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往事曾經如此
市長:blackjack  副市長: juntruth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往事曾經如此】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殺窮人不富的台灣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不殺窮人不富?
 瀏覽27,265|回應80推薦5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OKjack
思念誰
Rebec
badminton
叮咚

有句很殘忍的話「不殺窮人不富」。

殺窮人之後所造就的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台灣是不是如此,由以下的一些新聞轉貼或評論或許能發現一些答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92457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王淑慧:落土八字命,資源決定階級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王淑慧:落土八字命,資源決定階級
來源:台灣立報
 
  台大公布去年新生畢業學校排行後引來正反不同意見,但是超過一半的台大學生更是集中在台北縣市!程振隆立委昨日公布近20年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前6名的縣市,最高的是台北市36.96%、台北縣和高雄縣各19.07%、高雄市19.07%、台中市5.15%跟桃園縣4.20%,其中最後一名是連江縣,馬祖畢業生成為台大生的機率近乎零。
  立委王淑慧不禁感嘆落土八字命,學生出身在什麼家庭、什麼縣市,因為資源的不同,偏遠地區學生連電腦都沒有,似乎已經決定了未來複製父母階級的命運。程振隆說,近20年來,超過7成台大生來自5大都會地區,進一步說明了接受大學教育機會基層化的現象早在高中階段就已經形成。
  立委程振隆表示,台北市高中畢業生成為台大人的機率是澎湖縣的25倍、台東縣的16倍、屏東縣的14倍與嘉義縣的13倍,顯示城鄉差距問題仍極為嚴重。
  程振隆表示,這些統計數據顯示教育部推動的高中職社區化計畫成效不彰,他也質疑台大日前公布92學年度新生原就讀高中統計,可能強化社會對明星高中的既有形象,加深明星高中迷思。
  程振隆強調,更何況台大只公布考試分發,還沒有包括申請入學的名額,否則明星高中跟城鄉差距明顯的情況會更嚴重。他並表示,教育部規劃了45個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有21個學習社區竟然沒有學校進入台大前10名高中排行,顯示教育部高中職社區化失敗!
  分析台大公布的資料,考進台大前5名的學校建中佔3成4、北一女中也約3成4左右、師大附中1成4、中山女中1成3、成功高中1成2,再看看這前10名的學校,錄取台大比例佔了6成3,其他298所學校考上台大只佔3成7,程振隆認為這個現象值得教育部省思。
  立委李慶安也表示,所有學校都應公布相關資料,不應只有台大公布,國中生進高中才有參考依據,她並再度要求教育部公布國中基測組距。
  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則表示,台大片面公布92學年度新生原就讀高中統計,且統計資料不包括甄選入學人數,會對事實造成曲解、誤解。
 
=====================
 
臺大公布大一新生高中排行,立委批製造明星高中迷思
來源:文教報
 
  對於臺灣大學公布大一新生的高中排行,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認為,臺大片面公布資料,容易造成誤解,若真要公布也應該公布近十年的資料。
  親民黨籍立委李慶安表示,臺大此舉是「最好的學校在搞明星學校迷思」,事實上臺大不是最好的,各校同樣可以公布該校入學新生高中的排行,以作為國高中生選校的參考。程振隆也指出,臺大公布此舉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為維繫自己學生來源的優越性,強調自己是研究型大學。
  范巽綠昨日在立法院報告時指出,臺灣大學九十二學年度入學的新生,來自於國內一三六個高中學校,並非侷限少數學校,同時臺大新生資料僅適合作為該校擬定招生策略的參考,不宜片面解讀為所有考生的升學意向,反讓高中被質疑教學品質欠佳或是辦學不力,對高中及其他致力於校務發展的大學並不公平。
  李慶安表示,臺大跟其他學校一樣,不一定是最好,其他大學也可以公布大一新生的排行,讓高國中生了解各校特色。例如,臺大圖資系的第一位是中山女高,有志朝圖資發展的國中學生,就可以考慮上中山女高,而非北一女。
  李慶安認為,排名不是不可以公布,美國也在公布長春藤名校大一新生的高中排行,教育部要注意的根本問題是升學取才是否多元、城鄉差距有沒有拉齊。若這兩個問題沒有解決,我們仍然會認為北一女、建中、臺大是最好的學校,各地的好學生仍無法留在當地念書。
  程振隆則表示,臺大公布這樣資訊只滿足少數的人,特別是一些在榜上的明星高中,甚至為這些學校做免費宣傳,而臺大也因為公布後,再強化社會認知,強調自己學生來源的優越性,其公布的動機與目的令人匪夷所思。
 
