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反共反獨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反共反獨】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義和拳大師兄YST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07年一月YST的《軍事小常識:戰鬥機》系列一. 2007-1-14~《軍事小常識:戰鬥機》
 瀏覽5,921|回應48推薦0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城市討論區:軍事小常識:戰鬥機
YST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天下縱橫談  2007/01/14 20:00:26

.

軍事小常識:戰鬥機
2007/01/14 20:00 瀏覽748|回應9推薦18

Y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8)

阿扁是黑金無賴
Rebecc
小青蛙
john
忍無可忍
michial
YesYouGotIt
校長
Boor
齋貓

more...

開年以來最大的軍事新聞就是去年12月底中國大陸官方解密她最新研發的殲-10戰鬥機並且宣佈殲-10已經成軍服役。我所知道的消息是,殲-10其實早在2003年就正式成軍了,只是等到現在才解密而已。殲-10的解密與成軍是引起我寫這個系列文章的重要原因,讓我們趁此機會談談戰鬥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軍用飛機以用途來區分,可以有很多種,每個國家採用不同的代號。先說世界航空第一大國,美國的軍機代號。

戰鬥機(Fighter)是以空中格鬥為主,美國戰鬥機的型號都以F開頭,再跟一個數字,附加一個“別號”。譬如 F-16是美國的輕型戰鬥機,取名“Falcon(獵鷹)”。

轟炸機(Bomber)以大面積破壞地面目標為主,美國型號都以B開頭,也附加一個“別號”。譬如B-29是長程重轟炸機,取名“Superfortress(超級堡壘)”。

除此之外,美軍的運輸機以C開頭、偵察機以R開頭、對地(海)特殊目標攻擊機以A開頭....等等,我就不細訴了。

 

俄國的軍用飛機不是以用途分類作代號,而是以研發公司的縮寫為代號。

譬如Su-27是蘇愷公司(Sukhol)研發的某一種戰鬥機,NATO為它取了一個外號叫“Flanker(側擊者)”。

譬如Tu-22M3是圖布列夫公司(Tupolev)研發的某一種轟炸機的第三次改良型,NATO 為它取了一個外號叫“Backfire C (逆火 C 型)”。

猜猜看, Su-25是什麼飛機?不對,它不是戰鬥機,而是一種對地(海)特殊目標攻擊機,NATO為它取了一個外號叫“Frogfoot(青蛙腳)”。

所以“Su”開頭只代表是蘇愷公司研發的飛機,這些飛機可能是戰鬥機,也可能是其他種類的飛機。

但是俄國飛機公司都幾乎只研發一種飛機,譬如米高揚—格瑞梅曲(Mikoyan-Gurevich)公司就只研發戰鬥機,代號以“Mig”開頭,中文簡稱「米格機」。所以看到“米格(Mig)”開頭就認定是戰鬥機,幾乎也錯不了。

 

中國大陸有自己的軍事系統,用的是中文,所以有自己的一套代號。

譬如大陸稱戰鬥機為「殲擊機」,英文代號以J開頭,再跟一個數字,附加一個“別號”。譬如殲-10,代號J-10,取名“猛龍”。

大陸的轟炸機,中文以「轟」字開頭,代號以H開頭,譬如轟-6,代號H-6。

大陸的運輸機,中文以「運」字開頭,代號以Y開頭,譬如運-8,代號Y-8。

大陸稱對地(海)特殊目標攻擊機為「強擊機」,中文以「強」字開頭,代號以Q開頭,譬如強-5,代號Q-5。

 

本系列的文章將討論範圍專注在戰鬥機,因為戰鬥機的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用途最廣,最具代表性,就像海軍的驅逐艦。

 

據我所知,殲-10目前裝備了四個團,每個團有二十四架飛機,所以解放軍裝備這種新型戰機的總數大約在一百架左右。

中共空軍的編制與國軍不同(國軍採用美制),大陸空軍的一個團比國軍的中隊(十二架飛機)要大,比國軍的大隊(三十六架飛機)要小。國軍的大隊再上去就是聯隊;解放軍的空軍團再上去就是空軍師。不論聯隊還是師都是駐紮在同一個空軍基地,聯隊長或師長就是該空軍基地的最高指揮官,官階是少將。

 

下面這張照片是新華社提供的。一整個團二十四名飛行員列隊走過他們的殲-10戰機,飛行皮夾克蠻神氣的,不錯,頭盔不知是否有瞄準器(這是重要裝備,以後會討論)。走在最前面的兩位應該是團長與副團長,都有點胖,不夠帥氣,看起來也不夠靈巧,應該減重了。

 

 

殲-10正式成軍,一個團的二十四名飛官列隊走過他們的戰機。站立在每架飛機前的八位士兵,是負責為該飛機保養與維修的地勤人員。

 

殲-10的正式服役在世界軍事上是一個重大新聞,引發全球軍事專家極大的關注和熱烈的討論。殲-10的性能屬於第三代戰機中的佼佼者,軍事專家把它歸類於三代半。殲-10的出現不但打破了海峽兩岸的軍事平衡,而且在美、歐、俄之外形成世界戰鬥機的第四極,為中國奠定了下一代(第四代)戰鬥機的地位。

YST個人認為也許最重要的是殲-10的性價比很高,在未來的軍火市場上是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目前看不到任何可以和它競爭的西方產品。

 

航空工業是高科技工業的最佳代表,因為它要求最多的科學知識與技術儲備,它的系統最龐大也最複雜。發展航空工業的困難尤其表現在現代戰鬥機的設計與製造上,因為相關的配套工業太多了。今天能夠設計與製造出一種優良的第三代戰鬥機,其困難度比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製造出一種優良的新戰鬥機不知道高出多少倍。要想搞出一個現代戰鬥機,熟練的工人不計算,單只計算高教育的科研隊伍與工程師就上萬。不要笑,美國開發任何一種新戰機,它的動力系統、飛行系統、電子系統、武器系統....等等,哪個子系統的研發隊伍不上千?子系統的工程固然浩大,整合系統的工程和困難更是驚人,需要更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

 

殲-10的出現代表中國大陸在航空工業上的巨大成就。中共的軍事工業一向是裝備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今天的殲-10成軍表面代表的是解放軍裝備了第三代的戰機,背後確定的是下一代的戰機已經在高度研發中(我估計在三到五年內會首飛),可以想像更前衛的戰機開始預研。我們在下一篇文章中將討論每一代戰機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空中打擊力量在現代戰爭中是非常關鍵的。尤其一個國家所製造的戰鬥機會為這個國家的綜合軍事工業水平提供很好的指標,所以一種新飛機的出現會立刻引起世界軍事學家濃厚的興趣和廣泛的討論。目前能夠獨力製造第三代戰鬥機的國家只有五個,就是聯合國的五個安全理事會員國。到了第四代也許就只剩下美、俄、法、中四個國家了。英國多半沒有這個錢、技術、與意志繼續玩這個燒錢的遊戲,英國把未來戰鬥機的研發都交給了美國。

 

如果你經常閱覽軍事報導的文章就會發覺軍事家們常常把某個戰鬥機說成是第幾代的戰鬥機,譬如米格-15是第一代、米格-21是第二代、F-16是第三代、F-22是第四代...等等。這種用「代」來區分戰鬥機的性能幾乎已成了軍事家、軍事記者、還有軍事迷們的共同語言而他們的報導中幾乎從來不對這個「代」加以任何解釋。

 

對軍事不很熟悉的讀者不禁會問:這些戰鬥機每一代的劃分到底標準是甚麼?

本系列文章的主旨就是回答這個問題,也順便談一點戰鬥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演變歷史。

 

首先我們要點出的是,戰鬥機的演變和飛機的動力系統密不可分。事實上,航空發動機是推動戰鬥機的演變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遙感系統、控制系統、通訊系統...等等。所以要談戰鬥機的演變就必須從航空發動機談起。

 

人類自從發明飛機就不斷地追求飛得更高、飛得更快和飛得更遠,軍用飛機更是如此。這三個要求不論是那一個,關鍵問題都在動力系統。歷史上,科學家從來沒有停止要求更強大的發動機。優良的發動機是設計飛機最最重要的關鍵部分,是牽一髮動全局的傢伙。

 

研發戰鬥機的週期很長,所以整個計劃都是全面進行,所有的子系統都預先設定了指標。如果到了整合的時候發動機的性能不能達到預定的指標,則飛機的性能就會全盤改變,因此整個設計必須重來,不但浪費了時間、金錢、與人力,而且產品性能必定下降,在比較嚴重的情形下會導致整個計劃被放棄。

 

中國的工業發展較晚,加上連年戰亂,根本沒有長期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一九四九年內戰結束時,中國連汽車都不能製造,工業基礎之薄弱可想而知。大陸的航空工業起步艱難,西方的技術封鎖更是雪上加霜。大陸的航天工業有錢學森這根大柱子撐著,所以一枝獨秀,令全球人士刮目相看。中國的航天技術不但先進,幾乎與美俄同步,而且自成一套,有些地方甚至領先世界。但是航空工業沒有錢學森這種大柱子,一切要自己從頭摸索。所以航空工業長期落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學技術的儲備不夠。尤其像發動機的製造屬於最高機密,這種關鍵技術是不可能得到外國幫忙的,即使是友好國家也不可能轉移這種技術。早期大陸有很多飛機設計被迫取消,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因為發動機不過關。

 

對飛機而言,發動機僅僅要求馬力大是不夠的,還必須重量輕,航空發動機的困難就在這裏。想想看,十九世紀輪船上燒煤的蒸汽機馬力就非常大了,但是飛機能用嗎?所以最早的航空發動機都是清一色的汽油內燃氣,因為以單位輸出馬力而論它的重量最輕,也就是說汽油內燃氣的輸出功率與本身重量的「比值」最高。這個平均推力除以自身重量的「比值」,科學家稱為發動機的「推重比」(Power/Weight Ratio)。

 

