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往事曾經如此
市長:blackjack  副市長: juntruth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往事曾經如此】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台獨與獨台之辨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假中華民國之名行臺獨之實
 瀏覽6,277|回應16推薦4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Rebec
ray35
蒙成真
梅峰健保免費公投

*假中華民國之名行臺獨之實

 昨天看「文茜小妹大」時聽到親民黨立委張顯耀說「台海現狀是內戰延續一說是過時的想法」,我萬分驚訝! 他說「這不符合主流民意」云云,我實在難以接受。

這又是個「以主觀願望代替客觀現實」的例子,這種媚俗的言論雖然在台灣有一定市場,但不為世界所承認,這是台獨份子為了遂行台獨發展出來的謬論,真沒想到以保衛中華民國為職志的親民黨居然有人認同這種想法,令人遺憾! 希望這不代表宋楚瑜,但基於此,我發現無論藍綠似乎有個共同的「希望」,就是把「中華民國台獨化」。 「中華民國台獨化」的意涵我未必能完整述明,但簡單說,就是有一批人,以中華民國之名行臺獨之實,他們「放棄統一」,「拒絕統一」,並完全否定「未來統一」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就是他們非「急統」,非「緩統」,並非「統派」,但打著「中華民國」的招牌,行台獨之實。 再換句話說,對他們來說,「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僅限於「台澎金馬」,甚至他們連金馬都要放棄。 民進黨的例子我已說明了(請參考 中華民國台獨化 ),國民黨、親民黨亦有這種人的存在,放棄「未來一中」,也就是「拒絕當統派」之人,其實與主張台獨的「務實派」十分接近。 昨天「聯合報社論」點出:北京原來是完全不承認「中華民國」的,認為「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但是,「反分裂法」的理論架構,已經承認「兩岸儘管尚未統一,卻未改變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並將「台獨」的定義限縮在宣告正名制憲的「法理台獨」,亦即不啻意在言外地承認了「在中華民國憲法下運作的中華民國體制」。 回溯既往,北京曾稱「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經滅亡;但如今卻改變論述稱,兩岸仍處於內戰尚未解決的狀態,而所謂內戰尚未解決的狀態,其實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隔海分治的狀態。今昔對比,似乎看見了「中華民國」在北京的統戰論述中已經由滅亡而復活。 這就是為了把台灣拉回「未來一中」的論述,大陸與台灣的「分裂現實」更加明確,而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的理論架構,未來一中是必然的路,除非修憲。 因此,在修憲前表示否定「未來一中」或拒絕未來統一、未來一中(至少是緩統)的可能性時(亦即表示自己非急統與緩統的統派時),都是不符合現行憲法架構的。 這就是「消滅中華民國」,也與國父創立的中華民國不符。 呂秀蓮曾說「兩個中國」,謝長廷說「一中憲法」,就表示他們認知到此一「困境」,這也是為什麼台獨份子非要「正名、制憲」的原因。 據上所述,非統派的「中華民國」論者其實是「隱性台獨」。 在此介紹一篇YST2000的文章「反分裂國家法」有什麼好反對的?(連結) :『…說什麼「今天大多數的台灣人都贊成保持現狀」,全是鬼話。82%的台灣人是贊成台灣獨立的。這些人表面贊成保持現狀,是因為沒有一點犧牲的精神…』(他關於兩岸的文章的確暢快淋漓,一針見血,值得一看!) 為了駁斥「台海現狀是內戰延續一說是過時的想法」與「隱性台獨」,本棧將在本欄張貼相關文章,以避免國父孫中山辛苦創立的中華民國竟被「借殼上市」、「異形附身」,這也是為戳破台獨假面的一個園地。 也許有人認為這不符合我一貫的風格,那請您原諒,這是為我相信的理論所堅持的一個園地,不喜勿入,謝謝! Written by blackjack 2005/3/30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84100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憲法一中與內戰延續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變來變去的民進黨終於承認中華民國憲法的根本是「一中原則」,即使他們根本沒有意思要遵守他。

「號稱」保衛中華民國的人,當然要了解憲法的意涵及兩岸仍在內戰的現實。

這不是用幻想就可以扭曲的。

謝長廷:憲法一中、憲法中確實有一中架構、民進黨不排除統一作為選項

好文推薦:
歷史能帶給我們什麼教訓?by YST2000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互相指責對方是叛亂組織並且進行戰爭,到現在都沒有定論。誰是正統?誰是賊寇?是以先後定?還是以成敗論?但是不管正統或賊寇,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一個內戰中的中國,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國共戰爭從三0年代武鬥算起到七0年代熱戰停止,至少打了四十年,陣亡超過百萬,受傷則不計其數,到現在還沒有正式簽訂任何停戰協定。目前表面風平浪靜,其實暗潮洶湧。兩岸的戰爭隨時可以爆發,一九九六年就差一點,否則去年大陸為什麼要我們懸崖勒馬?

棧友可以自己評估,台海兩岸現在的情況是不是「內戰的延續」?

謝揆VS.立委 激辯國家主權
http://www.epochtimes.com/b5/5/2/26/n827534.htm
羅志明質詢時提到憲法一中、法理一中的問題,並質疑民進黨每到選舉前都提出制憲正名的主張,事後卻都反悔,根本就是欺騙選民。
謝長廷則說,就事實上看,台灣與中國目前是一邊一國,但是,中華民國憲法當中,仍有「一中」的殘存,概念上仍有一中架構,例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他說,人民應該深入研究憲法,並獲致健康的結論,在憲法的內容與實際脫節時,要建立共識。