=====================
 
研究報告:城鄉教育嚴重失衡
來源:文教報
 
  立委昨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指出,根據學者研究,近二十年來,各縣市高中畢業生占臺大學生比例,以臺北市最高占三成六,其次為臺北縣一成九,等於是超過五成以上臺大生來自臺北縣市,由此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差距仍然嚴重。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邀教育部長報告「從臺灣大學公布新生畢業學校事件談高中職社區化實施成效」,因為教育部長黃榮村請假,由政務次長范巽綠代為備詢。
  有立委引用臺大經濟系副教授駱明慶「誰是臺大學生?k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研究,指出自七十一到八十九年來各縣市高中畢業生占臺大學生的比例,以臺北市最高,為百分之三十六點九六,其次為臺北縣百分之十九點零七、高雄市百分之十九點零七、臺中市百分之五點一五、桃園縣百分之四點二,總計超過七成臺大生來自五大都會區,且臺北縣市更超過五成。
  立委表示,以機率來看,若以八十六年到八十九年為例,前六名的縣市依序是臺北市、臺中市、臺北縣、嘉義市、基隆市與臺南市,分別占百分之三點零六、一點二三、一點一三、零點九八、零點八三、零八二,而臺東縣、澎湖縣、連江縣則為最後三名,其中連江縣高中生進入臺大的比例更只有零。
  立委說,以此換算,臺北市高中畢業生成為臺大人的機率是澎湖縣的二十五倍、臺東縣的十六倍、屏東縣的十四倍、嘉義縣的十三倍,顯示城鄉差距問題仍極為嚴重。
  另外,立委也指出,根據這次臺大公布考試入學統計資料,前五名是建國中學、北一女、師大附中、中山女中、成功高中,而前十名學校錄取臺大比例就占了百分之六十三,全國其餘二百九十八所學校只占百分之三十七,則顯示這二百多所學校是否有師資、設備不足的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21668
五成六台大生來自北市縣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五成六台大生來自北市縣
來源:中國時報
 
  立法委員程振隆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質詢時,公布九十二學年度高中應屆考生錄取台大的前二十名錄取率排行榜,建國中學高居榜首、三九.四九%,排名第二的是北一女中、三四.○三%,師大附中第三,錄取率一四.四六%)。
  排名四至十名的高中依序是中山女高、成功高中、高雄女中、台中女中、私立延平高中、台中一中、高雄中學。延平高中是唯一擠進前十名的私立高中,備受矚目。
  排名十至二十名的高中依序是松山高中、武陵高中、台南一中、景美女中、大同高中、和平高中、內湖高中、新竹高中、彰化高中、嘉義高中。
  程振隆指出,排行前十名的學校,學生進入台大比率高達六三%,其他二九八所學校只佔三七%。教育部規畫的四十五個高中職適性學習社區中,竟有廿一個學習社區沒有任何學校的畢業生進入台大公布的九十二年學年度各學系考試入學新生排行,顯示城鄉差距嚴重,教育部每年花十多億元推動高中職社區化成效不彰。
  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答詢指出,學生選校愈來愈多元,也有其區域性,台大未必是許多學生的第一志願。雖然高中社區化仍須努力推動,但現在已有改進。
  台大日前公布各高中應屆畢業生錄取人數排行榜,引起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高度關切,昨天要求教育部進行「從台灣大學公布新生畢業學校事件談高中職社區化實施成效」專案報告。程振隆引用九十一年度高中畢業生佔全國比例後發現,約五成六台大學生來自台北市與台北縣。程振隆進一步指出,據學者研究,八十六年至八十九年,連江縣高中畢業生成為台大人的機率幾乎為零,台北市高中畢業生成為台大人的機率是澎湖縣的廿五倍、台東縣的十六倍、屏東縣的十四倍、嘉義縣的十三倍,顯示城鄉差距相當嚴重,教育部不應掩耳盜鈴。
 

=====================
 
片面公布排行,教部:易造成誤解
來源:中國時報
 
  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指出,台灣大學片面公布高中畢業生錄取該校的排名,會造成曲解、誤解。如果要公開這方面的資訊,應該各大學都公布,且應該進行十年來的長期變化比較。至於教育部會不會要求各大學公開這項資訊,仍須進一步評估。
  范巽綠昨天在立法院進行「從台灣大學公布新生畢業學校事件談高中職社區化實施成效」專案報告並備詢,多位立委質詢指出,各大學皆應完整呈現學生畢業的高中,並進行長期變化分析,除可呈現城鄉差距及高中職社區化成效外,還可做為考生參考。
  立委李慶安表示,政大、清大等校是許多考生的第一志願,每所大學校系皆可驕傲地告訴社會,有多少學生來自哪些高中,台大未必是最好的。例如,很多中山女高學生考取台大圖資系和政治系,如果參加國中基測的考生將來想進這兩個系,選校時,就可選擇中山女高。
  她說,各校都公開這方面的資料不是壞事,教育部不必那麼緊張。以美國為例,四月間華盛頓郵報就公布進入長春藤名校的全國高中排行榜。教育部不必擔心公布的問題,要擔心的是高中教育多元化及城鄉差距問題。
  李慶安話鋒一轉指出,台北市要求公布組距就是要提供考生充分的資訊,考生有了充分資訊,選擇高中時,一樣可以選填住家附近的高中,未必就會選擇建中、北一女。
  立委程振隆、周慧瑛也表示,全面公布十年、八年來的資訊,觀察曲線變化、反映全貌、透明化,是很好的事。
  范巽綠答詢時也認為,要公布大學率取高中學生的資訊就應全面公布,不過仍須進一步評估。至於基測組距她還是反對公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21666
軍校成為台灣窮孩子的首選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huaxia.com/20030730/00048716.html

--------------------------------------------------------------------------------
07/30/2003/14:54  華夏經緯網

