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聯共制台」
就我對連戰在此演講所說「聯共制台」,按前後文來看,應是說那些講他「聯共制台」的人,是「非常嚴重的扭曲」才對,這是「僵化的思維」,由於演講中被掌聲打斷,故讓人有分段的感覺。
我認為有些人的解讀有誤。
相關文章連結: 連戰的「不容易」
以下為連戰演講全文(取自udn)
小編註:國民黨主席連戰於4月29日上午訪問北京大學,以下為其演講內容。
主持人(北京大學副校長郝平):尊敬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和夫人連方瑀女士,尊敬的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先生,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相聚在美麗的未名湖,熱烈歡迎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一行訪問我校,併發表演講。出席今天演講會的貴賓有: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連戰先生和夫人連方瑀女士、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吳伯雄先生、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林澄枝女士、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江丙坤先生、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林豐正先生、以及隨同連戰主席訪問的中國國民黨訪問團的各位嘉賓。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方面,出席今天演講會的有北京大學的兼職教授陳雲林教授、李炳才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方面,出席今天演講會的有北京大學校委員會主任閔維方教授、以及北大相關領導和各院係師生代表。我們對光臨北大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正在國外參加大會的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專門委託我向連戰主席和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現在請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閔維方教授致歡迎辭。
閔維方:尊敬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及夫人連方瑀女士,尊敬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的各位嘉賓、尊敬的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先生、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值此春意盎然的時節,我們以萬分喜悅的心情迎來了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及夫人一行蒞臨北京大學。首先,我謹以北京大學全體師生的名義,向連戰主席及夫人,向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的各位嘉賓,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崇高的敬意。
連戰主席是我們北大師生所熟知的台灣著名政治家,1957年,連戰先生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係,1961年,取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法和外交碩士學位。1965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1966年至1968年,他曾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執教。1968年回台後,任台灣大學政治學客座教授,政治係主任及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在學術界博享聲望。1965年,連戰先生出任中國國民黨青年工作會主任,此後歷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常委、副主席、主席。
今天作為首位訪問北京大學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將在這裡發表演講,我們為此而深感榮幸。近一段時間以來,兩岸政黨交流的互動呈現新的活躍局面。前不久,江丙坤副主席率領中國國民黨參訪團對大陸進行成功的訪問。連戰主席此行更是舉世矚目,意義重大。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雙方在各個領域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是人心所向、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連戰主席的來訪必將有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有助於催生兩岸合作與交流的嶄新局面。
