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交、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冷戰
 瀏覽27,273|回應188推薦5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CHARLIE
沙包
Chocola
貓喵XD
古士塔夫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31/content_6181913.htm

新華網莫斯科5月31日電(記者劉洋)俄羅斯總統普京31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嚴厲抨擊國際秩序單極化主張和國際政治中的單邊主義。

    普京說,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某些國家試圖建立單極化世界,並希望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所有其他國家,甚至不惜破壞國際關係及國際法準則。他說,在處理國際問題時,用“政治合理性”標準取代國際法準則的做法“非常有害而且危險”。 

    普京指出,何謂“政治合理性”?這種合理性由誰裁定?他強調,鑒於“政治合理性”可能被歪曲和濫用,基於這種標準的外交做法“無異於獨裁和帝國主義”,俄羅斯對此明確表示反對。 

    由於美國在攻打伊拉克、部署反導系統等問題上一貫堅持單邊主義立場,俄羅斯領導人近期多次對美國政策提出批評。今年2月,普京在德國慕尼克安全政策會議上猛烈抨擊美國“幾乎無節制”地濫用武力,“差不多在所有領域都超越界限”,“總試圖用各種手段來實現政治觀念”,並認為美國領導的“單極世界”不可接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238666
 回應文章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日本「自由之弧」vs 印度「印度洋是印度人的洋」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8/26/content_6606072.htm

822,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印度國會發表演講時,向印度“推薦”了日本的“亞洲自由之弧”計畫。安倍抱著所謂的“擁有自由、民主、人權等共同價值觀”,期望與印度聯合織就一個包括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太平洋網路,建立“大亞洲”。然而據報導,對於安倍的演講,印度反應卻相對冷淡。究其實,恐怕是因為日本的主張不合時宜。

    “亞洲自由之弧”計畫最早是由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於去年11月提出的。當時,麻生在題為《創建“自由與繁榮之弧”——拓展日本外交地平線》的演講中說,日本原有兩大外交基軸,第一是“強化日美同盟”,第二是“強化與中國、韓國、俄羅斯等鄰國的關係”。現在要多一個新基軸,那就是向國際社會推廣的“價值觀外交”。為此,麻生主張日本應在歐亞大陸週邊建立一條“自由與繁榮之弧”,即從東歐的烏克蘭開始,經過中亞、阿富汗之後,再延伸到越南、老撾、緬甸,通過經濟援助幫助這條弧線上的國家推行“自由制度”。但是,處於日本規劃的“亞洲自由之弧”上的國家,並不歡迎這個附帶意識形態條款的日本版“馬歇爾計畫”。同時,“亞洲自由之弧”計畫以“價值觀外交”為旗幟,顯然與當今時代超越國家體制和價值觀構築合作關係的主流外交相去甚遠。

這不免讓人想起上個世紀的冷戰,當時按意識形態人為地將世界分成兩大陣營,曾使相關國家彼此猜疑甚至劍拔弩張,成為世界不安寧的根源之一。日本在冷戰早已結束的今天重拾冷戰“遺物”,不是不合時宜又是什麼?

    日本在鼓吹“亞洲自由之弧”計畫時,還野心勃勃要搭建一個“四國聯盟”作為“價值觀外交”的核心。這一“四國聯盟”是以日美軍事同盟為基礎,日、美、澳軍事聯盟為過渡,再拉攏印度組成的,因此一出籠就被輿論視為有兜售“四國軍事同盟”之嫌。200612月,日本媒體在首次披露日本邀請印度加入美日澳戰略對話時就指出,日本的意圖是組成聯盟牽制與日本沒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最近,美國《防務新聞》又針對今年9月日、美、澳、印四國要與新加坡舉行海軍演習的消息說,未來10年內四國將演變為一個軍事同盟,有如“亞洲版北約”。

    正因為“亞洲自由之弧”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對抗色彩,日本擬議中的“四國聯盟”的三個候選國,紛紛對此表示了謹慎態度。不久前,美國國務卿賴斯對日本急於加強日、美、澳、印四國在安全保障領域的合作表示異議。澳大利亞官方則一再重申該同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印度對“亞洲自由之弧”之所以反應低調,則是認為加入該同盟有悖印度一貫奉行的不結盟政策。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穆克吉表示,前不久在美國國務卿賴斯表示希望印度放棄不結盟政策時,印度就已經聲明自己絕不會放棄這一立場。何況,安倍此次訪印的一個目的是強化日本對從波斯灣到遠東的印度洋海上通道的掌控,這對曾宣稱“印度洋是印度之洋”的印度來說,顯然是一個棘手的提議。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8/24/content_6595859.htm

