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往事曾經如此
市長:blackjack  副市長: juntruth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往事曾經如此】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時事與國際新聞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新聞轉載
2005/04/09 10:30 瀏覽154,785|回應336推薦1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lackjack

本欄將轉載一些關於世界上發生的一些「新聞」、「舊聞」、「妙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92448
 回應文章 頁/共3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搶救自殺傷記者 老外判拘役
2005/06/10 19:51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搶救自殺傷記者 老外判拘役

記者曹敏吉/高雄報導


加拿大籍男子弗納德當街遇到有人自殺,為搶救自殺者,與到場攝影的某媒體記者發生衝突,造成這名記者受傷,高雄地方法院日前依傷害罪將他判處拘役20天,得易科罰金。

昨天上午弗納德到高雄地方法院,就300元折算一日的罰金要乘以三倍表示不滿,經高雄地院人員解釋罰金不以新台幣計價,他才悻然離去。

判決指出,去年11月16日晚7時30分,弗納德在高雄市坎城喜滿客影城看完電影出來,見到有一名男子割腕自殺,倒臥在十全路一家速食店門口,血流滿地,他隨即上前為這名男子止血,適有某媒體吳姓記者趕到現場攝影,弗納德不讓吳姓記者拍照,用額頭將記者的頭部撞傷。

弗納德昨天表示,當時他只顧救人,記者到場卻只顧拍照,他一轉身,不小心撞到對方,純粹是件意外。他不懂中文,不知道文件上的內容為什麼會和事實狀況不一樣。

吳姓記者昨天接受採訪指出,他到場時,弗納德正在施救,不給他拍照,他就不拍,等消防隊員接手處理時才拍,沒想到弗納德突然走過來,朝他的腦門子一撞,他當場流血,事後弗納德不曾向他道歉。

高雄地方法院訴訟輔導科長宋漢彬表示,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罰款已改成新台幣,刑法及公司法等的罰款,仍以銀圓計價,必須乘三倍,不要說是老外搞不清楚,許多台灣民眾也是一頭霧水,這種過時的法令實在有修改的必要。

【2004/08/10 聯合報】 @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8068
看護岳母 日本女婿年年與妻返台
2005/06/10 19:49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日籍的青木正明(右)四年來,陪妻子江桂香(左)回台照顧中風的岳母,一待就是半年,令岳母感動不已。
記者李青霖/攝影

看護岳母 日本女婿年年與妻返台

【記者李青霖/新竹縣報導】

日籍的青木正明四年前退休後,每年四到九月,都會陪台灣籍的太太江桂香返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村,照顧中風在床的岳母及年邁的岳父,令兩老感到欣慰。 

青木正明的岳母江英美八十一歲,已經中風十年,平日由七十八歲的丈夫江金順照顧。這幾年青木正明一回來,江金順就可以喘口氣休息;「沒有青木回來,照顧太太不知要辛苦多少倍」,有高血壓的江金順誇青木「難得的孝順女婿」。

以今年來說,四月到現在,江英美突發狀況不下十次,每回病發,不管是夜半、黃昏或正午,青木都馬上放下手邊工作,抱岳母上車,開車載她到北部醫院急救,也與家人輪流在長庚、新竹醫院陪伴,親侍湯藥。

青木與太太輪流在岳母床邊陪著,岳母尿布濕了,由太太換,他則幫忙翻身、拍背,餵藥,一天有三個時段須按摩,只要岳父沒空,都由他代理。

江桂香對丈夫的表現,滿意極了。她說,一般人印象中,日本男子比較大男人,但青木不同,會做家事,對兩邊的父母也很孝順。當年她是在日本餐廳工作,認識在日本電腦公司上班的青木,相戀結婚。

青木四年前退休後,決定每年都回尖石住半年,陪岳父母;青木的父母已九十多歲,沒跟他住一起,他說,「陪岳父母的時間比自己的爸媽多」。

青木在岳父家附近整理一塊露營地,酌收數十元清潔費,讓遊客分享山林。他空暇就在營區擦地板、掃地,看到一根菸都會撿起來,還主動整理社區環境。錦屏村長劉仁德說,江家真有福。

儘管受鄰里稱賞,青木操著生疏的華語謙虛地說,「岳父最偉大」,他岳父今年獲選模範父親,是他的榜樣;台灣人熱情、山上空氣好,都吸引他留下來,他相信,「留在台灣的日子,會長不會短」。

