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封面故事 獨家披露】
邁向「馬總統」之路的「藍海策略」
時間換空間,不甩競爭者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408180111+0+0+093950+0,00.html
「藍海策略」:「藍色海洋策略正向企業挑戰,促其脫離血腥競爭的紅色海洋,創造沒有人與其競爭的市場空間,把競爭變成無關緊要。這種策略致力於增加需求,並擺脫競爭,不再汲汲營營於瓜分不斷縮小的現有需求和衡量競爭對手。」
|
| 藍海策略 2008叫他「馬總統」 【新新聞黃創夏-中時王榮霖】94.8.18 邁向二○○八年,馬英九將要創造(Created)哪些新政治因素呢?目前也多是「空白紙」一張,一個可能的國家領導人,總不能都是「不作」些什麼,他「會作」什麼呢?...... | |
|
文◎黃創夏【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本期新新聞】
國民黨主席連戰(中)、兩位副主席王金平(右)與馬英九昨天都參加三一九大遊行,為了化解王馬爭黨主席的尷尬,三人嘗試相互手挽手,象徵心連心。 記者潘俊宏/攝影 2005/03/20 聯合報
有一本書,在二○○五年受到全球關注,已被翻譯成二十五種以上的語文,在韓國還被政府和大企業列為必讀參考書。新科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的核心幕僚群,經由友人介紹也在研讀此書,馬團隊因此領悟到「藍海策略」不僅企業界可參考,也可用來當邁向總統之路的戰略原則。
金偉燦(W. Chan Kim)與莫伯尼(Renee Mauborgne)兩人任教於歐洲管理學院(INSEAD),他們針對三百多家全球知名企業進行策略行動(Strategic Move)分析,撰寫了「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一書,認為一九八○年代以來,全球奉為圭臬的「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以競爭為思考主流的策略,在削價競爭下纏鬥,是市場萎縮的頭號殺手,企業因此陷入「零和遊戲」存亡賽局的血腥戰場「紅海」,金與莫伯尼因此鼓勵企業改採「藍海策略」。
藍海策略強調「割喉」式的競爭祇會是血流遍野,不斷壯大的企業要澈底甩開對手,強調:「改造市場疆界」、「專注於大局而非數字」、「超越現有需求」‧‧‧鼓勵經營者要澈底跳脫競爭者魔咒,發揮自身的最大優勢。
這說法有「強心針」作用,馬陣營人士研讀後發現,從一九九八年馬英九首次參選以來,馬英九的選舉策略就一直和「藍海策略」隱隱呼應。第一次馬扁之戰,馬英九以「慢跑哲學」幾乎不太回應阿扁的炮火,也不甩國民黨的樁腳戰,當時這戰法被黨中央批為「亂槍打鳥」,但馬英九成功跑進了市政府。
市長連任之路上,馬英九「冷處理」李應元徹底拋開競爭對手。這一次的黨魁之爭,王金平方面有綿密的組織、火力猛烈的文宣、國民黨大老力挺,馬英九用自己的方式仍獲得了國民黨員七成以上的超高支持度,甩開競爭對手的戰略再度奏功。
有過去經驗佐證,又有理論支撐,面對二○○八年大選,馬英九方面人士表示,若馬英九接下黨主席後,對內捲入了泛藍陣營的傳統與包袱紛爭;對外因藍綠鬥爭陷入了執政黨方面的纏鬥中,「就祇能在腥紅的血海中求茍活了」、經過七月十六日後溝通與討論中,馬英九方面發現了自身優勢:「蔣介石抗日是『以空間換取時間』,馬英九則可以『以時間換取空間』,拋開所有扁、宋、蘇、謝、游、呂的競爭干擾,迎向生機無限的藍色海洋。」