這個「推重比」是所有研發動力系統的科學家們與工程師們最看重的指標。在船舶和車輛上,也許工程師們還可以稍稍通融、放鬆一點要求。譬如你的賓士轎車,如果8氣缸的發動機重量比原先預估多了一公斤,德國工程師老爺也許就算了,他更關心的是配置問題(packaging),因為汽車內部的容量有限。如果是設計船用柴油發動機的工程師老爺,多出一公斤的事情那就一定算了,船這麼大,連配置都不會是問題。

 

但是研發航空動力系統的老爺們對發動機重量的增加是絕不會通融的。譬如F-16的發動機,每減少一公斤的重量,工程師老爺都會歡呼雀躍。「推重比」是所有戰鬥機設計的基礎和最關鍵的單一指標數字。航空科學家與工程師們絞盡腦汁把這個數字一點一點往上推,「推重比」每增加一點,同樣的飛機就可以飛得更快、更高、更遠、或攜帶更多的武器與彈藥,在交戰的時候高下立現,很可能就此決定了生死、勝負、或成敗。

 

(未完待續)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49153
引用者清單(1)
2007/01/24 18:59 【反共反獨】 [2007-1-22] SCF次日回應2007-1-21齋貓〈Gail和SCFtw2〉— 兼評YST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2007年一月YST的《軍事小常識:戰鬥機》系列九. 2007-1-29,16:24《mustang、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被逐出【天下縱橫談】》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城市討論區:mustang、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被逐出【天下縱橫談】
YST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天下縱橫談  2007/01/29 16:24:03

.

mustang、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被逐出【天下縱橫談】
2007/01/29 16:24 瀏覽461|回應2推薦3

Y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Boor
egjc888
Xuser

【天下】是一個和諧的城市。很早以前市長就說過,【天下】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君子和而不同」,我們看得很清楚「和」是在「不同」的前面。

政治城市要「和而不同」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每個城市有自己的宗旨,宗旨相近的人聚在一起衝突自然就少了。市長時常拿【政治第3波】來做例子,Xuser 與 YST 的政治理念是不同的,但是我們的互動非常好,真正做到了「和而不同」,是政治城市間「君子和而不同」的典範。

自從航空專家 mustang 出現在【天下】以後,【天下】的氣氛就變了。【天下】不再是一個和諧的知識性城市,而是一個打擂台式的知識性城市,市民之間開始互相挑毛病、比學問,這絕不是【天下】的宗旨。這種態度很容易引發下一輪的針鋒相對和嚴重衝突。

為了避免麻煩,市長有權利選擇品味相投的人來排除麻煩製造者。凡是心存「打擂台」的人都不是市長要的。市長很容易看出mustang、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的文章都含有強烈「打擂台」的心理,市長也有合理的懷疑他們是同一個人。

YST 實在太累了,不想花時間和這些人耗。

mustang、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實在沒有必要來【天下】踢館,奉勸您去做些更有意義的事罷!【天下】是一個已經建立信譽的城市,您不必來此做破壞或詆毀它名譽的工作。

人是很難轉性的。好打擂台的人到哪裏都不會改變,市長必須把這種人趕走。未來市長如果發現有任何人來打擂台,這些人同樣也會遭到除名,因為這些人是麻煩製造者。

如果您真的看【天下】不順眼,一定要打擂台,那就自己成立一個城市,任何時候都可以表演“隔山打牛”的絕技,YST 完全沒有意見。但是,您的學問再大也不可以來【天下】破壞氣氛。

mustang、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對【天下】已經造成傷害,市長不能容忍這種潛在的炸彈存在。

市長用雙節棍趕 mustang、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出城。他處去罷,永遠不要回來!
清晨獨自慢跑的 YST

本文於 2007/01/29 16:56 修改第 1 次

x------------------------------------------------------------------x

請勿挑釁市長的權力
    回應給: 薪水小偷(pce1972) 2007/01/29 20:00 推薦5


Y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5)

易燁煌
Lindasky
Boor
egjc888
Xuser

一個城市最重要的就是風格。【天下】的成功就是因為風格特好。

 

但是【天下】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從不會去討好所有人。

 

「網路城邦」是非常公平的。你若是不喜歡【天下】,你可以去別的城市;如果所有的城市你都不喜歡,你可以建一個自己的城市。所以無論是那一種情形,你都沒有必要留在某一個你不喜歡的城市死纏爛打。

 

我並不認為自己的論點有任何錯誤,你不要造謠。

一九五0年以前的飛機從來不是因為螺旋槳所以飛不快,而是因為發動機功率不夠。

但是我不想跟任何人死纏爛打。市長根本看不起mustang這種專家,不是怕了他。 YST如果跟mustang這種專家糾纏下去,【天下】會垮掉的,因為市民都跑了。

 

網站裏用各種不同的分身向對手發動攻擊是常事,造成人多勢眾的錯覺。在辯論中,眾多分身可以造成理不直氣也壯。

 

你少來使用激將法,玩弄什麼真理、民主、人權、自由、一言堂的把戲。個人建設的網站哪有那麼多的自由和民主?這就是為什麼聯合報的「網路城邦」授予市長絕對的權力刪除文章和設立黑名單,因為聯合報要「網路城邦」的每一個城市具有市長個人的特色。至於如何建立一個城市有與眾不同的特色,那就是市長的本事。

 

【天下】是「網路城邦」將近五千個城市中前十名的大城。為什麼?因為【天下】有與眾不同的特色,這個特色是市長辛苦建立的,也就是YST的本事。YST如果搞民主投票一切聽從市民意見的話,【天下】早就垮掉了。

 

不客氣地告訴你,YST是Leader,領導市民走我認為對的方向,而不是聽你這種讀者的餿主意。YST不是Follower。我又不是馬英九,一切看民調做事。

 

再說得白一點,mustang這一票人是存心來搞垮【天下】的。由於【天下】的政治立場屬於極少數的統派,看【天下】不順眼的人太多了。多少人巴不得【天下】馬上垮掉。【天下】是有前瞻性的城市,根本不在乎這些人說什麼,但是不允許他們來此搗亂。mustang、 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都是打著真理的招牌來【天下】搗亂的。閣下想看熱鬧別處去。

 

不要埋怨別人的城市,不滿意就自己建一個城市。

 

mustang、 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最好自己建設一個城市,隨便他怎麼搞,但是不要來【天下】這種信譽卓著的城市從事破壞。這個世上犯了「紅眼症」的人太多了。YST跟這種人囉唆什麼?我吃飽飯沒事做?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062851
和而不同和真像相比...那個比較重要????
2007/01/29 18:25 推薦1


薪水小偷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曾太公

很抱歉初來貴寶地就貼出這種幾近於挑戰的東西...
但是...自五四運動以來...華人社會追求的德先生與
賽先生到哪裡去了???yst先生寫的科普文章淺顯易
懂固然是不錯...雖然內容有一些顯著的小錯誤...
神仙打鼓有時錯...有新資料相互討論...本應是追求
科學真善美精神的最好典範...但是...以"為了避免麻
煩"為由而踢人...似乎過於牽強...如果說..."市長有權
利選擇品味相投的人"...那是否是為了營造出一個
yst一言堂出來就可以亂踢人???市長合理的懷疑
mustang、Very Dumb、大尉艦長0083 他們是同一個
人...但就很多全國連線bbs板上的人所知...這三個是
完全不相干的人...相同處只是指出您的錯誤!!!
  或許夜郎市長會認定我也是他們的分身...那沒關
係...反正真像就是真像!!!就如同直升機不能超音
速...協合機沒裝螺旋槳一樣!!!

以下摘錄貴站所謂守則與規範:發言請遵守網路禮節
,以平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所有網路城邦使用者的權益
勿因一時意見不一致,而有人身攻擊或其他不當
的言行
....請勿於網路城邦張貼不實內容...請勿於網路
城邦張貼任何誹謗、威脅、攻擊或侵害他人權益之內
容..以上守則與歸範...與大家共勉!!!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https://city.udn.com/v1/city/cityhall/blacklist.jsp?gid=269

市政中心/黑名單28 人|2 人提出申訴
查詢黑名單:
頁/共2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暱稱(帳號)原因加入日期
大尉艦長0083 (Kapitanleutnant0083)打擂台式的文章破壞【天下】和諧的氣氛。2007/01/29
Very Dumb (Dummber)打擂台式的文章破壞【天下】和諧的氣氛。2007/01/29
mustang (wcobrachen)打擂台式的文章破壞【天下】和諧的氣氛。2007/01/29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6919
2007-1-29, 11:49 & 16:49【cobrachen 的網誌】〈YST對空戰的誤解 — 有關二戰時期〉1 & 2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wcobrachen&f_ART_ID=691346

YST對空戰的誤解 - 有關二戰時期瀏覽95|回應2|推薦5
2007/01/27 23:54:18

x----------------------------------------------------------------------x


大尉艦長0083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齋貓先生
2007/01/29 16:49

很簡單,就是打到死,如此而已!

在蘇聯與西方盟國的軍隊裡;飛行員只要達到一定的出擊次數或擊落數,就會被強制調離前線,回國擔任教官,將戰場上的經驗傳承予後進.這也就是為什麼盟軍空戰英雄的擊墜數都不高,但是盟軍飛行員的素質都很高的緣故.

與此相反;由於德國並沒有這套制度,所以德軍飛行員可以一直待在前線累積戰功.直到勝利或戰死.這,就是為什麼德軍空戰英雄的擊墜數會這麼高的緣故.

不過,相對的;雖然德國空軍中擊落數十;甚至上百架敵機的"專家"俯拾皆是,但是更多的是總飛行時數不到三位數,首次出擊就命喪敵軍槍口或死於操縱事故的速成飛行員.這種情況,在戰爭後期尤其嚴重!而這也是在這上百架個人擊墜數目之後,一般人所不會去看的問題.這種情況,在盟軍陣營中,是絕不會發生的.

從這一方面講,這數百架的個人戰果,不但不值得稱道,反而是當事人與整個德國的悲哀啊!