謝揆:憲法一中不制憲不改國號
http://www.cdn.com.tw/daily/2005/03/19/text/940319c1.htm

吳政峰、陳其育.臺北訊




  行 政 院 長 謝 長 廷 日 前 聲 稱 , 政 府 可 以 修 憲 , 反 制 反 分 裂 法 威 脅 的 談 話 , 引 發 輿 論 撻 伐 。 謝 長 廷 昨 日 澄 清 , 任 何 國 家 主 權 或 是 憲 法 的 變 動 , 必 須 依 據 兩 千 三 百 萬 人 民 的 共 識 ;憲 法 目 前 仍 為 「 一 中 架 構 」 , 因 此 每 位 國 民 都 須 遵 守 憲 法 ; 而 總 統 陳 水 扁 與 他 在 任 期 內 , 都 不 會 推 動 制 定 新 憲 或 更 改 國 號 。
  謝 長 廷 在 立 法 院 總 質 詢 , 答 覆 親 民 黨 籍 立 委 鍾 紹 和 與 鄭 金 玲 時 強 調 , 就 法 理 角 度 來 看 , 政 府 的 確 可 以 進 行 修 憲 , 但 前 提 是 任 何 國 家 主 權 的 變 動 , 都 必 須 經 過 臺 灣 兩 千 三 百 萬 人 民 來 決 定 ; 此 外 , 還 必 須 考 慮 臺 灣 內 部 的 聲 音 、 國 際 與 中 共 反 應 等 因 素 。 行 政 院 的 立 場 , 不 論 過 去 或 現 在 , 都 會 確 實 遵 守 「 憲 法 一 中 」 架 構 。
  謝 長 廷 表 示 , 我 國 的 憲 法 中 有 部 分 遺 留 的 矛 盾 , 一 中 架 構 中 區 分 出 自 由 地 區 的 臺 灣 以 及 大 陸 地 區 , 但 臺 灣 仍 和 對 岸 保 留 可 能 性 , 臺 灣 與 大 陸 比 較 像 是 「 一 個 特 殊 的 國 家 」 。
  謝 長 廷 表 示 , 中 共 是 對 我 們 有 敵 意 、 不 友 善 的 國 家 , 更 精 確 的 說 , 是 對 我 們 有 敵 意 、 不 友 善 的 執 政 者 , 並 非 他 們 的 人 民 敵 視 臺 灣 , 而 是 統 治 者 。
  謝 長 廷 進 一 步 解 釋 憲 法 一 中 的 定 位 , 他 表 示 , 目 前 兩 岸 的 現 狀 與 憲 法 不 太 吻 合 ,我 們 自 稱 為 自 由 地 區 , 對 岸 則 是 大 陸 地 區 , 事 實 經 過 六 次 修 憲 後 , 中 華 民 國 是 主 權 獨 立 國 家 的 地 位 已 經 相 當 清 楚 。 對  於 立 委 提 問 , 政 府 官 員 參 加 三 二 六 遊 行 活 動 是 否 恰 當 ? 謝 長 廷 強 調 , 三 二 六 活 動 若 以 政 府 名 義 來 發 起 , 當 然 不 恰 當 ; 因 為 不 但 辜 負 人 民 的 自 發 性 參 與 的 初 衷 , 國 際 也 可 能 誤 認 活 動 是 由 臺 灣 政 府 在 後 面 進 行 策 劃 , 造 成 兩 岸 再 度 發 生 緊 張 與 對 立 情 勢 。
  謝 長 廷 也 強 調 , 三 二 六 活 動 將 以 臺 灣 人 民 追 求 和 平 、 民 主 的 願 望 為 活 動 訴 求 和 最 大 公 約 數 ! 不 論 社 會 各 階 層 、 不 論 手 持 黨 旗 或 國 旗 , 都 非 常 歡 迎 參 加 。
  ( 陳 其 育 . 臺 北 訊 ) 行 政 院 長 謝 長 廷 昨 日 表 示 , 我 國 若 要 重 返 聯 合 國 , 中 華 民 國 或 臺 灣 的 名 義 都 是 優 先 的 選 擇 , 如 果 用 臺 灣 較 容 易 進 入 聯 合 國 , 就 用 臺 灣 , 以 能 進 入 聯 合 國 為 最 先 考 量 , 參 與 國 際 組 織 的 名 義 , 不 必 然 要 和 國 號 相 同 。
  臺 聯 立 委 黃 適 卓 昨 質 詢 , 有 無 可 能 以 臺 灣 的 名 義 加 入 聯 國 ? 外 交 部 長 陳 唐 山 對 此 表 示 , 臺 灣 過 去 一 直 以 「 中 華 民 國 」 重 返 聯 合 國 , 但 不 斷 遭 受 中 共 打 壓 , 始 終 無 法 如 願 。
  陳 唐 山 表 示 , 目 前 外 交 部 尚 未 決 定 是 否 仍 以 「 中 華 民 國 」 名 義 加 入 聯 合 國 , 但 為 克 服 過 去 的 阻 礙 , 希 望 能 以 不 同 的 思 維 來 處 理 , 中 共 通 過 反 分 裂 法 後 , 外 交 部 會 利 用 有 利 的 情 勢 , 以 和 平 的 主 軸 向 國 際 宣 傳 , 最 後 無 論 用 何 種 名 義 加 入 聯 合 國 , 絕 對 以 二 千 三 百 萬 人 民 的 意 見 與 想 法 為 基 礎 。
  至 於 中 共 邀 請 臺 灣 共 同 出 席 W H A , 謝 長 廷 表 示 , 臺 灣 有 機 會 參 與 國 際 組 織 , 就 要 把 握 機 會 加 入 , 因 為 臺 灣 的 立 場 一 向 清 楚 , 不 必 擔 心 被 外 界 誤 認 為 是 中 共 在 略 施 小 惠 , 就 拒 絕 參 與 國 際 組 織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84692
駁呂秀蓮的「台灣地位未定論」
推薦2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Princess蕾蕾☆
叮咚

駁呂秀蓮的「台灣地位未定論」 by姚雲

呂秀蓮死硬的「台獨」立場及其長期以來散佈的種種違背邏輯常識、罔顧情理法理的奇談怪論,早已為一切有良知的中國人所不齒;近日,她又重談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說什麼「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未定是存在的事實」,「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她竟然妄稱,「《波茨坦公告》或《開羅宣言》都是沒有正式法律效力的戰時宣傳文件,國際間唯一簽訂的有效和約是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然而這份和約只確定日本放棄台灣的主權,但沒有明定台灣的主權歸屬中國。」這些無視歷史事實的鼓噪,再一次將其數典忘祖、分裂祖國的本來面目暴露無遺。

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瞭解「台灣地位未定」這一荒謬提法產生的歷史背景。1895年日本通過侵華戰爭與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霸佔了台灣,1941年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佈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係者,一律廢止。」1943年12月,中美英發表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應將竊取於中國的包括東北、台灣、澎湖列島在內的土地歸還中國。1945年中美英三國簽署、後又有蘇聯參加的《波茨坦公告》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1945年10月25日台灣及澎湖列島重歸中國版圖,到現在,台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

《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公認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法文件。事實上,在這兩個文件簽署後幾年中,美國等其他盟國都曾多次聲明,明確承認中國對台灣行使主權。然而,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為了替入侵台灣製造根據,完全不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食言自肥,拋出了「台灣地位未定論」,並且在沒有中國參加,蘇聯、波蘭、捷克三國拒絕簽字的情況下,於1951年在舊金山簽訂了「對日和約」。對這份呂秀蓮所謂「國際間唯一有效的和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當時就發表嚴正聲明,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也是絕對不能承認的」。這一非法的「對日和約」,除了說明美國政府敵視新中國,企圖通過鼓噪「台灣未定論」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的陰謀外,對中國擁有對台灣的主權這一事實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它本身的非法性決定它不具有任何國際法律效力。

對在冷戰的特定背景下出籠的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態度是完全一致的,認為其極其荒謬,當時的台灣當局也從未接受過。隨著中美關係的正常化,其始作俑者美國也早已將它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成為歷屆美國政府處理台灣問題恪守的原則。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載明,日本政府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然而,身為法學碩士的呂秀蓮,在當前兩岸關係面臨嚴峻考驗的時刻,卻無視歷史事實和法律文件,混淆是非,肆無忌憚地重彈這一「台獨」「老調」。此言一出,即在台灣島內引來強烈批評,國民黨嚴厲譴責呂秀蓮散佈「台灣地位未定論」,認為這是「台獨理論借屍還魂」,新黨全委會召集人也表示,呂的言論是自取其辱,不但荒謬,而且可能為兩岸關係帶來緊張衝擊。

呂秀蓮還散佈謬論,說國民黨下台後,就意味著國共恩怨告一段落,台灣和祖國大陸已經沒有關係了。這種荒唐的邏輯只能貽笑大方。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既是歷史,也是得到世界公認的現實,並不會因為台灣統治集團的更換而發生任何變化。國民黨在台上是如此,其他別的什麼黨、什麼派上台也概莫能外。如果有人想利用國民黨下台搞「台獨」,實現其將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圖謀,那只能是癡人說夢,全體中國人民絕對不會答應。

五十年代,帝國主義出於分裂中國的圖謀,曾經鼓吹過「台灣地位未定論」,遭到了徹底失敗。現在呂秀蓮拾人牙慧,重彈濫調,其失敗的命運也是注定了的。呂秀蓮自上台以來,多次散佈「台獨」謬論,向全中國人民發起公然挑釁,呂秀蓮的這些挑釁行為無疑會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產生惡劣的影響,這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84683
台灣魔咒:鬧台獨不敢台獨、只西進沒有三通
推薦1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Princess蕾蕾☆

介紹:

這是聯合報的社論,表現出台灣現狀的劣勢。
關鍵在於台灣人的偏安心態,「以拖待變」,主張西進的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受人民遺棄,江丙坤到大陸卻被抹紅,台灣人既無遠見也無勇氣接受「機會」,台灣只會向下沉淪,這也許是台灣人的宿命吧!