日本《東京新聞》823發表文章,題目是“日本要在經濟上牽制中國”。文章說,22日,安倍晉三首相與印度總理辛格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會談,並在印度議會發表了演講。安倍首相之所以如此急於接近印度,是希望同印度加強經濟合作,牽制在亞洲不斷崛起的中國。

    因人口不斷減少,日本已經進入了一個增長動力不足的時代,所以安倍首相才會如此重視與印度的經濟合作。印度的人口僅次於中國位列世界第二,有近10.3億。而且,印度的經濟也一直保持著高增長勢頭。安倍首相希望能夠把印度的活力帶到日本。

    此外,從國際社會的力量關係來看,日本也十分重視印度。日本提出了這樣一個外交方針,即加強日本、印度、美國、澳大利亞這四個志同道合國家之間的戰略對話。因為它們“擁有共同的自由和民主價值觀、都尊重人權和實行法治”。安倍首相在印度議會的演講中也強調了加強四方合作的重要意義。

    這一戰略,很明顯是針對社會體制不同的中國,並將其排除在外。

    日本《產經新聞》823發表文章,題目是“日印強化安保合作牽制中國”。文章說,安倍晉三首相22日晚間在新德里與印度總理辛格舉行了會談,雙方就兩國間安全保障合作事宜達成了共識。日印除經濟交流日益活躍以外,在安保方面的合作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而這些,似乎都是為了牽制經濟增長迅速、擴軍速度加快、地區影響力不斷提高的中國。

    雙方首腦在會談結束後簽署了聯合聲明。規劃了雙方在安全保障、環境和能源等領域的合作路線。聯合聲明中說,日印關係是“擁有共同基本價值觀、蘊涵最多可能性的雙邊關係”。為了讓去年12月達成的“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更加具體,雙方決定在多方面、多層次強化和深化關係。

   

日印雙方確認要通過海上聯合訓練等專案強化雙方在防衛領域的合作,是因為中國在印度洋的海軍力量不斷增強。日印兩國在原油進口上大量依賴中東,確保從中東進口原油的海上交通線,是事關日印兩國生死存亡的大事。

    日本《每日新聞》823發表文章,題目是“處心積慮推行‘強有力的外交’遭國內冷落”。文章摘要如下。

    安倍首相22日在印度國會發表演講,呼籲日印攜手合作應對中國,一度在國內沉寂的“安倍色彩”又再次出現。從他的演講中不難聽出,首相希望以外交問題為立足點重新展示‘強硬安倍’的形象,提升政權的影響力。但是迎接首相的印度國會會場卻並不熱情,掌聲稀稀拉拉。從19日開始的亞洲之行即便是在執政黨內部也受到冷落。

    首相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應對來自中國的包圍網,而是如何解開國內的“安倍包圍網”。對於因閣僚醜聞不斷而被貼上“領導能力不足”標籤的首相來說,堅持推行強力外交無疑是扭轉頹勢的一個機會。23日,安倍將會見曾經擔任過遠東軍事法庭法官的已故印度人帕爾(此人當年曾力主日本戰犯無罪———本報注)的長子,這似乎也是首相有意做給國內看的。

    自民党代理國際局長豬口邦子對此次安倍出訪評價積極,她說:“雖然參議院選舉結果不理想,但我們也必須向世界說明日本的外交方針沒有變。如果能更多地顯示出安倍色彩就更好了。”

    但是國內的關注點全部集中在27日內閣改組後的政局上。首相身邊的人在被問到如何看待首相在印度國會的演講時,甚至回答“還沒來得及看”。自民黨內的前任閣員不無嘲諷地說:“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價值觀外交已經過時了。安倍就是再強調也和我們沒什麼關係。”

    像是受到日本國內氣氛的影響,印度國會對首相演講的反應也不佳。在他的演講稿中,原本標出的一些空白是專門等待聽眾鼓掌的,但是到了那個點卻沒人鼓掌,同行的工作人員甚至說:“哪怕是有一點反應也好啊。” 

<<<<<<<<<<<<<<<<<<<<

洛卡其感想:美日不徹底承認印度在南亞次大陸的優越利益,要大國印度合作是不可能的。只要中巴同盟尚未到達威脅俄印合作的程度,印度就沒有對美日過多讓步的必要。而美國對於俄印親善是絕不樂見的。但要印度放棄俄印友好,是不可能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81316
存查: 美日印澳同盟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安倍促印澳美同日本 組成自由繁榮圈

http://www.zaobao.com/gj/gj070823_501.html

 