【2004/08/10 聯合報】 @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8063
哥癱瘓 弟糖尿病 母逝相扶持
2005/06/10 19:48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罹患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的哥哥冠廷躺在台北榮總的病榻上,弟弟冠誼盡心照顧,甚至為哥哥換尿布,兄弟情深。
記者施靜茹/攝影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哥哥只肯讓弟弟換尿布,兩兄弟的媽媽已過世,都是弟弟照顧哥哥,日子只能過一天算一天。」劉家兩兄弟分別罹患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糖尿病,他們的阿姨郭女士娓娓道出這對兄弟的困境。

哥哥冠廷十七歲,五年前發現罹患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弟弟冠誼十三歲,有先天性糖尿病。媽媽今年三月間因先天性糖尿病去世,兄弟兩人頓失所依,冠廷最近因病情惡化住進台北榮總加護病房。

劉家兄弟因父親工作繁忙,多由阿姨郭女士陪著到台北榮總看病,「我妹妹走了,做阿姨的不幫忙,誰來照顧他們呢?」堅強的郭女士樂觀地挑起她妹妹留下來的重擔。

郭女士說,冠廷從小好像舌頭兩邊不對稱,講話向來不是很清楚,手上也有不少咖啡斑,由於無損智力,一直不以為意,小學六年級時跌了一跤,照X光才發現腦部長了很多瘤,後來腦部、頸部各開一次刀,脊椎也動過兩次手術。

由於冠廷病況持續惡化,大小便失禁,全身癱瘓,本來都由媽媽照顧,定期帶到醫院治療,現在媽媽去世,所以照顧冠廷的瑣事幾乎都由弟弟冠誼來做。

冠誼在媽媽生病期間,因媽媽糖尿病造成視網膜病變,眼睛看不清楚,不但要替哥哥換尿布、餵飯、翻身和擦澡,同時要照料媽媽;尤其哥哥正值青春期,只願意讓弟弟為他換尿布。

躺在病榻上的冠廷,鼻子插了管子,雖然不能言語,但只要清醒著,總是睜大眼睛,看弟弟為他用濕棉花棒滋潤嘴唇,或替他拉拉被子,眼神似乎流露感謝之情。而冠誼在休息的空檔,則坐在哥哥病床旁,安靜地看電視卡通。

「弟弟實在乖,遇到這些事從不哭不鬧。」郭女士說,冠誼的懂事讓大人看了很心疼。問冠誼為什麼對哥哥這麼好?他只是靦腆地笑著,不認為照顧哥哥是苦差事,其實冠誼也是病痛纏身。

台北榮總小兒遺傳代謝科主治醫師牛道明說,冠誼是第二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常高達三百至五百間,已用胰島素治療,目前暫時控制住病情,但需每天吃藥。

這個月初,冠廷病況變差,肺塌陷且腎衰竭,因此住進加護病房,除了洗腎,也做插管協助呼吸,醫師建議可能需要氣切。

冠誼去年本來讀新莊福營國中一年級,因照顧媽媽及哥哥休學了半年,「他怕去學校以後,回家就看不到哥哥」,郭女士說,還好冠誼最近已先穩住糖尿病情,這學期準備到外婆家附近的台北市弘道國中就讀,希望不要因此荒廢學業。劉家兩兄弟現在試著過沒有媽媽的日子,在人生路上繼續相互扶持。

【2004/08/10 聯合報】 @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8060
笨爸爸 照顧中風祖母22年
2005/06/10 19:46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笨爸爸 照顧中風祖母22年」

記者鄭毅/台中縣報導


「我的爸爸比別人笨,才會把奶奶照顧得這麼久,還這麼好!」這是台中縣民陳振順的長子陳冠銘,在父親節賀卡上寫的話。陳冠銘虧自己的父親「笨」,是因為陳振順照顧中風的母親遵照「二、二、四」要求,廿二年來從未好好睡上一覺,他以有個偉大的父親為傲。

所謂「二、二、四」,是陳振順每兩天幫臥病的母親陳郭柔通腸一次,有時他的母親便祕,他一點兒不嫌髒的用手指掏糞便。因長期包紙尿褲容易長濕疹,他改用墊布墊在他母親身下,隨時換洗。

第二個「二」,是陳振順怕母親長褥瘡,每隔兩小時為母親翻身、拍打、擦背。晚上就睡在母親房裡的小床上,床頭放著鬧鐘,鬧鐘一響立刻起來為母親翻身、拍打。白天在一樓雜貨店做生意時,鬧鐘擺在收銀機旁,時間一到立刻上樓為母親擦背、翻身。

至於「四」就是一天餵四餐,八十七歲的陳郭柔在病床上躺了廿二年,沒有一般植物人的枯槁乾瘦,這是因為陳振順和妻子童愛玉除每天早、中、晚三餐定時輪流餵食,每晚十一時餵消夜。陳振順表示,母親吃得不多,必須一天四餐營養才夠。