齋貓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二戰前100名擊落超過100架的空戰王牌全都是Luftwaffe
2007/01/29 11:49
>看到這一段,可能各位覺得野馬真厲害,不過,YST似乎忘記Bf
109了?這架從西班牙內戰打到以色列獨立戰爭的一代名機,擊落的總架數會比後起之輩要低?空戰擊落架數第一高的哈特曼的座機始終都是Bf
109,非洲之星在陣亡前也是Bf 109,格蘭德在當戰鬥機總監前的座機也是Bf
109,德國有這麼多擊落架數超過100架的空戰英雄,總不能因為喜歡野馬就把他們的歷史忽略了吧。


光是JG 52一個單位所擊墜的架數, 就比許多國家的擊墜數總和還要多, 超過100架的王牌也由Luftwaffe包辦, 真不知道他們當年是怎麼訓練的...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4903
1~3《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Very Dumb 2007-1-29, 01:43〈好像說法差異不少〉& 大尉艦長03:06〈Me-262D!?〉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2007/01/27 01:00 瀏覽574|回應3推薦7

x---------------------------------------------------------------------x

Me-262D!?
2007/01/29 03:06 推薦0


大尉艦長0083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面對如潮水般湧來的盟軍轟炸機,Me-262發展出兩款可怕的機型。第一種是D型,在機首加裝了十二枚自旋式50mm火箭。更凶狠的是E型,在機首裝備了一門反戰車用的50mm機關砲對盟軍轟炸機進行長距離攻擊,或是改裝48枚R4M火箭。德軍的戰術是Me-262先以火箭集中射擊,用火箭爆炸形成的彈雨大量殺敵,然後再高速衝入機群以機關炮火轟擊。相比機關槍,機關炮的威力強大的多,通常飛機中一發就報銷了。

Me-262的衍生型,主要分四種:V,A,B,C。

V:原型機,負責各項測試任務。從V1到V9,每一架都負責不同的測試項目,每一架的外型也都不盡相同,包括首次全噴射動力飛行的V3與超高速實驗型的V9在內,總共九架。

A:日間戰鬥機/戰鬥轟炸機,最基本型的Me-262。兩者主要差別僅在於:日間戰鬥機搭載四門機砲,而戰鬥轟炸機只搭載兩門。除此之外,兩種飛機並無二致。之後,同樣搭載四門機砲,且配備ETC掛架的A-1a/Jabo推出後,兩者便沒有分別。此外,諸如戰術偵察機、純轟炸機、武裝加強型、換用BMW-003的實驗機以及夜間戰鬥機原型機等....眾多改型,也都是建立在A型的基礎上。

B:雙座型,主要為B-1a教練機以及B-1a/U1夜間戰鬥機兩種,移除駕駛艙後方的油箱並加裝第二組駕駛艙與操控設備(B-1a/U1以雷達代替操控設備)。由於不擔負主要作戰任務,武裝則由原先單坐戰鬥機的4門Mk-103 3cm機砲降級為2門MG-151/20 2cm機砲。為彌補移除油箱帶來滯空時間的不足,只要沒有意外;這一型的Me-262,都會帶著一些論者認為當初開發Me-262時所"不必要的"副油箱升空。

C:後燃器實驗型:修改並加強A型後段機身結構,移除駕駛艙後方油箱並加裝一具華爾特火箭引擎,作為緊急加速時使用。至戰爭結束為止,僅有不到三架原型機完成並進行為數不多的試飛。

Me-262D/E?   那是什麼!?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061814
Was that all?
2007/01/29 02:20 推薦0


大尉艦長0083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YST對空戰的誤解 - 有關二戰時期 

二戰雖然過去已經很久了,不過許多歷史性的事件還是經常被提起,包括空戰。可以說,現代空戰的基本戰術,編隊和概念,不是在二戰開始成形,就是經過驗證。譬如說,戰略轟炸機可以不需要護航的概念在二戰受到非常大的考驗,而現在基本的戰鬥機雙機編隊則是德國在西班牙內戰時期開始轉變的,其他國家的跟在他們後面修改的,英國是英倫空戰前後,日本和俄國則都維持三機編隊蠻長的時間。

從YST所寫的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當中看到一些誤解或者是含混不清的地方,因此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供各位參考。



野馬戰鬥機總共生產了大約15,018架(其中大約兩百架是澳洲生產),數量僅次於 P-4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戰中,野馬戰鬥機擊落了4,950架敵機,比任何其他戰鬥機都多。今天在全世界各處仍然能夠飛上天的野馬戰鬥機大約還有一百五十架。

看到這一段,可能各位覺得野馬真厲害,不過,YST似乎忘記Bf 109了?這架從西班牙內戰打到以色列獨立戰爭的一代名機,擊落的總架數會比後起之輩要低?空戰擊落架數第一高的哈特曼的座機始終都是Bf 109,非洲之星在陣亡前也是Bf 109,格蘭德在當戰鬥機總監前的座機也是Bf 109,德國有這麼多擊落架數超過100架的空戰英雄,總不能因為喜歡野馬就把他們的歷史忽略了吧。



作為戰鬥機,Me-262是跨時代的超前,由於有流線型的機身和淚滴型的座艙罩,它的飛行阻力小,使它的平飛時速達到每小時870公里,超出所有對手至少兩百公里(除了後期型的野馬)。Me-262俯衝的時候幾乎達到音速,由於前面沒有螺旋槳、機翼後掠,所以俯衝的時候飛行穩定,特別適合攔截和偷襲。德國空軍的戰術是,Me-262飛在高空,發現敵人轟炸機的時候閃電一般俯衝下來,護航的戰鬥機還沒搞清狀況轟炸機群就吃了一輪機關炮。Me-262機首配置的4門30毫米機關砲火力之強在當時舉世無匹。

作為戰鬥機來說,Me 262的確是化時代,不過他的設計在阻力上其實不算小,以二戰三架有進入服役的噴射戰鬥機來說:流星,Me 262與P-80,其中以P-80的阻力最小,他的平飛速度與262的俯衝速度相當,這個問題其實是各國第一款噴射戰鬥機設計上都有的現象:沒有辦法對氣動力的部分作進一步的調整。原因包括沒有時間和沒有經驗。美國有P-59的經驗,所以在P-80上表現稍好,英國第二架噴射戰鬥機,枚趕上二戰的吸血鬼(就是狄哈維蘭爵士設計的),他的運動性和速度就有很大的改善,262面對吸血鬼會非常非常的吃力。

其次,Me 262的高速穩定性不好,很難在高速下提供穩定的瞄準,並不是YST所說的高速下性能良好。

此外,Me 262並不是因為高速的關係才使用後掠翼的,雖然高速下後掠翼可以延緩臨界馬赫數到達的時間。

話說從頭。1938年RLM交付梅賽希密特和亨克爾公司去設計一款飛機使用噴射發動機的時候,RLM並未指定這架飛機的用途,但是這兩家公司不約而同的往戰鬥機的方向前進。


梅賽希密特在設計之初決定使用BMW的發動機,而當時的噴射發動機推力不大,因此使用兩具可行性比較高。為了減低設計上的風險,所有不必要的新設計或是新概念都不與以採用,這點和美國的P-59很相似。


可是當BMW告知他們的發動機的預定體積和重量比預期大的時候,設計小組決定把發動機移到機翼,當時的設計和英國的彗星很像。


到了1940年5月的時候,整個設計已經進行相當細部的部分,這時候BMW再度告知他們的發動機的重量和體積都要增加。這時候產生一個大問題:增加的重量會影響到飛機的重心的位置,如果這時候要回頭去修改機翼的設計,整個變動太大,設計小組想出來的變通辦法是:將機翼在發動機以外的機翼部份採取18度的後掠角,這樣就可以藉由移動重心和氣動力中心的位置而解決難題。這個方式獲得採用之後,產生出來的機翼形狀是在發動機的內側仍是垂直,只有在外側是後掠。


這個階段另外一個改變就是將發動機放在機翼下方,正式卻訂後來Me 262發動機的位置和外觀。


時間到了1942年7月的時候,第三架原型機進行試飛的過程當中發現另外一個問題:機翼中央部位的氣劉在飛機傾斜的時候會有提早剝離的現象。為了改正這個問題,於是在發動機內側的機翼增加一段結構,這個結構會增加機翼的弦線長度,並且讓翼前緣與外側部分具有相同的後掠角。


這一段結構的改變,讓Me 262的機翼正式從直線機翼變成後掠機翼。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同樣的改變也出現在C-47上面。

掛了兩枚五百公斤大炸彈後,Me-262的飛行性能全變了,它不能俯衝,否則機身會解體。所以Me-262 A-2a(轟炸型)只能在高空做水平轟炸,但是它飛這麼快又這麼高,沒有配合它投彈的瞄準儀器,所以轟炸的效果很差。Me-262A-2a的載彈量又小,根本不可能阻止盟軍地面部隊的前進。我不敢相信希特勒會犯這種錯誤。據說盟軍的空軍指揮部為此舉杯慶祝。

高高度轟炸本來就不是戰鬥轟炸機的工作或者是轟炸方式,低一點的是戰術轟炸機的任務(像是B-25之類),沒有適當的減速裝置,戰鬥機都不能作大角度的俯衝轟炸,只能以淺角度進行,像是Me 262也可以利用淺角度或者是低空水平轟炸,完全不需要去考慮高空水平轟炸,YST似乎弄錯他們之間的關係了。


面對如潮水般湧來的盟軍轟炸機,Me-262發展出兩款可怕的機型。第一種是D型,在機首加裝了十二枚自旋式50mm火箭。更凶狠的是E型,在機首裝備了一門反戰車用的50mm機關砲對盟軍轟炸機進行長距離攻擊,或是改裝48枚R4M火箭。德軍的戰術是Me-262先以火箭集中射擊,用火箭爆炸形成的彈雨大量殺敵,然後再高速衝入機群以機關炮火轟擊。相比機關槍,機關炮的威力強大的多,通常飛機中一發就報銷了。