北京大學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和重要學術影響的高等學府。100多年來,北大秉承著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為人民的自由民主、為現代化建設和教育、文化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獨特的卓越貢獻。近年來,北大在兩岸的文教學術交流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學與台灣的許多大學和學術機構之間交流交往,十分活躍。目前,在北京學習的台灣學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大學本科生,已有265位。
我們相信,隨著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北大與台灣高等院校、學術機構之間的交流交往還會得到更加進一步的發展,還會更加密切。再次,我還要高興地告訴大家,北京大學與連戰主席還另有一番特殊的淵源和情誼,這裡曾經是連主席的母親趙蘭坤女士學習和生活過的地方。1930年8月,趙蘭坤女士得到遼寧私立女校校長的推薦,進入燕京大學宗教學院宗教及社會學科專修學習。1952年,燕京大學併入北京大學。因此,趙蘭坤女士也是我們北京大學的校友,今天連戰主席回到自己母親的母校,我們尤感高興,並再次表示熱烈歡迎。
「春風猶化千層雪,海水流連兩岸新」。我深信,兩岸之間充滿著真誠的交流與交往。不僅將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骨肉聯繫,也必將促進兩岸的共同繁榮與發展,促進中華民族的團結與振興。最後,希望北京大學之訪能給連戰主席一行留下美好的印象,也預祝連戰主席的大陸之行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主持人: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發表演講。
連戰:尊敬的閔主任委員、副校長、陳主任,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早安。今天我和內人偕同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一起來到北京大學,非常榮幸。在這裡首先向各位表示感謝。北京大學的校址,剛才我了解到,就是當年燕京的校址,我的母親在三十年代在這裡唸書,所以今天來到這裡可以說是倍感親切。
看到斯草、斯木、斯事、斯人,想到我母親在這兒年輕的歲月,在這個校園接受教育、進修成長,心裏面實在是非常親切。她老人家今年已經96歲了,我告訴她我要到這邊來,她還是笑咪咪的很高興。台灣的媒體說我今天回母校,母親的學校,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報道。北京大學是我們大學裏面的翹楚,也是中國現代新思潮的發源地。蔡元培先生有兩句名言:尋思想自由的原則,取相容並包之意。這種自由包容的校風之下,長久之下北大為這個國家、為這個社會培育了很多精英分子。
尤其在國家、民族需要的時候,可以說都是能夠挺身而出,各領風騷。不但為整個國家民族和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尤其是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那種感時、傷時、憂國的情況。所以我今天來到這裡,心裏回憶這些,非常感動。我的母校也是我服務多年的台灣大學,同樣的師生也以能夠參與「爭自由、為民主、保國家」的各種的活動,也許是因為歷史的因緣機會,所以台灣大學曾經成為兩岸高等學術人才的一個榮譽。
1949年之後北大好多好多的老師跟同學們好像種子一樣,跨洋過海到了台灣,尤其到了台灣大學,把自由的種子帶到那裏去,在那裏開花結果。包括傅斯年、毛子水等等師生後來都是在台大當教授,受到大家非常歡迎的教導。尤其胡適和傅斯年先生,都是五四運動的健將。傅斯年先生當過北京大學的校長,後來出任台灣大學的校長。所以在今天,台灣大學裏面那個幽靜的校園,那個迴響不已的傅鐘都是台灣大學的老師和學生生活裏面的一部分。所以,簡單地來講,自由的思想,北大、台大系出同源,可以說是一脈相傳,尤其在大陸,可以說是歷史上的一個自由的堡壘,隔了一個海峽,相互輝映。
今天我來到北大,我也願意回顧一下,中國近百年以來整個的思想的發展,應該也可以說歸功於北大。大家都知道胡適先生提倡自由主義,那是代表一種自由、民主、繁榮、進步的創舉,也曾經引起了很大的迴響。但是我們仔細地來看,自由主義這個思想在中國走的是一段坎坷的路,不是很順利,也不是很成功。記得在那個年代,胡適先生介紹杜威的實用主義,談到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精神,面對重大的針對社會的問題,提出所謂問題趨向的一個態度,要大家以逐漸進步,所謂漸進,逐步的,改良的方式,來面對所有的社會的國家的問題,他相信,不要任何的武斷,不要任何的教條,點點點滴滴,積沙可以成塔。
這是實用主義和自由主義進入中國的一個最主要的橋梁。那個時候胡適和李大釗先生經過了一系列的辯論,那個題目是多談問題,少談主義。我想這樣的一個方式在一個正常的時刻、環境之下,也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是為什麼自由主義在中國它的影響大部分還是在知識分子中間,為什麼如此?
