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高油價時代考驗政府智慧 經濟日報社論
日前國內兩大石油公司台塑石化與中油,突然先後宣布大幅調漲油價,油公司雖宣稱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已上漲40%,國內已容忍多時,兩次油價調漲(包括此次)才11.0%,並未全部反映成本。但此次油價調漲超過7%,創下中油十年來單次最高調幅,台塑石化也是自2000年底進入石油市場以來最大調幅,引發市場震撼。而且油價上漲,電力及運輸價格有隨時上調可能,引起另一波物價上漲,對已向下修正的經濟成長率,更是雪上加霜。
尤其已陷入59年來首度虧損的台電公司,在燃料油價格調漲後,成本大幅增加,爭取調漲電價的動作,將更為強烈。不過,經濟部長何美玥立即表示,電價不會追隨油價調漲,行政院長謝長廷更指示台電,應儘量壓抑電價,並研擬電價調整的配套措施,以安撫市場。政府此種壓抑油電價格隨成本上升的政策,是否正確,值得商榷。
此波國內油價的大幅調漲,肇因於國際油價因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法德逝世,油價應聲漲破每桶61美元,加以美國煉油廠爆炸導致供油受阻,美國汽油庫存水準滑落至去年底以來的新低,以及伊朗宣布重啟核子研究計畫,導致地域風險升高;同時,不久北半球即將進入冬季石油需求增加,而備用供給有限,致造成供需緊張;短時期內,油價大幅回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的機率不大,高油價時代的再度來臨,應無可質疑。
雖然政府主管部門一再強調,由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國內產業已朝向能源密集度低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對能源的依賴大幅減輕。因此,油價的大幅上漲,對台灣經濟的衝擊,已沒有過去兩次石油危機時的嚴重;言下之意:不必太過重視。但此種看法並不完全正確。台灣製造業朝向低能源密集度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確屬事實,可是對能源的依賴是否大幅減輕,有待事實證明。
首先,就國民所得統計分析,能源密集度低的高科技產業產值,近十多年來占製造業產值比重雖不斷提高,但其所替代的是勞力密集產業,而能源密集度高的重化工業產值占製造業的比重,在1990年代(1990-99)略有下降,但政黨輪替後五年來,又有提高之勢。
其次從海關的出口統計來看,更為明確;中高能源密集度的出口產品,占總出口比重,自1990年前後的60%,1999年降為48.5%,但2001年即開始回升,2004年又突破60%,今年首五個月更躍升至63.8%,超過1990年前後的比重。顯然,近五年來中高能源密集度出口比重不降反升,而出口又高占GDP的57%,能源依賴度如何能降低?
再從能源依賴度來觀察;在1990年代實質GDP10年成長84.3%,而能源消耗增加72.8%,能源彈性為0.86,顯示能源依賴度確有減輕之勢;可是,政黨輪替五年來,實質GDP五年僅成長17.4%,而能源消耗卻增加26.5%,能源彈性高達1.52,超過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的能源彈性。顯示近五年來,能源依賴度大幅上升。
此亦可從能源進口占GDP的比重來證實;1990年代進口能源金額占GDP的比重,自1980年代的7.1%,降至2.8%,能源依賴度確實大幅減輕;但政黨輪替後2000年即開始回升,去(2004)年躍升至6.8%,今年更可能超過7%,恢復到1980年代的依賴度,毫無減輕的跡象。
以上事實,證實政府主管部門所稱近年來能源依賴度大幅減輕的說法,並不正確。台灣能源進口依賴度高達98%,石油進口依賴度更超過99.9%,能源進口占GDP的比重又恢復到1980年代水準。因此,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不能掉以輕心。
對於政府壓抑油電反映進口成本的作法,可以將第一、二次石油危機時政府因應的經驗,提供當局參考。當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四倍,當時政府為避免增加人民負擔及影響出口競爭力,壓抑了油電價格,未充分反映成本,致使能源彈性自過去的1.05,第一次石油危機後跳升到1.31;與工業國家能源彈性自過去的1.05降到0.5以下,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在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時,執政當局坦誠檢討,記取前次教訓,改弦易轍,即時於1979年底宣布,進口石油成本上漲,應隨時充分反映在國內相關產品價格上,發揮以價制量的作用,以達到節約能源消耗的目的。此一政策的轉變與有效執行,使1980年代能源彈性降至0.69,對能源的依賴度大幅降低,與工業國家能源彈性0.5相去不遠。由於當時各國採取以價制量的政策奏效,能源需要大幅減緩,迫使國際油價大幅下降,致使1990年代台灣進口能源占GDP比重,降至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的水準。
目前全世界已進入高油價時代,政府究將採取何種因應政策,正考驗執政當局的智慧與魄力。
【2005/08/09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