德國在對付美軍的日間轟炸機編隊的時候使用過很多方式,包括以加裝大量裝甲的重武裝Fw 190從後方對付轟炸機,高速由前方攻擊,這個戰術也是後來B-17要加裝前方槍塔的原因。當德國空軍開始使用火箭,雖然火箭威力大,但是火箭的準確度非常的低,二戰後的試驗即使採用雷達協助瞄準,都還是無法有效攔截轟炸機,這個後面我們慢慢聊。

因此,火箭的使用是在打傷轟炸機,讓受傷的飛機開始脫離編隊,無法受到其他友機的火網的支援,然後其他戰鬥機可以上去將他擊落。前面提到Me 262的高速飛行下的穩定性不好,不容易瞄準,他另外一個蠻大的問題和發動機有關,那就是萬一單邊發動機失效的時候,如果速度低於290公里/時以下,控制面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平衡,會進入無法收拾的姿態而墜毀,這也是低速下Me 262意外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噴射機空戰發生於亞洲的韓國戰區,這場空戰蘇聯能夠和美國平起平坐,都要歸功於英國人的功勞(或者是愚笨),在戰術和裝備上也有些不同,有一些資料稍後提供各位。

敬請各位對這一篇提出指教。謝謝。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061781
好像說法差異不少
2007/01/29 01:43 推薦0


Very Dumb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YST對航空基礎面的誤解和他的面子之18 - Me 262無法量產的真正原因


如同預期的,對於Me
262的量產問題上,YST的說法有不小的誤解。以下我將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實際原因提供給各位。


原文請參考: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世界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是德國梅塞史密德公司(Messerschmitt)研發的 Me-262
戰鬥機。研發工作從一九三九年開始,用的是寶馬公司(BMW)最新開發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並且首次採用了後掠翼的設計。Me-262在一九四二年7月試飛,表現出非常優異性能,它輕易地在模擬空戰中打敗德國當時最優秀的戰鬥機Me-109。有意思的是納粹高層認為閃電戰的成功並不緊急需要這種高性能的戰機,所以它的生產時間表被延後,而且後來即使開始生產,月產量也被限制在二十架。這是納粹頭子對超越時代的噴氣式戰鬥機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但是好事多磨,這麼好的戰鬥機又發生了變化。希特勒一心記掛著地面上的戰事,在觀看了Me-262的飛行表演後,下達了元首命令,要求將全部的Me-262改為轟炸機。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Me-262是不適合轟炸任務的。德國工程師連忙為此作出改動,掛了兩枚五百公斤大炸彈後,Me-262的飛行性能全變了,它不能俯衝,否則機身會解體。所以Me-262
A-2a(轟炸型)只能在高空做水平轟炸,但是它飛這麼快又這麼高,沒有配合它投彈的瞄準儀器,所以轟炸的效果很差。Me-262A-2a的載彈量又小,根本不可能阻止盟軍地面部隊的前進。我不敢相信希特勒會犯這種錯誤。據說盟軍的空軍指揮部為此舉杯慶祝。



YST引用的資料是非常老的說法,這個說法出自阿道夫格蘭德的自傳,中文最早的翻譯版本是由鈕老師翻譯,叫做神鷹紅武士。後來英國出版,大明王氏翻譯自日文版的Me
262書中也採用格蘭德的說法,這一本書近年由星光出版社取得英文版之後重新翻譯(我忘記有沒有出到這一本,因為當年我曾經被問過要不要翻譯野馬戰鬥機那一本)。


格蘭德當時是戰鬥機總監,他和希特勒以及戈林的關係因為空防的惡化而跟著下降。他在自傳中將Me
262不能夠及時量產以及數量不夠的問題歸咎於希特勒要求將這架飛機修改為可以攜帶炸彈所導致,而這個說法也在1960年代開始一直影響到將近1980年代左右,直到新的資料整理出來才加以推翻。


格蘭德在1980年代後期播出的電視訪問(實際訪問時間不清楚)時仍然沒有改口,還是認為這是希特勒的問題。


實際上Me 262無法大量生產以及提早服役的原因是出在他的發動機上面,其中又以壽命非常短和耐熱合金原料不夠是直接關係。


我先說明一下耐熱合金數量的問題。由於噴射發動機的渦輪接觸高溫的氣體,加上非常高的轉速,因此在材料上不同於其他同時期使用的發動機的材料。希特勒雖然承諾會想辦法取得足夠的合金原料供德國各項生產與研究所需,然而這個承諾始終無法對現。無法兌現的原因包括:


1.德國對外取得原料的管道被封鎖,除非是可以取自佔領區的原料,否則自開戰以後就只能依靠先前的戰略儲備來維持。


2.戰爭的需求本身也會拿走許多這一類的原料。譬如說,當時對耐熱合金材料研究非常需要鎂,而鎂又是各類彈藥必備的原料之一,因此當前線打的火熱的時候,總不能將他們的需求優先度降低。偏偏這一類材料的進口量從開戰以後就低於需求,研究上自然就只能尋求其他的解決管道。


在管道與進口量都不夠的情形下,德國必須研究以其他金屬材料作為替代的方式,這種環境下發生的第一個影響就是發動機無法追隨機體的發展腳步,而呈現大幅落後的情況。當Me
262的機體已經出廠之後,往往就得要空在哪裡等待發動機安裝上去之後才能夠遞交給使用單位。Me
262不僅僅實際上進入部隊的時間受到延遲,連同時能夠使用的數量也始終不足,再最高峰的時候,德國空軍一天能夠出動的數量約在100架,而且這種天數非常的少,我印象中是只有7天。其他時間甚至會有只有個位數的出勤能力。以這種情況來看,不能夠產生數量優勢下,自然成果非常有限。


服役延遲之外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前面提到的發動機壽命,這個問題更加惡化空軍使用Me
262的能力。由於耐熱合金的缺乏,替代品的使用使得最早出廠的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只有10小時,也就是說過了10小時,發動機就得要進廠大修,更換零件。以當時德國交通和生產被嚴重限制的情況,飛機的妥善率自然高不起來,也加重後勤人員的工作壓力。


稍後,德國雖然勉強將壽命提升到25小時,在大戰終止前提高到40小時,可是這都已經太晚,無法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數量,壽命和後勤的壓力,是導致Me 262服役延遲和數量不夠的真正原因。


那麼,YST提到希特勒要求加裝炸彈架的事情呢?希特勒的確有要求,此話不假。不過,格蘭德作為戰鬥機總監,對於拿戰鬥機丟炸彈的事情相當反對,但是德國空軍在大約19441/2年左右,已經下令所有的戰鬥機都需要有改裝攜帶炸彈的能力,所以Me
262在設計階段就已經準備攜帶炸彈,當希特勒看到的時候提出的要求,只是讓設計小組將他拿出來用而以,而且設計小組並未遵循這個命令,直到1944年5月包括戈林,米爾區,史皮爾和格蘭德等人與希特勒的會議上,才透露出從前一年到當時,Me
262還是以純戰鬥機在研發。儘管希特勒大發雷霆並要求修改,但是他也沒有反對正在進行的純戰鬥機的測試計畫和進度。


在實際的生產和部署上,Me 262並沒有受到有關炸彈架的影響,因為影響是出在發動機,而不是炸彈架。


另外,YST認為Me 262速度太高無法有效轟炸,其實這不能說完全錯誤,只是這不是不能改善,需要時間,而且德國在1944年6月也將Ar
234加入服役,這也是噴射機,而且是噴射轟炸機,也是盟軍一個很難纏的對手。


格蘭德說謊嗎?目前國際間的出版品到是沒有作者指責這位老兵,只是說他身為戰鬥機總監,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他在自傳中也是陳述他的看法,對於發動機的壽命問題他未必清楚,因此不能指責說他一定說謊。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時,看事情的結果是有可能不同的。


 

以上提供各位目前廣為接受的歷史資料,還請各位不吝指教。如果需要一些可供參考的閱讀,我可以在網路上找一些相關的網頁給各位。謝謝。





哪一個才是對的呢?

網路上找到空軍之翼裡面的文章也是說希特勒的要求並未被執行啊?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4895
【cobrachen 的網誌】2007-1-27, 23:54〈YST對空戰的誤解 — 有關二戰時期〉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wcobrachen&f_ART_ID=691346

YST對空戰的誤解 - 有關二戰時期瀏覽91|回應2|推薦5
2007/01/27 23:54:18

二戰雖然過去已經很久了,不過許多歷史性的事件還是經常被提起,包括空戰。可以說,現代空戰的基本戰術,編隊和概念,不是在二戰開始成形,就是經過驗證。譬如說,戰略轟炸機可以不需要護航的概念在二戰受到非常大的考驗,而現在基本的戰鬥機雙機編隊則是德國在西班牙內戰時期開始轉變的,其他國家的跟在他們後面修改的,英國是英倫空戰前後,日本和俄國則都維持三機編隊蠻長的時間。

從YST所寫的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當中看到一些誤解或者是含混不清的地方,因此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供各位參考。



野馬戰鬥機總共生產了大約15,018架(其中大約兩百架是澳洲生產),數量僅次於 P-4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戰中,野馬戰鬥機擊落了4,950架敵機,比任何其他戰鬥機都多。今天在全世界各處仍然能夠飛上天的野馬戰鬥機大約還有一百五十架。

看到這一段,可能各位覺得野馬真厲害,不過,YST似乎忘記Bf 109了?這架從西班牙內戰打到以色列獨立戰爭的一代名機,擊落的總架數會比後起之輩要低?空戰擊落架數第一高的哈特曼的座機始終都是Bf 109,非洲之星在陣亡前也是Bf 109,格蘭德在當戰鬥機總監前的座機也是Bf 109,德國有這麼多擊落架數超過100架的空戰英雄,總不能因為喜歡野馬就把他們的歷史忽略了吧。



作為戰鬥機,Me-262是跨時代的超前,由於有流線型的機身和淚滴型的座艙罩,它的飛行阻力小,使它的平飛時速達到每小時870公里,超出所有對手至少兩百公里(除了後期型的野馬)。Me-262俯衝的時候幾乎達到音速,由於前面沒有螺旋槳、機翼後掠,所以俯衝的時候飛行穩定,特別適合攔截和偷襲。德國空軍的戰術是,Me-262飛在高空,發現敵人轟炸機的時候閃電一般俯衝下來,護航的戰鬥機還沒搞清狀況轟炸機群就吃了一輪機關炮。Me-262機首配置的4門30毫米機關砲火力之強在當時舉世無匹。