簡單地來講,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十九世紀的最後、二十世紀的最初,那個二、三十年,你看看這個國家所面對的是什麼,是中法戰爭,是甲午戰爭,是八國聯軍,是日俄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整個的國家都在列強帝國主義燒殺擄掠下,不平等條約可以說是喪權辱國的東西,老百姓的生活已經到了一個貧苦的極致,烽火連天。
在這麼一個環境之下,中國的人民實在是沒有一個那樣的環境來冷靜地思考自由主義所代表的一個深刻理念,當然在校園裏面百花齊放、百家齊鳴,但是終極,能夠吸引、號召青年人的正式的號召,不外乎還是以中國國民黨所代表的三民主義的路線和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社會主義總路線兩條路線。
今天,北大已經107年了,來到這裡好像把我們帶回到一個近代中國史的時光隧道裏面去,因為在這裡不但是人文薈萃,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很濃縮的整個的近代史。我看到大家,我就想到,各位今天除了各有專精之外,宏觀的思維一定是跟各位在這個校園裏面那些服務過的前輩先行們一樣。
大家還要想一個問題,中國的未來到底在哪?我們要選擇的到底是哪一條路?當然,在找尋答案的時候,找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歷經曲折,歷經挑戰,我們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們得到了多少的慘痛的教訓,這些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身為一個知識分子,我相信大家都有這種百折不回的決心和勇氣。因為在各位的肩膀上,要擔負的就是要為歷史負起責任來,要為廣大的人民來找出路。
如何能夠讓整個的中華民族不要再走上戰爭和流血,如果能夠讓和平來實現,如何能夠提升人民的生活水準,如何能夠維護和不斷提升我們的國際競爭力,這些重擔,都在各位的肩頭上。一肩挑起來,就是現代知識分子的一個偉大的格局。那麼,用什麼話來形容這樣的格局,這樣的勇氣,帶領我們到正確的歷史方向和目標。我想了再想,把他歸納成12個字,那就是希望各位能夠「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
聽起來有一點老古板,好像太古董一樣。但是畢竟這是我們老祖先心血的結晶。也許用現在的話,這12個字可以再變成8個字,那就是我們大家一定要堅持和平,我們大家一定要走向雙贏。
當然有人會問我,你的勇氣不小,你的基礎在哪?我要在這裡跟各位坦白從寬。我認為這個基礎在哪呢,在於歷史的一個潮流、在於民意的一種驅動。歷史的潮流、民意的驅動讓我、讓許許多多的人有這樣的勇氣能夠提出來。什麼是歷史的潮流?大家都知道,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都以中國的富強、康樂為目標。但是,不幸的日本鐵蹄的侵略,阻礙、終止了這個國家文明的建設,以及現代化的進程。抗戰勝利之後,國共兩黨對國家應該走的總路線又有不同的看法,它的結果是以內戰的方式來解決。一直到今天,一個台灣海峽、一條海峽阻隔了兩岸,不曉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尤其還形成了若干民族之間的間隙,一直到今天,迴盪不已。
但是我們也看到,在這樣一個歷史的中間,關鍵的任務在關鍵的時刻做了關鍵的決定,扭轉了關鍵的歷史的方向,這是驚天動地了不起的事情。形成了一個新的趨勢,一個新的方向,我在這裡特別要提到,就是蔣經國先生和鄧小平先生。蔣經國先生在兩次能源危機之後,知道台灣那個地方沒有任何天然的物質,所以要靠自力更生,可以說是捲起袖子全心全力來推動,所以他推動了「十大」的建設,推動科學園區的建立,資訊技術的官僚,號召留學生回國研究投資,等等的作為為台灣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在經濟發展之後,更進一步推動了他民主化的工作,所謂政治民主化的工作,包括排除了這種所謂威權的政治,奠定了一個政黨之間,政黨互動的一個模式。甚至於再進一步開放了黨禁、報禁,取消了戒嚴,同時也促進了兩岸人民,尤其是大陸,很多老兵返鄉來探親,在歷史的時刻扭轉了這個方向。