(新德里綜合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呼籲印度、澳洲和美國,同日本組成新的四國戰略與經濟聯盟,在歐亞大陸週邊形成一個“自由繁榮圈”。不過,另一亞洲強國中國卻被排除在外。 

  到印度進行三天訪問的安倍昨天對印度國會發表演講時說:“一個打破地理疆界、更遼闊的新亞洲現在正開始成形。”

 

  安倍說,日本正努力確保“一個稱爲‘自由繁榮圈’(arc of freedom and prosperity)的地區,在歐亞大陸週邊形成,而日本和印度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對這個新聯盟的成功至關重要 

  安倍指出:“此一夥伴關係將是一個讓我們分享基本價值,如自由、民主、尊重基本人權,以及共同戰略利益的聯盟。” 

  他說:“借著日本和印度的結盟,這‘更遼闊的亞洲’將演進成爲一個橫跨整個太平洋,並涵蓋美國和澳洲的龐大網路……這個開放與透明的網路將允許人民、貨品、資金和知識自由地交流。” 

  這次陪同安倍訪問印度的,包括一個將近200人的商業代表團,顯示除了政治課題,日本對兩國商業聯繫也一樣重視。

  安倍昨天呼籲儘早同印度訂立一個“高素質的經濟夥伴關係”,並預測兩國貿易將在3年內,從現在的80億美元(約1222800萬新元)增加一倍至200億美元。

提供低息貸款建造

高速貨運鐵路系統

  印度商業部長納特表明,他將努力確保有關夥伴協定“在今年底之前”落實。

他說:“印度和日本須要共同面對新經濟架構帶來的挑戰。”

  日本官員透露,東京正在考慮爲印度提供低息貸款,協助建造一條連接新德里和孟買的高速貨運鐵路系統,同時撥款資助這兩個城市的一項工業走廊計劃;這項計劃預計將斥資900億美元完成。

  印度交通系統落後,加上電力供應頻頻出現短缺現象,被認爲是這個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之致命傷,阻礙了它同中國之間的競爭。

  自安倍上臺以來,中日關係已有所改善。不過,他也強調,有必要同其他民主國家建立更緊密關係。

  日本政府正致力於加強同美國、澳洲和印度的安全聯繫;下個月,日本海上自衛隊將首次參與美國和印度在孟加拉灣舉行的聯合軍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78340
中美如何完成結構性心理調適?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美如何完成結構性心理調適?

http://www.zaobao.com.sg/yl/tx070823_501.html

 

 邱震海(香港)

  最近,中美關係中出現了一系列新的令人思索的現象。而所謂的思索作為,顯然不是僅由中美兩國的某一方單獨承擔,而是須由兩國領導人、精英階層、輿論和民眾共同完成。套用筆者過去在分析中日關係時曾使用的術語,筆者姑且將這一過程稱為“中美國家定位和心理調適過程”。

 

  先看最近發生在中美之間的一些事情:首先是由於“中國食品不安全論”在西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波動,中國官方將在8月和9月派遣兩個政府代表團赴美,與美方就食品安全問題展開磋商;與此同時,中國國內也已委任副總理吳儀作為“產品品質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組長。

 

  其次,美國《華盛頓時報》817報導,美軍太平洋司令基廷今年訪問北京時,中方曾向他提議劃分太平洋勢力範圍,由美國和中國分別控制東、西太平洋地區。報導發表後,一些中方評論認為,這是典型的假新聞。

 

混沌不清的中美雙方認知

 

  再次,美國《紐約時報》819發表文章,題目是《中國世紀?也許是下個世紀吧》。作者認為,所謂的21世紀是中國世紀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說法,其理由是:一、不能相信中國的統計;二、看電力消耗就能知道經濟增長率;三、經濟居首位的國家被更換需要100年以上的時間;四、美國不會原地踏步。

 

  最後,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商學教授彼得·納瓦羅在最近發表的《即將來臨的中國戰爭》專著中表示,與中國的戰爭已經在很多方面展開了;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它正把自己置於與世界其他國家相碰撞的軌道上;除非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立即採取行動,處理即將爆發的衝突,否則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上述消息之中,既有情緒化的反應,也有一定程度理性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無論上述消息是真是假,也無論上述分析充滿情緒還是呈現理性,其實都反映了中美關係中的一個重要現象,即這一關係正在經歷一個漫長而艱難的國家定位和雙方精英、民眾的心理調適過程。只要這一過程沒有完成,那麼類似上述的消息、分析或反應,就一定不會消失。同時,雙方領導人、精英和民眾都須努力達成的目標,就是推動這一心理調適過程向著良性和逐漸消彌敵意、解除誤解的方向發展。

