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涼涼曼特寧
市長:涼涼  副市長: 魯直艾杏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文學創作詩詞【涼涼曼特寧】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古典詩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浪淘沙-米勒展觀後感
 瀏覽6,094|回應5推薦8

涼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8)

濯雨
翎翎
房東姊姊
普普
Julia小喵
龍公主 歌劇卡門演出之二
二媳婦
喬若飛(唐樂)



誇海借君風,撼世聲容。
田園緻景一叢叢。
牧羊紡紗迎晚禱,幅幅丹衷。

拾穗生活轉眼空 科技當紅
金釵緞錦遠三農。
誰弄財經名掌控,又會邀功。

涼涼97/6/20 調寄浪淘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51&aid=2913988
 回應文章
「像」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 觀後感2
推薦2


涼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龍公主 歌劇卡門演出之二
喬若飛(唐樂)

無心色彩
駐足常態
看美術館的天才
所以
進入你的存在
也進入一個偏愛

夕落搖擺
月下眉開
是筆下的我愛
對稱
我多情的平台
再描繪了一首書呆

數落現代
前後大敗
是比較的無奈
不關
我眼珠的風采
更美麗了一頁大概

一個偏愛
一首書呆
一頁大概
想像的存在
想像的平台
想像的風采


你畫的是無人取代

涼涼隨筆 98/5/18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51&aid=3437433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觀後感
推薦3


涼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龍公主 歌劇卡門演出之二
saint
喬若飛(唐樂)

圖騰與禁忌
壓抑實踐後現代掘起的
感知在漂浮
能力,收藏巴黎
文化法國一個總理

擴大超越的生命期
頹廢布履
斟酌法蘭西花園中的
盤蛇還要裸體

風景依稀
瞰!夜裡的人與鳥
是名作也是真跡
視線無疑
美術館呆立

圖像奧秘,如果
不懂分析
相關性的回憶
倒轉世紀
追訴蘇格拉底
放鬆眼力


涼涼隨筆 98/5/9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展出地點: 台北市立美館
展  品: 法國國立龐畢度中心所珍藏世界最高水準的七十六件廿世紀現代藝術 大師的作品。
展  期: 4月18日至7 月15日。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由瓊.米羅(Joan Miro)所創作的「夜裡的人與鳥」(Personnages et oiseaux dans la nuit)。

作品屬油彩畫布,面積為274.5*637cm

在欣賞完整個展覽後,涼涼繞回此畫作前呆立半小時。
感覺真的很棒!



其次為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所創作的「法蘭西花園」
即目錄裡最下方的那幅作品,盤在腿上的是一條沒有把頭畫出來的蛇。至於欣賞它哪一點?

ㄜ…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嘿





其實我不懂畫,更別說是那些什麼現不現代的理論。
來看畫展純粹是視覺上的享受。

距上次觀展也有一段時間了,此次的展品與米勒展給我最大的不同點是在於米勒展展出的風格是米勒與其畫家感慨工業興起而留下對農村的畫作。龐畢度則該歸屬於尼采與佛洛伊德理論下的實現。

至於有什麼不同?
哈哈
別問我這個常識不足的小女子,我只知道我要欣賞美美的東東啦!我根本無法回答大家任何問題的啦



還是
或許妳(你)們可以試著去問B姊
對了,這個主意好像還不錯
嗯…
貼文到旅人世界找市長去囉~~~~~~~~~



龐畢度藝術文化中心是由義大利建築師皮亞諾(Piano , Renzo)和英國建築師羅傑斯(Rogers,Richard)合作設計。1972 年動工,經五年始完成,並以法國總統龐畢度之名命名,全名為國立龐畢度藝術與文化中心,亦可簡稱為龐畢度中心。

龐畢度藝術文化中心起因為當初龐畢度總統就是認為巴黎作為一個世界的大都市,缺乏一個現代藝術中心,於是選定了市中心一塊遷移市場後留下的空地,並舉行國際競圖,完成此棟建築。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51&aid=3424505
Fw : 蔣勳「拾穗」 美在艱難中頑強存活的意志
推薦3