小平先生提出改革開放,大家看一看,不但轉換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向,深化的、全面的提升了人民生活的水準,這都是跨時代、了不起的作為。蔣經國先生晚年的時候講,他說他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小平先生講到,改革開放的路線要管一百年,用他四川的話講「動搖不得」。沒有動搖,今天大家看一看,大陸經貿的發展,經濟的成長,可以說樣樣都是名列前茅。
我是一個59年前離開上海回到台灣的,那時候還是一個年輕人,今天來到大陸,所看的一切的情景跟我的回憶和記憶完全不吻合了,所以我是懷著一個祝福的心,一個持續不斷期盼的心,希望這塊土地能夠更快速地來發展。在整個的發展層面,除了經濟的發展,政治的發展層面也很快速。比如說現在我了解到,在很多基層,所謂定點的民主選舉制度,在《憲法》裏面也提到,所謂財產權是最基本的人權,我相信這都是正確的歷史方向,都是值得鼓勵的歷史的步伐。
當然,整個的政治改革,無論是腳步無論是範圍,在大陸還有相當的空間來發展,但是我必須要講,在過去這段時間裏面,兩岸所走的路、走的方向,已經使我們兩岸無論是在差異還是在差距上,這個是越來越縮小,這是歷史的潮流,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
再談談所謂民意的驅動。我這一次到大陸來訪問,我說「來的不易」,因為有若干的人很遲疑,甚至於有一種批判,認為我到這裡來,是為了進行所謂第三次的國共和談,所以我的目的是要「聯共治台」。但是,現在那個「台」下面還有個「獨」字。我在這裡要提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同時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扭曲,因為講這種話是從一個僵化的思維、冷戰內戰時期的一個思考來看問題、來想問題,時間的確對他們來講過的太快了,讓他們留在二十世紀甚至於30年代、40年代、50年代,我們今天怎麼不能夠重視當前,怎麼不能夠放眼當前,來共同展望未來,來開創未來呢?
我們為什麼不能夠以善意為出發點、以信任為基礎,以兩岸人民的福祉為依歸,為民族的長遠的利益為考慮呢?以人民為主,幸福優先,我想這是包括我們所有的台灣2300萬、大陸13億的人,我們所有的人民,大家會共同支持的一個方向。
我以前看到,面對東西德國,柯爾總理說我們相互需要,面對南北韓,現在盧武鉉也講到,通力心兄弟情,這些聲音難道一點都引不起來我們大家應該有的一些提例嗎?我想答案是否的,我們會。今天我們所走的這條路是人民所支持的,我們搭橋鋪路,是人民所願意看到的,他們不願意再看到兩岸的對質、對抗、對立,甚至於對撞,他們願意看到的是兩岸的對話與和解,大家的相互合作。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去年底,台灣進行「立法」委員的選舉,民意的展現,開始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明確的講出來,我們就要走對路才有出路。
台灣走對路才有出路,我們認為不能夠讓「民粹」主義取代民主的思想,不能夠讓「制憲」、「正名」、「去中國化」、武斷的「台獨」時間表來打破我們整個幸福的基礎。所以我們提出來我們的看法,其結果我們都知道,今天好多位「立法」委員都在這裡,認同支持這種看法和政策立場的在今天「立法」院裏面是佔有絕對多數的「立法」委員,今天來的國民黨的「立法」委員有幾十位,但還不全,他們都要來,我說不行,我說這樣就放空營了,人家會偷襲。但是我想他們的當選,他們的得票你可以看到人民的趨勢。
