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獨腳強盜
市長:SCFtw2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其他【獨腳強盜】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聯網抄襲家】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sauli之《高雄地區Bunun布農族遷移過程研究(1) 》其中有一大段竟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黃應貴的論文一模一樣!!
 瀏覽969|回應3推薦2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宇宙
SCFtw2

3.

sauli之《高雄地區Bunun布農族遷移過程研究(1) 》其中有一大段竟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黃應貴的論文一模一樣!!

2.語言的溯源與位置
    語言學家鄭恒雄(Jeng 1977)曾將布農語歸類為原北印度尼西亞語(Proto-Northern Indonesian)的一個分支,而後者屬原赫斯佩拉尼西亞語(Proto-Hesperonesian)的一支。原赫斯佩拉尼西亞語被認為屬原始西南島語言,故為原始南島語(Proto-Austronesian)的一支。大多數的布農人散居在台灣中央山區介於北緯23至24度及東經120至121度間的位置,該區包括了台灣最高的山──玉山。氣候屬副熱帶型。年平均雨量為2000公釐。大多數的雨量降於七月至九月的夏季,當時也是颱風頻繁的時期。目前已有不少人暫時移居城市,但並沒有像阿美人那樣形成新的都市聚落,大多數的布農人仍居住在日據時期所固定下來的聚落。至少,他們仍以該聚落為其家鄉。

http://tour.taitung.gov.tw/festivity/1999%E5%8D%97%E5%B3%B6%E6%96%87%E5%8C%96%E7%AF%80---%E7%B6%B2%E7%AB%99/download/vunnum.txt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761075&no=52195


並且,黃應貴的論文中的同一段落他已經發表過三次,今天是第四次!!

1.認同與人口
    「Bunun」意指為「人」。布農人用這個詞彙指涉他們自己為人;他們也以
該詞彙指涉其他族群的人為非人。一般認為布農人因方言及文化上的差別而區分
為六個亞群(卓社群、丹社群、郡社群、卡社群、巒社群與蘭社群)。如今已沒有
布農人認同自己屬於蘭社亞群,故學者認為蘭社群已被其他亞群及鄒族所同化。
目前最大的亞群屬郡社群。馬淵東一(Mabuchi 1951:44)估計道,在1932年時,
郡社群的人口約達7700人,或占當時布農總人口數(18113)的42.5%。而郡社群
的這種優勢一直維持到今日。這也說明了為何布農聖經當初被翻譯為郡社群的方
言。而本文中所用的布農語,也以郡社群方言來代表。
http://tour.taitung.gov.tw/festivity/1999%E5%8D%97%E5%B3%B6%E6%96%87%E5%8C%96%E7%AF%80---%E7%B6%B2%E7%AB%99/download/vunnum.txt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40741&no=52195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59127&no=52195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90347&no=5219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643&aid=1761328
 回應文章
節錄 -黃應貴-『1999 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
推薦0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3.

黃底部分為「目前」我找到和sauli文章相同的部分!!

http://tour.taitung.gov.tw/festivity/Chinese_T/consult11.htm

http://tour.taitung.gov.tw/festivity/1999%E5%8D%97%E5%B3%B6%E6%96%87%E5%8C%96%E7%AF%80---%E7%B6%B2%E7%AB%99/download/vunnum.doc

『1999 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

臺灣原住民-布農族

由於對於原住民社會文化的研究與論述,因立場上的不同而可有相當大的差異,加上人類學者當中仍有相當大的歧異。故本文一開始便先說明筆者的人類學者之立場與觀點。(1)這裡大體可分三點來說明。第一,強調整體性與歷史及社會文化的脈絡。不但所有台灣原住民均生活在特定的時空之歷史發展脈絡中,其社會文化中的任何一面也往往與其他層面發生密切關係,因而構成相互關連的整體。第二,被研究者的觀點。上述第一點往往凸顯了各社會文化存在的客觀條件,但這些客觀因素之所以能對地方上的原住民產生作用,往往涉及當地人如何去看待及瞭解這客觀條件,並依其認識而產生其獨特的反應方式。而這當地人的觀點,便是這裡所說的被研究者觀點。第三,比較的觀點。若只停留在上述的第二點,則很難確定它是否就是當地人所獨有的?還是因共同客觀條件下所共有的?這只有透過比較的過程才能確定。不過,這裡所說的比較,不一定是有一正式的比較方法。它可以只是一種視野。有了這三點說明,除了可表示本文的觀點與立場外,也提供了本文論述的基本架構。因此,下面先談整個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發展的主要共同歷史脈絡。當然,布農族自然也在這歷史脈絡中。