 

  “國家定位和民族心理調適”的這一術語,來源於幾年前筆者對中日關係的剖析。但與中美關係相比,中日關係充其量只是一個地區層面兩個大國和民族之間的關係;而中美關係則不但處於全球層面,而且很可能成為本世紀最複雜的一組雙邊關係;只不過這組關係在短期或表面上看,不像中日關係那樣充滿毒化的氣氛而已,但這組關係若處理不好,其未來釋放出來的長期負面效應將超過中日關係。

 

  所謂的中美國家定位和心理調適,其背景就是冷戰結束後十幾年,美國在國際秩序中的唯一主導地位,以及近年中國的崛起。這使得中美關係的性質較上世紀7080年代發生了質的變化,同時也在雙方精英人士和民間引發了微妙的化學反應。再加上在日常政策層面上,中美之間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許多令人可以做出不同詮釋的事情,由此就使得本來就混沌一片的中美雙方民間心理土壤,顯得更加混沌不清。

 

  其間,無論是雙方的精英還是民間,面對這一態勢,都不外乎有茫然、激進和理性三種反應。所謂茫然,是指面對急速變化的中美關係的各個層面,尤其是容易導致非理性的反應的元素(如軍力對比變化、食品和玩具不安全等),心理土壤極其脆弱,容易受到外界評論的左右。所謂激進反應,是指雙方均有強硬派,其中或有在雙方態勢改變過程中彼此不瞭解的成分,但也有根深蒂固的敵對情緒。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關係中日常發生的摩擦和糾紛,往往被冠以有色眼鏡審視,並上升到非理性高度。

中美雙方各自須正視的問題

 

  顯然,在中美關係中需要宣導和推廣的,是理性思維。但所謂理性思維,都是“說易行難”的事情,原因在於無論中美還是中日關係在調適過程中,每天都會有極易導致非理性反應的事情發生。就中美關係現狀而言,撇開雙方意識形態分歧,僅就中國經濟規模及其速度,以及由此而來的對能源的競爭、對世界市場的佔有,再加上在這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以及並非偶然發生的食品、藥品不安全事件;更遑論中國迅速發展的軍力,以及為解決臺灣問題而必要的軍事準備,在在均對原本就對其在後冷戰時代的主導地位感到十分擔心的美國,形成巨大的心理衝擊。

 

  因此,在中美——與中日相比——同樣艱難的國家定位和心理調適過程中,需要雙方理性梳理各自的情緒。從美國方面來說要認識到,不管21世紀中國是否將超越美國,中國的崛起是一個客觀事實,與一個也許在美國看來問題多多的中國打交道,是美國面臨的一個挑戰;在這過程中,如何幫助中國克服自身的的問題,更好地融入國際文明世界,使之成為美國更易交往的夥伴,而非通過對抗和孤立塑造一個強硬的對手,是美國應該仔細研究的問題。在這方面,美國雖有前副國務卿佐立克年前的“負責任利益相關者”的論述,但要成為一種全民的思維,尚需時日。

 

  從中國方面來說,既要看到崛起過程不以挑戰現存國際秩序為目的,同時也要認識到自身存在許多結構性問題和崛起過程中的盲目自大情緒。以食品安全為例,其間固然有西方炒作和雙方標準不一問題,也固然有中國本身檢測體系問題,但更主要的問題是:在經濟迅速發展過程中,中國社會呈現出一種精神真空和道德虛無現象。須知,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民族,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可怕的民族。崛起期的省思和道德重建工作恐怕已經刻不容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77181
烏茲別克級別不夠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我市常委沙包同志.

另外, 我注意到烏茲別克出席的只是副手. 2005以前該國本是親美, 有美軍基地. 後來美國硬要弄"顏色革命", 要把親美弄成喬治亞般的反俄. 沒有搞成. 烏國當權派不滿, 於是靠向上合, 把美軍基地撤了.

