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9 中國時報
不生,就滅種了嗎?
李佳燕(作者為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醫師)
從公布台灣去年的總生育率,僅有一.二四人之後,內政部即積極地在十月、十一月,從南到北舉行了六場「鼓勵生育」的公聽會。有多人反應,應該先擱下如何提升生育率的討論,而從檢討「鼓勵生育政策的正確性」開始,可惜至會議結束前,內政部常務次長仍以「鼓勵生育是國家既定的政策」,作為無須再討論的理由。
然而,究竟台灣這四年來,逐年下降的生育率,會對台灣整體社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甚或帶來甚麼樣的災難,內政部在公聽會中所提供的書面資料,卻難以令人信服。
首先是人口結構方面的影響,提到出生女嬰數減少,無法遞補上一代的婦女人數。出現這種狀況,眾人皆知,是「重男輕女」的父權社會,「墮女胎,生兒子」之後所造成,並非生育率低的結果。惟有更深耕「男女平等」的制度與觀念,始能改善此現象。
文件中,亦表列其他已開發國家,如美、加、英、法、日、澳等國之生育率,與台灣做比較,顯示台灣二○○三年的生育率,幾乎是敬陪末座。但是,一個國家在與其他國家,做生育率的比較之前,是不是應該先針對自己本國的狀況,做調查與分析。例如:已經有多少人居住在這塊土地上?國內適合居住的土地面積有多大?民生可用資源,像水資源等,可供多少人口使用而不匱乏?因為每個國家的已有人民、國土大小、資源多少,差異性極大,自然會有不同的生育率期望值,如此表列比較,未免太簡化粗糙了。
再者,三、四十年前台灣,是生育率高得驚人的社會,才有「家庭計畫」推動。如今當年被生太多的小孩,都已長成現在青壯年,這群「太多的人」,生了比率偏低的小孩,不正是面對資源少、競爭大之下,自然法則反應,也是截斷人口過多,所產生惡性循環的好時機。「生,還要再生」,豈不是像魔咒上身般,永無終止之日,而台灣就注定成為擁擠再擁擠的彈丸之地了。
另外,資料中提及生育少對經濟與社會影響,包括幼兒養育相關行業萎縮;學生人數銳減,教育成本提高,教師失業;購屋需求減緩,使房地產陷於不景氣;勞動力供應失調,無法滿足我國經濟規模的人力需求;人口老化,子女之扶養負擔沉重,國家亦須負擔較高成本於老人福利等等。這些說法都是有待商榷的。
做此影響評估報告者,是以今日社會運作的模式,想像五十年後的社會危機,而忽略了社會運作如潮水般的流動性與可變性。幼教行業,是這十餘年來,因應雙薪家庭的增加而興起。雙薪家庭的增加,也同時帶動了早餐業、餐飲業的蓬勃發展。一旦幼教業需求減少時,必然有其他行業的崛起,例如安養業、送餐服務業等。在醫療界,早就出現類似的轉變,婦產科醫師漸漸減少,美容皮膚與復健等醫療服務卻增加了。我國的經濟產業,也早已從粗重勞動人力結構,轉型為精緻科技人才。對教師行業的想像,亦太過偏狹,在職進修、社區大學、公民教育、老人培力,都可以是未來教師投身的範疇。
而資料中所提生育少所造成的某些不良影響,仔細思量,反倒可能成為改善社會諸多沉疴的轉機。比如被詬病數十年的教育品質,因為孩童減少,終於有機會實現「小校小班」、「因材施教」的高品質教學,如此,花在每個孩子的教育成本是提高了,但是整體教育成本並未增加,絕對是納稅人所樂見的。還有,四處濫墾濫建的房地產業者,終於可以因為無利可圖,手下留情,還些許自然綠地,供吾等喘息。當養老不再是一個家庭可以扛得起的重擔時,是人民,尤其是婦女,將福利工作的責任推還給政府的時候了,政府必須正視此問題,設置社區安養中心,制定制度,讓每個人得以自籌退休養老金,而不得再寄望於民間「養兒防老」的腐朽觀念,所謂「養兒防老」,犧牲的多半是,婦女的經濟產能與自我發展罷了。
當一個國家主政者,發覺人民越來越不願意生育下一代時,首先要警覺的,當不是「再不生,就亡國滅種了」;而是要反省,是甚麼樣的社會環境,使得人民不願生育了,這樣讓人怕生育的社會環境,才足以亡國滅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