一、資本主義化過程(2)

我們知道,布農族正如其他台灣的原住民一樣,在十七世紀以前是台灣社會的主人。但在十九世紀末葉以後,卻成了台灣社會的弱勢少數民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這只有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中來瞭解;尤其是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因西歐自十一世紀的封建社會以來,逐漸發展出與現代商業有關的制度與條件(如商業與工匠階級的興起,都市生活的復興,商業資本家的形成,銀行與財政制度的出現,印刷術、煉鐵術、水利的應用等科技的進步等等),經過西歐十五世紀下半業的商業擴張、地理大發現與戰爭的征服等過程,使得西方在十六世紀能發展出現代的商業資本主義。在這趨勢下,荷蘭於十七世紀一躍而成為西歐商業資本主義的中心。當時,它在遠東是以買進香料及高級紡織品轉賣到歐洲來賺錢。所以,其商業艦隊於1601年到達中國。而為了壟斷這些貿易便佔領了印尼,更於1624年占領台灣,以便從事獸皮等交易及從事甘蔗等熱帶栽培業的種植。但由於當地原住民仍行自足之刀耕火耨的生產方式,為了維持蔗農的糧食而不得不從事能有較高產量與剩餘的水稻耕作,乃於1636年開始從中國沿海(特別是福建與廣東)招募農人到台灣開墾,使漢人開始大量移入台灣,也直接改變了台灣社會的性質及原住民的社會地位(陳紹馨 1979)。至少,台灣原住民不再是台灣社會的唯一主人,而與漢人成了競爭的關係。而台灣史上所謂的隘勇線及土牛溝「番」界之變動過程,正反映了兩者之間的競爭過程與勢力的消長。

到了1895年,台灣正式落入日本政府的殖民統治,而開始以現代國家的力量來取代地方維持社會秩序的力量後,也使台灣社會由陳紹馨先生所說的俗民社會進入到公民社會,更使得原住民開始成為台灣大社會的弱勢少數民族。尤其在資本主義經濟引導之下,日本政府採取「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殖民政策,開發自然資源(包括樟腦等山林產物)及從事熱帶栽培業等的執行,乃直接影響了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之生活資源。比如,為了控制山林,日本政府將原是原住民主要獵場的所在地收歸國有而成為「要存置林野」區,並禁止焚獵。同時將原住民侷限於「蕃人所要地」內居住,以便禁止其出入而得將其孤立於管制區內。甚至為了解決東部熱帶栽培業勞力不足及原住民的反抗問題,更行集團移住政策,將住在高海拔地區的原住民遷移至低海拔近山地區居住,以便達到政治上的控制及獲得必要的勞力。這點,由東部目前布農族聚落許多都是日人行集團移住的結果證之(李敏慧 1997)。如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原有主要呈棋盤式的聚落,便是日人在大關山事件之後所規劃遷建的具體結果。這些殖民政策的執行,自然加強台灣原住民社會的資本主義化趨勢。這點,因國民政府繼續採用日本政府的政策而延續。

國民政府於1945年開始統治台灣之後,基本上是延續日據時期的治理方式,並進一步提出「山地平地化」政策。為此,除了積極推動原住民居住地區的交通建設、定耕與造林、國民義務教育的推廣、生活改善、土地測量等政策之執行以提高原住民的生活水準外,並逐步將山地行政管制區逐步開放而納入整個台灣大社會的行政體系中。這些措施,均有利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原住民地區的發展。至少,在1965年左右,台灣經濟開始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之時(鄭美能 1975),大部分台灣原住民地區均已納入台灣大社會的市場經濟體系中,使得市場經濟的機制得以在原住民社會有效運作(黃應貴 1976)。也因此,相對於過去,原住民的生活水準確實提高了不少。但相對於漢人的水準,其差距反而擴大(瞿海源 1983)。而這種社會分化與貧富懸殊化的現象,也開始發生在原住民之間(黃應貴 1982a)。因此,不少較為貧困的原住民不得不到都市裡討生活,使得原住民社會解體現象日漸浮現。