他說,他母親是在民國七十一年中風,妻子一嫁進門就開始照顧行動不便的婆婆,一直沒有機會去度蜜月,他最感激的是妻子,廿二年來從無怨言,一起照顧他母親,他希望有一天能陪妻子到國外補度蜜月。

因為陳振順堅持自己照顧母親,一家人從未一起出去玩或到外面聚餐。三個孩子的寒暑假,經常要做親子一起到戶外踏青的作業,陳振順夫妻倆只能輪流帶孩子出去玩,連兒女畢業典禮也總有一人缺席。今年父親節大家說好到餐廳慶祝,童愛玉笑著問:「要把奶奶送到派出所給警察看哪?」大家最後一起留在家裡過父親節。

陳振順說,他共有八兄弟姊妹,他是老么,從小跟母親最親,加上兩個哥哥都在外工作,照顧母親是他責無旁貸的事,曾有人建議他將母親送到安養院,他從不做這種考慮,「如果這樣,母親養我們做什麼」,他堅持讓母親有尊嚴的住在家裡。

【2004/08/11 聯合報】 @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8058
我巡防艇助日艇脫困? 漁民怒轟海巡署
2005/06/10 10:31 推薦1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叮咚

昨天前往中日爭議海域的南方澳漁船,船身都掛上抗議日本蠻橫、政府護漁軟弱的抗議布條。
記者游順然/攝影 

【記者吳淑君/宜蘭縣報導】

宜蘭縣南方澳漁船前晚包圍日本巡防艇「白嶺丸號」,前去處理的海巡署五二五巡防艇被指搞錯立場竟去協助日船脫困,且還說要法辦漁民。漁民憤怒之餘,昨晚返港後揚言,今早把船開進蘇澳海巡隊自首,塞爆海巡隊碼頭。

參與包圍日本水產廳船隻行動的主發三十六號漁船船長李源章說,日本「白嶺丸號」巡防艇前天上午在我經濟海域驅趕聖鴻勝一號漁船,還命令聖鴻勝一號把捕到的魚丟回海裡。

日巡防艇侵入我海域,還這麼囂張,在附近作業的我國漁船看不過去,透過船上無線電呼叫,發動友船前往包圍「白嶺丸號」抗議。當時聖鴻勝一號放慢航速至四、五浬,引白嶺丸號入轂,我支援的十多艘漁船則快速從後方包抄。

我海巡署得到消息派五二五巡防艇前來處理,李源章曾拜託我方巡防艇不要插手,他們保證不會動粗,只是不想讓白嶺丸號跑掉;但海巡人員不理,硬把船開近白嶺丸號,告知日方台灣漁民有包圍計畫。

漁民受不了,有人大喊全圍起來。下午六時五十分十多艘漁船將五二五巡防艇和白嶺丸號一起圍住,氣氛緊張。漁船交叉行駛阻擋兩船突圍,漁民還罵五二五巡防艇是日本走狗,髒話全出籠;海巡人員宣稱要以妨礙公務法辦漁民,並開出一條路協助白嶺丸號脫困。

他們追不上白嶺丸號,轉向追五 



本文於 2005/06/10 10:32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7691
草山傳奇落幕 國大修憲回顧
2005/06/08 23:10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編輯陳英珊/整理】

相關新聞:國大回顧》選總統搞擴權虛級化打烊

屆別/任期

修憲時間

修憲重點

歷次修憲憲法增修條文一覽

第一屆國大
(37
~80)

804
第二次臨會
第一次修憲

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十條。
重新規範總統緊急命令權之行使。
為第二屆中央民意代表之產生,提供法源依據
廢除臨時條款,以及因臨時條款廢止後,對原屬動員戡亂機構,作過渡性安排。

第二屆國大
(81
~85)

 815
第一次臨會
第二次修憲

增訂憲法增修條文為十八條。
直轄市市長及台灣省省長,改由人民直接選舉。
明訂正副總統由人民選舉之,任期六年改為四年。
監院同意權改由國民大會行使,減少監委人數。

837
第四次臨會
第三次修憲

修訂憲法增修條文為十條。
確定
總統副總統由人民直選
行政院院長的副署權,則予以縮限。

第三屆國大
(85
~89)

867
第二次會議
第四次修憲

重行修訂憲法增修條文,並增為十一條。
總統任命行政院院長,無須經立法院同意。
總統經諮詢立法院院長後,得宣告解散立法院。
立法院得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
精簡省級政府組織