聯合報社論
台灣魔咒:鬧台獨不敢台獨、只西進沒有三通

陳水扁總統說得對,台獨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事。但是,繼續鬧台獨,繼續鬧得不可開交,卻是一定做得到的事。

同樣的道理,只要陳總統不放手,「三通」恐怕也是做不到的事。但是,產業繼續西進大陸,兩岸經貿關係繼續上升,卻已是任何人皆不能中斷及扭轉的大勢。

這正是台灣政經命運的兩大魔咒:一、鬧台獨不敢台獨;二、只西進沒有三通。

先談鬧台獨不敢台獨。台獨的理論是「一邊一國」,造成的事實卻是「兩邊三國」。那邊是一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邊卻有兩國,中華民國與台灣共和國。因此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台灣共和國皆要消滅中華民國的態勢。

台獨運動很成功地創造了一個「愛台灣」的標尺:將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妖魔化、汙名化,以推翻及顛覆中華民國為「愛台灣」;進而以反對台獨為「賣台」及「不愛台灣」。尤其近幾年來,陳水扁綠色政府操持了中華民國的政權,卻亦以「正名制憲」顛覆中華民國為能事;當然造成了國家解構、社會分裂的局面,遂陷中華民國於岌岌不保而台灣共和國卻尚在子虛烏有的兩頭落空之境地。

這種嚴峻的情勢所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自憲政、兩岸、經濟,至社會、文化、人心,無一不受撼動,無一不受侵蝕。內耗空轉,不知伊於胡底;人謂「國將不國」,其實是「國已不國」!

就客觀的內外情勢看,台獨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但是,台灣的政治宿命卻是:當美國與中共畫了紅線,台獨明知跨不過紅線,卻非要繼續在紅線之內鬧下去;當然,鬧下去還是不可能跨過紅線,只是繼續讓在紅線之內的台灣處於解構、分裂、內耗、空轉的境地。

再談只西進沒有三通。即使在「戒急用忍」及「正名制憲」的風潮中,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仍然不斷飆到新的高點。許文龍輕描淡寫的一句「我認為台灣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即已顯示這種產業西傾的情勢已經無人可擋,無人敢擋,也擋之不住。

台灣必須繼續兩岸經貿交流,實無選擇餘地;所能選擇的只是:一、在何種政治架構下繼續經貿交流?是「正名制憲」?或「中華民國」?二、在何種區位機能及國際角色下繼續經貿交流?是作為大陸的邊陲衛星?或作為亞太平台?是「出血」?還是「循環」?關鍵則在是否直航三通。

台獨人士認為,「三通」就是出血,就是「賣台」;但愈來愈清楚的情勢卻顯示,唯有透過「三通」將台灣建設成亞太平台,才有「循環」,才能「根留台灣」,才是「愛台灣」。現在,其實已經不必爭論要不要三通的問題,而是必須承認,即使開放三通,也是為時已晚!

尤有甚者,在「鬧台獨不敢台獨」,與「只西進沒有三通」兩大魔咒之間,已經產生了惡性的互補關係。讓我們想像「後反分裂國家法」的兩岸景象:北京畫了一條紅線,幾可確定「法理台獨」不至於實現;則台灣內部若繼續出現完全只是內耗性的、自殘性的台獨運動,說句露骨的話,當非北京當局所不樂見;至於經貿方面,只要能繼續維持台灣產業西傾,而不必以開放三通來改善台灣的區域機能與國際角色,此亦並非北京當局所不樂見。如此這般,台灣將在政治與經貿上雙雙皆被局限於北京所設定的紅線之內。多麼危險?多麼可怕!

鬧台獨不敢台獨,使兩岸的敵意與台灣內部的分裂不斷升高;只西進沒有三通,則形成了產業不斷西傾出血,卻不能建構「根留台灣」的循環機制。請問陳總統:難道這就是你的政績?難道這就是三二六大遊行所標榜的國家政經路線?

【2005/03/30 聯合報】 @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84352
[ZT] 美副國務卿指出:出兵保台非美國義務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ZT] 美副國務卿指出:出兵保台非美國義務

美對台政策驟然生變,國務院官員宣稱「無義務出兵協防台灣」
November 19, 2003 23:41:19:


多維社記者章彬弘綜合報導/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十一月十八日談到台海兩岸議題時表示,台灣當局的「公投」、「制憲」等是選舉語言,各界實在不必太過重視,各方不妨保持冷靜。他說,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以和平解決台海問題為前提。但針對「台灣關係法不是條約,美國沒有義務(協防台灣)?」此一問題,他回答說「這是對的」。

《中央日報》報導說,當中國政府高分貝嚴詞批判台灣總統陳水扁藉公投、制憲搞台獨之際,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在國務院主持一項教育文化交流會後表示,台灣將舉行選舉,他認為(候選人)在選戰熾熱時所說的話「不必太重視」。他說,區域內所有對維護和平有責任者,都不應火上加油。

記者追問「台灣關係法不是個條約。你們沒有義務(協防台灣)?」。阿米塔吉回答說「這是對的」。他進一步指出,依《台灣關係法》,美國對台灣提供自衛所需的防禦裝備,《台灣關係法》也要求美國在亞太地區維持足夠的軍力,以維持區域的平靜,「台灣關係法裡,沒有超越這一點(It doesn't go be yond that in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阿米塔吉的意思十分明確,那就是美承諾提供軍備給台灣,也留駐大軍在亞太(目前駐軍為三十萬),但是美國並無義務出兵幫台灣打仗,台灣關係法也沒有承諾美國必須如此做。

對於公投,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曾告訴媒體,台灣方面可能是「基於內部政治需求」而推動公投。身為國務院第二把手的阿米塔吉曾在參議院外對媒體說過,(台灣)有誰不希望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會員?他認為沒有必要(為此事)舉辦公投。這回他說明上次的談話。

阿米塔吉接著說「我若試著回答假設性的問題,就未免愚昧。等到有事情發生時再來問我,我就讓你知道。」記者追問「台灣關係法不是個條約。你們沒有義務(協防台灣)?」阿米塔吉回答說「這是對的」。

阿米塔吉的這番話立即引發關注,美國務院將之登在網頁上。一般認為,這與美國總統布希在二○○一年四月所說的「竭盡所能協防台灣」相比,差別很大。更遑論與美國在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期間派出航空母艦的作為相較。

華府人士認為,一九九六年,台灣遭到中國文攻武嚇,所以美國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群巡弋台海附近。今年,台灣方面的某些言行讓美國「關切」,所以美國的作法不同於以往,阿米塔吉說「有責任者不要火上加油」,亦是例證。

中央社報導說,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近日來力挺台灣的言論遭到北京和臺北部分人士的批評,但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認為台海兩岸都批評夏馨,未必是件壞事。阿米塔吉答覆媒體記者的詢問時表示:「如果指夏馨同時受到兩邊的批評,可能代表她分寸拿捏恰到好處。」他也說,他個人對夏馨沒有什麼好批評的。

另一方面,臺北駐美官員這兩天多次與夏馨聯繫,而經過夏馨的說明,美方的立場是認定這次夏馨談話引起的風波是媒體解讀所引起。美國政府決低調回應,臺北駐美官員也未要求美方道歉。

分析人士稱,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表示,美國沒有義務出兵幫台灣打仗,這是美國政府首度說出的新立場,而且也是對台灣很嚴重的警告,主張台獨的扁政府如果以為這是兒戲,那將帶給台灣人民空前的災難。