到了1987年台灣社會解嚴以後,多元文化乃至於多元社會的觀念與理想,開始被認真提出來討論與實踐。各種與原住民利益有關的社會運動得以合法地開展,追求「傳統」文化的重建以為其文化認同的發展趨勢,更受到國民政府鼓勵地方文化政策的影響而更加活躍。就如同原住民教育法在立法上的通過一樣,母語教育已成了當下原住民文化運動的具體象徵。但另一方面,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台灣的有效發展與支配性,原住民的少數、弱勢地位並不因地方文化或多元文化的發展而改變。相反地,原住民社會內部的分化與貧富懸殊化因大社會資源的介入而更加白熱化。也因此,從荷蘭人開始經營台灣直到今日,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實經歷了一段相當長時間的「資本主義化」過程(黃應貴 1998b)。面對這樣歷史發展過程之脈絡下,我們如何瞭解布農族社會文化的特性?本文將從日據時期所呈現的一些基本特色說起。

二、日據時期「傳統」(3)布農社會文化的特色

有關布農族最早可靠而又足以呈獻布農族社會文化的歷史文獻,主要是日據時期殖民政府及學者所做的各種調查與研究。由這些成果,加上戰後的研究,我們可以勾畫出有關過去布農族「傳統」的一些基本認識。雖然,這些調查與研究是在日本殖民政策實行的條件下進行的,這多少會影響到所得資料的性質。而戰後的研究又往往是依追述的方式而來,更有其限制。但這些仍有其用處與意義。因此,本節將綜合以往研究的成果來呈現這時期布農社會與文化的主要特色。

1.認同與人口

「Bunun」意指為「人」。布農人用這個詞彙指涉他們自己為人;他們也以該詞彙指涉其他族群的人為非人。一般認為布農人因方言及文化上的差別而區分為六個亞群(卓社群、丹社群、郡社群、卡社群、巒社群與蘭社群)。如今已沒有布農人認同自己屬於蘭社亞群,故學者認為蘭社群已被其他亞群及鄒族所同化。目前最大的亞群屬郡社群。馬淵東一(Mabuchi 1951:44)估計道,在1932年時,郡社群的人口約7700人,或占當時布農總人口數(18113)的42.5%。而郡社群的這種優勢一直維持到今日。這也說明了為何布農聖經當初被翻譯為郡社群的方言。而本文中所用的布農語,也以郡社群方言來代表。

2.語言的溯源與位置

語言學家鄭恒雄(Jeng 1977)曾將布農語歸類為原北印度尼西亞語(Proto-Northern Indonesian)的一個分支,而後者屬原赫斯佩拉尼西亞語(Proto-Hesperonesian)的一支。原赫斯佩拉尼西亞語被認為屬原始西南島語言,故為原始南島語(Proto-Austronesian)的一支。大多數的布農人散居在台灣中央山區介於北緯23至24度及東經120至121度間的位置,該區包括了台灣最高的山──玉山。氣候屬副熱帶型。年平均雨量為2000公釐。大多數的雨量降於七月至九月的夏季,當時也是颱風頻繁的時期。目前已有不少人暫時移居城市,但並沒有像阿美人那樣形成新的都市聚落,大多數的布農人仍居住在日據時期所固定下來的聚落。至少,他們仍以該聚落為其家鄉。

3.聚落分布 

布農人的人口數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第三多者,而其分佈面積則居第二。他們可算是台灣原住民族中透過移民遷徙而擴張其領域之最成功者。與其他台灣原住民族相較,布農聚落的平均大小是相當小的。一項1938年的調查(岡田謙 1938:13)報導說,一個布農聚落的平均大小約包含13.67戶人家和111.22人。並且,布農聚落往往位於台灣的高海拔地帶。在1929年的調查(鹿野忠雄 1938:771)指出有68.2%的布農聚落位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區。是台灣原住民當中,居住地高度最高者。而布農聚落又可因其遷移的歷史過程而可被區分為三類,其分處台灣的不同部分:(1)北部的大型聚落;(2)東部與中部之較小與較孤立的聚落;(3)南部之散居且孤立的聚集,其除了有國家強制的地方行政區劃外,實缺乏明確的空間界線。

(後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643&aid=1761428
連黃應貴在論文中都自謙 『語言學家鄭恒雄(Jeng 1977)』,而sauli卻在該篇「原創」中自稱『筆者』……
推薦1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宇宙

3.