作為戰鬥機來說,Me 262的確是化時代,不過他的設計在阻力上其實不算小,以二戰三架有進入服役的噴射戰鬥機來說:流星,Me 262與P-80,其中以P-80的阻力最小,他的平飛速度與262的俯衝速度相當,這個問題其實是各國第一款噴射戰鬥機設計上都有的現象:沒有辦法對氣動力的部分作進一步的調整。原因包括沒有時間和沒有經驗。美國有P-59的經驗,所以在P-80上表現稍好,英國第二架噴射戰鬥機,枚趕上二戰的吸血鬼(就是狄哈維蘭爵士設計的),他的運動性和速度就有很大的改善,262面對吸血鬼會非常非常的吃力。

其次,Me 262的高速穩定性不好,很難在高速下提供穩定的瞄準,並不是YST所說的高速下性能良好。

此外,Me 262並不是因為高速的關係才使用後掠翼的,雖然高速下後掠翼可以延緩臨界馬赫數到達的時間。

話說從頭。1938年RLM交付梅賽希密特和亨克爾公司去設計一款飛機使用噴射發動機的時候,RLM並未指定這架飛機的用途,但是這兩家公司不約而同的往戰鬥機的方向前進。


梅賽希密特在設計之初決定使用BMW的發動機,而當時的噴射發動機推力不大,因此使用兩具可行性比較高。為了減低設計上的風險,所有不必要的新設計或是新概念都不與以採用,這點和美國的P-59很相似。


可是當BMW告知他們的發動機的預定體積和重量比預期大的時候,設計小組決定把發動機移到機翼,當時的設計和英國的彗星很像。


到了1940年5月的時候,整個設計已經進行相當細部的部分,這時候BMW再度告知他們的發動機的重量和體積都要增加。這時候產生一個大問題:增加的重量會影響到飛機的重心的位置,如果這時候要回頭去修改機翼的設計,整個變動太大,設計小組想出來的變通辦法是:將機翼在發動機以外的機翼部份採取18度的後掠角,這樣就可以藉由移動重心和氣動力中心的位置而解決難題。這個方式獲得採用之後,產生出來的機翼形狀是在發動機的內側仍是垂直,只有在外側是後掠。


這個階段另外一個改變就是將發動機放在機翼下方,正式卻訂後來Me 262發動機的位置和外觀。


時間到了1942年7月的時候,第三架原型機進行試飛的過程當中發現另外一個問題:機翼中央部位的氣劉在飛機傾斜的時候會有提早剝離的現象。為了改正這個問題,於是在發動機內側的機翼增加一段結構,這個結構會增加機翼的弦線長度,並且讓翼前緣與外側部分具有相同的後掠角。


這一段結構的改變,讓Me 262的機翼正式從直線機翼變成後掠機翼。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同樣的改變也出現在C-47上面。

掛了兩枚五百公斤大炸彈後,Me-262的飛行性能全變了,它不能俯衝,否則機身會解體。所以Me-262 A-2a(轟炸型)只能在高空做水平轟炸,但是它飛這麼快又這麼高,沒有配合它投彈的瞄準儀器,所以轟炸的效果很差。Me-262A-2a的載彈量又小,根本不可能阻止盟軍地面部隊的前進。我不敢相信希特勒會犯這種錯誤。據說盟軍的空軍指揮部為此舉杯慶祝。

高高度轟炸本來就不是戰鬥轟炸機的工作或者是轟炸方式,低一點的是戰術轟炸機的任務(像是B-25之類),沒有適當的減速裝置,戰鬥機都不能作大角度的俯衝轟炸,只能以淺角度進行,像是Me 262也可以利用淺角度或者是低空水平轟炸,完全不需要去考慮高空水平轟炸,YST似乎弄錯他們之間的關係了。


面對如潮水般湧來的盟軍轟炸機,Me-262發展出兩款可怕的機型。第一種是D型,在機首加裝了十二枚自旋式50mm火箭。更凶狠的是E型,在機首裝備了一門反戰車用的50mm機關砲對盟軍轟炸機進行長距離攻擊,或是改裝48枚R4M火箭。德軍的戰術是Me-262先以火箭集中射擊,用火箭爆炸形成的彈雨大量殺敵,然後再高速衝入機群以機關炮火轟擊。相比機關槍,機關炮的威力強大的多,通常飛機中一發就報銷了。


德國在對付美軍的日間轟炸機編隊的時候使用過很多方式,包括以加裝大量裝甲的重武裝Fw 190從後方對付轟炸機,高速由前方攻擊,這個戰術也是後來B-17要加裝前方槍塔的原因。當德國空軍開始使用火箭,雖然火箭威力大,但是火箭的準確度非常的低,二戰後的試驗即使採用雷達協助瞄準,都還是無法有效攔截轟炸機,這個後面我們慢慢聊。

因此,火箭的使用是在打傷轟炸機,讓受傷的飛機開始脫離編隊,無法受到其他友機的火網的支援,然後其他戰鬥機可以上去將他擊落。前面提到Me 262的高速飛行下的穩定性不好,不容易瞄準,他另外一個蠻大的問題和發動機有關,那就是萬一單邊發動機失效的時候,如果速度低於290公里/時以下,控制面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平衡,會進入無法收拾的姿態而墜毀,這也是低速下Me 262意外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噴射機空戰發生於亞洲的韓國戰區,這場空戰蘇聯能夠和美國平起平坐,都要歸功於英國人的功勞(或者是愚笨),在戰術和裝備上也有些不同,有一些資料稍後提供各位。

敬請各位對這一篇提出指教。謝謝。

( 知識學習科學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4727
【cobrachen 的網誌】2007-1-27, 04:01〈YST對航空基礎面與P-51的誤解〉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wcobrachen&f_ART_ID=688316

YST對航空基礎面與P-51的誤解瀏覽94|回應0|推薦3
2007/01/27 04:01:51

YST提到P-51野馬戰鬥機很多次,但是對於相關的發展和歷史,以及引用的資料有不少誤解,先前我在說明一些相關的歷史當中有提到一些,現在做些整理,並且將先前沒有多家說明的增壓器的影響也合併近來。

YST的原文請參考: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P-51A由於發動機的功率不足,速度太慢,最大時速596公里,最佳爬升速度每分鐘1,980英尺 。P-51A 的速度比德國Me-109戰鬥機每小時640公里的速度慢。最糟糕的是P-51A裝置的1,100匹馬力Allison 發動機在低空的表現不錯,但是高度一超過12,000英尺發動機的馬力便急劇降低,因此不能勝任攔截和空對空格鬥這種典型的戰鬥機任務。P-51A在英國被用作低空偵察機。一部分P-51A被用來做地面攻擊機,改代號為A-36A。從一九四二年4月,P-51A開始裝備英國皇家空軍,至少裝備了23個中隊。

上面的描述其實矛盾的地方不少,也是YST也誤解的地方。讓我加以分析一下:

既然功率不足,那低空的表現為什麼會不錯?如果速度太慢,那測試的時候又怎麼會比當時英國第一線的噴火VB快呢?

而且YST始終拿的是錯誤的數字:1120匹馬力是P-51的發動機,不是P-51A的。英國人測試的時候使用的是出力比較小的P-51。馬力小的速度還比噴火VB快,那麼,P-51真的速度很慢嗎?如果功率嚴重到這個程度,P-38也是裝V-1710,他的高速和高爬升率怎麼解釋呢?各位可以自行判斷。

我前面有提到,活塞發動機的實際輸出和飛行高度有很大的關係。當高度愈大的時候,進入汽缸的氣流壓力就愈小,燃燒之後輸出的馬力自然下降,對於速度和爬升率都會有影響。要維持輸出在一定的範圍,就得要維持進入汽缸的氣體的壓力接近海平面的大氣壓。要提供這個能力,靠的不是發動機本身,而是發動機附加上的增壓器。

中文的資料裡面對增壓器和二戰這些飛機的高空性能的關係講的很少,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份比較長的簡體文章實際上是我4年前寫的第一版(在未經許可下被私下收到的朋友流出來),繁體版因為我還在改寫,所以並未真的放到網路上。這是題外話。

二戰最常見的增壓器是機械增壓器,由發動機透過齒輪和離合器驅動。比較少用在戰鬥機上的是渦輪增壓器,是以廢氣驅動加壓。我這裡不作深入的描述以免過於複雜。

艾力森V-1710在大戰中期以前是只有一級機械增壓器,而且轉速比只有一種。梅林61是兩級機械增壓器,轉速比有兩種。級數愈多。高空性能就愈好,理論上,轉速比愈高,高控性能也愈好。

那低空呢?這就不一定了,兩級兩速增壓器的低空性能不見得會比一級的要好,原因是兩級的重量較高,可是發動機在低空所能承受的輸入壓力極限是相同的,那麼,高度低的時候,兩級兩速反而會稍差。高度愈高,兩級兩速的優勢就愈明顯。

如果不知道某架飛機裝的是一級或兩級,或者是一速或兩速的單級增壓器,可以看他們到什麼高度性能開始大幅下降。一級一速大約在12000到15000英尺之間,一級兩速到兩萬英尺,兩級兩速可以到三萬英尺(有例外),渦輪增壓器可以到四萬英尺。因此P-51超過15000英尺以性能大幅下降,P-40的早期版也是在15000英尺。

那是不是相同的發動機,相同的增壓器型態,高空性能就相同呢?那也不是,因為這也可以調整的。譬如說,同樣使用梅林61,英國版的噴火的高空性能可以維持到4萬英尺,P-51D只到3萬英尺,這就是兩者需求與調整上的差異。

總結一下,P-51在英國人的評估下並沒有速度不夠快的說法,問題是出在他的增壓器導致高空性能不夠,而當時歐洲空戰的高度都在一萬英尺以上,一萬五千英尺算是正常的高度,P-51和P-51A無法有效勝任(這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稍早的政策錯誤,同樣害死的還有P-39)。