雷家佳和張穎華都是剛滿十八歲的應屆畢業生。
   
    兩人素不相識,穎華住在台中,家佳是屏東縣人。
   
    雷家佳是排灣族原住民,三年前以高分考上遠近聞名的高雄女中。她長的眉清目秀,聰慧活潑,有一付令人難以抗拒的出乎自然的笑容,在高雄女中成績好更是很有人緣,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張穎華就讀於台中女中,台灣中部的著名女子高中,她在學校裡也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今年七月初,她們參加每年一度的大學指定科目聯合考試,報名參加這次招考的共有十萬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張穎華一鳴驚人,在她報考的第一類組(社會學科)中得分四百五十六,名列榜首,成了當屆的女狀元。雷家佳臨場有些緊張,成績出來只得三百多分,不如理想。
   
    可是兩人卻不約而同的又報考了軍校,都想上「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本年度大學入學考試的狀元又去考軍校?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數十年來台灣軍校雖然也具有一般大學的資格,但是和傳統的一流大學相比,終究要略遜一籌,但是這些軍校都有一個吸引人的條件:四年期間一律免費,學員還有生活費可以領。因此歷來窮人家的孩子,特別鍾意軍校。
   
    張穎華的家庭是數年前九二一大地震的受災戶,四、五年了她父親都沒有固定工作,只有不時地找些臨時工作賺錢餬口。家中的兩位姊姊已經在軍校就讀。這樣的經濟狀況,小孩什麼大學也上不起。最便宜的公立大學每年學雜費再加上生活費與其它開銷,一年十數萬元對張家而言是一個天文數字。雖然考試成績是女狀元也是白忙一場,因為她雖然可以挑選台灣最好的大學科系,卻沒有能力就讀,上軍校是她唯一的出路。
   
    雷家佳的家境也好不到那裡去,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她和弟弟由祖父母撫養長大,家中僅靠爺爺每月領取士官長退休俸維持生計。
   
    因為有女狀元改考軍校的新鮮事,媒體那一陣子不斷報導。軍校招考的結果有點出人意料,女狀元張穎華沒考好,只得了備取第一名。雷家佳這次表現突出,名列「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榜首。張穎華一時沮喪之極,放榜那天當場落淚,許多電視媒體不停追蹤,現場報導這件事。數日後,張穎華心情比較平靜,願意面對現實上一般大學,錢的問題走一步算一步吧!
   
    雷家佳在電視上看見媒體的連續報導。根據後來記者的訪問,她說:「我真的很不忍心!聯考的榜首都無法念『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我能體會她的心情。看到張家家徒四壁的情形,感同身受!心中像有萬千重擔壓著,開始有成全張穎華的想法。」
   
    雷家佳三天沒睡好,內心交戰的異常激烈。到了軍校報到的最後一天,她的心意已決,等報到截止時間過了,再通知軍校放棄自己的名額。校方很詫異,但是也依規定通知張穎華遞補錄取,趕快辦理入校。
   
    兩位女孩子通了一次電話,互相問候,穎華說:
   
    「我看新聞,你們家狀況也不好!」
   
    「還好啦!可是我覺得妳比較需要。」
   
    兩人約好等媒體不再追逐這件事的時後,她們私下再好好聊一聊。
   
    家佳放棄了軍校,她會上什麼大學呢?三百多分的成績還是可以選上一個不錯的公立大學。家佳很開朗地談起她的大學夢想,她最希望上新聞科系。上一般大學那學費怎麼辦呢?家佳也沒有答案。
   
    台灣的窮孩子們竟是如此的善良體貼、懂事,而且又那麼優秀。或許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就更會無牽掛地用關懷、同情、真誠去成全別人,更能表露出自己無邪的本性。
   
    軍校成為台灣窮孩子的第一志願,有其獨特的社會經濟意義。軍校熱潮是經濟不景氣情況下的產物,軍校生除了有興趣者之外,更包括了許多單親家庭子女及貧困子女。由於想要報考人數增加,錄取的比率也大幅降低,無形中也提升了台灣軍校學生的素質。台灣的軍校必須要提高辦校的品質,才不會辜負考取的優秀學生。
   
    優秀的窮孩子還可以選擇軍校就讀,但是軍校的名額是有限的,資質普通的窮孩子,誰要來照顧?執政者準備提供什麼途徑,讓台灣的下一代有路可走,有夢想可以實現?
   
    (作者馬淑靜,曾任台灣美林證券公司總經理,台北國際婦女會募款主席)
   
    華夏經緯網專稿 2003-7-2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21153
為減家庭負擔 她棄台大讀軍校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于志旭/攝影】2003.7.18

台中女中的張穎華是該校今年大學指考第一類組的最高分,平時最感溫馨的是能與父母親泡茶閒話家常,也因此培養以平常心面對考試壓力的定力。

台中女中應屆畢業生張穎華在大學指定科目考試獲得四百五十一點六六分,分數雖足以上台大法律系,但她可能和兩個成績優秀的姊姊一樣,選擇就讀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以減少父母張羅學費的負擔。

張穎華的姊姊張佩君、張惠如,去年及前年先後從台中女中畢業,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成績都可進入台大法律系;由於她們的父親曾長期失業又背負債務,家中四個孩子的教育負擔沈重。大姊張佩君當年選校時就告訴妹妹,台大法律系名氣雖響,但四年學費加上生活費開銷很大,父母沒辦法負擔;選擇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後,這些煩惱全沒有了。

去年二姊張惠如跟大姊一樣,分數也足以上台大法律,最後也如願選擇進國防法律系。張穎華今年也有同樣念頭。三個女兒成熟懂事,令父母十分欣慰,鄰居說她們是「一門三傑」!