涼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龍公主 歌劇卡門演出之二
二媳婦
涼涼

蔣勳:「拾穗」 美在艱難中頑強存活的意志

【聯合報╱蔣勳】 2008.08.23 02:47 am



蔣勳

去新竹北埔的路上看到今年第二期的稻作剛剛插秧,錯落的山巒間,新綠的秧苗在平整方正的水田裡映著日光閃亮。

大約七、八千年前,人類陸續從狩獵遊牧轉移到農耕的產業,懂得把一粒種子放進土裡,等待它發芽,可以結出更多種子。美索不達米亞的兩河流域,中國黃河岸邊的半坡遺址,都有農耕產業穀物的遺存。長達數千年,米、麥、五穀成為人類賴以維生的主食,農業的土地倫理也規範了許多民族的道德規律、成為千千萬萬庶民世世代代賴以維生的生活哲學與生命信仰。

一粒種子 一份智慧

孔子一生不斷講述的「仁」這個字,其實就是「種子」。民間的口語依然說「瓜子仁」、「杏仁」;「仁」正是種子硬殼包裹下那一點蘊藏生命的部份。孔子解釋「仁」是「生生」酖酖生命要生長酖

酖具體詮釋了觀察種子發芽的農業經驗與智慧。

猶太民族的「舊約」「新約」也時時善用農業經驗的智慧,例如「一粒麥子若是不死,就只是一粒麥子;掉在地裡死了,就生出許多麥子來。」農業已經不只是產業,農業經驗成為觀察生命現象的智慧。

舊約故事 路得拾穗

舊約「路得記」第二章裡說了一個古老的故事──伯利恆收割大麥的時候,來了異邦的女人「路得」。路得要養活婆婆,只好到別人田裡,跟在收割的人身後拾取麥穗。一個名叫「波阿斯」的大地主,就跟路得說:妳不要到別人田裡拾麥穗,我的僕人在哪塊田收割,妳就跟在他們後面拾穗,我已吩咐僕人不可欺負妳、不可羞辱妳、不可喝叱妳,妳要是渴了,他們會給妳水喝。

這一段「聖經」的故事是米勒舉世名作「拾穗」(Des Glaneuses)的來源。

農業生活 慷慨分享

古老的農業經驗,古老的農業智慧,藉著很容易聽懂的故事規範了人類的行為。在此後兩千年間,無論在歐洲美國,凡是信仰「聖經」的區域,麥田收割後,總是有像「路得」一樣貧窮的女人在田地裡拾穗,田地的地主不能驅趕她們,不能欺負她們,要給他們水喝。因為有「聖經」這段的故事,農業已經不只是一種經濟生產,農業也同時彰顯了分享生活價值與提升生命信仰的意義。

米勒在一八五七年畫「拾穗」,那時法國全部人口有三千多萬人,其中四分之三是農民。農民中最窮苦的是沒有土地、沒有雇主的流民;他們每到收割季節,四處遷徙流動,尋找短期打工機會,賺取按日計酬的微薄工資,求取當下的膳宿溫飽。這樣的流民,當時有八十八萬人,四處流竄覓食。占六成的男性,在田裡幹粗活,四成的女性就在收割打稛之後,在田裡彎腰拾取零散掉落的麥穗。

動人名畫 美在情操

米勒的畫裡前景是三名彎腰撿拾麥穗的女人,她們是一八五七年米勒親眼看到的景象。那一年,工業革命改善了收割的農具,傳統的小型鐮刀廢棄不用,改用新式雙手掌握的長柄鐮刀。麥子刈收的速度、收穫量與品質都改善了,但是,遺落在地上的麥穗相對也更少了,靠「拾穗」餵飽自己的貧窮婦人存活的機會當然也一樣更艱難了。米勒親眼看到就在眼前三名婦人存活的艱難,他想起了從小讀誦的古老舊約「路得記」的故事,畫下了動人的「拾穗」。

「拾穗」很美,美在土地的寬闊厚重,美在艱難生活中頑強存活的意志,美在慷慨分享生活物質的高貴情操,美,是土地上代代傳承的生活信仰。(本文作者為聯合文學社長)

【2008/08/23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51&aid=2997330
Fw: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 97.5.31~97.9.5
推薦4