 

sauli研究過印度尼西亞語嗎?研究過赫斯佩拉尼西亞語嗎?sauli是語言學家嗎!?

連黃應貴在論文中都自謙「 『語言學家鄭恒雄(Jeng 1977)』曾將布農語歸類為原北印度尼西亞語(Proto-Northern Indonesian)的一個分支,而後者屬原赫斯佩拉尼西亞語(Proto-Hesperonesian)的一支。」

而sauli卻在該篇「原創」中自稱「『筆者』將布農語歸類為北印度尼西亞語(Proto-Northern Indonesian)的一個分支,屬赫斯佩拉尼西亞語(Proto-Hesperonesian)的一支。」

多麼無恥!!多麼無恥啊!!

又,黃應貴的論文中自謙「故『學者』認為蘭社群已被其他亞群及鄒族所同化。」

看看這無恥的騙子怎麼說!!「故『筆者』認為Taki-Pulan蘭社群已被其他族群及Tsou鄒族所同化。」

把人家的研究成果偷竊來成為自己的並且張牙舞爪,這就是號稱「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博士」的sauli!!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643&aid=1761330
sauli之《高雄地區Bunun布農族遷移過程研究(1) 》與黃應貴相同的部分
推薦1


GAIL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SCFtw2

3.

高雄地區Bunun布農族遷移過程研究(1)

2006/07/16 15:46 瀏覽46|回應3|推薦9

sauli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9)

會長
與浪
阿蘭若.solar
百 合
中華拉麵
長腿姊姊
Sleepless/夜未眠
anybody
sauli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

『高雄地區Bunun布農族遷移過程研究』

    

Bunun布農族Tak-banuað(巒社群)Tanapima氏族成員Taki-kosalan氏族Sauli氏,花蓮縣卓溪鄉Bunun(布農族)人,省立台北工專、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博士,歷任公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

目錄

目錄                                                              2

自序                                                              3

前言                                                              4

第壹章  由原居地向高雄新移民區遷徙的過程與途徑     31

第一節    荖濃溪流域強迫集體遷移的背景與過程          101

第二節         強迫集體遷移廢社過程                          108

第貳章 由荖濃溪流域強迫集體遷移楠梓仙溪流域的過   118

第一節        新移民區的原貌                                  119

第二節    原居地成員與移入者初期互動的情況             124

第三節    強迫集體遷移的途徑                             127

一、強迫集體遷移的背景與成員                          127

二、第一批強迫集體遷移                                131

三、第二批強迫集體遷移                                134

四、第三批強迫集體遷移                                135

五、再次集體遷移                                      136

第參章 其他族的移入經略                                   137

結語                                                             139

後記                                                             140

註解                                                             142

附錄  原住民族基本法                                          184

參考文獻                                                        189

 

 

Bunun(布農族)史,在台灣尚是一個未經開拓的荒地,目前對Bunun的研究,尚惟恐刺激漢人的沙文迷失,還小心翼翼的曲解為『原住民』範疇(Aborigines)(Indigenes)翻譯中文是土人、原住民、土著指某地域的固有族群;事實上,儘墾殖者(Settler)渡台經略的歷史再如何可歌可泣,片斷、切割的歷史畢竟不能代表真正的台灣史(nationalist historiography of Taiwanese)全貌,不能當作台灣民族要編的『民族史』(nationalist historiography);更不是台灣統治史,亦不是漢人或其他民族的拓殖史,而是台灣各人民的接觸演變史(Washburn,198792)

台灣原住民族(aboriginal peoples of Taiwan)做了幾千年台灣的主人,然後在最近三、四百年逐漸淪落成為被統治者,其間興衰的悲壯過程,正是台灣歷史真正的內涵;然而Bunun(布農族)是沒有文字的民族,以致幾千年來的歷史,形成一片空白,而與外人接觸的歷史文獻又絕大部分是外來者記錄的留存,而這些外來的記錄又異己論述的方式進行;就因這種論述所構成的有關Bunun(布農族)歷史的點、線、面因種種文化、地位、時空條件、意識形態等之差異使其篆寫的歷史文本,無論在修辭、風格、角度和評價上,皆與Bunun(布農族)實際的狀況與主體世界有著相當大的距離____其最重要的根本就是___他們不是Bunun(布農族)自己。綜觀文明的先驅者對我Bunun(布農族)的記載,雖然不甚完整卻也彌足珍貴,特別是以現代文明的眼光來把我們類歸於『黃昏的民族』,是因我們沒有文化靈魂『文字』作為媒介,只有從殘缺不全的文獻資料以及田野調查與口傳記錄加以採擷對照Bunun(布農族)的生存歷程,思維模式逐一呈現。