台中女中校長廖福榮說,張穎華是全校第一類組的榜首,若以去年分數為準,在全國也名列前茅;張穎華數學考滿分,國文與地理的成績都在全國前五名。

張穎華的導師呂玲如說,張穎華本來是自然組資優班學生,高二下轉到社會組,只因兩個姊姊說讀國防法律系可以紓解家裡的經濟壓力,毫不猶豫從資優班轉到第一類組。張穎華說,高二下以前對地理、歷史很陌生,剛轉入社會組很累,得買課本從頭自修。她謙稱沒有特別的讀書技巧,只是對讀書有興趣。

「如果要找出讀書的原動力,應該是天倫之樂吧!」她說:「打從姊姊讀高中開始,姊妹幾乎每天晚上都和爸媽泡茶、聊天,分享每一天的生活。」她開心地說,三姊姊都在女中讀書的日子,是最快樂的時光。即使家裡經濟差,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任何事好像就能迎刃而解。

受限於經濟因素,張穎華高中三年沒補習過,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從豐原搭火車到台中上學。

她說:「我覺得生命好有趣,想做的事,再怎麼辛苦付出,都會完成。」 張穎華昨天說,最大的煩惱是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只有兩個名額,即使她在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名列前茅,仍必須和報考國防管理學院的考生競爭,很希望和兩個姊姊一樣,順利穿上軍服,回饋社會、奉獻家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21151
張穎華、雷家佳 相見歡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wfdn.com.tw/9207/030725/01-08/072506-3.htm

張穎華、雷家佳 相見歡
兩人雙手緊握 一個感恩 一個祝福

2003.07.25

【本報中和訊】張穎華昨天新生報到,國防部長湯曜明也接見雷家佳,在國防部細心的安排下,兩位小女生首次相見,開心地緊握雙手,一個充滿感恩,一個語多祝福,溫馨的互動,盡在不言中。國防部長讚揚「禮讓」的雷家佳,表現人性最珍貴的一面,稱許她是不可多得的領導人才,鼓勵她明年再考軍校,雷家佳則表示,想先念大學再說。


張穎華由父親張聰興、母親羅阿雲帶到國防部拜會後,昨天到國防管理學院報到,領了行軍袋、軍裝、野戰鞋、球鞋等裝備後,就到理髮部理了新生的短髮。


下午雷家佳也出現在國防管理學院,和張穎華見面。張穎華一再向雷家佳致謝,雷家佳笑著說「沒什麼啦!」還體貼地對雷家佳說:「聽說入伍訓練很硬哦,你要加油,咬緊牙一撐就過了。」這一番話讓張穎華感動,緊緊握著雷家佳的手,嘴裡不住地說「謝謝你」。張家父母也向雷家佳致意,張聰興說:「實在不曉得該對家佳說什麼,除了謝謝,還是謝謝。」


國防部長湯曜明說,當他知道雷家佳決定把入學名額「禮讓」給張穎華時,內心相當感動,覺得善解人意、成全別人的雷家佳展現了人性最珍貴的一面,相當難得。他指出,雷家是軍人世家,環境如何可想而知,說著說著對著張穎華說,在南部受訓時,記得找個時間到雷家走一走,看看雷家奶奶,而且永遠不要忘記雷家的這份情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21143
資源不足 窮生埋單?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5.07.22  中時晚報
資源不足 窮生埋單?
楊欣怡/台北報導


    對於教育部今天突然宣布所8學校不漲學雜費,反高學費聯盟成員們只有質疑,他們說,不知教育部要如何說服學雜費依然調漲的學生們;聯盟成員們強調,其他10所學校的學雜費也應該凍結調漲,因為大學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絕不該由窮學生自己埋單。

 
    反高學費聯盟成員林書涵表示,她是政大的研究生,政大正是教育部通過的10所調漲學雜費的成員之一,對於從頭到尾都堅持學雜費不該調漲的他們來說,教育部昨天宣布18所學校可以調漲,到今天又宣布剩下10所要調漲的舉動,實在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他們懷疑這根本是教育部讓各校「輪流調漲」的手法而已;此外,林書涵也表示,政大在7、8年前學生的學雜費即占學校收入的18%,如今卻已漲到30%,實在無法令人心服口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18806
政府必須重視投資劇減的警訊 工商社論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5.07.22  工商時報
政府必須重視投資劇減的警訊
工商社論


    針對社會各界對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保四」的質疑,總統府、行政院、經建會幾乎異口同聲對外強調沒有問題,行政院長謝長廷更信心喊話指出,今年經濟成長率若達到四%,只能說是「及格」,達到四.五%,才是「滿分」的表現。對於府院對今年景氣如此樂觀,我們甚感欣慰,但一些最近公布的具體數據,譬如僑外來台投資件數與金額的同步挫跌,卻讓我們對今年經濟「保四」目標順利達成感到悲觀,更甚者,基於海內外在台投資減退已成長期趨勢,我們憂慮國內經濟發展動能必將轉弱,政府應提出有效對策。