「時間比對手都充裕、民意蓋過黨意志」,是馬英九陣營發現的最大優勢,從現在到二○○八年,馬英九有將近三年好整以遐,他祇要專心下鄉走基層全國走透透兩、三遍,不需要把自己陷入和執政當局的競爭中。黨魁之爭的超高基層支持度讓馬英九對內有無人可比的正當性,必要時馬英九可挾民意為後盾,透過選民意志表達,壓制掉泛藍內部的雜音。
此優勢下,雖然馬、王心結還在演續集,雖然宋楚瑜方面尚未出招,馬英九將頂多祇作到「仁至義盡」,不會為了國會內所謂的「泛藍席次過不過半」,讓「橘子又綠了」、還是「誰又要出走」,造成被王、宋所牽絆,相關人士說:「藍海策略說,要專注於大局而非數字,就大局看,黨機器人事又算什麼呢?國會過半五年了又有什麼實積呢?選民要的根本不是這個機器怎樣威風,國會表決誰勝利、還有誰在什麼位置上?他們要看的,就是二○○八年誰能贏!」
此前提下,馬英九打定主意不捲入當前紛爭,他不會把自己陷入國民黨的庶務紛擾中,據瞭解,馬英九將以「連規馬隨」處理黨產和黨工的問題,為宣示改革,馬英九將推動遷出國民黨黨中央大樓,並此出售大樓作為精減黨工基金,且已有買主在接洽中,馬陣營並未設定賣出黨中央大樓的時間點,但「很有信心賣得掉,隨著二○○八年的大局發展,企業界不會押寶嗎?」至於其它黨產,馬英九將擺出「都可以談」的態度,讓黨產條例成為宋楚瑜回國後國、親兩黨建立新互動關係的試金石。
要是「情、理、法」上都站不住腳,或是民進黨方面刻意扭曲法意強索,還是親民黨方面藉此和綠營眉來眼去,馬英九方面有「最差就是全被被民進黨整碗捧去」心理準備,但馬英九一定會根據「程序正義」以「合情合理合法」力爭,還可逆勢操作是「受難者」形象,「未必全是負數」。黨工方面,已有中常會決議方案,馬英九照著走就是,黨工若仍有新增且不合原方案之要求,「廣大的基層黨員」將是馬英九方面預備的反制後盾,必要時將會發動動員。
馬英九不想陷入黨產和黨工紛擾是自信,除非國民黨繼續迷信過去的樁腳政治,否則根本不需陷入這個戰場。這一個月來,在詹春柏領軍的接收小組進行黨務瞭解過程中,據指出,馬陣營更有信心,因國民黨的日常運作費還有十幾億元可處理的資產與資金及「預留的選舉『動員』預算」可周轉與運用,這筆錢應足以應付日常運作,至於縣市長選舉,「祇要不是為了要準備買票經費」,馬英九並不認為錢將是大問題。
馬主席對黨務的「穩健運作」有了信心,他將要花心力去「超越現有需求」、「改造市場疆界」。此思考下,人事布局也單純了,曾有一大批人積極爭取「騎馬進京城」入主黨中央「改革」,也為二○○八年提前卡位,但從三十二歲就投身公務體系的馬英九認為:「黨工和文官一樣,都是要靠長期培養而成的」,這次黨魁之爭的過程,馬英九體會到自己對黨組織脈絡真的很陌生,「哪一個人真的能夠馬上就取代現有黨組織、瞭解黨結構呢?」全面換上自己人這麼重要的話,「馬英九不是早就該輸了嗎?」一反問,鼓吹「全面接收黨機器」的聲音靜默了。
「大搬風祇是增加內鬥,對開拓疆界完全沒有幫助。」馬英九和基層互動還進一步體會到:「基層根本不在乎人事的權鬥」,黨人事布局既然不是優先事務,就以「尊連(戰)以避王(金平)」、「穩定緩接班」為基調,留用連戰的人馬安輔連系,王系方面,既然未大張旗鼓改朝換代,宣稱「尊連」的王系也找不到反彈的發難點,藉此迴避掉「馬、王」心結,等到二○○六年春節後,配合縣市長選舉後的人事布局,再重新思考,據指出,基調仍以「穩健緩變」為主,將不會一股腦換上一整批「新貴」造成黨內相互鬥爭之「紅海」。
不但不要把心力放在國民黨派系爭鬥的「紅海」中。在「藍海策略」指導下,馬英九還要拋開競爭對手,不理會已經把他當成首要對手的陳水扁總統和民進黨袞袞諸公。
