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哲學中國
市長:樊克偉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哲學中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 網路書會 ] 濂溪學討論記要 - 12
 瀏覽538|回應0推薦0

樊克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濂 溪 學 討 論 記 要-12

dick 說:

先生:你好。

 

離中書院 說:

 

香港近來天氣如何?有無受颱風影響?

dick 說:

颱風就沒有,但連今天在內已是半個月下雨了。在台灣的超級颱風是否對台灣造成很大的損失?

離中書院 說:

兩次都吹到東南部,對台北的影響不大。快要開學了,你還有在上課嗎?

dick 說:

我已不是學生,但時間與興趣適合也會報一個短期的課程(兩個月內)。

離中書院 說:

由於接近開學的原故,下兩週我會比較忙一些,想要暫停一下網路的討論,到九月十三日起再繼續,這兩週期間,也可以通過電郵交流,希望你不會因為中斷,而疏於讀書。你看怎麼樣?

 

dick 說:

 

我其實也知教學是繁忙,讀書會事就按先生安排。我是沒有放過求學機會,只是立心、方法未正,所學沒有成績而已。我是常有讀書的時候,先生可以放心。

 

離中書院 說:

好的。之前一次,討論〈師第七〉一大段,不知道還有沒有問題?不一定是看不懂,如果有什麼想法感發,也不妨說說意思。像我讀牟先生的書,常常會引發自己的一些想法,通過自己的想法,使我更加了解到牟先生文字中的涵意。

dick 說:

這一節是描述氣質之性,而氣質之性這個概念(不知可否稱概念),好似不是指純然的物質,而是運用物質的才性(我也不知可否稱才性,總之是習慣情意所好之類)。氣質在此,像是很複雜,而以師道節之,是會有頗多差別嗎?在我感覺中「師道」不會是形而下(氣),但我又想不出其理路!

 

離中書院 說:

此節指出「師道」,包括親師取友,從師問學等活動,對吾人進德修業能有提撕之助,何以故如此呢?因為人生而有種種氣質的差異,或清或濁,或智或愚不一,人各不同,清與智,不見得不需要師友挾持,如文中說到的柔善與剛善,柔惡與剛惡,善固善矣,但還是不免有偏違不中節之失,故苟得一良師益友,就可為吾人之明鏡,當可不致犯有或過或不及之言與行。這是師道對人進德免過的助益。

離中書院 說:

 

至於,談到氣質之性,則有種種說法,依牟先生條分縷析的說明,可知,氣質之性的本義,是說氣質本身就是一種性,氣性。這個氣性,人各不同,有性剛有性柔,有氣清有氣濁種種的差異,不一而足。都是指氣質之性而言。

 

離中書院 說:

 

而明道所謂的一性之兩面觀,則是單就著義理之性所說的兩面,一面是義理之性的本然,另一面是這個義理之性雜在吾人氣質中所呈現出來的樣貌。

離中書院 說:

朱子的說法就比較不清楚,這一部分可以仔細看看牟先生的分析。

 

dick 說:

 

似乎要理解「師道」「氣質之性」與「義理之性在氣質限制中」都要有存在的真實感才好!

 

離中書院 說:

師道在這裡沒有別的意思,就是韓愈所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很單純就是指一個人不能不知求長進,然只是知道要求長進還不夠,還要有良師益友的輔助導引,才不致於如盲人騎瞎馬一般,誤闖誤撞。

離中書院 說:

 

師者,效也。效法學習賢者做人做事之謂。

 

dick 說:

是的,師道就是解惑。惑於耳目官感中?

離中書院 說:

「義理之性在氣質限制中」,即如吾人一般所表現者皆然,譬如女子在家應該要孝順父母,出嫁以後,則像在家時孝順自己的父母一般,侍奉自己的公公婆婆。這是「孝道」當有的「整全表現」。亦如同男子在家時孝順父母,長大進入社會時,擔任公職則移孝作忠。此所謂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之意也。這是義理之性的當然應有的表現,人人都應如此。然而,事實上呢?每個人表現出來的行事,卻千差萬別,有過有不及,很少合乎義理當該應有之性的表現,這就是「義理之性在氣質限制中」所指的意思。

dick 說:

氣質就是自然嗎?若氣質就是自然,我看牟先生的指點,意思會是:人的自然是一種性,而這種自然的性不一定是善的,會有惡之時候,如此須要人的真性(道德性)把它變化,使之成為道德。那是說,人由自然進於道德。會不會有這個意思呢?

離中書院 說:

師道,有二義。一是指為人師者應該怎麼做才算得上是一個人師。所以韓愈指出:為人之師應該要盡「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另一個意思,則是站在學習者立場說,要怎麼效法學習人家使自己成德成為一個有道之人。所以說師者,效也。效法誰呢?找一個賢人做自己效法學習的對象。這也是師道,從師之道。

離中書院 說:

氣質之性就是生之自然之性,從清濁剛柔來說,任何一種氣質之性都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沒有一定。怎麼樣才能保證人可能去惡為善呢?要靠義理之性的彰顯,這義理之性就是所謂的超越的道德性。

dick 說:

「師道,有二義。」傳道、授業、解惑;求學、成德。先生對一詞(觀念)也有這麼多的理解,真教我的不善呀!對一個詞,應要有多方的思考,不好得一而廢其餘。我要切記!

dick 說:

先生,已過十時了。今天我明白,我的學習為何差劣!只因自己懶惰,讀書太少,應該同一段要讀五次,我要改變讀書方法,把義理記著。多謝先生在繁忙中,仍替我指正。九月十三日晚上再見。

離中書院 說:

接下來兩週,你可以自己往後讀,多讀幾遍體會也自然更較深刻,討論起來,也容易把握住重點。本節還有其他問題,就以電郵來溝通好了。下次再談。

dick 說:

是的,再見。

 

 

.......................................................................

離中書院

http://blog.xuite.net/going99/0425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812&aid=523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