 

 

Bunun布農族人在台灣這塊土地生存及起源,眾說紛勻;筆者將布農語歸類為北印度尼西亞語(Proto-Northern Indonesian)的一個分支,屬赫斯佩拉尼西亞語(Proto-Hesperonesian)的一支。赫斯佩拉尼西亞語被認為屬原始西南島語言,故為原始南島語(Proto-Austronesian)的一支。大多數的Bunun布農族人散居在台灣中央山區介於北緯23至24度及東經120至121度間的位置,該區包括了台灣最高的山──UkaviaðTonku-Savi玉山。氣候屬副熱帶型。年平均雨量為2000公釐。大多數的雨量降於七月至九月的夏季,當時也是颱風頻繁的時期。大多數的布農人仍居住在日據時期所固定下來的聚落。布農人的人口數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第四多者,而其分佈面積則居第二僅次於Taiyal泰雅族,除賽Saisiat夏族外,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互動的記錄與經驗。可算是台灣原住民族中透過移民遷徙而擴張其領域之最成功者。與其他台灣原住民族相較,布農族聚落的平均大小是相當小的。1938年的調查(岡田謙1938:13)報導說,一個布農聚落的平均大小約包含13.67戶人家和111.22人。並且,布農聚落往往位於台灣的高海拔地帶。在1929年的調查(鹿野忠雄1938:771)指出有68.2%的布農聚落位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區。是台灣原住民當中,居住地高度最高者1。而布農聚落又可因其遷移的歷史過程而可被區分為三類,其分處台灣的不同部分:(1)北部的大型聚落;(2)東部與中部之較小與較孤立的聚落;(3)南部之散居且孤立的聚集,其除了有國家強制的地方行政區劃外,實缺乏明確的空間界線。Bunun」意指為「人」。布農人

用這個詞彙指涉他們自己為人;他們也以該詞彙指涉其他族群的人為非人。一般認為布農人因方言及文化上的差別而區分為六個族群(Taki-Tolo卓社群、Taki-

 

1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居住於最高山的民族。聚落()高於海拔2.000公尺之聚落()4社、65戶、705人,分布最多聚落()的是1.000公尺至1.500公尺之間,共53社、751戶、6.903人。其中Talunas(布農族族人稱大魯那斯社、日據稱大崙坑社)海拔2.306公尺、Dahun(大分社)海拔2.000公尺、Tulusan(督嚕散社)海拔2.121公尺※引自鹿野忠雄「台灣原住民族人口?水平的並?垂直的分布」,1939

Vatan丹社群、Is-Bukun郡社群、Taki-Bakah卡社群、Tak-Banuað巒社群與Taki-Pulan蘭社群)。如今已沒有布農人認同自己屬於Taki-Pulan蘭社族群,故筆者認Taki-Pulan蘭社群已被其他族群及Tsou鄒族所同化。目前最大的族群屬Tak-Banuað巒社群與Is-Bukun郡社群。

日本學者稱Bunun布農族為『???武崙族』,認為是典型的山地居民,所以將Bunun稱為『番人』或『高砂族』【註解一】等。事實上,台灣原住民族自十五、十六世紀被稱為夷、番、東夷番以來數世紀年間的族稱演變,都是外人所冠上的,自己從來沒有發展出共同的族名?這是對台灣原住民的認識闕如與無知之論述,殊不知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他們彼此相互認知的名稱,諸如Bunun(布農族)Taiyal(泰雅族)Amis(阿美族)Paiwan(排灣族).........等等。

Bunun布農族遷徙的過程

原居地Bokðaf平原:(約十五世紀)

Tak-Banuað巒社群:原居地:U-lukang大肚溪以南彰化鹿港一帶。

Is-Bukun郡社群:Makalivan(番仔田現台南縣佳里一帶)Tanaul(現嘉義縣一帶)及Daulah(現雲林縣斗六一帶)與Linkipo(現竹山鎮)遷徙至丘陵地帶。

第一次集體遷徒:(約十六世紀初期)