但從地理上看, 烏國還是比較有本錢搞中立的. 因為鄰近的土庫曼是執行徹底中立政策. 烏國與俄中都沒有邊界. 承受俄國的壓力較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72556
非也!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內文中,提到哈薩克國防部第一副部長某某君才是參謀長委員會主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71851
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聯合參謀委員會」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下一步是不是類似北約的聯合指揮部?聯參委主席不就是北約歐洲總司令?按慣例北約歐洲司令由美人擔任,那上合聯參委主席是誰?我查了半天,只查到該主席「授權」中國的梁光烈上將,向上合組織各國部隊發出「訓令」......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17/content_6554236.htm

在反恐的旗幟下攜手並肩——寫在“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演結束之際

新華網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8月17日電(記者曹智 李宣良 白瑞雪) 高揚反恐的旗幟,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從8月9日到17日,攜手並肩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的和平行動——“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從戰略磋商的舉行到反恐戰役的準備與實施,從中國的烏魯木齊到俄羅斯的車裏雅賓斯克,來自哈薩克斯坦、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6國的4000余名官兵,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相互學習、密切協同,共同實施了一次震懾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三股勢力”的戰略行動。

“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演的順利實施和成功舉行,向全世界表明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共同應對新威脅、新挑戰的堅強意志,展示了各成員國打擊“三股勢力”的堅定決心和行動能力。

冷戰結束後,本地區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活動日益猖獗,嚴重影響各國的和平穩定與和諧發展。打擊恐怖主義、發展自身經濟、實現民族振興,是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人民的共同呼喚。

上海合作組織從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了反恐主張,是最早舉起反恐旗幟的地區性國際組織。在去年召開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峰會上,元首們再次確定,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仍是本組織、特別是安全領域合作的優先方向。

實際上,從“協作-01”中吉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到“聯合-2003”上合組織5國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從“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到“協作-2006”中塔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各成員國已相繼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開展了多次聯合反恐軍演,聯合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合作日趨密切和深化

舉行“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是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著眼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深化上海合作組織防務安全合作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著眼于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又一重大舉措。

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峰會批准這次演習。隨後,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各成員國軍事專家組進行了4輪磋商,就演習的課題內容、時間地點、組織方法、指揮編成、參演人員和裝備、相關保障等一系列問題達成共識,為演習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2007年6月27日,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國防部長在比什凱克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於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協定》,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有了法律依據和保障。

2007年8月9日,上海合作組織防務和安全合作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在中國新疆的烏魯木齊,受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參謀長委員會主席)的委託,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莊嚴宣佈,“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正式開始。

6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參委會主席)在隨後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面對前來採訪的近百名媒體記者,鄭重表示:“和平使命-2007”不針對第三方,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演習正式開始後,聯合導演部、聯合戰役指揮部迅即展開了籌畫兵力投送演練……

此前,參加“和平使命-2007”演習的中方參演部隊經過15天的“萬里大機動”,和其他5國參演部隊一起,全部安全、順利抵達位於俄羅斯中部車裏雅賓斯克的演習地域。

8月的車裏雅賓斯克,秋色正濃。在演習聯合導演部和聯合戰役指揮部,6國武裝力量百餘名將校,同帳論兵,共同研討應對新威脅、新挑戰的行動樣式和作戰指導方式,探索現代化條件下聯合反恐行動的戰略協同與戰役指揮。

從快速展開到立體接“敵”,從圍城攻堅到機動打援,從空地遮斷到追殲逃敵……8月17日,一場現代條件下多軍兵種聯合反恐戰役在切巴爾庫爾訓練場正式上演……當地時間19時許,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參與國家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圓滿結束。

演習的大幕已經落下,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打擊恐怖主義、攜手捍衛地區和世界和平的努力還將繼續。如同這次演習徽標——反恐的兩柄利劍交相輝映,白色和平鴿銜來綠色橄欖枝——所昭示的那樣,我們期待著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不斷發揚光大在這次演習中結成的友誼,在精誠團結的合作中再締和平之花……

和平——這是上海合作組織6國武裝力量的共同使命!

新華網烏魯木齊8月9日電 (記者曹智、李宣良、白瑞雪)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參謀長委員會主席)9日上午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戰略磋商,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上將主持戰略磋商。戰略磋商結束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參謀長委員會主席)簽署並向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各方總導演頒發戰役訓令,“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正式開始。

北京時間9時30分,戰略磋商正式開始。哈薩克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參謀長委員會主席阿爾騰巴耶夫大將,吉爾吉斯斯坦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尤加伊少將,俄羅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巴魯耶夫斯基大將,塔吉克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總參謀長納德羅夫中將,烏茲別克國防部聯合參謀部副總參謀長烏斯芒別科夫少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上將先後就國際和地區形勢,特別是上海合作組織所在地區的安全形勢以及各國武裝力量以反恐為核心的防務安全合作發表意見。

