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哲學中國
市長:樊克偉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哲學中國】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心體與性體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網路書會] 濂溪學討論記要 -2
 瀏覽744|回應0推薦0

樊克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濂 溪 學 討 論 記 要 -2


.



.


離中書院 說:


接著上週進度往下看,好像在用于元享利貞處漏了一段,特再補貼一次--



用于元亨利貞


 


1.   于元亨處,濂溪說「誠之通」。


 


2.   于利貞處,濂溪說「誠之復」。此「復」字、濂溪下的亦妙。「復」即由「立」而言。此復字非直接是「克己復禮」之復。


   3.   乃是由自建自立而自見其自己,自見其自己即復其自己也。


4.   有元(普通所謂有好的開始),即有亨。


 


5.   亨者內通也。即生機不滯。故于元亨說「誠之通」。


 


6.   通而有定向者謂「利」,利而有終成者謂「貞」。


 


7.   貞者定也成也。故于利貞說「誠之復」。利貞即「各正性命」之義也。


8.   有亨而無貞,亦如有始而無終。無終即無成。


 


9.   無成則雖有元亨,亦虛脫,而誠體遂成一虛無流,而亦不成其為誠體,此為誠體之流逝。


 


10. 誠體之流逝其自己即是誠體之不能復,亦即不能立也。




dick 說:



先生:不礙的,勿客氣。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這個復字是履行之意嗎?;;誠之復是為確立?誠(元)之感,必涵著通,通必有定向,有定向必要貞成。這是否為一個「綜和的分析命題」之謂?


 


乾道之元亨利貞,「誠之源」以至「誠斯立」,此為誠體之終始貫澈,無間朗現,故濂溪即稱此為「純粹至善」。此純粹至善之讚美,一,剋就誠體自身說,此為體性學地說;二,剋就終始過程說,此為宇宙論地說,而此第二義尤重。綜此兩義,吾人可以說,此「純粹至善」之善是體性學地規定的善,尤其是宇宙論地規定的善,乃直就誠體之流行而言也。故濂溪于此下即引繫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三語以明之。濂溪對此三語並未詳細分疏。


 


離中書院 說:



復者,反也。復禮者,復返於禮的軌道上之意。誠體涵具元享利貞四德。從涵具四德上說,是分析命題。然自「誠之通」與「誠之復」之二階段言,能通未必就一定能復,意即有元享,未必一定能利貞。故而牟先生說:「有亨而無貞,亦如有始而無終。無終即無成」云云。由此來看,誠體能立不能立,猶須視吾人之工夫努力如何而定,準此以觀,誠體就其實現上看,應屬綜合命題。這個問題未曾細想過,暫時交換一下看法。


 


關於: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後面有詳疏。很快就會讀到了。



dick 說:


復者,反也。迷途要返,是的,欲念是可依仁循禮的。是的「必」字是很難下的!工夫用得澈底,貞成是更確定!


離中書院 說:



這裡或是要人立志之意,真有能立志者,天下無難事矣。所以象山勉後學要能先「立」其大,亦是此意,大者大體也,主體也。人若能道德本心做主,小體聽命,貞成就不為難事了。



你前面貼了一段原文,不知有無問題?


dick 說:



以上的書文,我可明白,只想自己打一次文章,細讀多次而已。中國人講學必從本源先;立志做個好人,後再在其他方面表現。



牟先生在此分疏:誠體流行,不能離乎陰陽變化;不能不藉陰陽氣質表現,陰陽無間暢通,而道因之而無間朗現。...乾道誠體藉資陰陽之無間暢通而得有一具體的終始過程。...自軌跡言,為終始過程。落于陰陽之氣上,始有終始過程,始可有軌跡可言。「一陰一陽之謂道」乃是誠體在陰陽變化顯現道的軌跡。


離中書院 說:



如果你願意藉著輸入文字,讓自己更仔細地閱讀原文,當然是很好的。不過,重點是要能先按原字句一字一句的輸入,因為我們在網上交流,中間若有跳躍,可能會使人會錯意,討論起來,反而更為麻煩了。