阿米塔吉說,美國在台灣關係法底下的義務,除了提供台灣防衛武器,維持在亞太的駐軍外,美國沒有義務出兵介入台海戰爭,因此,美國所能做的最多如此。這番重話,跟美國總統布希在就職後,所謂一旦台海發生戰爭,將竭盡全力防衛台灣的強烈承諾態度,顯然落差實在太大。

阿米塔吉是布希政府官員中比較親台的一位,由於他代表的是國務院系統,所以,對於兩岸關係的談話,必須要考量全球觀點,如今扁政府走火入魔,不斷以制憲公投挑起兩岸緊張的關係,既然阿米塔吉要代表國務院說話,當然必須考量全盤利益,而不是以親台為唯一考量。

李登輝挺扁 企圖建立「台灣國」
http://www.creaders.net 萬維讀者網 2003年11月19日 04:10 PM
中央社臺北19日電,台灣「全國挺扁總會」辦公室今天正式啟用。李登輝表示,幫助陳水扁連任,不僅是捍衛本土政權,也是建立「台灣主體性國家」的聲明。

在李登輝的號召下,由本土社團合組的「全國挺扁總會」日前成立,位於北市民權東路三段的辦公室下午正式啟用,展開推動明年二二八「百萬人手護台灣」活動的相關工作。

包括擔任活動總召集人的李登輝、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活動總指揮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總幹事民進黨副秘書長李應元等,都出席辦公室啟用典禮。

李登輝致詞時說,台灣長期受到外來政權統治,每個外來政權都只知道如何鞏固政權,對人民政治改革的需求完全不關心。李登輝說,他擔任「總統」時,積極推動台灣本土化,同時也以「二國論」與大陸劃分界線,但是三年多來,外來政權「殘餘勢力」對本土政權進行「反撲與打擊」,讓台灣的「主權」混亂、「國家認同」混淆,因此他再度提出「中華民國不存在」。

其後,李登輝等人到辦公室外,與一百人手持向日葵,為明年二二八「百萬人手護台灣」手牽手活動拉開序幕,希望能有一百萬人參與這項活動。

大陸不會因奧運丟掉台灣
http://www.creaders.net 萬維讀者網 2003年11月19日 04:11 PM
香港《文匯報》北京新聞中心實習記者劉凝哲19日電,近日來陳水扁拋出「台獨時間表」,李登輝又放出「台灣不是要獨立而是要建國」的言論,而大陸方面對台態度亦愈發強硬。兩岸關係台灣問題專家今天在此間表示不管台灣通過何種公投法,只要這樣的法律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中國政府就有權採取行動。

 
有台灣媒體稱大陸會暗中幫忙台灣大選,並且稱大陸是台灣大選的「助選員」。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徐博東表示,大陸不在乎誰當領導人,更不會暗中干涉台灣大選,大陸在乎的是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大陸不會允許台獨勢力借選舉之名行台獨之實。

美國對台態度迷惑台灣民眾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許世銓說,美國目前對於台灣問題的表現是混亂的。一方面美國官方多次表示了反對台獨的態度,另一方面卻允許陳水扁過境外交,而且竟然有國會議員公然支持。美國這種不明確的信號被陳水扁所利用,以此來蒙蔽台灣民眾。陳水扁在誇大美國的支持為己謀私利。

對於李登輝提出的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之時就是台灣獨立最好的時機,眾多學者都對此表示批判。他們表示,2008年能夠在中國舉辦奧運會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如果台獨勢力在這個時候分裂中國,將被全球華人所不齒。

徐博東表示,中國政府不會因為舉行奧運會而丟掉台灣,亦不會因為台灣問題而不能舉辦好奧運會,中國是完全有能力處理好這兩個問題的。

美副國務卿指出:出兵保台非美國義務
http://www.creaders.net 萬維讀者網 2003年11月19日 02:43 PM
兩岸當局近來為了公民投票、台獨等議題又開始唇槍舌戰,未來一旦台海因此發生戰事,美國是否會出兵保衛台灣,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美國時間18日表示,依照《台灣關係法》,美國對台灣所付出的義務不超過「提供軍備」及「在亞太地區駐軍」。

有別布希全力協防論

《明報》駐台記者張虹梅專電,由於美國總統布希就任時曾表示,一旦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方一定會出兵協防台灣,而阿米蒂奇向來也是被政治觀察視為親台的白宮幕僚,但是,阿米蒂奇18日參加一項教育文化活動後,回答傳媒詢問時的說法,與布希當初作出的出兵協防台灣的表態,似乎已出現一些轉變。

阿米蒂奇指出,美國與台灣的關係,體現於美國與中國間的三項聯合公報及美國的《台灣關係法》,而《台灣關係法》並不是條約,不像美國與日本、南韓的協防關係。另外,依《台灣關係法》的要求,美國須提供台灣足以防衛的軍備,也需要在亞太區域維持足夠軍力,維持安定,目前美方在亞太地區已部署了裝備優良和有能力的軍隊。

限供應軍備駐兵亞太

阿米蒂奇表示,美方的「一個中國」政策,強調的是以和平解決問題為前提,他相信不論台灣或大陸都會正確判斷兩岸的局勢,同時,美方充分相信台海之間的歧見終將和平解決。

對於未來一旦台海發生戰事,美方是不是會派兵協防台灣,阿米蒂奇則不願意多談,強調自己不願意回應這個假設性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84136
何謂「天下人之永福」?從黃花崗開啟兩岸的新對話/聯合報社論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何謂「天下人之永福」?從黃花崗開啟兩岸的新對話

上周六,三月二十六日,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發動「反反分裂法」大遊行,遊行隊伍之主要結構為「泛獨派」。「泛獨派」的運動宗旨是:反「中國」,而這「中國」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他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政權,更有人認為「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了」。

‧ 九十四年前,一九一一年的三月二十六日夜四鼓,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留書與妻訣別,「淚珠與筆墨齊下」,他為了「天下人永福」,對意映卿卿寫道:「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今天是黃花崗起義九十四周年紀念日,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派副主席江丙坤率團赴烈士陵園致奠,明天並將轉至南京中山陵,向中華民國國父暨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致祭。

以上這三段歷史與時事的剪影,描繪出錯綜複雜的兩岸現狀。林覺民所說的「天下人之永福」實現了嗎?孫中山的民族、民權、民生實現了嗎?孫中山與林覺民等所締造的中華民國究竟還存不存在?甚至孫中山與林覺民等人所組建的中國國民黨還存不存在?

江丙坤此行,應當不能只視為一般的觀光參訪之旅。尤其,可能接著登場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大陸之行,更加不可能亦不應當只是觀光參訪之旅。倘若連戰的登陸之行,被安排成一般的觀光參訪,連戰及國民黨應當止步,而台灣人民亦應反對。

面對江丙坤及連戰陸續以中國國民黨的正式身分往訪,北京方面應當準確給予定位,並賦與合乎比例的政治規格。而且,中國國民黨既是在中華民國憲法下運作的民主政黨,當北京正式接受中國國民黨的地位之際,亦應開始考慮如何重新安排中華民國在兩岸現狀及未來結構中的地位。當然,對於北京來說,接受中國國民黨與接受中華民國之間,仍有很長很長的距離,但不妨在連戰往訪中開其端緒。

其實,情勢已經在變化之中。北京原來是完全不承認「中華民國」的,認為「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但是,「反分裂法」的理論架構,已經承認「兩岸儘管尚未統一,卻未改變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並將「台獨」的定義限縮在宣告正名制憲的「法理台獨」,亦即不啻意在言外地承認了「在中華民國憲法下運作的中華民國體制」。

回溯既往,北京曾稱「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經滅亡;但如今卻改變論述稱,兩岸仍處於內戰尚未解決的狀態,而所謂內戰尚未解決的狀態,其實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隔海分治的狀態。今昔對比,似乎看見了「中華民國」在北京的統戰論述中已經由滅亡而復活。

相對於中華民國在北京的統戰論述中有「死而復生」的趨勢,過去十餘年,中華民國卻在台灣面臨法理上的生死挑戰。起初是「外來政權說」,漸漸又將「中華民國」等同於並歸併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再將中華民國視為「外國」及「敵國」,甚至欲將孫中山的中華民國開國史列為「上古史」。此一運動及論述的方向與北京當年的企圖並無二致:當北京說「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了」,台獨運動亦說「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了」!