涼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龍公主 歌劇卡門演出之二
喬若飛(唐樂)
二媳婦
涼涼

取自網頁: http://www.wretch.cc/blog/id1203/12238076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   97.5.31~97.9.5 

國立歷史博物館1F展廳     周二到周日9:00~22:00      周一9:00~18:00     
前8件為米勒作品 / 圖取自網路,文參考圖錄或網站資料

尚──法蘭斯瓦.米勒(1814-1875)
尚──法蘭斯瓦.米勒是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田園畫大師,以農民生活的繪畫創作聞名世界。米勒生於1814年法國諾曼第半島格魯什村的一個富裕農家,童年時與父親一起在田間勞動。1838年遷居巴黎習畫,因為厭倦都市的生活而於1849年移居巴比松,此後即以農村生活田園風光做為創作主題。

米勒的《晚禱》、《拾穗》等畫作使無名農夫成為與《蒙娜麗莎》一樣舉世知名的肖像,雖然只是默默專注於工作的身影,卻有著英雄史詩式的莊嚴與崇高意象,而米勒也因此被尊崇為法國最偉大的田園畫家之一。

「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是法國奧塞美術館首次以典藏的米勒畫作為主軸所策劃的海外特展,65幅的展品包括米勒的16幅真跡創作,其中《拾穗》與《晚禱》更是首度同時亮相臺灣的藝術重寶!米勒的畫作之外,亦展出與米勒同時代的風景畫大師胡梭、柯洛,以及受米勒影響的後輩畫家艾杜安、布荷東等人的畫作。而為了讓觀眾能更深切感受當時法國的農村生活,奧塞美術館特別挑選展出19世紀中晚期,紀錄法國農村生活的21幅原版攝影,真實呈現米勒所詮釋的法國農村生活。



NO1  坐著編織的牧羊女,1856       油彩、木板      39 x 29.5 cm

米勒以「農民畫家」著稱,曾創作出不少以牧羊女為主題的畫作。這幅《坐著編織的牧羊女》,描繪的是坐在楓丹白露森林一帶,利用牧羊的空閒坐著編織的少女。從森林的空隙望去,遠方是巴比松村的入口與夏伊平原,四下一片靜謐,年輕的牧羊女靜默安祥的身影,傳達了畫家人道的關懷與史詩式的讚賞。



NO2     縫衣婦人   油彩、帆布   33 x 25 cm


米勒在巴比松定居的期間,曾經畫了一系列以居家生活為主題的畫作,描述婦女餵食幼兒、坐在搖籃邊縫衣、教小女孩打毛線等等,米勒主要是想透過這些室內畫向愛妻和所有為家庭默默奉獻的婦女們致敬。以紅、藍、黃三種原色繪製的小幅作品,正是米勒作品的精髓所在。《縫衣婦人》所描繪的細節顯示了米勒明察秋毫的觀察力,而毫不做作、自然的詮釋,正是這幅畫之力量所在。





NO3    紡紗女,奧弗涅的牧羊女,1868-69    油彩、帆布   92.5 x 73.5 cm


這幅油畫是在巴比松完成,但草稿是來自米勒在1866年旅居奧弗涅及亞利耶地區時所畫的多幅速寫。奧弗涅的原始景觀及敦厚鄉民打動了米勒的心,而此處所呈現的小牧羊女正表現出米勒的關懷。紡紗女的面孔似乎籠罩在光環之中,眼窩凹陷,雙唇微啟,背光的身影後方是浮著朵朵白雲的明亮天空,襯托出人物超越時空的永恆感,猶如孤寂、索居的象徵,若隱若現的羊群瀕臨消失的邊緣,更加深了這種感覺。



NO4    大牧羊女圖,約1863     油彩、帆布    81 x 100 cm


米勒從1862年開始構思這幅牧羊圖的創作,完成後在1864年的沙龍展公開展出,博得觀眾的一致好評,這是米勒第一件受到公眾認可的作品。全畫洋溢著寧靜、安祥與和諧之美。簡單的場景、令人讚賞的構圖、對細節鉅細靡遺的觀察,配合藍、紅、金黃色的組成,完成和諧完美的畫面。