此思考下,馬英九將延緩兩岸政策的出手時程,預計要等到二○○七年前後,馬英九才會公布他的兩岸策略。自當選後,馬英九多次公開發言,兩岸問題都是各界關注的焦點,馬英九還兩次講過不排除到大陸訪問,以及「中共不等於中國」的發言,但馬陣營在八月中旬的會商認為,馬英九提前捲入兩岸問題,將會陷入與連戰和陳水扁相互競爭的泥沼中。
馬陣營分析,連戰因「連胡會」爭取到「兩岸破冰者」歷史定位,連戰還在興頭上,連胡會拋出的議題,民進黨都還接不了招,馬英九沒必要提前和連戰陷入競爭關係。而從日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拋出的陳水扁授意的兩岸話題來看,馬陣營認為等到連戰的兩個兩岸論壇結束後,陳水扁有公權力在手優勢,將會拋出「開放大陸觀光」與「包機直航日常化」,爭取「三通開創者」歷史定位,馬英九也不必捲入競爭,「爭也爭不過」,兩岸問題千絲萬縷,馬英九大可觀察連、扁成效再出手,不論是「兩岸和平協議」,還是「兩岸共同市場」,或是更技術性的二○○八年奧運的台灣參與問題,馬英九都還有機會尋找舞台,時間和空間多的是。
至於馬市長和馬主席的身分衝突,因國民黨的中常會與行政院會時間重疊將是困擾,馬團隊曾私下討論是否要將國民黨中常會調時間,免得形成「馬市長」在行政院開會後,以「馬主席」身分決策國民黨事務的「主從、上下關係的尷尬,或是『馬主席』被行政院『修理』的畫面」,但討論後認為選民不是太在意這種身分細節,且要是馬市長在行政院會「常被欺負,未嘗對馬主席的『受難』形象不是『加分』效果」,對這個身分問題,馬英九將採靜觀其變的態度。
「時間換空間」的思考也被用在泛藍整合的問題上,等到二○○六年年中,現任的立委任期已經過半,面臨著二○○七年的「減半且單一選區兩票制」立委選舉,掌握著提名權的馬英九,有七成以上黨員支持的民意下有「西瓜效應」可憑介,也不必要力推「國親整合」,反陷入了和宋楚瑜競爭的「紅海」,馬陣營認為,時間會解決泛藍整合問題。
但眼前的縣市長選舉仍有國、親整合的問題,據瞭解,馬英九方面將會一改過去泛藍陣營傳統的「黨主席協調」慣例,馬主席將會找如基隆市、新竹縣當「指標縣市」,公布「公平機制」,由該區的泛藍選民透過民主參與產生候選人。馬英九有一個用意,就是他要以此二縣市為標竿,展現出雖然過去這些候選人有過黨內大老的「密室協商」的承諾與造成紛擾,但馬英九將挾他的高民意樹立新權威,「政治人物的『人情』不是主導力量,選民的『人情』才是最後決定權」,馬英九相信,祇要他能拿出來一套「社會可公評」的機制,就可以不去理會過去派系的人情糾纏,還因此被舊勢力所羈絆住。
整體而言,雖然馬英九高舉著「改革」大旗,但在「藍海策略」的指導下,馬英九並不會把自己捲入國民黨內傳統的紛擾,也不會受到執政黨的「鎖定」身陷血腥的紅海中,他仍將如同他最喜愛的慢跑一樣,一步一步地跑向目地,不會有太明顯的大幅度調整步伐。
不過,根據金和莫伯尼的「藍海策略」一書指出,開創自己的藍海商機,還要經常用四個問題自我檢驗︰
一、在自己的行業要成功考量的因素中,有哪些已不適用而應消除(Eliminate)。
二、有哪些因素應該減少(Reduce)到遠低於行業中的標準規定。
三、有哪些因素應該提昇(Raise)到遠高於行業中的標準規定。
四、有哪些因素應該在行業中被創造(Created)出來。「藍海策略」一書中所舉的企業數十個成功案例中,更揭示了後兩項因素,往往才更是決定企業能否基業長青的真正關鍵核心。
目前馬陣營採取了迴避競爭免陷「紅海」的部署,但第三、四項因素仍未被具體的呈現出來:邁向二○○八年,馬英九將要創造(Created)哪些新政治因素呢?目前也多是「空白紙」一張,一個可能的國家領導人,總不能都是「不作」些什麼,他「會作」什麼呢?選民同樣也是很關切。
【以上言論 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