889
第四次會議
第五次修憲

修正憲法增修條文第一、第四、第九及第十條。
國民大會代表產生方式,改為第四屆代表三百人。
國代與立委任期延長至91630
大法官第四九九號釋憲法,
此次修憲條文失效

894
第五次會議
第六次修憲

國大虛級化300名任務型國代於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經公告半年,應於三個月內採比例代表制選出之。

任務型國大
(94
~94)

946
第七次修憲

立委席次減為一百一十三席,任期延為四年。
單一選區兩票制產生。
廢除任務型國民大會,未來立院通過的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將交公民複決。

2005-06-08/聯合新聞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6655
國大複決修憲案內容以及影響
2005/06/08 23:08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大複決修憲案內容以及影響

【記者尚毅夫/製表】

2005-06-08/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6652
去年逾八萬窮戶 新貧家庭愈來愈多
2005/06/08 10:31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領殘障手冊的原住民林春容,每日推著輪椅在台北街頭賣面紙和鉛筆,賺取最起碼的生活費。
記者陳正興/攝影

去年逾八萬窮戶 新貧家庭愈來愈多

【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新貧家庭」愈來愈多!內政部統計,去年我國全年的低收入戶總戶數達八萬兩千七百八十三戶,總人數為廿萬四千兩百一十六人,雙雙創下歷年新高。

主計處官員表示,近年來國內景氣不佳、產業快速外移造成失業率上升,越來越多的「小康家庭」掉到貧窮線下,淪為社會的「新貧家庭」。

內政部統計,國內去年的低收入戶占總戶數比率為百分之一點一五;占總人口數的比率也達百分之零點九,都創下新高。

主計處官員分析,國內低收入戶人數呈現逐年攀升的現象,從八十年代初期的約十一萬五千人,一路攀升到去年的廿萬四千人,十年來增加近九萬人,幾乎是倍增。

主計處分析,可能因為近年來社會福利的項目增多,低收入戶真正處於赤貧困境的人數並不多,赤貧人口已從八十年代初期的一萬五千餘人,減少到最近三年的平均四千人。

不過,原本位於貧窮線上限的中下收入家庭,近年淪為低收入戶的人數明顯攀升,從民國八十一年的五萬三千人,增加到去年的十五萬三千五百四十三人,刷新歷年紀錄。

其中,尤以首善之區酖酖台北市境內的低收入戶人數增加最快,從民國八十九年的兩萬兩千七百零六人,飆升到去年的四萬零一百八十四人,增加幅度將近一倍。官員分析,這與國人就業結構改變有關。

官員指出,全台各縣市勞動力湧入台北市找工作的現象由來已久,但從不曾發生過這種低收戶人數劇烈攀升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國內近年來的經濟情勢走緩,加上產業加速外移,影響所及,連台北市的就業機會也明顯減少,使得原本就在貧窮線邊緣掙扎的中下收入家庭,淪為低收入戶。

2005/06/08 聯合報】

關廠 家變 新貧小孩變拾荒族


記者陳景寶、洪敬浤/連線報導

十四歲的阿德(化名)該是讀書的年齡,卻在街頭拾荒;五年前他的父母分在不同工廠上班,收入穩定,阿德從未想過五年後一切全變了。父母失業,父親酗酒、母親離家,他被迫中輟學業拾荒貼補家計。類似在貧困中掙扎的小孩,不勝枚舉。

阿德的父親年逾四十,中年失業對他是沉重打擊。他和妻子原本分別在木材行、成衣廠上班,各有穩定收入。

近幾年來,企業掀起西進風,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外移,夫妻倆工作的工廠先後關門,五年前由雙薪家庭淪為「失業一族」。失業後曾想自行創業,拿領到的資遣費,投資擺攤賣冷熱飲,生意不好而收攤。

阿德的父親常借酒澆愁,每當他喝酒,全家便雞犬不寧。今年四月間,妻子再也受不丈夫凌虐離家,音訊全無。

念國二的阿德,家庭沒溫暖,加上偏激個性,開始出現蹺課適應不良問題;父親乾脆要他放棄學業,撿破爛補貼家用。

縣府獲悉阿德情況後,委請社福機構處理,希望先生讓孩子重回校園,以免觸法,目前仍在溝通中。

失業造成新貧家庭的孩子,在窮困邊緣掙扎的故事,也發生在台中市十二歲的小英(化名)及十歲的小玉(化名)姊妹身上。

由於父母離異,小英、小玉從小跟著卅五歲的母親陳姓婦人。為了養家,母親當過酒店小姐,因為怕女兒學壞,改當超市收銀員。但生活拮据,每當承受不住龐大生活壓力,陳姓婦人就躲在浴室拿刀割腕。