因此,我們需要把實際上的原因弄清楚,而不是隨便找個替代羔羊般的怪罪。只不過中文的資料對這些背景介紹的太少,網路上的資料又很瑣碎,產生的誤解是無可避免的。

回頭來看輸出馬力的地方,英國在噴火II型使用的發動機出力也不高,原因倒不是在增壓器(這不是高空性能),而是出在汽油辛皖值。開戰時英國是用87的航空汽油,英倫空戰結束後美國提供100的汽油,RR在調整發動機之後讓噴火的性能馬上跳躍增加不少,讓當時德國空軍誤以為英國有新款飛機加入。而RR犯下的另外一個錯誤是在大戰初期將增壓器和汽缸進氣的配合計算錯誤,經過重新計算和調整之後,改善發動機的性能。


英國皇家空軍發現P-51A性能不足後,英國工程師便用P-51A的機身試驗換裝勞斯萊斯研發 1,430匹馬力的梅林發動機(Merlin V-1650 engine),P-51A 的性能立刻顯著地提高。於是美國派卡德公司(Packard)獲得勞斯萊斯的授權生產梅林發動機,並把它裝在新生產的「野馬」上。這個美英混血的「野馬」在一夜之間就脫胎換骨了,它優良的性能不斷地展示出來。裝上新發動機的「野馬」改代號為 P-51B(加州製造,1,988架)或 P-51C(德州製造,1,750架)。

這邊講的大致上都沒有太多問題,首先需要高空性能的的確是皇家空軍。不過我解釋一下為什麼不用V-1710改。

V-1710和梅林都是液冷V12汽缸設計,以CC數來說,V1710稍大,可是在整體的設計上,V-1710如果要加上第二顆增壓器,會導致P-51的機鼻部分出現變化,會改變重心的位置,因此改用英國的發動機。英國在修改自己的噴火上,V型是一級兩速,IX型是兩級兩速,而兩者之間的變化很小,這源自於兩者間設計上的差異。V-1710還是可以裝兩級增壓器,像是P-63和P-82都是使用V-1710的兩級增壓器版。

總結一下,二戰時期活塞飛機的速度等性能的影響不是端看發動機的出力,而且發動機的出力還會隨高度而變化,在沒有完整的資料下斷然認為某架飛機的出力不夠,速度不夠快,可是又與實際上的報告完全相反時,難免會引起誤會。

敬請各位加以指教,並請指出我沒有說明清楚的地方。謝謝。

( 知識學習科學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4654
【cobrachen 的網誌】2007-1-27, 02:16〈YST對航空基礎面的誤解和他的面子之18 — Me 262無法量產的真正原因〉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wcobrachen&f_ART_ID=688245

YST對航空基礎面的誤解和他的面子之18 - Me 262無法量產的真正原因瀏覽116|回應0|推薦3
2007/01/27 02:16:54

如同預期的,對於Me 262的量產問題上,YST的說法有不小的誤解。以下我將已經是廣為人知的實際原因提供給各位。

原文請參考: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世界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是德國梅塞史密德公司(Messerschmitt)研發的 Me-262 戰鬥機。研發工作從一九三九年開始,用的是寶馬公司(BMW)最新開發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並且首次採用了後掠翼的設計。Me-262在一九四二年7月試飛,表現出非常優異性能,它輕易地在模擬空戰中打敗德國當時最優秀的戰鬥機Me-109。有意思的是納粹高層認為閃電戰的成功並不緊急需要這種高性能的戰機,所以它的生產時間表被延後,而且後來即使開始生產,月產量也被限制在二十架。這是納粹頭子對超越時代的噴氣式戰鬥機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但是好事多磨,這麼好的戰鬥機又發生了變化。希特勒一心記掛著地面上的戰事,在觀看了Me-262的飛行表演後,下達了元首命令,要求將全部的Me-262改為轟炸機。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Me-262是不適合轟炸任務的。德國工程師連忙為此作出改動,掛了兩枚五百公斤大炸彈後,Me-262的飛行性能全變了,它不能俯衝,否則機身會解體。所以Me-262 A-2a(轟炸型)只能在高空做水平轟炸,但是它飛這麼快又這麼高,沒有配合它投彈的瞄準儀器,所以轟炸的效果很差。Me-262A-2a的載彈量又小,根本不可能阻止盟軍地面部隊的前進。我不敢相信希特勒會犯這種錯誤。據說盟軍的空軍指揮部為此舉杯慶祝。

YST引用的資料是非常老的說法,這個說法出自阿道夫格蘭德的自傳,中文最早的翻譯版本是由鈕老師翻譯,叫做神鷹紅武士。後來英國出版,大明王氏翻譯自日文版的Me 262書中也採用格蘭德的說法,這一本書近年由星光出版社取得英文版之後重新翻譯(我忘記有沒有出到這一本,因為當年我曾經被問過要不要翻譯野馬戰鬥機那一本)。

格蘭德當時是戰鬥機總監,他和希特勒以及戈林的關係因為空防的惡化而跟著下降。他在自傳中將Me 262不能夠及時量產以及數量不夠的問題歸咎於希特勒要求將這架飛機修改為可以攜帶炸彈所導致,而這個說法也在1960年代開始一直影響到將近1980年代左右,直到新的資料整理出來才加以推翻。

格蘭德在1980年代後期播出的電視訪問(實際訪問時間不清楚)時仍然沒有改口,還是認為這是希特勒的問題。

實際上Me 262無法大量生產以及提早服役的原因是出在他的發動機上面,其中又以壽命非常短和耐熱合金原料不夠是直接關係。

我先說明一下耐熱合金數量的問題。由於噴射發動機的渦輪接觸高溫的氣體,加上非常高的轉速,因此在材料上不同於其他同時期使用的發動機的材料。希特勒雖然承諾會想辦法取得足夠的合金原料供德國各項生產與研究所需,然而這個承諾始終無法對現。無法兌現的原因包括:

1.德國對外取得原料的管道被封鎖,除非是可以取自佔領區的原料,否則自開戰以後就只能依靠先前的戰略儲備來維持。

2.戰爭的需求本身也會拿走許多這一類的原料。譬如說,當時對耐熱合金材料研究非常需要鎂,而鎂又是各類彈藥必備的原料之一,因此當前線打的火熱的時候,總不能將他們的需求優先度降低。偏偏這一類材料的進口量從開戰以後就低於需求,研究上自然就只能尋求其他的解決管道。

在管道與進口量都不夠的情形下,德國必須研究以其他金屬材料作為替代的方式,這種環境下發生的第一個影響就是發動機無法追隨機體的發展腳步,而呈現大幅落後的情況。當Me 262的機體已經出廠之後,往往就得要空在哪裡等待發動機安裝上去之後才能夠遞交給使用單位。Me 262不僅僅實際上進入部隊的時間受到延遲,連同時能夠使用的數量也始終不足,再最高峰的時候,德國空軍一天能夠出動的數量約在100架,而且這種天數非常的少,我印象中是只有7天。其他時間甚至會有只有個位數的出勤能力。以這種情況來看,不能夠產生數量優勢下,自然成果非常有限。

服役延遲之外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前面提到的發動機壽命,這個問題更加惡化空軍使用Me 262的能力。由於耐熱合金的缺乏,替代品的使用使得最早出廠的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只有10小時,也就是說過了10小時,發動機就得要進廠大修,更換零件。以當時德國交通和生產被嚴重限制的情況,飛機的妥善率自然高不起來,也加重後勤人員的工作壓力。

稍後,德國雖然勉強將壽命提升到25小時,在大戰終止前提高到40小時,可是這都已經太晚,無法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數量,壽命和後勤的壓力,是導致Me 262服役延遲和數量不夠的真正原因。

那麼,YST提到希特勒要求加裝炸彈架的事情呢?希特勒的確有要求,此話不假。不過,格蘭德作為戰鬥機總監,對於拿戰鬥機丟炸彈的事情相當反對,但是德國空軍在大約19441/2年左右,已經下令所有的戰鬥機都需要有改裝攜帶炸彈的能力,所以Me 262在設計階段就已經準備攜帶炸彈,當希特勒看到的時候提出的要求,只是讓設計小組將他拿出來用而以,而且設計小組並未遵循這個命令,直到1944年5月包括戈林,米爾區,史皮爾和格蘭德等人與希特勒的會議上,才透露出從前一年到當時,Me 262還是以純戰鬥機在研發。儘管希特勒大發雷霆並要求修改,但是他也沒有反對正在進行的純戰鬥機的測試計畫和進度。

在實際的生產和部署上,Me 262並沒有受到有關炸彈架的影響,因為影響是出在發動機,而不是炸彈架。

另外,YST認為Me 262速度太高無法有效轟炸,其實這不能說完全錯誤,只是這不是不能改善,需要時間,而且德國在1944年6月也將Ar 234加入服役,這也是噴射機,而且是噴射轟炸機,也是盟軍一個很難纏的對手。

格蘭德說謊嗎?目前國際間的出版品到是沒有作者指責這位老兵,只是說他身為戰鬥機總監,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他在自傳中也是陳述他的看法,對於發動機的壽命問題他未必清楚,因此不能指責說他一定說謊。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時,看事情的結果是有可能不同的。

以上提供各位目前廣為接受的歷史資料,還請各位不吝指教。如果需要一些可供參考的閱讀,我可以在網路上找一些相關的網頁給各位。謝謝。

( 知識學習科學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4652
2007年一月YST的《軍事小常識:戰鬥機》系列八. 2007-1-27, 01:00 ~《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SCF註:大照片極多,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城市討論區: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YST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天下縱橫談  2007/01/27 01:00:30

軍事小常識: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2007/01/27 01:00 瀏覽564|回應3推薦7

Y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7)