週日我們出來之前有一個民調,66%的人認同支持兩岸的和諧對話,30%認為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這也是一個民意,非常顯著的一個情況。想特別要提出,在這樣的一個大的環境歷史的趨勢、民意的驅動之下,我個人認為,現在給我們一個總結過去歷史的機會,總結過去歷史的機會就是讓我們能夠有一個新的環境,新的思考,能夠來發展建立一個我們共同的未來,共同的願景。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不能一直在過去,就像邱吉爾講的,永遠的為了現在和過去在那裏糾纏不清的話,那你很可能就失去未來。逝者已,來者俱,我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結論。我認為我們的願景要回到自由的思想,發源地,今天北大我們再談一談。這就是多元與包容,這就是互助與雙贏,這就是現狀的維護與和平的堅持。
各位親愛的朋友們,網路資訊的時代本來就是多元化的時代,何況我們本身就有多元的基礎,少數的基層、不同的政治主張等等,這樣多元的社會一定要有包容,就好像蔡元培先生所講的包容。
怎麼樣來了解有沒有包容呢?檢驗有沒有包容,很簡單,理性地溝通,相互地尊重,取代所謂激情的謾罵跟批判,這就是包容,很簡單。
蔣夢麟先生也是北大的校長,他講所謂那些背後拖著長辮子的保皇黨和思想激進的新人物大家在一起討論問題,互相笑謔,那就是包容,北大的分析。
第二我要講互助和雙贏。各位都知道,今天這個市場的經濟已經逐漸的在那裏整合兩岸經濟的資源,不但是兩岸,事實上今天市場經濟的作為可以說在全球化的趨勢裏面已經席捲了全球,自由的經濟就是這樣的一個趨勢,但是在自由經濟的體制之下如何維護和提升我們的競爭力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不能只喊口號,要落實,而維護提升競爭力唯一的就是一定要合作,唯一的就是一定要創新,合作、創新,才有機會。
今天,兩岸的關係,各位看到,我們不但是互相依存,而是互補互利,而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情況,所以我相信台灣在創造了第一次經濟奇蹟之後,現在正在邁向第二次的經濟奇蹟這條路,在努力,大陸今天所面臨的也是千載難逢的一個機會,所以中華民族這種現代化,這種富強康樂,已經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美夢而已了。
尤其在即將面臨的未來,我要講,我說兩岸合作賺世界的錢有什麼不對啊?我們一定能夠來實現所謂如虎添翼的加成的效果,這種加成的效果不是雙贏,實際上是多贏的。
第三個,我要談到,就是來堅持我們的和平,維護我們的現狀、穩定的現狀。大家照常理講,和平是和平,誰需要不穩定的一個和平,時時有改變的憂慮,這是邏輯上的曾經。但是在實際的層次,今天兩岸的情形下,我們必須要維持我們的現狀。現狀維護不是一個靜態的,不是一個退縮的,不是一個消極的。現狀的維護,一方面當然要避免彼此的爭議,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存異求同,凝聚善意,累積動力,開創一個嶄新的、亮麗的未來。
我們各位都知道,在過去,長久以來,戰爭流血不止是我們之間,整個的世界,都普受它的痛苦和摧殘。聯合國前面有一個雕塑,一把槍打了結要斷了,它的含意很深。
今天我來到這裡,讓我回憶到以色列,特拉維夫,猶太人博物館,前面寫了一段話,他說,全世界的猶太人對於彼此都負有責任。我們雖然曾經彼此有過戰爭有過流血,今天要談溝通和平,有的時候覺得談何容易。但是猶太人的話讓我感觸良深。
我相信有智慧、有能力的中華兒女大家都了解,我們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點滴的心血累積成我們長長久久的和平關係。各位親愛的年輕朋友,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各位都知道年輕就是希望、年輕就是機會。在這個時候,大家回想一下,前輩先賢曾經負起他們應該負起扭轉時代歷史的責任,現在又輪到大家。
大家都是將來國家、社會乃至民族的領航員。所以在這樣的時刻,我又想到以前美國雷根總統說的話,他說,假如我們不做,誰來做?假如現在不做,什麼時候做?我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來到這裡。讓我們大家共同堅持,互惠雙贏,堅持和平。這是我們自我的期許,也是向歷史的責任。唯有我們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這將是中華民族為舉世稱讚最重大的成就,也是我們面對世世代代炎黃子孫共同的光榮。
謝謝大家!