    經濟部投審會日昨發布統計資料指出,上半年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五○八件,總金額一一.一三億美元,較去年大幅衰退三三.四二%;如果下半年景氣持續下滑,今年僑外投資可能回跌至民國九十一年時的最低水準。由於投資熱絡與衰退,關係一國經濟發展的蓬勃與萎縮,投審會的數據及遠憂,值得正視。

 
    基本上,最近五年的官方投資統計,的確顯示了僑外來台投資的每下愈況。二○○○年,僑外來台投資金額七六億七七三萬美元;二○○一年五一億二八五二萬美元;二○○二年三二億七一七四萬美元;二○○三年三五億七五六五萬美元;去年三九億五二七八萬美元。從景氣判斷的角度來看,僑外投資件數及金額的變化深具意義,足以做為施政的參考指標。例如,投審會憂慮下半年僑外投資如果再沒有起色,可能重蹈二○○二年的覆轍。的確,鑑於前一年經濟創下五十年來首度負成長二.二%紀錄,二○○二年政府動用國家資源祭出包括提供優惠貸款、企業紓困等多項經濟振興措施,加上受惠前一年基期偏低,二○○二年經濟成長率終於達到三.九四%,但代表台灣投資環境良窳、是否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僑外投資,卻明顯出現劇烈衰退跡象,而且減退趨勢持續至今。

    當然,政府很可能用近幾年國際景氣低迷不振做為僑外投資劇減的理由。但我們認為這樣的解釋並不具說服力,至少從大陸外資進入的統計看不出有這樣的因果關係。以今年前五個月為例,大陸合同利用外資統計為六四九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接近一五%,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二二三億美元,微幅減退○.七九%;二○○四年,合同外資一、五三四億美元,成長三三%,實際外資六○六億美元,成長一三%;二○○三年,合同外資一、一五○億美元,成長三九%,實際外資五三五億美元,成長一.四四%。當然,用具有「世界工廠」、「世界市場」條件的大陸外資進入熱絡情況,無法解釋台灣僑外資進入何以劇減,但至少可以澄清,國際景氣縱有變化,但尚不至於造成如台灣劇減三成多的結果。

    事實上,我們毋寧相信,台灣本身的條件變差,投資環境相對其他投資地區不具國際競爭力,才是僑外投資裹足不前的主因。具體的原因,譬如執政團隊習慣意識形態治國,兩岸事務上始終抱殘守缺,不但不願積極推動三通直航,更在兩岸經貿事務上採取鎖國政策,連個開放大陸同胞來台觀光旅遊,或者台灣水果登陸政策,都採取了封鎖、消極態度,僑外資豈敢在此投資,自陷泥濘?另外,政府在社福、環保、核電政策上的搖擺不定,以及不少地方首長為了選舉考慮,採取偏激態度對待有意前往設廠的企業,都讓台灣成為僑外資的夢魘,沒有撤走現有的投資就算萬幸,豈有繼續前來投資的可能?

    必須提醒政府當局,投資與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兩大主要動能,因為經濟前景混沌不明,國人消費日趨保守,如果投資,包括僑外、民間及公共部門也都停滯不振,今年台灣的經濟堪虞。面對投資減退的長期趨勢,我們不但憂慮今年很難「保四」,對今後的經濟前途,也不敢樂觀,只好請問政府,有無適當對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18794
貧瘠地區投資抵減應大幅限縮 經濟日報社論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貧瘠地區投資抵減應大幅限縮

政府緊鑼密鼓的推動最低稅負制,在縮小打擊面及信賴保護原則下,對稅收的貢獻極為有限;然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所提供的租稅優惠,卻使得稅收依然大量流失。財政部長林全日前在中研院經研所舉辦的「租稅改革論壇」中,明白指出產升條例減稅範圍及幅度應限縮,並特別以台塑集團六輕廠為例;該公司在雲林麥寮投資6,000億元,因享有20%的投資抵減率,產生高達1,200億元的抵稅權,使得該公司未來有很長的時間不用繳稅。雖然此僅為一個案,卻具體呈現產升條例對資源貧瘠或發展遲緩地區租稅減免過於浮濫,對財政收入影響頗大,制度上出了問題,有深切檢討的必要。

台灣地區的確有許多偏遠的鄉鎮,受到地理位置、經濟環境、交通條件、資源稟賦等因素的限制,工商業難以發展,就業機會缺乏,使得人口大量外移,城鄉差距擴大,所得分配益形不均,也連帶影響地方建設財源。如何促進區域間均衡發展,的確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基於市場失靈或外部經濟效益的考量,也有賴政府扮演適當的角色。其實,歐美日先進國家也相當重視地區平衡發展,一般而言,主要透過補助金而非租稅減免方式,協助地方政府加強基礎建設,降低運輸成本,改善投資環境,吸引企業投資,進而透過產業聚集效果,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我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7條及其相關辦法,為了鼓勵公司投資於資源貧瘠或發展遲緩地區,透過台灣本島16縣各縣二年前人口成長率、次級及三級行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率、稅課收入、平均每戶經常收入、以及各項公共設施等10項指標,依各項指標由低至高排序所得之序分予以加總,依序選取總分最低的8個縣之鄉鎮;以及按台灣本島所有鄉鎮最近三年平均國民申報綜合所得,由低至高依序選取二分之一的鄉鎮為適用地區,按其投資金額20%之範圍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然從民國80年實施10餘年來,投資案件只有300餘件,且集中在少數地區;就金額言,雲林縣就占全部投資金額的60%以上,顯然與台塑麥寮投資案具密切的關係。且由學者專家多次的調查研究發現,由於租稅減免並非影響企業選擇投資區位決策的主要因素,所得到的租稅獎勵效果有限。或許有部分投資計畫屬於耗能性與污染性,在鮮少區位可供選擇下,原本就要在該地投資,並非租稅獎勵所誘導,到頭來反而大幅享受減免稅好處,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平白消耗政府資源。

