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中種的紅薯藤攀緣在圍籬上!
一葉蕃薯的記憶,勾起更多兒事的往事,紅薯的黃昏,也是回憶的黃昏,在茫茫的生活之海裡,是那麼美麗,卻帶著唏噓!
小時候,父親在山坡上開墾出的梯田一角,每年都固定種著山薯,山薯分白薯與紅薯,白薯有點似山藥,又名深薯,主根莖畢直的往土裡深處生長,要挖的時候,得用特別的板鋤慢慢往深處挖掘,一不小心,便會挖斷或挖爛,薯深有達兩尺以上,重者一條白薯可達數斤。
挖得完整的白薯,都拿到市集去賣,挖壞了的則拿來燜五花肉,薯煮太久便會熟爛成泥,故需煮得恰到好處,五花肉和著薯蓉,滑而不膩,香而不滯,是兒時難得的美食。
記得某年初冬的夕陽下,父親用大板鋤挖著深薯,我蹲在一旁楞楞的看著,看父親繞著薯挖了一個圓圓深深的洞,上半截已出露的薯碩大畢直的立在土中,下半截還不知伊於胡底,父親卻早已汗流夾背,仍然一鋤一鋤的挖著,淡淡的斜陽,映襯著他坳黑的臉孔。
有時候,為了晚餐可吃到深薯,心中總盼望著父親不小心把薯挖爛,因家中貧困,難免會有那一點口腹之欲。有一回父親不小心把薯拆成兩截,我便問父親是不是晚上要煮深薯,父親沒好氣的說,那是明天要拿去賣的,內心的失望久久不去。
紅薯的葉子與深薯差不多,只在剛出土的嫩芽有所分別,深薯的芽苗嫩綠,紅薯的芽苗則紫紅。深薯的薯肉粉白,紅薯的薯肉則白中帶著紫紅,尤其在根莖的尖端處,外皮亦呈紫紅色。紅薯的根莖生長深度不大,一般在一尺以內,但其會向橫伸展,形如掌爪,大者亦有數斤。
香港有一個族群曰蜑家,以船為家,浮於海上,以打漁為生,除購生活必須品外,皆不上岸。相傳蜑民多為南宋遺臣之後,當元大軍追殺宋帝苗裔,文天祥戰敗被俘,陸秀夫背宋帝昺在新會崖門蹈海,一群宋室遺臣便以舟浮於海上,遁入蜑民之中,世世代代不仕元。
冬至日,蜑家人多買紅薯煮湯圓以應節,所以紅薯在冬至日特別貴,冬至一過,價格便會下跌很多。隨著香港的經濟發展,蜑家人已陸續上岸定居,紅薯的節日氣紛亦已淡出。
去年買了一根紅薯,煮食之前把根莖頂端一小塊埋入後院一角的土中,今年春天長出嫩芽,接而攀緣上欄杆與樹梢,冬至日與小毛頭一起挖出,重一斤餘,晚上煮了一鍋紅薯湯圓,殷紅的薯湯伴著白白的湯圓,別具情調。
yaduo
院子中種的紅薯根莖紫紅色艷!
「同時在 《眾說紛飛外》發表」
背景音樂:被遺忘的時光 / 二胡
野渡 / 原鄉人客棧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