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濂 溪 學 討 論 記 要 - 7
dick 說:
先生:你好。
離中書院 說:
之前的部分,有需要討論的地方嗎?
dick 說:
我想沒有了。繼續第二段誠體與寂感真幾。好嗎。
dick 說:
誠下第二:聖、誠而己矣。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五常百行、非誠非也。邪暗塞也。故誠則無事矣。至易而行難。果而確,無難焉。故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離中書院 說:
案:此為通書之第二章。此章首句「聖、誠而已矣」,仍就聖果說。此下即就聖人盡誠而見出誠體為道德的創造之源,故曰「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就其為本為源,即就其為體說,則「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此兩句是對于誠體本身之體悟。「無」與「有」是借用老子語,無碍也。靜時無聲無臭,無方所,無形迹,一塵不染,純一不雜,故曰「靜無」。靜時雖無,然非死體,故動時則虛而能應,品節不差。其隨事而應,品節不差,則即因其所應之事而有方所,有形迹,此即「動有」也。雖動有而品節不差,則仍不失其一塵不染,純一不雜之虛體。下句「至正」即呼應靜無,「明達」即呼應「動有」。故靜無以「至正」來了解,動有以「明達」來了解。明即「自誠明」之明,達即「利貞」之達。是故借用有無,其對於有無之思路上的理會雖同于老子,然有無所形容之實體固仍是純然儒家之義理。作用性相之形容(屬性)固可相同也。此則非決定儒道之差異者,亦非可因此即謂其屬於老學者。此章以此兩句為主,餘文字句,讀者自能通之。
dick 說:
靜無即至正;動有就明達。
離中書院 說:
這個意思要連著一起看--靜時雖無,然非死體,故動時則虛而能應,品節不差。其隨事而應,品節不差,則即因其所應之事而有方所,有形迹,此即「動有」也。雖動有而品節不差,則仍不失其一塵不染,純一不雜之虛體。--才不致產生誤解。
dick 說:
靜時雖無形所,隨應事而至正方所,就是方方正正,無過無不及,即為明達。這是陳述靜動的過轉。
dick 說:
至正而明達,是對應事講;靜無動有,是對誠體的表述。
dick 說:
先生,這段有一句「至易而行難」,究竟如何理解呢?
離中書院 說:
靜無指至正而言,動有則指明達說。有形迹有方所,是就動有說;純一不雜一塵不染,則指靜正言。所以若以體和事分言,則[指]靜無與至正應是指體說,而動有與明達,當是就用(事)言。
離中書院 說:
改正一句漏字:則指靜無與至正言。
dick 說:
不雜不染,指至正靜無。良心隨時應事,不被過往光景迷惑而失其正。才說得至正。
離中書院 說:
聖,誠而已矣。只要把握住此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之誠體,就是進德成聖之入路。從這裡看,我欲仁斯仁至矣。豈不至易乎。然古往今來,人而能成聖者,又得有幾多?由此故,所以說行難也。
dick 說:
我欲仁斯仁至矣。從這處說易;人而能成聖,實有多少?在此說難。是貫徹始終的難!
