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城市都會工作討生活的人,如果遇到逆境與不順,有一句樂天知命的拚鬥語─「大不了回家種田」,此話一出,彷彿天塌下來都有人頂著,天無絕人之路,再大的困難,人總是會找到生存的出口。當時,農村給人的安全感最起碼是:只是多添一雙筷子,有做就有得吃,因此成為出外者最後的避風港。
現在呢,台灣的農村情狀究竟如何?上週末,數千名農民夜宿凱道,對馬政府的背信滅農發出怒吼,也給了大家答案,一位年輕時「大不了回家種田」的中年農民沉痛的說:「沒想到,連種田也會失業」。
這位農友的田被政府兩次徵地,不但田沒了,老家也沒得住,於是向人租地,還參加了農委會的「小地主大佃農」計畫,但是如今連租來的田竟然也要被徵收,於是落得非要到台北來上街頭的命運。一個真正想耕作的人,居然會沒田可耕,可見官商聯手「圈地」的問題有多嚴重。在高樓大廈櫛次鱗比的背景之下,在馬政府多次宣傳經濟成長率破十%之際,在ECFA已經簽署週年之後,台灣的農民、農村、農業所謂「三農」問題,竟被整治成這副面貌,讓人不得不疑惑:一九四九年,國民黨在中國是被農民革命搞垮的,莫非這次國民黨在台灣還要再被遭受壓迫的農民搞垮一次?
台灣的「三農」發展到今天,有全球化浪潮導致的競爭力下降,卻無有效對策因應;有制度面的沉痾,包括公糧採購制度、肥料補貼、農地徵收、糧食自給率、休耕補助、農產品價格等等,需要全面的檢討;也有結構性的偏差,例如產銷資訊與通路由農會系統掌握的安排,已經到了大破大立、徹底改造的關鍵時刻。在此百廢待舉、百病齊發的當頭,尤其有個核心病灶必須加以揭露,若不去除,國民黨垮台將指日可待。
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馬政府所派的農委會主事者,是個高度政治性、低度專業性的黨官。查查他的新聞事蹟,罕見建設性的農業興革,爭議倒是不少。八八水災時,雲林縣農業損失逾五億元,他前往當地勘災,不但並未聽取縣府災情損失報告,而且刻意由不具公職身分的國民黨縣長參選人、立委補選參選人陪同,由於全程未提農損補助辦法,因此被農民們質疑是假勘災真輔選。
後來,馬總統出訪海地,這位大主委跟上了飛機,還寫了一首有感「詩」,全篇無關本業,奉承拍馬不少,看看他寫的「越洋千里賑海地,追星趕月訪友邦,空中得閒論時事,總統國政滿行囊」,再看看凱道上的農民,他們顯然不在總統的行囊之中。
去年,台東立委補選,這位主委很勤快又出現在國民黨候選人的場子,這次他站台砲轟在野黨主席不該反ECFA,但是ECFA有何好處他沒說,說的卻是:過去台灣教育不普及,文盲多,現在教育普及了,有些人很會讀書,學歷很高,卻不講道理,台灣目前充斥不講道理的「理盲」。還說「台灣不藉ECFA加入東南亞國協,死路一條。」結果呢?現在ECFA簽了,台灣農民照樣死路一條,東協照樣沒有加入。
在這位主委帶領下,他的兩個副手也很「驚人」,一個幾次浪費公家資源,頻發新聞稿反擊農業學者的指教;另一個在最近陪「馬皇」出巡,農民抱怨收入太少,他說:農民一天工作才一個多小時,怎麼跟勞工一天工作八小時比?農民反映盤商收購價太低,他說:價格太低就不要賣,找其他家啊!在這種團隊主政下,馬英九在蕉農陳情香蕉價格太差時,說出:「怎麼不早說?」以及吳揆在接見農民代表時低喃五次「媽的」,又何奇之有?
根據官方的資料,今年馬政府所編的政事別農業支出,佔總預算的三.四%,然二○○五年的比例則是六.九%,一半不到。在有限的經費中,既要大手筆補助台北花博,還要大登廣告自我安慰「農民笑了」,剩下能有多少真正用在台灣這群弱勢的同胞身上?馬政府的不用心,以及圈地搶水的沒良心,既然搞到台灣「連種田也會失業」,那麼大家只好用選票讓馬團隊全部失業,讓他們嚐嚐沒官可做、沒班可上、沒事可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