小編註:國民黨主席連戰於4月29日上午訪問北京大學,舉行演講的辦公樓禮堂座無虛席,以下為現場師生與連戰的問答。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生:謝謝郝校長。連戰先生,你好!剛才你提到今天回到母校,看到斯草、斯木、斯人、斯景。我想說,您作為北大的學子,聽到十六字的遠景「包容、自由、互助、雙贏」和「維護現狀」和為「堅持和平」這麼一個十六字的美好遠景,我們作為北大學子也是倍感鼓舞深受感動,我們知道連戰此行被稱為「破冰之旅」,我們也希望看到隨之而來的兩岸交流的航道,我們希望在50年的歷史教科書史上寫下你的此行。謝謝。
連戰:我剛才也說了,我大膽地提出這個方向,因為我看到歷史的一個潮流,我很高興在歷史轉移的時刻,我已經搭上了這一班的巴士,我們沒有落後感,我們沒有走錯一步。
我們曾經看到很多的事情,就是因為在關鍵的時刻沒有掌握住,那我們就走錯了,我們就落時了。我個人認為,任何人都能夠為這個來共商共舉,當然我們也要了解,西方有一句話「你不能加快、加速歷史的腳步,歷史的腳步方向往往不是真正以個人的主觀意願為轉移」。
我剛才也講,我們看到剛才的例子,整個的歷史過程,方向只要掌握住,一步一走,我們大家成功在望。
北大資訊學院學生:您好。我們知道您拜謁了中山陵,來到了對你有特殊意義的母校,您也將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可以說圓了您的一個夢想。如果您這樣認為的話,作為一個黨的重要政治力量的國民黨,作為黨主席的您能夠為台灣人民早日圓他們的夢做些什麼?謝謝。
連戰:非常感謝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我剛才要講,不好耽誤大家時間的一個問題。
我們去年選舉就提出所謂「走對路,才有出路」。什麼叫「走對路」,第一要認同國家,要認同這個國家。第二要促進兩岸的和平。讓我們大家共同在一個和平的架構之下能夠互惠互利、雙贏和平,來發展自己的經濟,提升人民的生活。第三,我們覺得台灣的民主政治有些問題。
第四,我坦誠的跟各位講,台灣本來是一個很融合的地方,我們有一個多元的族群。還有客家,還有當地的。這是一個多元的族群。但是因為有一些政治任務選舉炒作資訊,撕裂社會,拿到那部分的選票。所以我們覺得這是非常沒有道德的事情。所以我們非常堅持要求族群的和平,大家都有機會,任何的待遇要完完全全公平、公正,不能有任何的差距。
第五,我們要經濟的持續發展,台灣是一個靠經濟、靠貿易投資成長的地方。我們兩岸的關係如果處理不好,日漸的萎縮,對大家都不是正面的事情。這五方面是國民黨過去、現在、未來要全力以赴的一個目標。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碩士生:我們對你的大陸之行很期待,在四天前,您乘坐的飛機剛剛降落在南京機場時,你發表感言,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你剛才提到,現今的大陸跟以前的大陸完全不吻合,在時隔將近60年的時候,你再次踏上大陸的土地,你眼前所見到的跟以前的記憶和想像最大的不同是什麼?謝謝。
連戰:最大的不同就是完全不同。時代不同,那個時候就是戰亂,我們天天都在躲警報,日本人佔洛陽,轟炸重慶,戰機天天從西安上面過去、回來,炸彈都掉在西安。所以我生長的環境跟大家不太一樣。抗戰以後,從重慶坐船到南京,簡直是滿目瘡痍,沒有辦法形容。有的時候整個一村都沒有了,城市是空巷,是無人空巷。所以今天和現在怎麼比較?話多一點、對不起。
北大歷史學系教授:從歷史上看,中國國民黨長期面對的一個巨大挑戰是農村發展和農民生計問題,您認為當前我們加強兩岸的合作、互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健康的發展,這對台灣本土的農業人口有什麼利益、有什麼不利?應該如何趨利避害?謝謝。