四度割腕及吞服安眠藥的自殺紀錄,陳姓婦人每項工作都做不久,失業更加重她割腕頻率,成了惡性循環。直到社工替她申請低收入戶,說服她就醫,才知罹患憂鬱症。

小姊妹天真地說:「媽媽的心生病了,得固定吃藥,才會變好。」如果陳姓婦人不服藥,小英會嘮叨說教:「媽,乖乖吃藥,這是我們的約定。」在陳家經常可見姊妹拿著藥擋在門口,把門反鎖直到母親吞下、睡著,才如釋重負的畫面。

因為陳姓婦人發病後常往屋外跑,社工告訴她們:「要保護媽媽」,可以把門反鎖,限制母親行動,直到母親吃藥恢復正常,才能開門。

上周陳家在鐵門外又再加裝一道鎖,陳姓婦人指著手腕的傷痕對社工說,她怕做出傷害孩子的事,才加裝這道鎖,緊急時孩子可把她反鎖在屋內。

2005/06/08 聯合報】

卡債壓死人 遺下妻兒


記者王傳明、陳秋雲、辛啟松/連線報導

被失業、債務壓得抬不起頭,各地不時發生自殺案,有的是留下妻女先走;有的是被債務壓得性情大變,離婚後把前妻砍成重傷後上吊悲涼情景,令人唏噓。

雲林縣四湖鄉四十六歲的陳友田長期失業,積欠卅多萬元卡債,不堪債權銀行催討,今年三月在家上吊死亡,留下越南籍廿九歲妻子阮氏台莊及幼子。

阮氏台莊說,她與丈夫結婚六年,丈夫原在成衣廠任剪裁師傅,後因工廠轉往大陸發展而失業,只能打打零工,因健康不佳又處於失業狀態。她因還未取得身分證,只能打零工,一個月賺數千元。

陳家親友說,陳友田禁不起發卡銀行一再推銷,辦了信用卡、刷卡,卻還不起卡債,後來陸續辦了廿多張信用卡或現金卡周轉,以卡養卡,以債養債,陷入惡性循環,之後當然無力償還。

一天傍晚阮氏台莊回家,在客廳發現字跡潦草的紙條,電話筒則被拿到一旁。她看不懂中文,拿著紙條找侄女幫忙看,紙條寫著:「阿江,我欠債卅多萬元還不起,所以先走了,妳把小寶帶回越南,好好照顧,隨便葬了我。丈夫陳友田留。」

她的侄女大喊不妙,要她趕快回家察看,結果在樓梯間發現陳友田上吊死亡。

台中縣太平市民莊蔚華的房子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全倒,購屋欠了三百五十萬元房貸,每月得還銀行兩萬多元,去年間砍殺前妻五刀後,自己上吊身亡。莊蔚華夫妻結婚廿年,有一對子女。夫妻都從事營造,家庭和樂。但房地產景氣下滑,夫婦失業後在夜市賣蒸餃,但生意越來越差,最後歇業。

去年十月,台南市發生吳姓市民喝農藥後到派出所求救。派出所警員警員黃以振說,五十歲吳姓男子,一天上午手持打開瓶蓋的農藥走進派出所,手上有農藥,警員問他「你喝了這瓶農藥?」吳姓市民點點頭後,突然倒下。

警員何安永趕緊打電話找救護車,把吳姓男子送往奇美醫院急救。

黃以振說,吳姓男子因失業又發現自己有心肌梗塞,一時想不開才喝農藥想一了百了,但想到兩個就讀國小的女兒此後將沒有父親,很後悔,跑到派出所求救。

上月間,花蓮縣吉安鄉吳姓鄉民擔心就業方案即將結束,沒辦法繼續當清潔工,喝農藥自殺死亡。縣政府社會局勞資課長陳慶徽昨晚指出,新貧戶越來越多,縣政府推動擴大公共就業方案,常有多人在爭,一旦失去這個臨時工作,對他們是重大打擊。

2005/06/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6211
前年所得前40名大戶 8人沒繳一毛稅
2005/06/08 10:29 推薦1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叮咚

住高雄的阿和靠拾荒維生,雖然領有低收入戶救助,但一個星期要上好幾次醫院看胃、腎,生活拮据,家裡漏水的問題也管不了了。
記者劉學聖/攝影

前年所得前40名大戶 8人沒繳一毛稅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財政部調出九十二年度「最高所得前四十名」的納稅人資料,年所得都超過三億元,但借用各式避稅手段,有十五人繳的稅不到他們所得的百分之一,其中八人甚至未繳一毛稅錢。四十人中只有五、六個人正常繳稅。這些有錢人繳的稅和他們的所得相比,遠不及一般受薪大眾。