離中書院 說:
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分開來理解可以,但要切實體認把握,最好是連起來看,意涵才恰當。不然,很容易落入支離的思維。支離,猶如朱子分解的思路。
離中書院 說:
即體即用,即用見體,儒家的體用,體中涵用,用中見體。說體即涵用,說用即涵體,不是截然二分的兩個東西。
dick 說:
先生,是的。切實體認,生命無有一刻停頓。一說動有已過靜無之境了。
dick 說:
誠幾德第三:誠無為,幾善惡。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謂聖,復焉執焉之謂賢。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離中書院 說:
案:此為通書之第三章,乃直接繼承上章「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而來者。此言「誠無為」是指誠體本身言。「無為」即繫辭傳:「易無思也、無為也」之無為。此無為之形容可單指靜無之體言,亦可賅誠體流行之全部言,即其靜無動有之流行全部皆是無思無為之自然流行。無為者、自然義,無造作義,無臆計義。此雖同于老子,然非老子所專有也。抑非同于老子,乃老子之能同于共法耳。
離中書院 說:
誠體雖無為,雖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然吾人之感于物而動,其動之幾、尅就幾之為幾之本身言,則不能無差異之分化,即不能保其必純一,故有或善或惡之分歧也。其動之幾純承誠體而動者為善,以不為感性(物欲)所左右故,純是順應超越之誠體而動故。若不順應誠體而動,而為感性所左右,則即為惡。此處所言之「幾」即後來所謂「念」也。(陽明所謂隨軀殼起念,劉蕺山嚴分意與念之念)。
dick 說:
幾的善惡,是由誠體而來。誠動之幾,是創造的真幾(乾);不隨誠動的幾,是罔念之幾。
dick 說:
順誠體而動,則德行皆從此出,故誠體為道德的創造之真源。德分為五、即仁義禮智信是也。此皆順誠體而表現者,所謂應事而動,品節不差者是也。
離中書院 說:
此段最後一句:此處所言之「幾」即後來所謂「念」也。--此幾,乃指「氣質之性」中所發之幾。陽明良知四句教中有:有善有惡意之動,句中或善或惡之「意」,即是指氣性中的意念而言。意念之始發初發,謂之幾,故顏子之學有謂「纔動即覺,纔覺即化。」,也是指此氣幾而言。
dick 說:
「誠無為,幾善惡」的幾,是「氣」性的幾,不是誠動的真幾。
離中書院 說:
不是。
dick 說:
幾之動順誠者,是正,是善。
離中書院 說:
文中不有云乎:其動之幾、尅就幾之為幾之本身言,則不能無差異之分化,即不能保其必純一,故有或善或惡之分歧也。
dick 說:
幾之動循感性,是不善。
離中書院 說:
大體是這樣。
dick 說:
先生,你的解說中引顏子之學有謂「纔動即覺,纔覺即化。」是氣性之幾纔動,即以誠化之。是這意思嗎?
離中書院 說:
是的。氣性之幾之發動,有善有惡,若為惡念,不待其表現出來,即在意念所發之當下,覺而化之。
dick 說:
順誠體而動,則德行皆從此出,故誠體為道德的創造之真源。德分為五、即仁義禮智信是也。此皆順誠體而表現者,所謂應事而動,品節不差者是也。亦「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之義也。(孔子之仁即相當于此處之誠體。此處言仁就五常言。推進一步言誠體是根據中庸易傳說,不直接本孔子之仁、孟子之心說。但中庸易傳之天道誠體即根據孔子之仁孟子之心而轉出者,亦可謂是擴大而至其圓極者。北宋諸儒直接順先秦儒家之發展其極者而立言,而吾人不可不知其來歷以通之也。)
離中書院 說:
「性焉安焉之謂聖」三語是就體現誠體說。體現誠體,隨人之根器而有不同之方式(形態)。「性焉」即「堯舜性之也」之「性之」。「安焉」即「安而行之」之「安行」。不假工夫,本性自然如此,不待勉強而安然如此,此即謂聖。不能自然安然如此,而須待擇善而固執之以漸復其誠體,則即謂賢。性焉安焉稱體而行,其發也幾微隱幽而不可見,然而其感應迅速頓時「充周而不可窮」,揚眉瞬目,一念之動,即感應無方而無窮無盡,此即為聖而神矣。此亦與孟子所謂「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同也。「大而化之」是從廣大說。「性焉安焉」是從精微說。其極皆不可知也。「化」字亦廣大亦精微,亦不可知也。
離中書院 說:
這二段話涵意也頗深,有沒有需要討論的地方?沒見你提問,想是大體已了解?
dick 說:
「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其發之初,不是感官觸覺所動(氣性之動),純從誠體所發,所以不可見。擴充而用,不受時間、空間影響,亦不被特殊案例所窮盡者,謂神。如孝子祭祀,己有數千年,亦不論貧富,只要良心一顯就是了。
離中書院 說:
這是最高境界,暫不必強作註解,看看就是。要留意當下切己之語,切中自家生命毛病處用力,這樣自能日進於高明,如此自能有善解。強求解人,除了簸弄精神,俗謂玩弄光景也,其實是得不到什麼好處的。
離中書院 說:
很多同學自以為是,什麼都懂得不得了,一下課原形畢露,原來只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人。
dick 說:
先生,是的。「留意當下切己之語,切中自家毛病處用力,這樣自能日進高明,自能有善解。」我將記住。「自以為是。」進德求學大忌也。
.......................................................................
離中書院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