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1990年代初,多次在香港與深圳參加過兩岸三邊的學術討論會,主題就是交集在大中華經濟圈的可行性。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薩孟遜以「一個沈睡中的經濟巨人」形容經濟改革前的中國大陸,西方媒體以小龍形容台灣與香港。當睡夢中驚醒的經濟巨人與活力充沛的二條小龍結合時,「經濟中國」就變成了21世紀中最不可輕視的主力。
事實上,近十年來西方國家的領袖與學者,對大陸的經濟發展潛力及軍事實力都給予極高的評價。
1972年,尼克森當時就認為:美國、歐洲、蘇聯、中國和日本會出現「對稱的平衡」。
1988年,撰寫《世界興亡史》的耶魯大學甘奈迪也認為:一個具有五個經濟和軍事中心的「多元化世界」中,包括了美國、蘇聯、中國大陸、日本和歐洲經濟共同體。
同年美國政府「整合長期策略委員會」預測在20年內大陸會發展到僅次於美國。
面對一個西方媒體所形容「沒有界線的新中國」(A New China Without Bor-ders),除了興奮,也有憂慮。在兩岸關係發展上,我們要首重台灣人民的福祉,但是在思考與決策過程中,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這個心態是冷靜,但不冷酷;是自衛,但不自私。
沒有大陸今天的經濟改革,就沒有「經濟中國」的可能,也就沒有「經濟中國」理念倡導的必要。
「經濟中國」這個理念正如西方媒體中所用的「大中國」一詞所意含,是指結合台灣、港澳與中國大陸(特別是指沿海經濟特區)的生產因素:勞力、資金、原料、科技;同時借重台港澳地區在產銷、金融、服務、市場經濟運作下累積的經驗,減少相互之間的人為障礙,謀求全體中國人的經濟利益,提升全體中國人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