梁光烈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舉行這次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有利於進一步充實上合組織防務安全合作的內容,增進成員國在軍事和安全領域的互信,加強成員國武裝力量在軍事訓練領域的合作,提高成員國武裝力量應對新挑戰和新威脅,遂行聯合反恐行動的能力,對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共同維護和保障地區安全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梁光烈指出,上海合作組織防務安全合作實現健康發展,在於成員國彼此尊重各國主權,維護共同利益;在於奉行對外開放、不針對第三方和不結盟的原則,始終堅持了“和平、合作、反恐”的主題;在於成員國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尋求不對抗的新型安全模式;在於各國武裝力量認真落實元首共識,努力提高合作水準和協作能力。

梁光烈強調,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防禦性國防政策,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

阿爾騰巴耶夫說,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對上海合作組織各國和人民構成現實威脅,共同打擊“三股勢力”是上合組織努力的主要方向。上合組織成員國防務部門應進一步加強相互協作,應對新威脅新挑戰。

尤加伊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防務安全領域,近年來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希望各成員國進一步加強合作,維護共同利益。

巴魯耶夫斯基說,上海合作組織是新型的重要的地區性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成員國之間的合作不斷加深並不斷補充新的內容。合作的首要任務就是維護地區和平、加強地區安全與信任。要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提高合作水準。

納德羅夫說,上海合作組織範圍內的相互協作是塔吉克對外政策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塔吉克願加強相互協作,與其他成員國一起共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健康發展。

烏斯芒別科夫說,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應團結一致,共同應對面臨的新威脅、新挑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事演習聯合導演部中方總導演許其亮空軍上將,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陸軍副總司令、“和平使命-2007”聯合反恐軍事演習聯合導演部俄方總導演莫爾堅斯科伊上將,分別就這次演習的企圖立案、演習的準備與實施情況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作了專題報告。

中國空軍和蘭州軍區領導等,以及其他五國軍隊總長代表團主要成員參加了戰略磋商。

北京時間12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參謀長委員會主席)簽署並向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各方總導演頒發戰役訓令。受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的委託,梁光烈宣佈,“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正式開始。
<<<<<<<<<<<<<<<<<<<<<<<<<<<

這實際上就是說,梁光烈執行該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不過中文有單數複數混淆的問題,也有可能是「總參謀長們」故意漏掉「們」。這個模糊是為未來上合聯合參謀本部作準備?


梁光烈上將穿著中共07式新軍事大禮服出席演習會議。


蘇聯總參謀長巴魯耶夫斯基大將講話。


兩大將與小國排長們在一起。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68295
北京提議中美分管太平洋,華府說:No!
推薦1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也許某個大陸學者胡言亂語,就被報成是「北京」提議了。

五十年後看看。現在沒那個物質基礎嘛。真實的提議,估計最少也得再過十來年。

===================================

北京提議中美分管太平洋,華府說:No

DWNEWS.COM-- 20078188:39:15(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中國時報引述《華盛頓時報》十七日報導,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在最近一次訪問大陸期間,中國曾向他提議,希望中、美兩國「劃洋而治」,分管東、西太平洋,結果被美方澆了一盆冷水。(chinesenewsnet.com)

 

〈五角圈內〉專欄指出,中國的提議在美國內部引起爭辯。政府和情報部門的一些親中官員欣然贊同,但國防官員痛批姑息將鑄成大錯,等於讓中國稱霸於西太平洋,不僅侵蝕美國在此一地區的聯盟基礎,進而威脅西太平地區重要航道的安全。(chinesenewsnet.com)

 

美軍太平洋總部空軍指揮官海斯特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我們的政策是,不會讓出空間給任何人。」美國需要在西太平洋地區立足,反對經由「代理人」遂行美方利益,如果讓出空間,今後只能請求中方代為處理美國在此一地區的利益。(chinesenewsnet.com)

 

報導指出,上海合作組織六個成員國近日在俄羅斯境內舉行多邊聯合反恐軍演,因拒絕美方軍事觀察人員的參與,美國國防部感到相當失望。(chinesenewsnet.com)

 

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懷特曼表示,美方人員無法參與「和平使命--二○○七」聯合軍演,「錯失一次機會」,顯示距離中方樂於向美方提供透明和對等互惠的交往,仍有一段漫長道路要走,而美方已經展現積極作為,邀請解放軍去年觀摩美軍在關島所舉行的「勇敢之盾」多邊聯合軍事演習。(chinesenewsnet.com)

 

懷特曼指出,去年解放軍受邀觀摩「勇敢之盾」演習可謂空前。如今,美國在上合組織的反恐演習中雖受「冷落」,但美方仍然看到中方在軍事安全領域的透明化逐步改善。(chinesenewsnet.com)

 