             這兩族人在Lamo?an(濁水溪中下游區,布農族與意為沖積平原之地)一帶向Lamdao南投地區山地濁水溪上游區遷移。Tak-Banuað巒社群遷徙至巒大溪流域建立Asang-Banuað(巒大社)。

Is-Bukun郡社群遷徙至郡大溪流域建立Asang-bukun(郡大社)。

Asang-Banuað(巒大社)Asang-bukun(郡大社)建立的聚落:

Asang-Banuað(巒大社):有Katukulan社、Pinitebolan社、Bokuðaf社、Sinukun社、Kalidað社、Sasamah社等聚落合稱Asang-banuað巒大社。

Asang-bukun(郡大社):Ibaho社、Masidalon社、Ibakdan社、Hatal-lan社、Vumulua社等聚落合稱Asang-bukun郡大社。

第二次集體遷徙:(約十六世紀中葉)

Taki-bakah卡社群因原居地的人口增加‚Kakanupan獵場及Unkukuman耕地相形不足‚由Tak-banuað(巒社群)分離遷移Asang-bakah(卡社);其地域包括濁水溪本流上游、支流卡社溪、丹大溪北岸帶‚建立的聚落有Kaviðan社、Kowat社、Tamakoan社、Vokul社、Suleað社、Kidis社、Lukajan社、Lahulang社、Kalimoan社、Bukulus社、Alutsan社、Vahdas社、Vungun社等聚落。

Taki-todo(卓社群)再由Taki-bakah(卡社群)中分離而成為新社群,向北方遷移至Asa?-todo(卓大社)成為Bunun(布農族)最北的社群。其地域濁水溪上游區左岸與干卓萬山之間‚所建立的聚落有Asang-Lai?社、Hihilav社、Vaðdaðs社、Vunvun社、Alusan社、Panapan社、Loa社、Kainho?an社、Laklak社、Lasa?an社、Tsailo社、Tokol社、Okto社、Ludun社等聚落。

Taki-vatan(丹社群)則由Tak-banuað(巒社群)中分離向東方丹大溪流域及Tavila太平溪流域中游區發展。其分移初期的地域在丹大西溪之東岸距東、西溪會流處二公里地帶‚建立的聚落有Kaiton社、Misikowan社、Haul-vatan社、Ka-alang社、Tahapan社、Hukhuk社、Telusan社、Kalmutsu社、Kanitoan社、Kaidun社等聚落。

第三次集體遷徙:Mondavan(現玉山國家公園範疇內)及丹大溪流域上游區Kaingko花蓮縣Tavila太平溪流域上游區‚。(約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中葉。)是以Tak-Banuað(巒社群)Is-bukun(郡社群)及Taki-vatan(丹社群)為主。

Tak-Banuað(巒社群)Is-bukun(郡社群)及Taki-vatan(丹社群)所建立的聚落:

Tak-Banuað(巒社群)建立的聚落:

Apolan阿波蘭社、Talumu塔洛木社、Asa?-lai?阿桑來軋社、Lukmi鹿鳴社、Kasivanan喀西帕南社、Hahavi哈哈比社、Donkuan東谷彎社、Iliku意綠閣社、Suliyað蘇立亞社、Masidan馬西山社、Babahul巴巴霍爾社、Sai?u清水社、Talisanan塔里沙南社、Nanadok拿拿托克社、Likni雷個尼社、Lakulaku拉庫拉庫社、Taki-sinsin星星(中社)Mamakav馬馬卡夫社、Tadalon塔達隆社、Luluko鹿鹿谷社、Kukus-banuað庫庫斯社、Tutukef多多閣社、Kasin卡辛社、Inikanika伊尼卡尼卡社、Lukmi魯可密社、Duskun多士滾社、Sadun沙敦社、Hinokun西諾滾社、Pasitliyan帕西里安社等。

Is-bukun(郡社群)建立的聚落:

Masidaluk馬西大倫社、Talunas大魯那斯社、Dahun大分、Mai-asang米亞桑社、Yasilo耶西洛社、Usaiko烏賽克社、Us烏斯社、Kukus-bukun庫庫斯社、Ihuhul伊霍霍爾社、Ma-aivul馬哎福爾社、Dau-ahui透仔火社、U-ning?af大水窟社、Ludun魯崙社、Waf-banu華巴諾社、Duku土葛社、Dadahun塔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643&aid=1761329