由於高所得者繳稅金額明顯偏低,財政部長林全說,這個現象更顯示推動最低稅負制勢在必行,如果個人不納入最低稅負制,「公平的意義不存在」,財政部下周將提出高所得者納入最低稅負制的完整報告。

財政部昨天中午臨時邀集政大財政系教授徐偉初、世新大學教授徐仁輝等學者、專家討論個人納入最低稅負制議題,與會者均主張最低稅負制的施行對象,除了企業,更應該涵蓋個人。林全說,最低稅負不是加稅方案,財政部目前初步規劃,個人、法人都將納入最低稅負制。

林全說,這前四十名最高所得者,九十二年的所得合計高達兩百七十幾億元,但這四十位最高所得者透過各式各樣的「捐贈」節稅、避稅,總共就捐了一百八十億元,等於光用捐贈就讓總所得六成以上不必繳稅。若以百分之四十稅率換算,至少減少七十二億元的稅收。

他表示,高所得者在現行稅制下利用「捐贈」節稅的效果太顯著,這些人非常有錢,但利用捐贈扣光光,到最後幾乎沒繳稅。由此可見,個人還是要納入「最低稅負制」才公平。但絕大部分的納稅義務人都不會受影響,升斗小民和受薪階級都不用緊張。

林全強調,第一階段納入最低稅負制的個人,一定是適用邊際稅率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有錢人;但有些成功避稅的有錢人,即使現在適用稅率不到百分之三十,未來也可能被納入。

財政部解釋,最低稅負的精神,就是要讓每個人要繳交最起碼的稅捐。以個人為例,若捐贈等租稅規劃過頭,財政部將用課徵最低稅負方式,把稅追回來。但為避免衝擊正常繳稅者的捐贈意願,財政部初步規劃,以現金捐贈的民眾,並不在加計最低稅負之列;只有採取實物捐贈(非現金捐贈)者,才會有節稅過度、需再補繳最低稅負的問題。

林全說,過去高所得者紛紛利用「捐地節稅」,但現在這個避稅道被防堵後,很多人仍改用其他辦法,例如捐贈未上市股票,或捐贈一些「難以鑑價的東西」,例如骨董、字畫最多。財政部發現,有一個很有錢的人,光是一年捐出未上市股票就捐了五千萬元,而且還是捐給一些很偏僻的學校。

2005/06/08 聯合報】

泛紫批財富分配不公


記者徐國淦/台北報導

台灣的「窮人」愈來愈多,泛紫聯盟認為,貧窮源自不公平的財富分配,讓窮人失去生存保障。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更指出,阿扁總統執政以來,台灣已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泛紫聯盟指出,造成貧窮的關鍵在於租稅不公,國家財政被少數人把持,逆分配的惡果,卻需全民埋單。泛紫說,在國庫年年失血下,隱藏性國債已高達十一兆元,政府只得一面縮減公共支出,一面調高學費、健保費、地價稅,結果是以全民社會權的萎縮交換少數人的富裕享樂。

泛紫要求政府應拿出魄力向法人、富人徵稅。泛紫強調,政府稅收應保障勞動者及其家屬的基本生活和人性尊嚴,建議重估現行所得稅法中的免稅額、教育及標準扣除額,並對單身和已婚者一視同仁。

工委會指出,阿扁總統上台後,貧窮者愈來愈多,二○○二年勞工「秋鬥」,舉行「活不起、反貧窮工人幹『譙』大遊行」。提出勞工失業「活不起」、房價太高「住不起」、學費太貴「讀不起」、托兒重擔「生不起」、健保雙漲「病不起」、勞退不保「老不起」的「六不起」,但政府部門卻無任何具體回應。

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指出,阿扁總統的公子結婚,光是買結婚的手表就花上好幾百萬元,相對失業勞工想吃飽都很困難,執政者如果真心關懷台灣人民百姓,豈忍心讓無數中高齡失業的「窮爸爸」們走頭無路,甚至以死求解脫。

2005/06/08 聯合報】

薛承泰:發津貼 不如助脫貧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去年全國低收入戶數、人數與占總人口比率均持續攀高。前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台北市社會局長薛承泰認為,發放津貼式的社福政策不能解決貧窮擴大問題,治本之道在幫助低收入者自主脫貧。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張晉芬強調,政府應深入了解,原來貧窮的人是否持續貧窮?如果是大部分的低收入戶或低收入者是持續性、重複性的,就代表政府解決貧窮的政策有問題,必須即時拿出對策因應。

張晉芬表示,根據研究顯示,單親家庭、特別是女性為戶長者(相較於完整的家庭),或是原住民(相較於漢人),或是居住在偏遠地區以及都市若干區域者,較可能成為低收入戶。從政府此次公布的低收入戶與人數等資料,雖可看出逐年增加的趨勢,但更重要的,是這些低收入戶或人有那些特徵?又多了那些新族群?