NO5      春天,1868-1873     油彩、帆布     86 x 111 cm


四季組曲是西洋風景畫的傳統古典題材,《春天》是米勒藝術生涯晚期接受委託創作的傑作,描繪著春雨將霽,天邊湧現兩道彩虹的田園風景,以充滿表現主義風格的筆觸,展現典型的巴比松畫派特色。人與大自然的對話,縮減成大樹下渺小的身影,而戲劇化的光影對比,則為田園意象增添了詩意與抒情。


 
NO6       格賀維勒的教堂,1871      油彩、帆布     60 x 73.4 cm


這幅優美的風景畫,是米勒生平最後的幾幅作品之一。自由的筆觸和明亮的色調令人聯想到當時代的年輕印象派畫家的風格。這幅畫對米勒而言,與他的童年回憶有關,米勒小時候,母親帶他去看教堂新鑄好的鐘,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身處於一個極端遼闊的地方」,他覺得教堂「好像比穀倉還要廣大」。這可能就是他把這個小教堂畫得比實際大很多的原因。左方那個收工回家的農人,如果按照正確比例來畫,應該比畫上的尺寸大一倍才對。 



NO7      晚禱,1857-1859     油彩、帆布    55.5 x 66 cm

米勒以自身的童年回憶為藍本,描繪一對在馬鈴薯田工作的農夫農婦,暫停手邊的農務,隨著遠方教堂傳來的晚禱鐘聲,站在暮色蒼茫的曠野中低首祈禱的肅穆身影。簡潔有力的刻劃,讓《晚禱》引起超越宗教意涵的普世共鳴:謙卑、感恩、對土地的尊敬、人與自然的和諧。



NO8      拾穗,1857      油彩、帆布     83.55 x 110 cm


「拾穗」是源自遠古的一項農業習俗,意指在秋收季節,允許窮人在收割過後的田地,撿拾剩餘的麥穗、玉米穗等以求溫飽。早期西歐美術史中最常描繪到的拾穗故事即為《舊約》中的「拾穗者蘿絲」。

《拾穗》是米勒多年觀察研究的創作結晶,他以沐浴在金黃秋陽下三位無名農婦曲背彎腰的拾穗形象,將一件農業社會貧民的苦差事賦予英雄史詩般的崇高意象。此畫於1857年在巴黎沙龍展展出時,一度受到保守派人士抨擊,因為他們擔憂在法國大革命與工業革命之後,生活日益艱辛的貧民會受到煽動,隨時揭竿而起。然而歷經時間的考驗,米勒的《拾穗》已經成為世界名畫的代表之一。

 




NO9  霍勒(1846-1919)


農婦.拉美特利   1 887完成      油彩、帆布    161 x124.5 cm
  

NO10     德崗 (1803-1860)
楓丹白鹿農舍中庭       約1844完成     油彩、木板      78 x56 cm
 

NO11    特華雍  (1810-1865)
抓背的母牛     1861以前完成      油彩、帆布       113 x145 cm
 

NO12      布荷東(1827-1905)
拾穗者之歸      1859完成       油彩、帆布      113 x145 cm
 

NO13      胡梭(1812-1867)
小橋      1855完成      油彩、木板     38 x54 cm
 
  
NO14    胡梭(1812-1867)
路邊水潭,貝里的農莊      1845--1848完成       油彩、木板      34.5 x 53.5 cm
 

NO15    胡梭(1812-1867)
收網     1871完成      油彩、帆布        66 x 82 cm


NO16    勒盧(1814-18957) 
柯塞特的平原與沼澤     1859完成      油彩、帆布        113x 189 cm


【後記97.07.05晨】


昨天收到了網路流傳的簡報檔,於是我將裡頭照片上傳分享,
最後一張是米勒作品之外,我最喜歡的一幅。
(可惜掃描效果失真,好像看不出它的好)
真蹟大而壯觀,我喜歡它的寧靜、溫馨和壯闊。
樹下垂釣者的悠閒恬適,令人心嚮往之,
三分之二藍天白雲的畫面,亮麗而充滿了希望,
有別於米勒等其他大師的作品風格……