面對上述的質疑,經濟部工業局在總量管制的前提下,為了提升減稅資源的運用效率,已初步規劃縮小租稅減免的幅度,將投資抵減率由20%降至15%10%,但仍以全國一半約180多個鄉鎮作為減稅獎勵的適用範圍,其中貧瘠程度較重的90多個鄉鎮,適用15%的抵減率;其餘一半貧瘠程度較輕的90多個鄉鎮,適用10%的抵減率。但依舊將全國一半以上的鄉鎮視為貧瘠地區,其範圍明顯過寬,除非基於利益均霑的政治考慮,否則很難合理解釋。屆此兩年一次修訂相關辦法之機會,主管機關可考慮將獎勵範圍訂在全國四分之一的鄉鎮,視為資源貧瘠或發展遲緩地區,提供10%或以下的投資抵減率。

除了獎勵地區與幅度過寬受到質疑外,相關子法要求投資計畫購置全新機器、設備及建築物之總額達2,500萬元以上,而全年月平均僱用人數達50人以上的門檻設定,對中小企業造成不公平的對待,亦同樣面臨質疑,未來可考慮降低或取消這些門檻。此外,產升條例第6條功能別獎勵及第8條產業別獎勵,均規定每一年度抵減金額不得超過該公司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50%的限制,唯獨貧瘠地區獎勵不受此限,以致影響政府稅收調度,未來可修法比照辦理,以期減稅公司每年至少應納一些稅。

其實政府應儘速降低對減稅措施的依賴;中央政府可透過補助款,有效協助地方政府充實基礎建設,改善交通條件,強化週邊配套機能,建立吸引人才的優質生活環境,加強人才的培訓與延攬,創造有利可圖的投資環境;地方政府亦應詳細評估各地方的比較利益,因地制宜的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透過招商引資的策略,吸引廠商來當地投資,加速人才與資金的流入,發揮產業關聯與聚集效果。日益困窘的國家資源必須這樣講求實效,才是促進資源貧瘠地區發展的正辦。

2005/07/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18747
貧富不均要對症下藥 工商社論
推薦2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ZeroZero

2005.07.13  工商時報
貧富不均要對症下藥
工商社論

    由陳水扁總統主導的「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會議,本周一針對「我國所得分配與就業對策」進行討論。之所以選定這個主題,意味著我國所得分配惡化的情況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而根據經建會主委胡勝正在會中引述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近十年來台灣地區受雇者的勞動報酬,最高的前五分之一與最低的後五分之一,兩組之間的所得差距已經從七.一倍攀升至十一.六七倍。即使換算成家戶可支配所得的差距倍數,兩組之間也高達六.七倍,明顯高於過去長期以來維持在四至五倍之間的水準。這兩組官方數據,恰好可以印證我國近年來所得分配惡化的情況之一斑。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前引數據的確只是呈現所得分配惡化的冰山一角而已。如所周知,近年來社會上貧富差距的現象不只明顯而且快速惡化:名門豪族日進斗金,競相比富鬥貴;相對的社會底層因交不出房租或只是積欠不算多的債務,就必須攜妻帶子尋短自盡的事例可以說時有所聞,益發凸顯當前社會的確存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屍的兩極差異。

    檢討這個現象的出現,胡主委雖然說明隨著產業結構轉型與經濟活動漸趨高度知識化,使得所得差距持續擴大已成為全球趨勢,台灣自然難以例外。不過,縱使這確是全球趨勢,仍然需檢討不算例外的台灣,貧富差距惡化的程度是否大過全球平均值,以及追究政府面對這種趨勢,究竟做了哪些努力,或者只是聽之任之,甚至是有意無意的縱放。

    要解答這些問題,如果從近年來政府的作為來看,我們除了必須承認台灣貧富差距惡化的程度,的確如同年齡老化一樣是高過全球的平均值。而更嚴重的是,面對這種嚴峻的趨勢,近年來執政當局事實上並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當然也就沒有做出有效的因應對策,基本上是在無能為力的情況下面對惡化的趨勢只能聽之任之。

    聽之任之也許只代表執政者的認知不足或無能,但導致台灣近年來社會貧富差距加劇,政府的施政作為細究起來其實不無縱放之嫌。具體來講,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租稅不公堪稱是元凶,透過租稅減免使得富者愈富,不論資本利得、海外所得,在台灣現制下統統免稅,自然使得財富累積更為快速。相形之下,一般人的勞務薪資所得,一個子兒也別想減免稅負。