不過,美國軍事專家費雪稱,讓解放軍觀摩「勇敢之盾」聯合軍演,根本就是一項錯誤,因為中方藉此掌握美方軍事情資,且雙方交流並不互惠對等。(chinesenewsnet.com)

 

美國國家情報局長麥克柰爾表示,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呈現多元,有的將中共塗抹成前蘇聯,有的則展開雙臂擁抱中國市場。(chinesenewsnet.com)

 

他則認為,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穩定」,中國確有進攻能力,但戰略上是防禦的,解放軍的目標集中在臺灣和確保能源,中國建立遠洋海軍即能說明其企圖,美國將「密切關注其發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67668
俄國戰略轟炸機恢復巡行關島挪威阿拉斯加蘇格蘭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Russia restarts Cold War patrols 2007/0818

http://news.bbc.co.uk/2/hi/europe/6950986.stm

Russia is resuming a Soviet-era practice of sending its bomber aircraft on long-range flights,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has said. Mr Putin said the move to resume the flights permanently after a 15-year suspension was in response to security threats posed by other military powers.

He said 14 bombers had taken off from Russian airfields early on Friday.

The move came a week after Russian bombers flew within a few hundred miles of the US Pacific island of Guam.

A few days ago Moscow said its strategic bombers had begun exercises over the North Pole.

Flexing muscles

"We have decided to restore flights by Russian strategic aviation on a permanent basis," Mr Putin told reporters at joint military exercises with China and four Central Asian states in Russia's Ural mountains.

"In 1992, Russia unilaterally ended flights by its strategic aircraft to distant military patrol areas. Unfortunately, our example was not followed by everyone," Mr Putin said, in an apparent reference to the US.

"Flights by other countries' strategic aircraft continue and this creates certain problems for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he said.

In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spokesman Sean McCormack played down the significance of Russia's move, saying: "We certainly are not in the kind of posture we were with what used to be the Soviet Union."


"If Russia feels as though they want to take some of these old aircraft out of mothballs and get them flying again, that's their decision," he told reporters.

One of the reasons Russia halted its flights 15 years ago was that it could no longer afford the fuel.

Today Moscow's coffers are stuffed full of oil money, says the BBC's Rupert Wingfield-Hayes in Moscow, and the Kremlin is determined to show it is still a military power to reckon with.

'Shadowed by Nato'

Russian media reported earlier on Friday that long-range bombers were airborne, and that Nato jets were shadowing them.

Itar-Tass quoted Russian air force spokesman Alexander Drobyshevsky as saying: "At present, several pairs of Tu-160 and Tu-95MS aircraft are in the air over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 oceans,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Nato planes."

Nato said it was aware of the flights but had no comment on whether Nato planes were in attendance.

In last week's incident near Guam, the Russian pilots "exchanged smiles" with US fighter pilots who scrambled to track them, a Russian general said.

The US militar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e Russian bombers near Guam, home to a large US base.

Last month two Tupolev 95 aircraft - dubbed "bears" according to their Nato code-name - strayed south from their normal patrol pattern off the Norwegian coast and headed towards Scotland. Two RAF Tornado fighters were sent up to meet them.

Russian bombers have also recently flown close to US airspace over the Arctic Ocean near Alaska.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67214
美國產品恐慌:排外主義的幽靈在徘徊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產品恐慌:排外主義的幽靈在徘徊 列印 E-mail
撰文 Debasish Roy Chowdhury   
2007/08/07, 週二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7697&Itemid=47
北京 --- 美國近日籠罩於新一輪食品恐慌之中,由“Castleberry食品廠”生產的90多種食品,被聯邦食品與藥物局把列為問題產品,原因是它們可能感染了肉毒桿菌。暫時已有7宗肉毒桿菌個案,大部分受害者都進食了有問題的熱狗辣椒醬。注意,這間食品廠的母公司是美國最大海產品牌“大黃蜂食品”(Bumble Bee),不是中國公司。

美國近月因安全問題回收的產品,可謂數不勝數。三月,美國福特(Ford)車廠回收一批排氣管容易起火的貨車;六月,聯合食品(United Food)肉食公司回收3.4萬公斤感染大腸桿菌的牛肉製品;七月,莎莉(Sarah Lee)集團回收一批從密西西比出廠的全麥麵包,擔心裏面混雜了金屬。

然而,美國傳媒集中關注的回收產品,都是來自中國的。從問題車胎、牙膏、寵物食品、水產到玩具,那些佔據幾乎所有新聞篇幅(包括封面故事、社論、電視節目)的問題產品,全都與中國扯上關係。這些報道重覆又重覆以下的訊息──中國的“次等”製造方式如何對美國消費者構成威脅;中國這個所謂的“世界工廠”其實是一個專造膺品的集散地;有何方法可以盡量避免任何與中國有一絲關係的產品。