連戰:謝謝教授,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台灣雖然是快速的工業化,甚至於高科技化。農業對於整個的GDP貢獻越來越少,這是一個事實,應該是不到3%。所以是一個非常弱勢的產業。但是從另外一個部分看,台灣的農業人口還是有幾百萬人,看看實際務農或者是與農業相關的職業的人口,還是相當相當大。尤其在中部和南部,所以台灣農業的發展是需要市場的,需要一個機制。在另外一方面,台灣在農業技術方面也是有非常的進步,因為地方那麼小,人口又那麼多,民以食為天,第一還是要吃。所以多年以來,我們各地的所謂農業的實驗,農業機械化等等,真正是一個非常進步的地方。因此我覺得今天大陸有這麼大的空間,我們對於農業有這麼好的一個環境,很多事情在台灣做,已經不行了。但是在大陸,有它的前途。
台灣是產糖的,但是現在要進口糖,因為成本太高。昨天跟賈主席交換意見,他在福建,推廣甘蔗,成績非常有效。而技術大部分都是從台灣來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另外一方面,更直接就是開放。台灣的很多農產品,今天有很多的立法委員,私下跟他們談,他們都會好好的說。台灣的農業很發展,但是有的時候物產太豐富,因為季節的關係,沒有辦法馬上銷售,銷售的網、行銷的網不暢通的話,尤其市場不是那麼規模的話,農民會受到很大的損害。
上一次江副主席來的時候,希望兩岸能夠開放農業,尤其是農產品的市場,讓台灣無論是水果、花卉等等,農林牧都能有新的、發展的機會。
北京大學資訊科學院03碩士生:我曾經在網上看到很多的文章,介紹台灣現在的現狀。在台灣大概30、40歲以上的人接受的是一種正統的中華教育,所以對中華文化、歷史以及大陸的人文地理比較的熟悉,認同感比較強。但是在台灣像我這個年齡段,甚至更小一些的人,他們接受的教育是在一個「去中國化」的氛圍中進行,在這方面認同感會有降低。請連先生介紹這方面的情況,評估一下這種趨勢對未來兩岸交流有什麼樣的影響?
連戰:我們覺得,所謂「去中國化」的政策是非常讓人遺憾的事情。所以我們非常關心這個事情,但是我想不止是政黨關心,台灣不曉得多少的父親、母親、家長也都關心這個事情。不但是台灣的學生的父親、母親家庭關係,甚至於在台灣的很多外國人也都關心這個事情。因此他們在目前,有很多的補救方式。那就是大家提出自己的志願,找機會、找老師、找場所、找教材,能夠及時讓我們的小朋友們、兒童以及青年人能夠同樣的接受,應該接受到華夏中華文化的一個內涵。
這樣的做法,我認為是非常不應該的事情。是偏激的做法,在台灣沒有多數人認同這樣的做法,今天有很多事情在國外、大陸看起來匪夷所思,但是我相信,我願意在這裡報告,大多數的人不會接受這樣子的發展。
主持人:最後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連戰主席所做的演講。
現在向連戰主席贈送兩件具有特殊意義的北京大學的紀念品。76年前,抱有遠大理想的20歲的趙蘭坤同學,從東北來到燕京大學學習。今天連戰主席在她母親趙蘭坤女士學習、生活過的地方發表演講,讓我們感慨萬千。我們特別複製了趙蘭坤女士當時的學籍檔案和照片,請連戰先生轉給他的母親,並轉達我們對趙蘭坤校友的誠摯問候,祝願她老人家健康長壽。第二件禮物是刻有未名湖畔圖案的雕瓷瓶,以表達北大學生對連戰先生精彩演講的感謝。
下面,由連戰主席向北京大學回贈禮品。
連戰:這是台灣一個彰化鹿港的國寶級的師傅所雕刻的,所謂牡丹鳳,代表吉祥、富貴、幸福。
主持人:連戰主席還把他的專著《改變,才有希望》共700本贈送我校師生,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向連戰主席表示感謝。
各位來賓、同學們、老師們,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北京大學演講會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