    然而,租稅不公的現象,至少到目前,還並沒有看到執政者拿出確實有效的改革對策,即使最近在輿論壓力、民氣可用的情況下啟動最低稅負的稅制改革,但主管部會先自我設限海外所得不列入最低稅負的計課範圍,這等於提醒有錢人今後要把所得轉為海外以合法避稅,最後只會造成稅基的進一步流失而已。

    除了租稅不公這個主凶之外,相關財經法規政策的落伍則是扮演擴大貧富差距的幫凶角色。事實上今天所謂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可以創造財富,知識水準與所得高低成正比雖屬通論,但以台灣的情況來看,真正因為本身的知識能力高人一等而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的比例並不高,更多的是拜過時的法規,偏差的政策,使某些特定行業成為暴利行業,從業人員與相關企業主靠的是政策的傾斜而並非真正的知識能力成為新富或者富上加富。

    這兩個導致台灣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凶與幫凶,如果不能對症下藥,予以檢討改革,主政者如果還是囿於傳統為政不得罪巨室的心理,甚至以政策傾斜不公來換取巨室的支持,嚴格來講這根本是政治力與商業利益之間錢權交易的共犯結構。陳總統如果真的認為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是一個嚴重的課題,真正有心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除了推動稅制改革之外,更應制定足以防堵因政策偏失使少部分富者益富拉大貧富差距的改革配套措施,可千萬別讓社會公義成為廉價的政治口號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08850
15日起門診部分負擔漲 6成2民眾喊不
推薦2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badminton
ZeroZero

這邊抗議但醫改會公布民調顯示,六成二民眾反對健保部分負擔調漲,也不看好轉診政策。
記者盧禮賓、盧振昇/攝影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715起,未經診所轉診、逕赴醫學中心就醫者,門診部分負擔就得多花150元,醫改會今天公布調查顯示,六成二病患反對該項政策,五成二不會因為必須多花些錢,而改至一般診所看診。醫改會下午與病友團體要拜會行政院長謝長廷,希望政院能考慮病人的心聲。

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認為,衛署根本就在加重貧窮老百姓的經濟負擔,破壞健保減輕就醫負擔的精神,她呼籲健保局收回錯誤決策,不要為了健保財務問題,而病急亂投醫。

為了落實轉診制度,健保局即將於715開始實施部分負擔調漲方案,如果沒有透過診所轉診,自行到地區醫院就醫,門診部分負擔要多收30元,區域醫院則需多收100元,醫學中心需多收150元。

醫改會日前以健保雙漲新制為題,於台北地區八家醫學中心進行了民調,訪問了800多名剛看完病、領完藥的病患,詢問「對部分負擔調漲、轉診及家庭醫師制度看法」。

結果卻發現,五成病患還不知道這項政策,如果在基層診所接受治療,病情不見好轉,近九成病患會自行到醫院就醫,請診所醫師幫忙轉診的比率相當低,還不到一成。

另外,六成二民眾不支持衛生署這項政策,而且有七成八民眾不會,或不一定會因為部分負擔調漲,而改到一般診所看病,原因是大醫院設備較齊全,或是已有固定看診醫師。

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強調,雖有近八成的病患,希望有固定的家庭醫師,實際上只有兩成有家庭醫師,主要原因在於不知道上哪裡找固定醫師。

張苙雲批評,衛生署不瞭解民眾需求,難道政府高官都不會越級就醫?有誰會乖乖地依照健保局的轉診制度就醫,一步一步從基層診所開始?

張苙雲表示,新制就像是錯誤的處方,實施之後,只會讓沒錢的老百姓淪為健保次等公民,只懲罰了需要到大醫院看病的民眾,無法改變民眾就醫習慣。

2005/07/12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民生報社評
緣木求魚的部分負擔制

為使瀕臨財務危機的全民健保制度,能繼續在滿布荊棘的漫漫長路上顛簸前行;政府推出了一項關係到全民利益、卻是由弱者承受的「部分負擔調漲」政策。

其實,自本世紀文明各國開始有醫療保險制度以來,「部分負擔制」即普遍被採用來作為「醫療資源浪費、醫療服務濫用、醫療費用上漲」的抑制工具;然而,從未見有如願的效果。

部分負擔制規定被保險的病人,在使用醫療服務、消費醫療資源時,必須負擔一部分的醫療費用。設計者認為,依經濟學基本理論,當病人有了必須負擔部分費用的壓力,便會理性而明智的做出判斷,僅尋求「必要的醫療」,而排拒「非必要的醫療」;於是,藉此可避免濫用與浪費,從而降低總體的醫療成本,不失為明智的方案。但這個看似合理的理論,實際上是建立在虛假的基礎上。因為病人並無足夠的資訊與能力決定使用何種醫療方式,消費多少醫療資源;同時,病人去看醫生的目的是在於能消除病痛,恢復健康,並不是把消費醫療服務與資源作為最終目的。故而,部分負擔制於事無補。

正因為病人的目的是要消除病痛,恢復健康,所以,在這個目的未達成前,必然會不斷的尋求醫療服務。可是,醫療資源是掌握在醫師手中,病人所擁有的醫療資訊醫師相比,當然是貧乏至不成比例;故是醫師決定給予何種醫療服務,使用那種醫療資源,就這個意義而言,造成醫療服務濫用和醫療資源浪費的是醫師,並不是病人。

醫療資訊貧乏的病人,其實是醫療制度不上軌道、醫德淪喪、藥價黑洞剝削下的代罪羔羊,更是醫療倫理式微下的犧牲者。先進國家採行部分負擔制的經驗,和這幾年國內實施的實證都告訴我們:以部分負擔制來抑制醫療成本上漲,防止醫療服務濫用,真可謂是緣木求魚!