龍公主
阿扁是黑金無賴
錚言
john
michial
egjc888
Rebecc

在上一篇「軍事小常識:戰鬥機從螺旋槳進入噴氣式」文章裏我們說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期德國科學家研發出世界最早的噴氣式戰鬥機(見下圖)。德國噴氣式戰鬥機的出現改變了空戰,但是未能改變戰爭的結局,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談這架超越時代的、最早的噴射戰鬥機曲折的小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有全世界最優秀的航空科學家與工程師,德國尤其在航空動力方面領先世界。當時的德國火箭發動機遙遙領先全球,V1V2飛彈狂轟英國的時候,美國才急忙找加州理工學院商量怎麼辦。據戰後解密的檔案,當美國在設計能飛越三百公里的飛彈時,德國科學家正在設計能從歐洲攻擊美國的洲際飛彈,雙方的差距太大,根本不在一個等級。同樣的懸殊狀況也發生在噴氣動力的航空發動機上。

 

世界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是德國梅塞史密德公司(Messerschmitt)研發的 Me-262 戰鬥機。研發工作從一九三九年開始,用的是寶馬公司(BMW)最新開發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並且首次採用了後掠翼的設計。Me-262在一九四二年7月試飛,表現出非常優異性能,它輕易地在模擬空戰中打敗德國當時最優秀的戰鬥機Me-109。有意思的是納粹高層認為閃電戰的成功並不緊急需要這種高性能的戰機,所以它的生產時間表被延後,而且後來即使開始生產,月產量也被限制在二十架。這是納粹頭子對超越時代的噴氣式戰鬥機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納粹頭子這個錯誤的決定幫了盟軍的大忙,因為唯一勉強在 Me-262 戰鬥機出現時可以為轟炸機做有效護航的是美國的 P-51 野馬式戰鬥機,但是最早的 P-51A 馬力不足,在五千公尺以上性能不佳,不能勝任護航的工作。換裝了英國勞斯萊斯研發的大馬力發動機(Merlin V-1650)的 P-51B 在八千公尺的高空速度達到每小時709公里,並且採用了可拋棄的副油箱增加航程,這才具備了為飛行堡壘”B-17重轟炸機護航的條件。但是第一架 P-51B 是在1943年8月才運到英國的,足足比 Me-262 戰鬥機的生產晚了一年。

 

YST 非常喜歡 P-51Mustang)野馬戰鬥機,尤其是它的D型有流線型的駕駛座艙罩,真是漂亮!我認為 P-51D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的最完美的螺旋槳戰鬥機。我們介紹戰鬥機不能忽略了 P-51,它是螺旋槳戰鬥機的經典之作。現在 YST貼幾張照片為「野馬」作簡短的介紹。

P-51A由於發動機的功率不足,速度太慢,最大時速596公里,最佳爬升速度每分鐘1,980英尺 。P-51A 的速度比德國Me-109戰鬥機每小時640公里的速度慢。最糟糕的是P-51A裝置的1,100匹馬力Allison 發動機在低空的表現不錯,但是高度一超過12,000英尺發動機的馬力便急劇降低,因此不能勝任攔截和空對空格鬥這種典型的戰鬥機任務。P-51A在英國被用作低空偵察機。一部分P-51A被用來做地面攻擊機,改代號為A-36A。從一九四二年4月,P-51A開始裝備英國皇家空軍,至少裝備了23個中隊。

 

英國皇家空軍發現P-51A性能不足後,英國工程師便用P-51A的機身試驗換裝勞斯萊斯研發 1,430匹馬力的梅林發動機(Merlin V-1650 engine),P-51A 的性能立刻顯著地提高。於是美國派卡德公司(Packard)獲得勞斯萊斯的授權生產梅林發動機,並把它裝在新生產的「野馬」上。這個美英混血的「野馬」在一夜之間就脫胎換骨了,它優良的性能不斷地展示出來。裝上新發動機的「野馬」改代號為 P-51B(加州製造,1,988架)或 P-51C(德州製造,1,750架)。

 

P-51B/C在1943年12月開始服役,螺旋槳有四片葉子,機身結構被加強,散熱器重新設計,並且裝備了可拋棄的副油箱來增加航程。P-51B的最高速度是每小時445英里(716公里),在一萬英呎的高空最佳爬升速度是3,320 英尺/分鐘,性能與P-51B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攜帶兩個一百五十加侖的副油箱,P-51B的航程達到驚人的 2,200英里(3,542公里)。P-51B 終於有資格成為真正的戰鬥機。

一架P-51B參加飛行表演,飛過維吉尼亞州的藍格雷空軍基地(Langley Air Force Base)。P-51B裝有四挺0.5口徑的機關槍,左右機翼前方各有兩個小洞就是機槍的射口。我們很清楚看到野嗎戰鬥機非常有先行留先行流線型,正面迎風面積非常小。

 

P-51B加入歐洲戰場非常及時,因為當時沒有戰鬥機護航的盟軍轟炸機正遭受嚴重的損失。由於P-51B有超過兩千英哩的航程,這就可以護送轟炸機一直到目標上空。

1944年,P-51D 誕生了。這是野馬戰鬥機中最有名的機型。由於 P-51B 的駕駛員埋怨後方的視界不佳,P-51D 就採用了流線型的、有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視界的座艙罩,整個飛機變得非常漂亮。除此之外,P-51D裝有6挺機關槍。雖然改良後的發動機增加到1,695匹馬力,由於多了兩挺機關槍,最高速度是每小時 437英里(703公里),比 P-51B 慢了8英里(13公里)。 P-51D 總共生產了 7,956 架。

這是有名的美國空軍王牌飛行員葉格(Chuck Yeager)的座機,也是一架 P-51D 野馬。葉格一生擊落了12.5架敵機,大部分是在這架飛機上達成的。

 

葉格為他的座機取名“Glamorous Glen III”,不知道是紀念誰。在座艙下方的機身上漆有十二面國旗,代表被他擊落的十二架敵機,這是世界空軍的傳統。葉格後來試飛XS-1,成為世界第一個打破音速的飛行員,寫下了歷史,成為大大有名的英雄。

 

野馬戰鬥機總共生產了大約15,018架(其中大約兩百架是澳洲生產),數量僅次於 P-4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戰中,野馬戰鬥機擊落了4,950架敵機,比任何其他戰鬥機都多。今天在全世界各處仍然能夠飛上天的野馬戰鬥機大約還有一百五十架。

 

讓我們回到二次大戰時的歐洲戰場。 

 

高性能的 Me-262 一直被埋沒,直到1943年5月22日,曾經擔任過26戰鬥機聯隊長的德國戰鬥機總監賈南德(Adolf Galland)實地拜訪了梅塞史密德的工廠並且試乘了 Me-262 ,對其讚不絕口並且說服了納粹高層採用這種戰機,才使得Me-262受到空軍高層的重視,6月開始生產。

 

作為戰鬥機,Me-262是跨時代的超前,由於有流線型的機身和淚滴型的座艙罩,它的飛行阻力小,使它的平飛時速達到每小時870公里,超出所有對手至少兩百公里(除了後期型的野馬)。Me-262俯衝的時候幾乎達到音速,由於前面沒有螺旋槳、機翼後掠,所以俯衝的時候飛行穩定,特別適合攔截和偷襲。德國空軍的戰術是,Me-262飛在高空,發現敵人轟炸機的時候閃電一般俯衝下來,護航的戰鬥機還沒搞清狀況轟炸機群就吃了一輪機關炮。Me-262機首配置的4門30毫米機關砲火力之強在當時舉世無匹。

 

但是好事多磨,這麼好的戰鬥機又發生了變化。希特勒一心記掛著地面上的戰事,在觀看了Me-262的飛行表演後,下達了元首命令,要求將全部的Me-262改為轟炸機。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Me-262是不適合轟炸任務的。德國工程師連忙為此作出改動,掛了兩枚五百公斤大炸彈後,Me-262的飛行性能全變了,它不能俯衝,否則機身會解體。所以Me-262 A-2a(轟炸型)只能在高空做水平轟炸,但是它飛這麼快又這麼高,沒有配合它投彈的瞄準儀器,所以轟炸的效果很差。Me-262A-2a的載彈量又小,根本不可能阻止盟軍地面部隊的前進。我不敢相信希特勒會犯這種錯誤。據說盟軍的空軍指揮部為此舉杯慶祝。

 

等到希特勒弄明白自己的錯誤再改回來,一年已經過了,進入了一九四四年。此時的德國敗相已露,Me-262不過是戰鬥機,再怎麼優秀也不可能改變戰爭的結果了。

 

高性能的Me-262A-1a戰鬥機在一九四四年5月開始量產,並且立刻投入戰場。這種被稱為「燕子」(Schwalbe)的高性能的噴氣戰鬥機對盟軍的重轟炸機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想想看,「燕子」的平飛速度遠超過800公里,俯衝的速度接近1000公里,火力又特強,護航的「野馬」最快也只有每小時716公里,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只有非常有經驗的「野馬」能在「燕子」轉彎的時候追上「燕子」向它射擊,這是因為「野馬」比「燕子」靈活。「野馬」的戰術是在德軍機場附近伺機擊落起飛或降落中的「燕子」,還有就是停在地面上的「燕子」。

 

由於「燕子」的優秀性能,盟軍的轟炸機隊在一九四五年初的時候戰損率達到每一次任務二十架,而「野馬」擊落的「燕子」寥寥無幾。於是盟軍改為夜間轟炸,但是效果不佳,而且「燕子」的夜間攻擊型也出現了。最後盟軍只好採用八架「野馬」圍攻一架「燕子」的戰術,不過擊落的「燕子」還是很少。 

 

面對如潮水般湧來的盟軍轟炸機,Me-262發展出兩款可怕的機型。第一種是D型,在機首加裝了十二枚自旋式50mm火箭。更凶狠的是E型,在機首裝備了一門反戰車用的50mm機關砲對盟軍轟炸機進行長距離攻擊,或是改裝48R4M火箭。德軍的戰術是Me-262先以火箭集中射擊,用火箭爆炸形成的彈雨大量殺敵,然後再高速衝入機群以機關炮火轟擊。相比機關槍,機關炮的威力強大的多,通常飛機中一發就報銷了。

 