北京欲一筆勾銷中華民國在台灣六十年的憲政史實是不可能的,毋庸贅論;同理,台獨運動欲將「中華民國」簡化成只是竊據台灣的「外來政權」,也是不成比例地扭曲了史實。台灣若無中華民國,如今必在北京政府的統治之下,且亦必在過去數十年文革等風潮中葬送了可能以百萬計的台灣人生命。甚至,若無中華民國,如今的台獨運動,必然與藏獨與疆獨一般的命運,豈有可能變裝成號稱百萬人的大遊行?總之,台獨運動欲將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六十年政經運作,僅藉「二二八」三個字就一筆勾銷,這是不合比例的,所以也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

因此,台灣內部的情勢也在變化之中。陳水扁總統重新楬櫫「四不一沒有」,宣示「中華民國是最大公約數」,誓言「遵守中華民國憲法」,且在「孫中山是上古史」的爭議中出面主張:「中華民國自一九一二年就存在迄今!」

兩岸對照,中華民國儼然亦可能成為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即使不能明言,卻可能形成政治默契;否則,北京如何將「法理台獨」與「中華民國」作出區隔?而台灣方面陳水扁總統又當將他的「四不一沒有」立足於何地?

後反分裂法的兩岸新情勢,一方面是台獨的挫折,另一方面卻是現狀與中華民國的鞏固。兩岸當局應當共同接受此一情勢,亦應當共同致力於此一情勢的發展;缺少兩岸當局任何一方的努力,此一新情勢皆難以維持。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中,中國國民黨正副主席相繼正式往訪大陸,應當具有相當程度的象徵性及實質性的意義。

也許,這一場兩岸對話,可以先不談什麼是中國,什麼是台灣,而可以從什麼才是林覺民的「天下人之永福」談起!

【2005/03/29 聯合報】 @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84131
聯邦地方分離主義Versus中國民族統一主義 by旅美退休教授 孟德聲
推薦0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huanghuagang.org/issue08/gb/14.htm
聯邦地方分離主義Versus中國民族統一主義
──兼論中國大一統歷史傳統

旅美退休教授 孟 德 聲

編者按語:孟德聲教授的這篇文章值得認真一讀。它對於如何理解「國制政體」及其在近代中國的政治意義,如何理解大中華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統一的歷史由來,對當今大陸、台灣和海外關心中國前途的華人,對國際國內形形色色的民族分裂勢力與國際干涉勢力,特別是對台灣極端政治分裂勢力,和一些來自大陸、聲稱要搞民主就應該贊成「分裂中國以成就台獨」的人士們,實在學術上具有相當的批評和說服力量。

一、前 言

  著名日本學者大前研一於今年初出版《中華聯邦》(注一),大膽預測中國大陸多元區域經濟之蓬勃發展,必將席捲全亞洲,台灣為本身之生存及避免邊緣化,將會和大陸聯合而成為一個「中華聯邦」形式的政治/經濟實體,而時間上,他認為:「比較樂觀的推定是在二00八年北京奧運前後,所以把目標時間設在二00八年前的某個中間點,應是比較有可能實現的。因此我預測,此一目標時間會是二00五年。」(注二)

  大前研一是由經濟發展的觀點作如上推測。他預料中國大陸將會出現一些大小「區域」(Region),小區域人口大約是五至七百萬人,其經濟成長率達到15%-20%,遠超過馬來西亞、泰國、韓國、台灣等地區。大陸的這些小型區域包括深圳、上海、大連、天津、瀋陽、廈門、青島、蘇州等城市。這些小區域實際上是「大區域」(Mega-region)之核心,人口約是一億人。中國這樣的大區域可能有五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地區、北京/天津走廊和山東。假如它們都是「國家」的話,足夠有資格名列於亞洲十大經濟國之中。如果把台灣和香港也包括進去,則在亞洲十大經濟實體中中國就佔有七個之多(注三)。

  無獨有偶的是,十多年來,有若干新西化派、民運人士以民主和平、人權自由之名義,實際是基於地方主義和少數民族分離主義,而主張中國應採行所謂「有邦聯特徵的聯邦制」。他們於一九九四年一月在舊金山開會討論,並擬定「中華聯邦共和國憲法」草案(〈憲草〉)。主張把中國領土劃分為四大類:名為「自治邦」者有內蒙古、台灣、西藏、新疆、寧夏和廣西;名為「自治省」者為中國大陸原有的二十二省;名為「自治市」者有上海、天津和北京;名為「特別區」者有香港和澳門。依此〈憲草〉,民運人士所主張的邦聯/聯邦制具有下列分離主義的特色:(注四)

  一、〈憲草〉規定:「台灣自治邦有權發行本邦護照、旅行證件和簽證,設立本邦終審法庭,管理本邦航天、航空、海運、郵政、電信」;「財政獨立,免征聯邦稅」;「有權維持武裝部隊,並有權拒絕聯邦駐軍」。──這是將「中華民國」改為「台灣自治邦」,放棄統一目標,而將兩岸因國共內戰之暫時分離予以固定化和永久化。

  二、「西藏自治邦為國家自然保護區,禁止在其域內進行核子、化學和生物武器的試驗及核廢料的儲存」。──這等於說,西藏不是「中華聯邦」或中國之領土。〈憲草〉規定西藏自治邦「財政獨立,免征聯邦稅」;「有權設立本邦終審法庭」;「西藏自治邦之地位,在本憲法實施二十五年之後,由其域內公民以投票公決檢討之」,不受憲法所賦與聯邦政府權力之限制。──這是西藏獨立分裂主義的主張,只是將獨立時間延後,以公民投票決定而已。

  三、各「自治邦有權以『中國某自治邦』名義與外國締結非軍事性協定,有權自行決定參加各種國際組織,設立駐外代表機構。」──這是說明各「自治邦」有如邦聯制中的主權國,具有外交自主權。

  四、〈憲草〉並規定:「自治邦與特別區得依據各邦或各區情況,管理本邦或本區之入出境。──這是說明「中華聯邦」或中國之公民在台灣、西藏、新疆、內蒙古、寧夏、廣西各「自治邦」不擁有居住、遷徙之自由權利。換言之,各「自治邦」乃獨立王國也,有權剝奪二十二「自治省」十億以上中國人進出及居住各「自治邦」之基本人權和公民權利。

  不久前,有若干海外民運人士在美國加州成立「中國聯邦臨時政府籌備委員會」,並發表公告,謂該「臨時政府」之基本宗旨在「推翻中共,創立共和」雲。該籌委會負責人表示,「臨時政府」版圖不包括台灣,未來將先與台灣建立邦聯,以後再考慮建立聯邦與否的問題。(注五)

  如上所述,則新世紀初期中國民族所面臨的領土主權之挑戰是台獨、藏獨、疆獨和蒙獨等分離主義,假聯邦主義之名進行分裂中國之實。聯邦主義或聯邦制(Federalism/federation)是否適合中國?能否戰勝中國民族統一主義?大前研一是否過分看重經濟因素而使其預測落空?西化派、民運人士所主張的聯邦/邦聯制是否違反中國大一統歷史傳統?如此在實際上的分裂中國是否符合現代中國絕大多數民眾的基本願望?