真蹟中那隻「抓背的母牛」,生動逼真;
楓丹白鹿農舍中庭,呈現樂天知命、平靜恬適的感覺,
 胡梭的小橋、布荷東的拾穗者之歸……我都很欣賞。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51&aid=2936991
Fw: 啥米!拾穗有3幅 命運大不同
推薦2


涼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龍公主 歌劇卡門演出之二
二媳婦

啥米!拾穗有3幅 命運大不同 http://www.udnmillet.com.tw/news25.htm


拾穗=米勒? 沒想到…還有2幅 眼尖觀眾大發現 展場內挖寶 開展首個假日 人龍綿延300公尺

「這兩幅畫也是『拾穗』耶,原來米勒展有三幅『拾穗』!」由國立歷史博物館等主辦的「 驚艷米勒 ─田園之美畫展」開展後第一個周日人潮洶湧,眼尖的觀眾像發現新大陸般在展場「挖寶」。

無視陰雨綿綿,熱情的觀眾昨天撐傘排隊,人龍綿延將近三百公尺。下午四時許,史博館外「八方位」樂團現場即興演奏,現場high翻天,四千餘名觀眾昨天在史博館,盡享米勒帶來的藝術饗宴。

對一般人來說,「拾穗」等於是米勒的代名詞,沒想到「 驚艷米勒 」展竟同時有三幅以「拾穗」為主題的畫,觀眾驚艷不已。其中,艾杜安「香柏杜安的拾穗者」和米勒的「拾穗」在同一年誕生,布荷東「拾穗者之歸」稍後出現,三幅「拾穗」的命運卻大不同。

惡毒的藝評家,當年批評米勒的「拾穗」畫的是「衣不蔽體的稻草人」,卻將布荷東「拾穗者之歸」畫中正前方、頭頂著麥綑的拾穗女譽為「農村女神」。

法國沙龍展藝評帝耶高冷嘲熱諷寫道,畫家在處理卑微主題的時候,不一定要以「呈現世間醜態」的畫法來顧影自憐。當年的藝評家一致認為布荷東筆下的鄉村,美好到「可以媲美眾神居住的奧林帕斯山;他所畫的農家女個個花容月貌,好似古希臘的女神下凡」。不像米勒畫的是飽經風霜、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的村婦。

「拾穗者之歸」既獲得眾人一致好評,還榮獲法國沙龍展一等獎章,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更自費買下此畫。

艾杜安「香柏杜安的拾穗者」以一字排開的微小人物,凸顯拾穗者在變幻莫測的天色下搶救自己辛苦所得而更顯渺小,也博得沙龍展觀眾及藝評家的一致好評,立刻就被當時的帝國博物館蒐購。

反觀米勒的「拾穗」當年貶多於褒,既沒得過獎也沒被官方購藏,直到四十多年後,它的地位才獲肯定。現在的研究者則認為,像布荷東這樣刻意把田園生活理想化,他筆下的農民也就無法與米勒所刻畫飽經風霜的頑強「無視於時間流逝的永恆感」相比擬了。

米勒展在三個月展覽期間每天開放,主辦單位呼籲民眾,盡量利用非假日或是周二至周日下午六時以後的夜間時段欣賞名畫,享受更多樂趣。

驚艷米勒

送名車 嘗美食

看米勒抽大獎!

購票入場者,可以憑門票上的抽獎聯參加抽獎活動,第一大獎為一部法國名車標緻Peugeot207,另有米勒複製畫及紀念商品等獎項。

刷卡購票有折扣!

9月5日前的展覽期間,中信卡友現場刷中國信託信用卡購票,享票價9折優惠,每卡限刷4張。刷卡購買紀念品另享有95折優惠。

驚艷米勒 美食饗宴!

到6月30日止,凡在喜來登飯店的安東廳、桃山、Sukhothai、請客樓及辰園享用指定套餐,即可獲贈米勒畫展貴賓券。另有優惠住房專案。

繪畫賽有大獎!

6月27日報名參加廣達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向大師米勒借筆」繪畫暨藝術導覽大賽,有機會獲得「法國奧塞美術館之旅」等大獎。

洽詢電話:

(02)27681234轉2327

【2008-06-02/聯合報/A5版/話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151&aid=292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