,當前正在進行的轉變的潛在好處。全世界人民——在運氣好並且具備遠見卓識的情況下——可以共享繁榮,為構建一個更美好的共同未來獻策獻力。

  照此下去,結局會怎樣呢?我設想了三種可能的結果:

  第一,“正和”觀點勝出。假如各方意識到,相互之間並不存在任何深刻的意識形態衝突,彼此經濟上互為依賴,大家必須共同面對這個星球的命運,在核時代不可能爆發戰爭,那麼就有望促成可觀的全球合作。要實現這種局面,各方也必須作出深刻的合作承諾。但近期在氣候變化、全球失衡等領域看不到這種勢頭。

  第二,“負和”觀點得勝。權力是相對的。老牌大國和新興大國競逐主導地位。資源同樣是有限的。在這個世界上,經濟混亂和對稀缺資源的爭奪將導致全球化倒退,而均勢政治將主導國際關係。或許會出現一個以制衡中國為宗旨的聯盟,成員至少包括美國、歐洲、印度和日本,其它國家也有可能加入。

  第三,我們姑且設想一種混合了上述兩種情景的結局:全球化和一定程度的全球合作“幸存下來”,但隨著中國對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變得更加自信,典型的均勢政治將變得更加重要。這大體上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局勢——可不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先例。
 
  這些不過是關於我們這個時代必將面臨的一個根本挑戰的初步想法。我們如何應對所有其它挑戰,都將取決於這個根本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5/1/4/7/101514759.html?coluid=5&kindid=25&docid=101514759&mdate=1123100500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287965
直通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管道施工被擱置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伊朗和中國修中東鐵路 美國會發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0 00:35:23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呼倫貝爾日報網刊載文章說,伊朗外長穆塔基15日在德黑蘭與到訪的阿富汗外長拉蘇爾會面,商談後隨後宣布,伊朗、塔吉克斯坦等國都同意和中國共同修建一條連接中國與中亞、中東地區的鐵路線。同時還聲稱:“我們在伊朗、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國之間尋求多方合作,完成這一規模最大的專案,這一中國鐵路將途經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在伊朗分為兩頭,一頭前往南部(波斯灣),一頭前往西方,即向土耳其和歐洲運輸,來建立地區聯繫。”

  當這則消息發布出來後,文章作者認為確實是利好的消息,但又立馬警覺過來,美國會同意嗎?本地區現在是美國的勢力範圍了,美國實際是軍事控制著。

  因為,美國在中亞勢力的存在是早有戰略目標的,利用阿富汗反恐行動作為理由,大舉在此擴軍,其用意就是在陸地上遏制中國。近幾年,美國在巴基斯坦滲透力量打擊塔利班組織,炮聲隆隆,讓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得不到安寧的同時;也讓中國西北地區受危。

  更可恨的是中國在巴基斯坦海港城市投資約2億多美元,援建的瓜德爾深水港口,還準備埋設從巴基斯坦境內直通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管道,把波斯灣的石油用管道直接運到新疆進行提煉,這個計劃在美國策劃的反恐戰爭遭受干擾,施工被擱置。

  再由於今年美國從伊拉克撤軍以加強阿富汗,把軍事力量迅速融入中亞,也加強了東亞與南亞的軍事同盟,這種結構的變化整個圍繞中國,使中國地緣政治格局改變,風險猛然增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280714
梅德維杰夫視察北方四島,日本嚴正抗議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10.11.02

日與中俄外交摩擦相繼升高

記者張凱勝/綜合報導

     正當日本還在思索如何改善與中國關係之際,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昨(1)日視察與日本有領土爭議的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日本首相菅直人對此表達「非常遺憾」。外相前原誠司昨天下午召見俄國駐日大使別雷,提出嚴正抗議。

     梅德韋傑夫是包含前蘇聯在內,首位訪問具爭議性島嶼的俄國元首。昨天飛抵南千島群島之一的國後島,將參訪島上的學校、醫院等,考察南千島群島社會經濟發展計畫(2007~2015)的落實情形。

     共同社分析指出,日本繼釣魚台紛爭與中國關係惡化後,又在領土問題上與俄國加劇對立。尤其是中俄在對日關係上似乎統一了步調,表現出「歷史最佳關係」的姿態。日本在東北亞的外交立場直接面臨困境。

     日公布影片 指中漁船撞日艇

     另外,日本政府昨天向參眾兩院預算委員會理事會成員等公布撞船錄影光碟,9月7日上午10點15分,中國漁船撞上日本巡邏艇與那國號。起初中國漁船在撒網捕魚,收網後突然加速引擎,船舵朝著與那國號的方向急速前進,並撞上與那國號的船尾,之後的畫面顯示漁船並未停車。與那國號隨後追趕漁船,並用中文命令「不許逃!」但漁船繼續航行。

     後一段錄影是中國漁船撞上日本巡邏艇水城號的情景,時間是同日上午10點55分。影像中警報聲不斷,水城號與漁船處於並行。水城號不斷發出「停下!停下!」的命令,之後漁船撞上水城號的右側,之後水城號與漁船分別向左右兩個方向繼續前進並錯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252274
俄國潛艇刺探英國基地,導致英潛艇擱淺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英潛艇擱淺 與俄鬥法曝光
 

英國皇家海軍最新型核動力潛艇機敏號(HMS Astute),22日在該國北部水域離奇觸礁擱淺。當地傳媒透露,一艘俄羅斯核動力攻擊潛艇,同期在附近海域出沒,英軍曾空群搜索,令事件蒙上一層英俄海底獵殺疑雲。

據英國太陽報稱,俄羅斯一艘阿庫拉級(Akula Class)核潛艇,上周在英國北海出沒,當時可能正追蹤英國戰略核潛艇,其後失去蹤影。

英方其後四處尋找該艘俄羅斯核潛艇的下落。報導引述英國皇家空軍消息透露,除英國出動獵迷(Nimrod)反潛偵察機尋找俄艇外,正在英國訓練的一架美國間諜機亦參與搜索行動。

被指是皇家海軍最新及隱形性能最好的攻擊型核動力潛艇機敏號,則於當地時間22日早上約8時,在蘇格蘭西部的斯凱島對出水域擱淺,停在淺水位置不時冒出蒸氣,令附近居民大表驚訝,《太陽報》更形容事件恍如電影《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直至潮漲它才漸漸浮起,於同日下午約6時移至較深水位置。潛艇設計專家羅斯(Carl Ross)表示,核潛艇不太可能擱淺,「該是有不妥當的事發生」。當局亦正調查是否有軍官疏忽。

英國首相卡麥隆剛宣布大刀闊斧削減國防預算,連獵迷反潛偵察機亦未能倖免,俄艇驚現英國北海海域,連同機敏號擱淺消息傳出後,令英國政府更添尷尬。

當地傳媒早前報導,俄羅斯重啟冷戰策略,與英國掀核潛艇「貓鼠遊戲」追逐戰,傳媒更猜測,俄國的阿庫拉級核潛艇過去數月除進入北大西洋,還可能接近英國包括機敏號所屬的法沙蘭港核潛艇基地等海軍據點,試圖刺探情報。

【2010/10/24 世界日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238011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