二、中國大一統歷史傳統之確立鞏固與堅韌持久


  中國古代有甚多部落、族群小國,如《左傳》哀公七年所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而明末清初學者顧祖禹寫道:「禹會諸侯,執玉帛者萬國;成湯受命,存者三千餘國;武王觀兵,千八百國,東遷之初,尚存千二百國;獲麟之末,凡百有餘國;而會盟征伐可紀者約十四君。」(《讀史方輿紀要》)

  自古迄今,人類之生存空間與生活資源均屬有限,同時人類慾望無窮,而且常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因此衝突難免,鬥爭激烈,生存不易,生活維艱,「人生而自由,但處處又在縲紲之中」(盧梭語)。人與人爭,與自然爭,為生存自由而爭,但單打獨鬥,無濟於事,故必須群居,由氏族、部落而民族,及民族聯合。

  形成及鞏固一民族之基本要素為血統、語言、風習、思想信仰、地理環境、歷史傳統等。周初封建宗法社會,由氏族、部落自然演進而成;但聯邦及邦聯式的封建制度難以長久維持,春秋戰國亦是必然發展,過渡到統一的大帝國。促成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民族統一運動之因素甚多,例如個人權力野心(人性)、學術思想之發達、技術與實業之進步(即鐵器之發明與應用)、都市與商業之興起等等,而最根本的自是華夏民族生存之需要。此即長城線以南諸華夏族群、民族非統一團結不足以對抗天災(旱澇災難及其救濟)與人禍(異族侵擾壓迫、諸侯之爭權奪利)。

  二十世紀著名英國漢學家、科學史學者李約瑟博士與已故美籍華人歷史學者黃仁宇博士曾合寫一論文〈中國社會之性質:一個技術的解釋〉,其要義如下:中國在二千多年前即因防洪、救災,及防禦北方遊牧民族之侵犯,構成統一局面,以文官治國,實行中央集權,發展燦爛光輝的文化。(注六)

  此種理論是根據地理、地質與天象學。黃河經常氾濫成災,大規模防洪需要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全國統籌規劃進行,非局部地方權力所能為力。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勒石頌功,自稱「決通川防」,更稱秦為「水德之始」(《史記》)。故為回應自然環境之挑戰,中國在西元前二二一年即必須統一。(同注六)

  何故中國經常有水旱災?因中國之季候風系「氣旋風」,即夏季由菲律賓海吹向中國之水蒸氣,全靠由西北吹來之旋風(cyclone)將之升高,濕氣遇冷成雨。於是農作物所需雨量,全待兩種未知數之相遇而定。如果兩種氣流一再在某處上空相遇,該處必有水災;反之若是兩者經常錯過,則成旱災。根據二千多年以來的記載,中國幾乎年年有水災或旱災,有時水旱並至。只有大國大政府,掌有各種資源始能從事防洪救災。梁惠王見孟子,即自稱「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此為構成秦漢大帝國之地理、氣候因素。(同上)

  由於天候氣象關係,在東亞大陸有「十五吋等雨線」(15-inch isohyetline)所造成的地理資源差別,因而導致族群、民族之生存競爭,亦必然迫使中華統一帝國之產生。英文isohyet 一字來自希臘文isos(equal平等)與huetos(hyet,rain雨)之合併,即意指「等雨量」(equal rain)。因此在中國地圖上可以劃出一條十五吋等雨線,在中國北方與萬里長城大致符合,在西部則經甘肅青海到西藏邊境。凡此線以南以東,平均每年至少有十五吋之雨量,可資農耕;此線以北以西,則低於此最少雨量,少數民族只能以遊牧為生。故此等雨線亦胡漢之分劃,亦邊疆民族與中原民族幾千年來長期交兵之處,尤以氣候乾旱與人口過剩時為然。邊疆民族有無需動員之便利,牧人即騎兵。中原民族則須徵集兵員,改變生活秩序,普遍抽稅籌餉。這亦使統一的帝國不可避免。等雨線象徵生命線,與等雨線相符合的長城線,亦即國防線。總之,因地理、氣候所引起的防災、救災和抵抗遊牧民族之侵擾,青銅時代剛一結束,秦漢大帝國即告形成。(同上)

  以上科學史學者對中國社會之性質,即中國大一統歷史傳統作地理的、氣候的與民族人文的分析,也就是歷史哲學家對中國社會、歷史之「外部構造」之分析:包括一、自然環境,二、鄰國(族)狀況尤其是技術之對比,三、由此而形成的戰爭、和平關係,即國(族)際關係。(注七)總之,無論是科學史家對中國社會歷史作「技術性」分析,或歷史哲學家之「構造的」分析,其結論均是中國民族在古代歷史發展中走向大統一是不可避免的,亦即中國民族大一統歷史傳統之形成與確立是自然的、必然的趨勢與命運。二千餘年來,華夏民族,從分到合,分而復合,為生存,為自由,團結統一,別無選擇。這也顯示中國大一統歷史傳統之所以鞏固而持久。

  歷史學者夏曾佑對中國大一統歷史傳統之論述值得引錄於下:「自秦以前,神州之境,分為無數小國,其由來不可得知。歷千百萬年而並為七國;其後六國又為秦所滅,中原遂定於一。秦又北逐匈奴,南開桂林象郡,規模稍擴矣。天祐神州,是生漢武,北破匈奴,西並西域,以及西羌,西南開筇僰,南擴日南交趾,東南滅甌粵,東北平濊貊,五十年間,威加率土,於是漢族遂獨立於地球之上,而巍然稱天國。非此兩皇,中國非今日之中國也。故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後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後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後定。此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自秦以來,垂二千年,雖百王代興,時有改革,然觀其大義,不甚懸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漢二君營其室,後之王者,不過隨事補苴,以求適一時之用耳。不能動其深根寧極之理也。」(注八)

三、均權主義單一制與聯邦制


  由於自秦漢以來大一統歷史傳統之確立與堅韌,我國各朝代之政府體制一直是單一制(unitary system),地方政府(包括某些時期的局部封建王國)之存廢及其權力由中央決定。先秦時期之封建制,天子分封諸侯,禮樂征伐出自天子,亦可說是一種單一制。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爭霸,天子失勢,無體制秩序可言,故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無)也。」東周時代之周王朝體制類似現代邦聯,諸侯會盟略近於現代國際會議或聯盟。列國紛爭,終定於一統。三國魏晉南北朝,統一運動不曾間斷,乃有隋唐之統一。唐之藩鎮,過於傾向地方分權,尾大不掉,內輕外重,分裂割據,由五代十國而過渡到宋之統一。宋代矯枉過正,強幹弱枝,內重外輕,無力抵抗外敵。明清專制惡化,亟需由統一的專制帝國進入統一的民主大國,要民主,也要統一。民主人權與國族統一,如鳥之兩翼,相輔而行,缺一不可。歷史教訓,班班可考。

  一國之政府體制,依憲法規定,政府權力概括或列舉分屬於中央與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並非由中央產生,而中央政府往往由地方聯合組成,即聯邦制。地方政府及其權力由中央產生或變更,即單一制。在聯邦國家,中央與地方權力衝突時,通常由釋憲機構解決。聯邦制多側重地方之權力與民主(地方分權),但是,俾士麥時代德國采聯邦制,而行中央集權;前蘇聯采聯邦制而行極權主義;而美國聯邦亦傾向聯邦權力之擴大。單一制多側重全國性之權力與民主(中央集權),但法國是單一制,被認為是民主國。是故,聯邦制與地方民主或單一制與中央專制,二者無必然關係。

