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big5/military-zhu-072005CN138.cfm
朱成虎一言引發中美戰略關係“核震盪”
我覺得朱成虎將軍的聲明本質上在表達了他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那就是臺灣對於中國來講是不可讓步的原則問題,臺灣問題壓倒中國其他一切的考量,包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立場。”美國著名的核戰略專家、世界安全研究所(World Security Institute)所長布魯斯·布雷爾博士(Dr. Bruce Blair)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的專訪時說。
布雷爾博士說:“從中國人的角度,比較以下兩種說法,一種是中國會採取所有必要的軍事手段,包括核武器,來保衛包括臺灣在內中國領土完整,另一種是說,中國準備一旦在同美國的常規兵力交鋒中失敗後就會放棄臺灣。相對而言,前者其實並不是那麼具有爭議性。(朱將軍的說法)在我看來同中國在臺灣問題上承諾將不惜一切的政策立場是一致的。”
根據《金融時報》等媒體報導,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在7月14日在香港回答記者“如果美國介入台海戰爭,中國將如何反應?”這一問題時,以流利的英語回答:“如果美國用導彈和制導武器攻擊中國領土,我想我們只能用核武器來反擊”;“所謂中國領土,包含使用中國解放軍所屬戰艦及戰機”;“如果美國有心干預”,“我們也有決心做出反應,中國人已做好西安以東城市全數遭到摧毀的準備”;“當然,美國也必須做好準備,美國西岸一百多個或二百多個、甚至更多的城市可能被中國摧毀。
朱成虎當時在會上稱這全是他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官方立場,但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高級將官對美國發出的最明確的核威脅。1995年,中國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曾私下威脅以核武攻擊美國洛杉磯,引起美國政界譁然。在《華盛頓觀察》週刊追蹤採訪中,朱成虎稱外電在報導此事時對他的話斷章取義,有所歪曲。
美國眾議員譚克多於7月14日發表措辭強烈的聲明,要求中國道歉,公開宣佈放棄對台動武。
審視中國戰略政策的矛盾
雖然朱成虎的話在美國朝野上下所引起的衝擊波不亞於一枚“政治核彈”,但是美國深諳核戰略以及軍事戰略的專家多認為,如果就事論事,朱成虎的話並非不實之言。
“我認為(朱成虎的話)並不是威脅,而是在經過一個思考過程後得出的符合邏輯的結論。”布雷爾博士說,“朱將軍對軍事戰略理論見解深刻,也是對新軍事革命(RMA)非常博學的專家,所以他不可能避免下這樣的結論:那就是(中美)軍事力量的平衡如此倒向一方,在現在和可預料的未來,對付美國這樣一個對手唯一有效的軍事武器就是核武器。”
布雷爾博士認為技術革命使得美國在常規軍力方面具有壓倒性的巨大優勢,如果中美圍繞臺灣問題發生衝突,中國的常規部隊將被在情報和精確制導打擊力量方面都佔據優勢的美國軍隊迅速打敗。
“如果我是對中美常規軍力不平衡態勢感到困擾的一名中國將軍,我也會對中國政府遊說,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推進中國的軍事技術。我甚至可能更進一步指出,對於新軍事革命的投資,對於第一時間情報、監測和指揮控制系統的投資是至關重要的,否則中國將被迫完全依賴不明智的先發制人的核打擊政策。”布雷爾博士說,“如果我是朱將軍的話,我會更多地將重心轉向對政府進言。或者朱的話本身就是說給中國政府聽的。”
布雷爾認為後一種選擇不明智,是由於它操作起來非常危險。美國對中國的核設施實行高度監視,中國任何的先發制人攻擊準備都會被美方監測到,而這會導致美國使用常規力量或核力量對中國的核武力量進行先發制人的攻擊。美國的核武力量即使在和平時期也保持比中國高得多的發射準備。中國轉為先發制人的核打擊政策之所以不明智的另一個明顯的原因是,這是一項自殺性的政策,因此並不可信,從而失去威懾力。
“(中國同美國在常規軍力上較量的失敗)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中國將無從選擇:只能使用核武器,或是被迫摒棄使用所有必要的軍事手段來防止失去臺灣。”布雷爾博士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我認為朱成虎將軍幫助中國指出了其目前所持的戰略立場的邏輯困境和危險。那就是中國的戰略立場充滿矛盾,不可能(在現實中)得以維繫。”
中國既要表明捍衛領土完整的決心,在臺灣問題上使用一切必要的軍事力量;又面對同美方相比絕對的常規軍力劣勢,同時還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戰略家如果細細審視這些立場,不可避免地看到各個立場在現實之中相互抵觸之處。
“依賴常規戰爭而非核武器將有利於美國,中國不可能既保留對臺灣問題的承諾,又不會含蓄地推翻‘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布雷爾博士說。“我非常欣賞朱在理論上的誠實態度。如果只是將他作為一個研究人員看,他的評論非常尖銳而有幫助。問題只是在國外看來,他也戴著政府和軍隊政策的帽子,所以他的話被解釋成反映官方政策,或是至少是軍隊內部對於緊急情況的部署計畫。”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高級研究員邁克爾·歐漢倫博士(Dr. Michael O’hanlon)也對朱成虎將軍的言論持類似看法。