2005/07/12 民生報】   http://udn.com  

 

調漲部分負擔 今年可挹注健保18

【記者薛桂文/報導】

儘管衛生管員一再強調,調漲門診部分負擔,增加財源的考量在其次,主要目的在落實轉診;但據估計,若不調部分負擔,健保的安全準備金年底就將一毛不剩,在財務吃緊之際,這筆能立即入帳的錢其實形同及時雨。

中央健保局副總經理周麗芳表示,部分負擔7月中調整後,預估到年底可帶來18億元的收入,明年則可達43億,相較於目前每月16.5億元的財務缺口,金額並不算大。

不過,今年健保的財務缺口估計達1百多億元,衛署提出的多元微調方案,菸品健康捐、空汙費今年都已無望,只剩軍公教全薪納保的16億進帳,投保金額級距拉大多收10億元,公務預算補助預防保健40億元,代位求償可能有1億,加上剩餘的安全準備金30億元,若沒有部分負擔增加的收入,幾乎不夠。

周麗芳指出,在今年的多方設法下,年底安全準備金估計剩下18億元,但這只是帳面上的數字,實際上,許多地方欠款、醫療院所的溢付款未收回,所以目前健保須待靠借貸度日,貸款金額已達89百億,民眾不應忽視健保的財務危機。

2005/07/11 民生報】   http://udn.com  

健保調漲部分負擔 抑制浪費短期奏效

【記者薛桂文/報導】

調漲部分負擔,是否真能抑制不必要看診,減少醫療花費?根據以往經驗,效果的確有,只是持續時間有限,一旦民眾習慣後,就醫行為還是會「故態復萌」。

健保局過去調整部分負擔有七、八次經驗,其中,規模最大的是888月,一次增加藥品、高診次、復健門診三種部分負擔;據事後統計,在部分負擔調整後,半年的醫療費用成長率2.3%,與前一年同期14.5%的成長率相較,明顯降低。

進一步分析,部分負擔調漲後,門診就醫次數成長僅0.6%,前一年同期則是4.3%,差距懸殊;而門診藥費的成長率也由13.5%降為6.1%,物理治療申報數量也下降23%,都顯示部分負擔確有抑制醫療使用的效果。

不過,健保局醫管處經理林金龍表示,這種效用有遞減現象,且調漲的幅度愈小,遞減的速度愈快,頂多維持3年左右;以88年的調漲為例,隔年的抑制效應還很明顯,90年的醫療使用便逐漸回升,沒兩年就恢復原來的成長率。所以,這次調漲部分負擔,能節制多少花費?效果持續多久?還有待觀察。

2005/07/11 民生報】   http://udn.com

轉診怎麼轉? 多數醫師一知半解

【記者楊清雄、薛桂文/報導】

為降低大醫院門診量,落實分級轉診,健保門診部分負擔將於本周五調高;但最關鍵的轉診制度,國內才剛起步,病人如何轉出、如何轉入,醫療院所多半一知半解,「小病到診所、大病到醫院」的理想能否實現,有待觀察。

依健保局規畫,未來病人到診所就醫,若有必要,醫師應開出轉診單,至於轉到什麼醫院、看那名醫師,可明列、也可不列,對患者並無強制性,如果民眾想轉到別家醫院、找別的醫師,可持轉診單逕行前往。

由於全台目前僅15%的開業醫師參與健保局的家庭醫師試辦計畫,與特定醫院有合作轉診的管道,因此,未來多數基層診所開出的轉診單,可能都無法指點民眾該到那家醫院、找那位醫師,民眾還是得摸索。

即使有合作轉診,也不代表病患到醫院看診就有較好的待遇。像台大醫院雖設有轉診櫃台,但患者不能選擇想看的醫師,只能碰運氣,看當天那位醫師有空,就安排由其診治;有些醫院若遇滿號的情況,轉診病人甚至得改天再來。

當然,也有醫院會較禮遇轉診病人,像每月有近千名轉診病患的馬偕醫院,除了專用轉診櫃臺,患者還可選擇看診醫師,即使滿號,院方仍會協助其掛到號;而部分醫院與診所合作密切,甚至可讓轉診病人免去掛號、等候時間,直接安排醫師看診。

不過,台安醫院行政副院長黃明美認為,國人普遍迷信「大醫院比較好」,就算轉診介面作得再好,要說服民眾有病先去小診所,之後再決定是否轉診,恐怕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長庚醫院林口院區急診部主任陳日昌也表示,民眾其實不會計較幾十元的調整,一般人選擇就醫院所,首要考量還是醫師、醫院規模等,價格則在其次,這是就醫習慣與觀念的問題,若不能徹底改變,要落實轉診並不容易。

2005/07/11 民生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307910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