「一陰一陽之謂道」當然不必是說陰陽即是道,但乾道或誠體之具體流行(具體的終始過程)亦不能離乎陰陽,不能不憑藉陰陽以表現,而「一陰一陽」即是陰陽之氣之無間暢通,而道即因之而無間朗現,故「一陰一陽之謂道」,其語意當是就道之所資以顯其自己者而說道,並非說陰陽即是道也,其至亦並非說「一陰一陽」即是道也。故此語非界定語,乃藉顯語。


乾道誠體藉資陰陽之無間暢通而得有一具體之終始過程。故前文云:自實體言乾道誠體藉資陰陽之無間暢通而得有一具體之終始過程。故前文云:自實體言,為誠體流行;自軌跡言,為終始過程。落于陰陽之氣上,始得有終始過程,始得有軌跡可言。


 


dick 說:


 


原來用意是如此,我沒有想過,真的笨拙!「藉顯語」藉著一個事件,而顯現當中的道理之謂嗎?「一陰一陽之謂道」意是陰陽交替可以見到誠體運行的軌跡。



接上文:



在乾道變化中,于元亨處,所謂「誠之源」處,即見有陽之申,于利貞處,所謂「誠斯立」處,即見有陰之屈。總之在「乾道變化」一語中,並非分解地抽象地單說乾道誠體之身,而是說其具體表現。而一在具體表現中,若分解地明之,即不能不有異質之成分,落實言之,即不能不有「氣」之觀念在,而氣並非即是道也,若渾淪圓融地說之,則道器、理氣、體用,一起滾,說道不離器,可,說器即是道亦可,而此「即是」非界定之「即是」,乃是圓融之「即是」。圓融的「即是」與分解地說中之是與不是並非同意也。然若謂圓融地說中不隱含有分解的異質之成分在,則不可通。


離中書院 說:



你打的不錯,若能將字形模式由半形改為全形,則標點符號在行與行之間,會排列得更為整齊。此雖是編輯上的細節,但對閱讀者言多少會有影響,這只是輸入時的舉手之勞,但卻可以使讀之者在閱讀時,因編排整齊而更倍感輕鬆。


 


dick 說:


先生你的指點,對我有些光。多方考慮,兩層思量。是否接近圓融呢?



接上文:蓋若純是同質,則亦無圓融可言。


dick 說:



先生:時間亦到了。也好藉此次完結,想想「圓融」究竟如何?


 


離中書院 說:



此句中發現有一錯字:其(甚)至亦並非說「一陰一陽」即是道也。故此語非界定語,乃藉顯語。/藉顯語,藉著陰陽二氣來烘托道,透過二氣的烘托,將道的意思呈現出來之意。界定語,則是定義的意思。/牟先生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其語意當是就道之所資以顯其自己者而說道,並非說陰陽即是道也。陰陽是氣,道的表現不能離開氣,但氣的交替,亦並非就是所謂道,故牟先生又云:甚至亦並非說「一陰一陽」即是道也。此即說明道也不是在陰陽交替中顯,因為陰陽交替仍然還只是氣的交替。


 


dick 說:



「其語意當是就道之所資以顯其自己者而說道,並非說陰陽即是道也」即道以誠為內容(生物不測),主持陰陽變化。


 


離中書院 說:



先分解地說,分解地說了解以後,再進而圓融地說,這的確是兩個階段,猶如漸教與頓教的不同。從學習的進程上看,先有分解地說,然後才能進到圓融的境地。


上一句先生你的指點,對我有些光。不知是何意?還是有漏字?


dick 說:



這個「光」字(原應靈光),是因為我以為是了,但又懷疑。就如此引出語意不明。對不起!


 


離中書院 說:



分解說中的道是道,器是器,當然是不一樣的。一個屬于形而上,一個屬于形而下。但從整體上看,一個生命當然涵具兩面的,不能分離,但為了要讓人能明道成德,所以分解開來說,譬如孔子常喜用君子小人的對比來指引啟發學生,使知所趨向。



涵具兩面,意即人天生本具良知良能,而人也是一個物質性的存在。



但由物質性的行為(一陰一陽)中,不必然就是良知良能(道)的發用,物質性的行為很可以只是私心利欲的表現而已。但良知良能在那裡見到呢?又不能離開物質性的行為而見到。這裡就是要自己用心思考的地方了。下次再說好了。


 


dick 說:



是的,先生再見。



.




離中書院


 




本文於 修改第 5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2812&aid=379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