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05/08/16 石門大壩安全堪慮 【吳憲雄】 桃園如期恢復全面供水,大官小官鼓掌慶功,大長今、小長今都出籠了,但為小成而沾沾自喜的背後,隱藏著石門水庫大壩安全的重大危機。
石門水庫大壩是中央不透水心牆分區分層滾壓土石壩,也就是說石門大壩完全是由土石堆積而成的,是將土石依功能需求分級分類或篩選,或加工,依不透水及安 定之需要分區分層滾壓填築而成。中央是以高塑性黏土構成的不透水心牆(Zone1),負責阻止水的滲透,再來兩側是過濾層(Zone2)負責保護中央不透 水心牆材料之流失,再外層也是最大的一層是半透水殼層(Zone3)負責大壩的安定,最外層是大石壩的保護層(Zone4),分區分層各司其責結合而成安 定的大壩。這種壩最忌諱在壩體上加重設計外之荷重及震動,因為這樣將裂解各區層的結構和功能。
例如中央心牆加壓震動就很容易龜裂而漏水,過濾層荷重震動後會產生壓密而失去濾水的功能,不是使中央不透水心牆材料流失就是無法將壩體內的多餘滲透水排出,致壩體孔隙水壓升高,當孔隙水壓升高到一定值後,就會發生管湧現象,大壩就會很快的潰決。
去年及今年為解決桃園地區供水問題,在大壩上設置重量超過十萬噸的水櫃,架設二十餘台抽水機及鋪設無數的輸水管,水櫃的荷重,抽水機輸水管的震動,正是 土石壩安全的最大忌諱。現在,經濟部長帶頭做危害大壩安全度遠超過行車的行為,令人有今夕何夕的感覺。而世界上沒有先例,沒有水利工程師敢作這樣的事,這 件石門大壩壩頂架設大型抽水機抽水,也已成為世界壩工的笑談。
超量的荷重及抽水機輸水管日以繼夜不停地震動,使石門大壩陷於潰壩 危機。依水利法相關法規規定,水庫每五年要做一次安全評估,以確定水庫設施的安全,安全評估將需做水庫潰壩分析及潰壩時災難緊急因應計畫。依石門水庫潰壩 分析,如石門大壩萬一潰決,其蓄存之三億二千萬立方公尺水及所淤積泥沙奔流而下將淹沒淡水河下游六百平方公里之地區,包括台北市除士林、北投、陽明山等高 地外的全部,當然包括總統府在內,以及台北縣的淡水、蘆洲、三重、板橋、土城、三峽、鶯歌、樹林、新莊、泰山、五股、八里、甚至中和、永和、新店,另桃園 的八德、觀音、大園也難逃淹沒,中正機場也將被淹沒,所有都市建設及公共設施也將全毀,災難影響人口超過三百五十萬人,均為台灣政經精華地區。
為了免於動搖國本,為了大台北地區三百五十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本於身為國家水庫安全評估小組委員的職責,必須強烈要求政府,如石門水庫的設施有缺失 必須改善,請在大壩安全無虞的原則下,循正當合理的技術規畫設計改善,而盡速限期拆除壩上現有影響大壩安全的設施,並立即依法令規定辦理石門水庫特別安全 評估。如發現有任何影響大壩安全的不利現象,應立即改善,在尚未確定石門大壩安全無虞前,應採緊急措施,諸如降低水庫蓄水量、減少大壩外應力等,不要頭痛 醫頭而造成萬劫不復的災難。
看了經濟部檢討石門水庫事件責任歸屬的會議決定,認為這次洪水時開啟水庫放水口及電廠放水口放水排 砂,是重大的成功措施。其實依據民國五十二年水庫完工時所定的水庫維護操作手冊,以及現行的「石門水庫運用要點」規定之標準操作程序(SOP),即規定洪 水時底層放水口包括水庫放水口及電廠放水口應全開排洪排砂,四十年來依此程序操作,水庫從未有問題。只是去年艾利颱風時,有人違反標準操作程序規定下令關 閉底層放水口,才造成今日石門水庫的問題,而去年為維護水庫安全,堅持依標準操作程序操作,不肯受命關閉底層放水口的前北水局李姓局長,被以抗命而調職處 分。今天卻又肯定原標準操作程序是正確,又稱讚為偉大的創舉;真不知如何給予堅持專業原則而受到委屈的李前局長交代。
