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主人的耳朵和手腳
導盲犬當視障者的眼睛,肢輔犬則是為肢體障礙人士服務,例如為輪椅使用者開關門,拿取或撿拾物品,幫忙按鈕或緊急呼救等;至於導聾犬就是扮演聽障者的耳朵。
灣共有三個機構訓練導盲犬,但專門訓練導聾犬和肢輔犬卻只有屏東科技大學工作犬訓練學校一所。目前屏科大已有一隻肢輔犬示範犬Amber,因牠年齡稍大,學校已著手培訓接棒犬隻。屏科大工作犬訓練學校社工員林怡容表示,希望未來兩、三年能夠順利產出本土第一隻肢輔犬。
在職導聾犬 全台僅一隻目前台灣只有一隻名叫Ally的導聾犬正式投入「就業市場」,林怡容說,但學校內還有四、五肢導聾犬正在接受最後訓練,可望都能於今年畢業,並期盼順利找到配對者。
不過,因為對導聾犬和肢輔犬認識不足,過去導盲犬遇到的問題,可能在導聾犬和肢輔犬上重演。林怡容解釋,尤其因為導聾犬不需挑選特定品種,外型不如導盲犬、肢輔犬容易辨認,遭遇的困難更多。例如若要帶著導聾犬或肢輔犬Amber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一定要先發公文」,否則就得耗費唇舌說明,且即便先行文,臨場仍常被拒絕。因此,現階段要讓狗狗學習社會化,訓練員多半只能帶著導聾犬或肢輔犬到熟悉的環境或友善的店家。
使用困難 申請不踴躍
「狗明明也在工作,但沒有法源保護,訓練和使用導聾犬、肢輔犬真的很麻煩!」曾在日本受訓的導聾犬訓練師陳小姐表示,歐美日等國對導聾犬和肢輔犬都已有相關法律規範保護,但台灣目前只將導盲犬納入「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中規範,以至於如果大眾運輸業者拒載,使用者只好自己開車載狗,即便去超市買個小東西,狗也被要求綁在門口等待。
林怡容說,因為使用可能遭遇困難,申請導聾犬的人現在還不是很踴躍。學校因此規畫今年暑假帶著狗狗們搭乘火車環島宣傳,到各城市的聽障人士家中「來去住一晚」,藉面對面拜訪讓聽障朋友實地體驗導聾犬的功能,也希望讓社會大眾認識協助犬,進一步支持、推動修法,讓所有協助犬都一併納入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