歐漢倫說:“作為一名分析家,朱將軍的話並不一定是錯的。中美之間任何級別的戰爭都可能升級。美國當然不想看到中國以戰爭升級相威脅,但是戰略現實是,任何誠實看待這一問題的人都會意識到(台海問題上)一聲槍響之後戰爭惡化的危險。非常重要的是,(中美)兩國以及這一地區的其他國家的政策制定人意識到這一危險。我只是希望是由其他人說朱將軍所說的話,而朱將軍的這一聲明本來可以更多地側重對這一危險的反思,而非發出威脅。”
美國的槍口將更快地對準中國
“朱將軍的評論讓我感到非常遺憾,因為這是政府官員的聲明,而且是如此爆炸性的話。這些話應該被撤回,如果這很難做到,那就應該有更高層的人出來明白地澄清這不是中國的政策。”歐漢倫博士說,“我想,朱將軍的話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被人記住。熊光楷將軍在1995年的評論在十年之後仍然廣為人知,尤其是那些批評中國的人。而朱將軍的話更為直接。”
2005年以來的中美政治和軍事關係一直頗多曲折,恐怖主義陰影漸退,而朝鮮問題仍然不上不下,拉姆斯菲爾德手下的五角大樓深刻地懷疑甚至敵視日漸崛起的中國,美國還與同中國關係江河日下的日本聯手,保證臺灣在其“看守”範圍,這都使得這一時刻的中美關係處處充滿敏感點。
“朱將軍的話對美國政策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勢必造成持久的損傷。”布雷爾博士說,“在對華政策中,美國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它缺乏一個戰略性的理念和從中美長期關係出發的視角。目前關於我們未來關係的辯論在美國引發更多的是熱度而非感悟,情感而非智慧。朱將軍的話非常不合時宜,在火上澆了油。”
五角大樓鷹派早從1998年1月就在其核戰爭計畫中重新將中國定位為美國戰略核武器瞄準的目標,這是在近20年裏中美關係無論如何跌宕起伏五角大樓都沒有做的事情。美國當時設定了幾個有限的核選擇來攻擊中國的核武力量、工業和領導人。美國將2-120枚核武器對準每一個選定的目標。在2001年布希總統接著公佈了核姿態回顧(NUCLEAR POSTURE REVIEW),其中布希總統將中國第一次定為“迫近的核意外情況”國家(IMMEDIATE NUCLEAR CONTINGENCY)。
現在無論是日趨衰落的俄羅斯,還是正在消退的全球恐怖主義威脅,都還不能同正在上升中的中國所代表的威脅相比。只有中國可以被打扮成足夠嚇人的樣子,讓美國50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能自圓其說。朱的評論為已經規模可觀的鷹派核心團體提供了口實;可能打破平衡,把一些還拿不出決斷的美國溫和派推到鷹派陣營。布雷爾博士認為,五角大樓的鷹派將會迅速利用朱將軍的話來煽風點火,加快將美國核戰略部署的重心從瞄準俄羅斯轉向到瞄準中國,將更多的核武器對準中國以備“意外情況”。
“這會加快美國下一次將槍口對準中國。”布雷爾博士說,“我認為美國的核部署決策人將追求新的先發制人的核選擇來對付中國的戰略力量。總體來說,朱將軍的‘失言’在美國政治上會被炒作利用,而不幸的是,這是在目前中美關係中舉足輕重的時刻。”布雷爾博士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
美國和俄國目前都沒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俄羅斯在1993年摒棄了她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來彌補其常規軍力的劣勢,進一步依賴核武器來保護對俄羅斯國家生存的威脅。
“我認為朱將軍的觀點並非牽強附會。朱將軍的立場同俄羅斯當時放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NFU)的立場同出一轍。他在NFU上的偏離只是將中國劃入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主要核大國所持的相似立場中。”布雷爾博士說,“美國總是喜歡對何種情況下使用核武器的問題搞模糊戰略。所以,公平地說,朱將軍的評論多多少少製造了中國(在使用核武器問題上)更多的模糊性。即使他不是代表中國軍隊或政府說話,他在軍隊思想庫中的高位使得他的話被解釋成中國軍內思潮的反映。”
“朱將軍似乎沒有掌握外界的觀眾如何會將他‘研究員’和‘官方身份’兩個帽子扭曲,在政治上利用他的話來掀起一場風暴。”布雷爾博士接著說。
朱成虎是軍方“智庫”學者出身,曾長期在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擔任研究所副所長,主持研究工作。
“臺灣情況是一個等著發生的‘事故’,而這一‘事故’可能迅速升級為一場大規模武裝衝突。中國下定決心保衛它在臺灣的利益,而美國也依(臺灣關係)法必須在衝突發生時幫助保衛臺灣。即使開始時是低水平的戰術性敵對接觸,雙方在抵抗對方的堅定承諾下,衝突很可能開始螺旋式升級,直到完全失控。”布雷爾博士說。
他說:“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不應該對自己管理危機、防止危機升級的能力有太多自信。讓我們記住EP-3海南危機事件發生時,我們兩國應對危機的表現有多麼蹩腳。而更不用說那些放馬到太平洋、可以制人於死地的軍隊,其指揮與控制系統會如何行事,不啻是難以預料。如果在這樣本已變數重重的衝突中再加一層新的不確定性--核武器的使用,即如朱所言的中方先發制人式的(核)攻擊,那等於是把易爆物放入沸騰的大鍋,只會增加台海衝突中爆發全面核戰爭的危險。對此,我的忠告是慎言。”
陳雅莉,《華盛頓觀察》週刊(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第26期,200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