(作者為前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現任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2005.08.09 中國時報 讓專家治水! 吳憲雄
去年艾利颱風,南桃園地區停水二十四天,實已超過人所能忍受的極限。政府各機關討論研究一陣,想了個頂層抽水及興建第二取水口,花費二十餘億元就說問題解 決了,以後不會再停水了,大家放心吧!不想老天不作美,今年海棠、馬莎前後來到,桃園又大演停水舊戲,政府的投資努力全部破功。現在又說明年編十五億預算 活化石門水庫,問題就解決。真的可信嗎? 艾利颱風時,錯誤決策,使石門水庫淤積二千萬立方公尺的泥沙及三座發電機組全部報廢。整修三座發電機組,共耗費二十五億元,且迄今僅完成一座機組整修恢復 發電,其他二座尚在整修中。這一年無法發電之損失超過十億元,另外在洪水時關閉發電放水及河道放水口放水,使水庫放水口附近泥沙無法排出而積滯埋沒放水 口,並使水庫泥沙淤積型態大變,重創水庫設施功能,這才是石門水庫每逢豪雨濁度大升之主因。
要解決這些問題,估計要花百億以上經費及十年時間。因此桃園地區尋求供水穩定之道,除石門水庫是不能替代、不能放棄外,在長期治本唯有賴南北聯通管路建 設,短期則應盡速擴建直潭淨水場及興建翡翠系統與桃園系統每日三十萬噸之聯通管路。以翡翠與石門聯合運用互通有無之方式因應。此措施如政府有決心,現在就 做,一年內即可完成,明年桃園真的就不會停水了。 水利不同於其他事業,新的觀念措施需要本土化,沒有漸進及配套,即貿然而行,使國家水利事業,突然不知所措。沒有了政策方向,沒有了策略構想,水利工作失 去防災開發之專業能力及首要任務,而淪為救災單位,何處淹水,趕緊調派抽水機去抽水;何處缺水,又趕去架設抽水機抽水……,才五年,本是世界一流的水利工 作團隊就此渙散了,將來又如何呢? 其實台灣每次颱風過境,下個一、二千公釐的雨是稀鬆平常的事,為什麼這幾年來,一樣的雨其災難規模卻越來越大,應該好好檢討一下。錯誤的決策制度,錯誤的 政策,使國家水利團隊工作意志癱瘓,使好不容易建立的整體水資源政策方向調度運用機制、治河防災策略、防災體系組織功能瞬間崩潰。 水是人生命存續及國家經濟發展不可或缺資源,有效治水防災才能提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及經濟發展繁榮的基本,希望政府不要再漠視水利工作,並且把水利工作還給專業人才團隊吧。 (作者為前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現任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水利署:石門大壩加裝設備經評估 安全無虞 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2005年 8月16日電 (2005-08-16 17:30:29) 前水利署官員投書媒體指石門水庫安全堪慮,經濟部水利署長陳伸賢今天表示,各地水庫安全都有定期評估機制,石門水庫壩頂加裝抽水設備已通過審查,進一步擴充抽水能量到60萬噸,初步評估也沒問題,但仍要等正式評估報告出爐再施作。 前水利署副署長吳憲雄今天投書媒體表示,政府為解決桃園地區供水問題,在石門水庫大壩上設置重量超過10萬噸的設備,重量加上抽水機輸水管的震動,是土石壩安全最大忌諱,石門大壩安全堪慮,萬一發生潰壩,大台北地區將嚴重受災。陳伸賢表示,全台各地水庫安全有定期評估機制,由水利署和專家學者組成的「水庫安全評估小組」負責,石門水庫去年加裝壩頂抽水設備,今年改成固定式設施,都經過安全評估,把震動、洩降、對邊坡的影響都納入考量。他進一步表示,經濟部計劃把壩頂抽水量由現行的30萬噸擴充為60萬噸,初步評估安全沒問題,但仍要經過正式審查,評估報告預定兩週出爐。
談管仁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