薛承泰表示,台灣的「新貧階級」現象的確值得政府重視,包括因經濟不景氣而失業、因物價上漲而負擔不起、婚姻破裂成為單親家庭,以及若干外籍配偶的家庭等,都造成了新貧階級擴大。

薛承泰認為,政府必須謹記「救急不救窮」的原則,若只是發給津貼,很容易造成低收入者「福利依賴」現象,更容易造成社福排擠預算問題。因此,如何讓低收入者積極開創第二春,而非安於領救濟金當貧戶,是政府乃至社福工作的一大挑戰。

2005/06/08 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6210
周伯倫二提假釋 法部核准
2005/06/06 22:27 推薦2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badminton
叮咚

兩年前,前立委周伯倫因榮星案入監服刑時,在支持者送行下,自況「從容做扁囚」瀟灑入獄。經兩年多坐監的洗禮後,周伯倫總算盼得假釋。

【記者陳永富/台北報導】

今年春節前被駁回假釋的民進黨前立委周伯倫,3月底花蓮監獄二度為他提出假釋申請,法務部上午以「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及春節聯歡會事宜獲獎,確有悛悔實據,且再犯貪汙罪可能極低」等理由,核准他假釋。周伯倫雖將出獄,但依公職人員選罷法等修正規定,他終身不得再任公職或民意代表侯選人,即不得再參選。

法務部政務次長湯金王強調,核准周伯倫假釋,絕無特權或政治考量,一切依法及依程序處理。

不過因去年底周伯倫首次獲提報假釋消息曝光,外界紛紛質疑有政治考量,這次法務部以「絕對機密」規格處理此案,矯正司與負責最後把關責任的政次湯金全,到最後一刻都保密到家。

法務部公布核准周伯倫假釋理由如下:1.同案之陳俊源刑期執行率為37.7,周伯倫執行已達46.1;其執行率亦達同類型受刑人假釋出監之平均執行率。

2.周雖曾於92113被查獲私藏現金55000元違規一次,但因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及春節聯歡會事宜而獲獎二次,顯已有自省之心。

3.周伯倫所犯之貪汙罪再犯可能性極低,且犯案至今已17年之久,期間並無再犯。

由於尚須經花蓮地方法院裁定交付保護管束等作業,最快須費時二至三周,周伯倫仍無法趕在端午節前回家吃粽子。

【記者劉明岩/吉安報導】

花蓮監獄指出,周伯倫在去年11月間第一次聲請假釋時,在圖書館服雜役,為避免影響假釋,不像剛入監時好發議論,動輒自稱「為陳水扁坐牢」,甚至在服雜役時被發現抽菸、拿檳榔等行為,凡事低調許多,但仍「樹大招風」,被法務部駁回申請。

獄方指出,周伯倫在錯過春節前假釋後,配合度更高,加上他喜歡讀書,在圖書館內如魚得水,常埋首堆中,與其他受刑人互動較少,也未見有違紀行為,已符合假釋的條件。

2005/06/06 聯合晚報】

周伯倫曾揚言出獄後要找獄方算帳


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因榮星案入獄服刑的前立委周伯倫,上午獲法務部核准假釋,對矯正機關來說,燙手山芋終於可以丟掉,但對周伯倫而言,假釋未必是恩典,據悉,他在監獄服刑期間,曾多次揚言,出獄後要找獄方算帳。

據了解,去年底,周伯倫假釋案遭法務部駁回後,他的假釋案於今年2月間再次送到法務部審核,矯正司有感於周伯倫服刑期間社會觀感不佳,並未在第一時間核准他的假釋案,硬是技巧的將他的假釋案擺了3個多月,但最後終究不敵壓力。

依既有流程,周伯倫快則3天,慢則15天便可出獄,很可能趕得上回家過端午節。周自前年 217入監,至今已服刑兩年三個月又19天。

周伯倫在花蓮監獄服刑期間,狀況百出,他曾經為了晚息燈與獄方摃上,也曾私藏現金被辦違規,配發園藝隊期間,被媒體拍到違規持有檳榔。此外,周伯倫獲准特別接見的次數,也創下獄政史上的紀錄,除了院長級政治人物前來辦理接見外,來看他的昔日同志更是多得不勝枚舉。