  墨子有言:「瓜甜蒂苦,世無完美之物。」任何制度有利亦有弊,聯邦制由地方分權民主可能走向分裂獨立,單一制由中央集權可能走向專制。我國自秦漢以來為國族生存之需要採行單一制,有時地方權重,有時中央權多。晚近受西潮沖激,又有聯邦制與單一制之爭。中山先生是政治家與思想家,對我國政府體制之設計自有其卓見,此即均權主義的單一制或單一式的均權制之構想。簡稱均權主義或均權制。其發展概況如下。

  民國元年,孫先生曾幾次主張單一制。他在八月十三日發表〈國民黨組織宣言〉稱:「保持政治統一,將以建單一之國,行集中之制,使建設之事綱舉而目張。」同月二十五日,他復斷然言之:「吾國今日之當采單一國制,已無研究之餘地。」(注九)十月十日又言:「現信中國仍為整個單一制國家,且將永遠如是。」因為:「中國自廣州北至滿州,自上海西迄國界,確為同一國家,同一民族。此種事實直至中國學生留學外國之時,始有完全之認識。故首知中國為偉大之單一國家者,乃留學外國之學生。現在余遊歷北部之觀察,更給余以鐵證,確知此種見解之正確無訛。」(注十)

  民國成立以來,每次制憲均有「省制問題」之爭論。民國九年以後,又有「省憲運動」,其理由是「聯省自治」。民十一年,孫先生發表〈中華民國建設之基礎〉,為研究他對政府體制主張之最重要文字。他批評中央集權、地方分權與聯省自治等說法,「不過內重外輕、內輕外重之常談而已。」他寫道:「議者曰:『國小民寡或可用中央集權,地大民眾非用地方分權或聯省自治不可。』曾不知土地之大小,不單當以幅員為差別,尤當以交通為差別。果其交通發達,土地雖廣,猶比鄰也。中國若守老死不相往來之訓,雖百里不可以為治。若利用科學以事交通,則風行四海之內,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集權分權又何與焉?」(注一一)

  他繼續寫道:「議者又曰:『中央集權易流於專制,地方分權或聯省自治始適於共和國。』此又不可以不辯。夫專制雲者,為立憲對待之名詞。苟其立憲,雖中央集權何害?例如法國固行中央集權者,為民主立憲國自若也。北美之合眾國,議者樂引為聯省自治之口實,以為非如是不得為共和,而不知所引之例實際適當其反。美之初元,固行地方分權矣,然南北分馳,政令不一,深貽國民以痛苦。及南北戰爭起,雖以解放黑奴為號召,而實行統一乃其結果也。」(同上)

  對於中國不宜採行聯邦制以及聯邦制與美國之富強,孫先生曾作進一步說明:「中國的各省在歷史上向來都是統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統屬的。而且統一之時就是治,不統一之時就是亂。美國之所以富強,不是由於各邦之獨立自治,而是由於各邦聯合後的進化所造成的一個統一國家。所以美國的富強是各邦統一的結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結果。中國原來是統一的,便不應該把各省再分開來。中國眼前一時不能統一是暫時的現象,是由於武人的割據。」「如果以美國聯邦制就是富強的原因,那便是倒果為因。」(《民權主義》第四講)

  孫先生並積極提出其均權制:「權之分配不當以中央或地方為對象,而當以權之性質為對象。」「例如軍事外交宜統一不宜紛歧,此權之宜屬於中央者也。教育衛生隨地方情況而異,此權之宜屬於地方者也。」(同注一一)均權制度之名稱及內容至民十三年他予以最後確定,如《建國大綱》第十七條之規定:「中央與省之權限,采均權制度,凡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劃歸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質者,劃歸地方,不偏於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由國民黨、民主社會黨、中國青年黨以及社會賢達等於一九四六年所制定之《中華民國憲法》即系採取均權制,並將中央與地方之權限、事項均予一一列舉,至於未列舉之剩餘權,仍依事務之性質,以認定其歸屬。遇有權限爭議時,由「大法官會議」解釋之。

  回首二十世紀初期,軍閥割據,國家分裂,大軍閥約武力統一中國,小軍閥則要武裝維持割據,其時,乃有「聯省自治」即聯邦制之提出,除陳炯明等軍閥積極鼓吹外,西化派人物胡適也曾說:「中國太大了,不適於單一制的政治組織」,因而也贊成「根據於省自治的聯邦制」。(注一二)

  國民黨自始即倡導均權式的單一制,並主張以武力掃蕩軍閥,統一全國,因而有北伐之役。但它於二戰後未能抱持民族主義,團結全民,從事和平建國,在內戰中失去政權。其後,國民黨在內戰中自大陸敗退至台灣,兩蔣時代結束,分裂主義抬頭,統獨問題日益嚴重,國民黨失去政權,人窮志短,在二00一年召開第十六次全體黨代表大會前夕,連戰主席擬放棄國民黨所繼承之大一統歷史傳統(均權主義的單一制),而將「邦聯制」寫入黨綱,作為兩岸統一之模式,但未獲黨員民調多數同意,此議遂寢。至於國民黨大老陶百川及少壯周陽山等人所倡議的「台灣優先」與「中華國協」,其主張較邦聯制尤不符合中國歷史傳統之發展,離題太遠,應者寥寥。

  至於中共,原為(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與俄化(馬列)主義的政黨,忽視中國民族主義之迫切要求,反而相信列寧的民族自決論,並模仿蘇維埃聯邦體制。因此,一九二三年中共「三大」通過黨綱,主張「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和中國本部的關係由各該地民族自決。」(注一三)中共於一九三一年制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規定:「中華蘇維埃政權承認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自決權,一直承認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國脫離,自己成立獨立的國家的權利。」(注一四)這是中共第一次以根本法形式承認國內少數民族之自決權。自是以後,中共一再申明此一主張。但至一九四七年五月內蒙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後,中共即放棄此一少數民族自決之主張。

  關於聯邦制,中共自一九二二年「二大」至抗日戰爭結束,曾多次提出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或「中國蘇維埃聯邦」之主張(編按:為什麼所謂海外民運與中共如此相像?)。二大〈宣言〉主張:「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實行自治,成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聯邦制,統一中國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注一五)此後中共曾再三申明建立聯邦共和國的主張。一九四五年《黨章》仍明確規定,中共「目前階段的任務是」「為建立新民主主義聯邦共和國而奮鬥」。但至一九四九年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所通過之《共同綱領》則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結構形式是單一制的多民族統一的人民共和國」,「以民族區域自治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和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編按:它已經掌權了,並且是創建了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教政合一式極權專制統治,不需要、也沒有可能再以鼓吹聯邦制或邦聯制來分裂由它統治的國家了!至於民族自治,則純屬假話一句)

四、地方/民族分離主義與聯邦主義


  一、台獨分離主義:民進黨自建黨開始,在本質上即是一主張台灣獨立、地方分離主義的政治組織,並具有法西斯氣質。因此,傾向自由主義、並有民族愛國天良的重量級人物如費希平、朱高正、許信良、施明德、陳文茜等,均先後脫黨。該黨「台獨黨綱」聲稱「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及制定新憲法的主張,應交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

  該黨主席陳水扁於去年八月三日提出「一邊一國」論,聲言「只有2300萬偉大的台灣人民,才有權利對台灣的前途、台灣的命運和現狀來做決定」,並呼籲「認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大前研一所著《中華聯邦》出版後第三天(本年一月十八日),陳即主動聲明:「中華聯邦」比「一國兩制」更糟糕,不可能為台灣人所接受。二00五年的台灣還是台灣;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2300萬台灣人民才是台灣這個偉大國家的主人,台灣前途只有台灣2300台灣人民有權作選擇及決定;台灣作為一個國家,不是人家的一部分、人家的地方行省,更不是人家的特別行政區。台獨「教父」彭明敏曾向國際新聞界宣稱,即使大陸實行民主,台灣仍要獨立。葉菊蘭說,台灣與中國分離獨立,不需要聯邦或邦聯。