中國洪水猛獸的故事,也為美國人帶來自我感覺良好的額外好處──美國品質是無人能及的;中國貨比美國貨廉宜的原因是偷工減料。

美國政府的行政措施,進一步鞏固了人們對中國貨的恐懼。就在產品恐慌最厲烈的時候,美國政府迅速成立了一個內閣級別的小組,專責就確保進口食品等產品的安全問題給予意見。在這個政策自欺欺人的世界,Castleberry和聯合食品公司等國內企業的問題都不復存在,仿佛只有來自美國以外的產品,才會構成威脅。

當局否認此舉是針對中國而來,然而,美國聯邦政府成立這個專責小組當日,正好是品質監察人員出席美國參議院舉行聽證會的同一天,而作證的內容,就是中國產品進口猛增所引致的問題。

因此,這才是所有問題的所在:中國產品入口增加。人們真正在把弄的,不是對中國貨的恐慌,而是對中國的恐慌──人們對中國經濟崛起所帶來的進口貨,產生陳年的重商主義恐懼。

去年輸往美國的中國產品總額達2880億美元,差不多是五年前的三倍。相比下,美國輸往中國的出口為550億美元。

但根據美國學術機構“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其實今天美國人所賺收入佔全球經濟的比率,是歷來最高的。2006年,美國透過出口和海外投資賺取的收益,創下佔國內生產總值(GDP)15.6%的最高紀錄。自從2001年中國加盟世界貿易組織後,美國對華出口金額從190億美元大幅增長至55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為24%。

儘管美國不斷抨擊中國的人民幣政策,但實情是,自從1994年中國將人民幣和美元掛勾後,美國工廠的實質產量增加了一半。相對全球化趨勢的始料不及的巨大後果,所謂(“次等”)中國貨搶了美國人飯碗的論調明顯失色;中美貿易所導致的美國職位流失,只佔整體流失量的區區1%。

根據“卡托研究所”的估計,美國每年頂多只有15萬個職位是由於中國產品進口而流失的。相比下,美國每年有達150萬個職位,由於科技轉變、生產力相應增加而消失。

在美國,生產力提升造成職位減少的影響,遠比中國因素來得嚴重。紐約“大聯資產管理公司”一項研究發現,在1995至2002年間,美國製造業工人數目減少了11%,但那邊廂,中國國內的同期數字更是減少了15%。

無論如何,輸入美國的中國貨所擠走的,主要是其他亞洲國家的產品,而不是美國自己的產品。況且,製造業根本也再不是美國經濟的基石;作為全國經濟轉營的一環,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去工業化”。

事實上,聯邦食品和藥物局的紀錄顯示:在所有進口美國的產品中,中國產品並非有毒物質最多;過去一年來,印度和墨西哥“食品被拒進口”的數字超過了中國的;被拒進口美國的糖果生產地,以丹麥列為榜首。

儘管如此,即使恐懼中國貨的理由不足,恐懼的市場仍是大有其在的。美國猶他州一家健康食品公司最近推出的新品牌,就是以“無中國成分”作為標榜。

攻擊中國產品的言論中,有著排外甚至種族主義的訊息,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問題產品是在美國國內生產的話,人們的焦點純粹是那家公司本身。然而,一旦那些產品被發現與中國有任何關係,即使涉事的是一間把生產線設於中國的美國公司,人們撻伐的對象就會變為一整個國家──中國,就有如那家美國公司毫無品質控制的責任似的。

排外主義,才是美國當前的產品恐慌的重點。若放任這種排外情緒不管,甚至刻意煽動它,將可能令發展中國家賴以改善將來的全球化進程脫軌。比起中國的恐怖,這才更加恐怖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49161
其實,還是會支持
推薦1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Who lost Taiwan?難道丟掉台灣?喪失所有亞洲盟邦對美國安全保證的信任?把東亞拱手讓給中國?如果真打算這樣,那不如聽Mearsheimer的話,打鋪蓋撤回夏威夷以東,徹底隔岸觀火算了。

美國認為打就會贏;Ashley Tellis(和Michael Swaine合作《中國大戰略》一書),說:所有的模擬中,都是美國海空軍全勝,有這樣的勝算,豈有拱手讓人的道理?

FP的網站上也有這段影片,據稱是FPTV的第一集。

所有台灣人都該看看第一位受訪人,鮑威爾國務卿的幕僚長Wilkerson上校所揭露的內幕消息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44295
頁/共19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