上個月,法務部長施茂林巡視花蓮監獄,周伯倫獲知後,竟提出申訴,還責怪獄方為何不讓他面見部長。花監對於周伯倫的異常動作,雖早已見怪不怪,但為難的是,獄方給周伯倫的方便,既要避免與特權有牽連,還要面對周伯倫可能的不領情。

據悉,周伯倫在花監一度極度適應不良,常掛在嘴上的話,總是不離「要誰好看」,「出獄後要找誰算帳」,讓獄方管理人員相當為難。

2005/06/06 聯合晚報】  

周伯倫:從容做扁囚 馬永成曾特別探視


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周伯倫在花蓮監獄期間,從不寂寞,幾乎每周都有台北友人下去探監,包括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在內,代表陳總統前往表達昔日老戰友的一份關心。

「從容做扁囚」是周伯倫入獄前夕最傳神的一句話,周伯倫從陳水扁總統擔任台北市議員時期,就擔任助理,在黨內號稱是「最了解阿扁的人」。

不過,卻在陳水扁執政後,反而入監服刑,他在入獄前,曾高呼「外界認為我這次入獄一定死了!但是,我死了還會再復活!」隨後,在老戰友施明德、張俊宏、柯建銘、林忠正、陳其邁、蔡煌瑯、邱議瑩等人相送,以及邱垂貞一曲「望你早歸」的伴奏下,入監服刑。

2005/06/06 聯合晚報】

冷眼集》沒特權?誰相信!


記者陳永富/特稿

周伯倫今天上午獲法務部准予假釋,法務部政次湯金全雖強調絕無政治及特權考量,但多少人相信?

依規定,受刑人假釋被駁回,須隔4月,始符再提假釋條件,但周伯倫今年124首次假釋被駁回,花蓮監獄3月又再提假釋,理由是:周伯倫參與辦理春節聯歡會事宜,獲獎勵一次,符合監獄行刑法第74條之例外規定。只不知,監所春節聯歡會幾乎是全部受刑人參與,獲獎的有幾人?周伯倫又做了什麼特殊貢獻?

另外,周伯倫服刑期間風波不斷,傳出要求延後熄燈、獨居房、特別接見上百次、揚言有本事撤換典獄長、被查出私藏現金等特權作風一大堆,但僅被記一次「違規」處分,是監所太過於「人性化管理」,還是惹不起大人物?

相較其他多次報請假釋被打回票的受刑人,以及考上大學,卻因強制診療的評估被認難以保證不再犯,而遭駁回假釋的「華崗之狼」楊姓受刑人,周伯倫假釋案是否因政治考量而有差別待遇,自然受輿論及在監受刑人矚目。

今年1月底,周伯倫首次假釋被駁回,除因周有違規紀錄外,法務部擔心危及監所春節期間囚情,也是重要考量;這次法務部核准周假釋的理由,除舉出周伯倫有兩次記獎彌過等三項,但有無其他特殊考量?大家都想知道。否則法務部何必特案處理,將此案審核流程保密到家。

2005/06/06 聯合晚報】  

周伯倫假釋 花監:尚未接獲法部核准公文


中央社花蓮縣六日電

針對在花蓮監獄服刑的前立法委員周伯倫,第二次假釋申請案獲法務部核准的消息,花蓮監獄秘書陳憲章表示,目前獄方還未接獲法務部的核准公文。按照作業規定,獄方在收到核准假釋的公文後,約需三至十五天的作業時間才可讓受刑人假釋出獄。

因榮星案和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四月,而於九十二年二月十七日進入花蓮監獄服刑的周伯倫,至今約已服刑二年三個月,他於今年三月間提出第二次假釋申請案,外傳法務部已核准假釋申請,但花蓮監獄秘書陳憲章表示,獄方目前並未收到核准假釋的公文。

陳憲章表示,依據假釋作業相關規定,獄方在收到法務部核准公文後,還須由地檢署向法院申請交付保護管束的裁定,待法院裁定下來後,獄方才能依據法院的裁定,辦理相關行政手續釋放受刑人,而整個作業時間約需三至十五天,時間長短須視法院裁定的速度。

對於外界質疑周伯倫在服刑期間獲得特殊待遇的說法,陳憲章指出,獄方對於所有受刑人的待遇都是依據作業規定辦理,並無特殊的待遇,而周伯倫申請假釋也是依據規定辦理,整個過程都符合規定。

2005/06/06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275287
頁/共3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