德國的科技先進、軍官優秀、士兵勇敢,德國戰敗是敗在後勤不足。從1944年3月到1945年4月(第三帝國倒塌)Me-262總共生產了1,433架,然而實際上大概只有一半被送到部隊使用,而部隊因為缺油而無法升空的佔大多數。由於倉促成軍,飛行員對這種新式飛機的訓練不足導致在戰場上產生失誤,Me-262自己墬落的比被擊落的還要多。儘管如此,Me-262仍然取得不錯的戰績。

 

大戰結束後,大批的Me-262落入盟軍手中,為後來噴氣式飛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和參考。從戰爭實用的角度來看,Me-262沒有得到它應有的發揮。但是從和平的角度來看,Me-262延遲進入戰場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得以提早結束。

 

今天全世界大概只剩下十架左右的 Me-262在各地的博物館供人參觀。Me-262把世界 帶入了噴氣式飛行的時代。這是劃時代的改變,影響深遠。這才是Me-262留給世人最重要的資產,也是我們下一篇文章所要討論的:第一階段的噴氣式戰鬥機。

(未完待續)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4618
[SCF轉貼補註] 補回於2007-1-25, 16:58被YST“修改掉”的三條連到〈YST 對航空專家的最後幾句話〉一帖的引用連結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2054652&no=3011

YST 對航空專家的最後幾句話
2007/01/24 22:00 瀏覽495|回應3推薦3

本文於 2007/01/25 16:58 修改第 1 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trackback.jsp?no=3011&aid=2054652
引用者清單(3)
2007/01/25 01:03【dormcat 的網誌 (其實只是文庫而已)】哀莫大於心死
2007/01/25 00:53【cobrachen 的網誌】談一點海軍的東西 - [摘譯]中國正在研發反艦彈道飛彈
2007/01/25 00:33【cobrachen 的網誌】YST對航空基礎面的誤解和他的面子之13 - 對超音速飛行的誤解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4556
【cobrachen 的網誌】2007-1-26, 12:47〈YST對航空基礎面的誤解和他的面子之17 — 回答唯心提的問題〉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wcobrachen&f_ART_ID=686107

YST對航空基礎面的誤解和他的面子之17 -回答唯心提的問題瀏覽59|回應0|推薦4
2007/01/26 12:47:38

網友唯心有提出一些問題,在此嘗試提供一些資料。

原文可見:有些疑問

1.請問您在文章中提到的紫電改發生的意外是否有更具體的新聞或史料可查?是否有更詳盡的事發報告呢?我想,清楚的引用會讓對航空史外行的我更快進入狀況。
有關紫電改在高速俯衝下的說法是很久以前看到的,這兩天我試圖尋找網路上有沒有詳細一點的說法,不過暫時沒有找到。但是,二戰末期的飛機在高速俯衝下,因為機翼表面的氣流先達到音速,也就是YST說我的臨界馬赫數(臨界馬赫數不是我發明的),而出現震動,控制困難或者是意外,P-47也是一個例子,以下我引用International Air Power Review第一期P-47專文中的一點文字(我直接翻譯好了):

145頁:當更多P-47遞交第56戰鬥機大隊之後,新戰鬥機發生意外的比例相當驚人,到了6月底,56大隊已經損失一半的飛機,紀錄上顯示,光是在測試飛行中就損失13位飛行員與41架飛機。許多意外是發生於高速俯衝下,多架得以安全返回的飛機的垂直尾翼在俯衝後出現嚴重翹曲的現象。

同樣是145頁後面的另外一段:1942年11月13日兩位63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對新收到的P-47C進行數項水平飛行速度測試。在第一項測試之後,這兩位飛行員進入俯衝狀態,以便在低空進行下面的測試項目。他們馬上面臨空氣可壓縮性(compressibility)的現象,很驚訝的發現儀表板上顯示的空速為725英里/時(1167公里/時) - 已經進入超音速了........當然這個速度顯示實際上是儀表的錯誤,當時飛機的速度只有500英里/時(805公里/時)或者更低,但是這兩位飛行員依舊很難將飛機恢復到水平飛行。

以上兩小段是說明二戰末期的飛機在高速俯衝下往往會面臨空氣可壓縮性變化對結構和控制面產生的影響,雖然飛機本身的空速還不到音速,可是機翼表面已經達到,這算是蠻常見的現象。P-47還被限制俯衝的速度。

不過有一點需要解釋的是,不見得高速飛行的意外一定都是受到可壓縮性的影響,因為這也要看發生時的速度範圍。零戰的第3架原型機在俯衝試驗時發生解體墜毀的意外,原因出自於水平控制面的重量平衡片的結構斷裂,失去控制所造成。


2.有關您說的進入音速以後面臨的結構強度考驗與產生後續操作問題,是針對"所有"能夠以音速推進的飛行器,還是針對"螺旋槳"飛機呢?因為YST一再強調的是螺旋槳這個裝置並沒有對飛機的飛行速度構成障礙,而您所舉證與說明的比較偏向超音速飛行時可能對"所有的飛行器或飛行員"構成的威脅,在下以為兩者似乎在談不同的專業問題。

我所提到的都有,只是我在解釋的時候不希望長篇大論,也希望維持簡單的說明,以避免閱讀上的困難。

這個部分我換個角度來解釋看看。一個飛行體在進入音速開始,因為空氣可壓縮性的現象,對於結構會發生影響。假如這個飛行體是控制面的一部分,那麼就會要成控制上的困難(請參考我上面引用的P-47和先前的P-38的例子),或者是X-1要修改水平尾翼成為全可動的背後原因。如果是發生在機翼上,那就會有劇烈震動的狀況,嚴重時如同我前面提到狄哈維蘭的兒子因為飛機解體喪生的意外。

那麼,螺旋槳也是一個飛行體,高速轉動下的與氣流的相對速度也很高,假如進入音速的範圍,也是會有劇烈的影響出現,而這些影響就會讓螺旋槳的效率開始下降,至於實際上下降多少要看螺旋槳的設計和轉速。我舉個例子,在German Jet Engine and Gas Turbine Development 1930-1945裡面提到,早年有一位對螺旋槳高速飛行相當投入的Quick教授提到在0.82馬赫速度下,螺旋槳大概可以維持71%的效率。

既然螺旋槳在設計上等於是以類似機翼的型態在考慮(這是萊特兄弟的研究結果),機翼在高速下會發生的現象,螺旋槳自然也避免不了,只是螺旋槳比較早先遇到而受到注意。



3.製作螺旋槳的材料變化演進,是否為根本性的改造螺旋槳呢?改變參數與設計造型的螺旋槳是否仍然不能滿足飛行器對於進入超音速的需求呢?打開燃料推進器進入超音速所產生的燃料耗費問題又是否只是螺旋槳飛機單獨遇到的障礙?我想這些是需要您更深入指點之處。

有關根本上改變螺旋槳設計是不是也不能滿足超音速飛行需要,這要看你所指的是什麼時候。

假如是以二戰剛結束的時候,對高速飛行都才剛剛開始了解下,許多人還對音障抱持絕對無法超越的想法之際,在技術和理論上也沒有可供運用的地方。

到了1950年代,像是美國也作過研究,可是也因為需求與效率的關係而放棄。YST提到多次的Tu-95發展的原因是航程,而不是為了超音速,同時,他的葉片的翼剖面是50年代蘇聯研究的超音速型態,這又是早期沒有的技術。同時,我先前提供的俄國網頁上也有提到,Tu-95設計上是犧牲低速時的效率來維持他的高速飛行需要。

到了1980年代因為電腦設計,計算機流體力學,複合材料等技術的協助,更複雜的構型的設計和生產逐漸成熟的時候,新一代的螺旋槳的確有一段時間又成為熱門話題,不過這個階段的著眼點變成是在穿音速飛行下的效率,想要在中小型客機上另外開闢一個設計路線和市場,這只有在民航機的領域發生,軍用機並未考慮。

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回答你想要知道的部分。如果有什麼錯誤或者是不清楚的地方,敬請指教。謝謝。

( 知識學習科學 )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1108
2007年一月YST的《軍事小常識:戰鬥機》系列七. 2007-1-25, 18:12《有關「文章引用」》
推薦1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

城市討論區:有關「文章引用」
YST  政治社會∕政治時事  天下縱橫談  2007/01/25 18:12:23

.

有關「文章引用」
2007/01/25 18:12 瀏覽204|回應0推薦9

YS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風語
愛台也愛中
唯心
egjc888
亂魔
Lindasky
Xuser
龍公主
Gail

【天下】的敵人太多,這些人利用「文章引用」的功能對本市發動各種攻擊,一個標題可以寫上三、四十個字,足夠辱罵之用。所以一開始市長要求大家關閉「引用功能」。

但是前不久我得到消息,聯合網站修改系統,把「引用功能」先加上黑名單過濾。市長對這項改變非常高興,於是我自己開始不再關閉「引用功能」。YST這麼做是一片好心,讓友好人士可以引用【天下】的文章。

沒有想到後來聯合網站又修改系統,把「引用功能」的黑名單過濾換成由市長做選擇性的刪除。所以直到今天看到齋貓的文章,市長根本不知道惡名昭彰的Gail小姐又開始對【天下】發動攻擊。如此一來市長的刪除工作就變得很沈重了,因為上千的文章市長不可能有時間每天去觀看有沒有遭到黑名單人士的攻擊。

目前YST自己恢復關閉「引用功能」,但是要求所有市民們也都如此做是有實際困難的。各位記得做最好,不記得就算了,市長看到就幫你刪除,看不到就由他去,還能怎樣?

【天下】已經建立信譽,這些宵小要搞破壞其實是不可能的,只是看著令人討厭而已,就好像吃飯的時候旁邊有隻蒼蠅。

市長實在太忙,很煩無聊人士來找麻煩。【天下】是我對社會無私的社區服務,耗費YST很多時間和精力,無名也無利,是真正的為大眾服務。YST能夠支撐到哪一天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只要做一天,我就要把這個城市經營得有聲有色,為各位提供最好的服務。
清晨獨自慢跑的 YST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971&aid=2061100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