  民進黨執政後,用盡心機「去中國化」,進行台獨,倒行逆施,經濟衰退,社會沉淪,人民痛苦指數日增;但在立法院改選中,它卻有所斬獲,這說明台灣分離主義是一種訴諸鄉土情感的族群主義,台獨人士並虛構「台灣民族主義」以對抗中國民族主義。民進黨以民主為名,實為台獨黨,其目的在建立台灣國,不會滿意於聯邦制;他們甚至走向殖民地化(例如要廢除中國語文、用英語為官方語言),成為美日反華基地,挑戰中國領土主權之完整。

  二、藏獨分離主義:西藏問題之本質是民族和國際問題,以前是漢藏兩族之間的衝突與和解,晚近則是中英藏、中印藏、以及中美藏各民族之間的利益爭奪。而西藏問題之最大癥結在於藏人之「大西藏」觀念及其藏獨主張。藏人之所謂「大西藏」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雲南省西北部和甘肅省南部,即「所有的藏人居住區」,西藏「流亡政府」公佈此區為二五0萬平方公里,比西藏自治區大一倍。達賴近年雖言不尋求完全獨立,但自他所提出的「和平計劃」及其中「大西藏」定義,實際是荒謬的藏獨主張:(一)「把整個西藏(按即大西藏)轉化成為一個和平地區」。所謂「和平地區」即中國自此區撤除軍隊和軍事設施。(二)「中國停止危及藏民族生存的移民政策」。此在否定「大西藏」是中國領土,中國人不能移居該區。(三)「中國放棄在西藏製造核武及貯存核廢料」。此亦是否定西藏是中國領土。(四)「對西藏未來地位進行會談」。此是「西藏地位未定論」。

  回顧歷史,清末民初英帝國主義自殖民地印度侵略西藏。印度獨立後,自被殖民者變為擴張主義者,繼承英帝侵略西藏,因而有一九六二年中印之戰。印度戰敗後,數十年來,大力支援藏獨,並整軍經武,準備和中國再戰。同時,英國退出印度後,美國接手英國繼續支持藏獨。總之,西藏問題是一個族際和國際問題。

  三、疆獨分離主義:唐代西突厥族遭漢族掃蕩後,部分西移為今土耳其人,部分殘留新疆,即今維吾爾族。疆獨主要成員為維族,是故他們自稱「東土耳其斯坦獨立運動」(「東土」)。新疆古稱西域,自古即為諸民族爭奪之戰略交通要地。漢唐時代,漢族與匈奴、突厥等爭控天山南北,晚近俄、英帝國均曾染指。一九三三年,英帝曾在南疆利用維族野心分子建立「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但不久即被馬仲英部破滅。一九四四年,俄帝在伊寧製造另一「東土」傀儡組織,亦曇花一現而已。南北疆「東土」殘餘分子流亡國外,繼續其分離主義活動。

  四、蒙獨分離主義:南宋亡於蒙古,漢族因人口眾多與文化優勢而能復國。惟大部分蒙古人仍回塞外,分韃靼、瓦剌兩部,與明朝始終相對峙。滿人采聯蒙制漢政策,滿蒙一家。民國成立,五族共和,蒙人自是中華民族成員,蒙古亦自是中國之一部分。惟帝俄及蘇帝相繼從事蒙古分離運動。一九四五年,國府屈服於蘇、美壓力,並以換取蘇聯不支持中共,而允許外蒙古公投獨立。中共上台後,立即承認外蒙為主權國,國府後悔不承認外蒙之獨立,但於事無補。一九六一年,外蒙進入聯合國。國共兩黨「聯手」斷送外蒙古,而內蒙古亦發生獨立分離或與外蒙統一運動。

五、結 論

  自以上各節觀之,可以明瞭諸歷史學者之論旨:「一部中國史,可以說是一部民族鬥爭史」(郭廷以),「中國史者,即漢族與諸族相競爭而相融合為一個中華民族之歷史也」(繆鳳林),「世界歷史大體上是民族鬥爭史。過去是遊牧民族、農耕民族、海洋民族相互鬥爭的歷史。至於近世,工業起來,農業國無例外的為工業國所征服」(胡秋原)。

  鄭成功於一六六一年驅逐荷人,第一次光復台灣。一八八六年,台灣成為中國一省。中國血戰八年,戰勝日寇,於一九四五年第二次光復台灣。因為台灣是中國之東南門戶,亦西太平洋國際戰略要地。

  西藏即唐代吐蕃,吐蕃興起後,即於西元六三八年舉兵二十萬攻唐。唐派兵五萬擊退之。中共建政後,英帝訓練藏軍十餘萬對抗新中央政府,中共派軍四萬於一九五0年擊潰藏軍,進駐拉薩,以保衛此中國西南後院。 加晚清英侵略西藏,清政府派兵保護,民國有蒙藏委員會,關係甚洽。

  自漢代斷匈奴右臂,經營西域以來,新疆一直是中國西北之國防要地。清末左宗棠率軍入新,先平回亂,繼驅俄軍,並呈請朝廷建省,謂「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一八八四年,新疆建省。

  台灣問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之間的法統之爭,是中國內政問題。台獨運動是叛國行為,國民黨不能制止叛亂,並被台獨擊敗;但台獨取得政權後,不敢取消國號,不敢冒民族之大不韙,只以中華民國之名,行台獨之實。西方支持台獨是干涉中國內政。

  至於藏獨、疆獨和蒙獨,乃歷史老問題,即漢藏、漢回、漢蒙之間的民族衝突與融合問題,由來已久。大前研一雖是經營大師,經濟學者,但)歷史是民族鬥爭史,大前研一當然更難明白僅憑經濟不能解決兩岸問題,更不能解決民族問題。至於老、新西化派,崇洋媚外,美國月亮比中國的圓,美國採行聯邦制,中國當然要向其學習。他們不知道聯邦制政治設計亦不能解決民族問題。西化派反傳統(包括大一統傳統),鄙視中國文化,抱持民族歷史虛無主義,又不懂政治科學和歷史哲學,不知聯邦制乃是使中國走上四分五裂之第一步;即或知之,由於他們反民族(統一)主義,亦不惜中國四分五裂,所以熱衷聯邦制,乃至邦聯制。

  聯邦制或聯邦主義乃是一種地方的、民族的分離主義,至少是分離主義之初級階段,不僅不能解決兩岸和邊疆問題,而且治絲益棼,將使中國陷於混亂狀態,是開歷史倒車,回到春秋戰國時代,不是中國大一統歷史傳統向前發展之道,不合於中國民族之需要。大前研一之預測勢必落空,西化派民運人士之聯邦/邦聯構想更是反傳統的幻想。

 
注一:大前研一於去年底出版該書原英文版《The Emerg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Chunghwa》,此書是大前繼去年出版《China Impact》與《The China Shift》之總結篇。
注二:大前研一,〈為什麼說二00五年兩岸統一?〉《多維時報》,二00三年,二月二日至八日。
注三:信懷南,〈大前研一的預言〉,《世界週刊》,二00三年二月九日。
注四:《開放雜誌》,一九九四年三月,頁二八至三五。
注五:《世界日報》(紐約),二00三年二月二十日。
注六:黃仁宇,《新時代的歷史觀》,商務,一九九八年,頁八至十二。
注七:胡秋原,《史學方法之要點》,學術出版社,一九七0,頁四七至四八。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1040&aid=1184102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